登陆注册
16715900000022

第22章 后物欲时代的道德教育路径之(5)

在高校,无论是学校排名还是个人晋升都要看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课题、经费、奖项等等。学术,是共同体成员共同的智力活动方式,是学者和共同体的灵魂。学术本来是指学者在各种不同的场所进行各种不同的创造性工作,学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智力活动都是名正言顺的学术,在大学共同体的学术生态中,学术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学术形式可以平等相处,学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术活动方式。

然而,在二战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受国家主义及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大学学术的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事学术工作意味着在大学或学院拥有一个头衔,整天忙于研究和出版。学术外延被大大缩小了,其评价方式也单一化了,论文和出版物的数量成为衡量学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标杆。在“唯科研独尊”的学术观念的引导下,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学术生态严重失衡,全球几乎所有大学的薪酬、奖励和晋升等机制都建立在学者的科研成果之上。

在我国,这种“科研至上”现象更为严重,把科研视为唯一的学术,研究型大学如此,教学型大学也如此,甚至一些高职、高专评职称也主要看课题、论文。在“科研至上”,而评判科研的标准又以论文、论著出版数量的氛围下,老师们不管背景、特长如何,也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被裹挟着进入科研之中:人人争科研项目、年年出科研论文,俨然一幅“科研大跃进”的壮观景象。于是,一些长于教学而不善科研的学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短搏长,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力不从心的所谓科研上,结果是科研没多少长进,课堂教学工作却几近荒疏了。一些急功近利之徒为了追求论文出版速度和发表数量,大量粗制滥造,甚至不惜抄袭、造假。

出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人心不能离散,人的道德人格不能搞坏。出了成果坏了人心,或者是成果没有出,人心搞坏,我们还办什么大学呢?

在这种趋势下,本科教学逐渐变得边缘化。当教学的使命在大学共同体中有名无实的时候,同时伴随着大学“象牙塔”的失守,学者、教授们的价值取向明显是多元化的,他们对政治有了更多的依附,对经济利益有了更多的追求,而唯一可以背离的偏偏是对教学的忠诚。有的人更是尖锐地指出,中国(大陆)的大学像官场,像商场,甚至像玩场,就是不太像学场。

教学边缘化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应是师生关系的淡漠、疏离乃至异化。在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先哲们所开的教学相长、相互砥砺之风,不仅为后世学者津津乐道,也被西方大学共同体所倾慕和效仿。梅贻琦先生笔下的大学共同体中的师生关系更是令人向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然而在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共同体似乎不再是师生享受知识和智慧的乐园。

其二,校园建设的郊区化带来的空间区隔与师生隔离。

我国高校除少数外,绝大部分都建有新校园,并且学校主体(包括教学、管理、实验、学生生活居住)也基本迁往新校区。大凡新校区给人初步的印象都是宽阔、气派、现代,其中,大是典型特征,新校区的绿化和美化也基本到位。大规模高校新园区建设为我国高校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空间基础,带来了教学、实验、办公、学生住宿和活动场所的改善,校园环境的优美也使师生在其中工作、生活、学习感到愉悦。不仅如此,大规模高校园区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不少的推动作用,同时带来周边地区的繁荣,拓展了城市的整体构架。可以说功莫大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规模新校区建设也给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学生道德成长和人格养成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需要在今后高校内涵发展中加以克服和完善。这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大学新区一般都建在远离市区或老校区的郊区。有的甚至不在同一城市,如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厦门大学的漳州校区。老师上课坐车而来,下课乘车离开。除了在课堂上有限的接触外,对话与交流,互动与言传身教均很困难。笔者以及身边的老师均有这样的感受:下课后学生围绕上课的某个问题与老师交流,老师也欣然应之。交谈甚欢之时,一看手表:不好,要赶校车了。言犹未尽,匆匆别过,双方都有遗憾。久之,学生也不来问了。当然,学校为了解决学生的答疑问题,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专门安排时间和地点来解答学生的疑惑。但效果并不太好,原因是学生的问题是偶发的、随机的,碰到或交流中才能引发。刻意安排的答疑时间和地点,学生去的反而不多,有时甚至没有一个学生去问问题,或想不起来要问啥问题了。在谈到现在高校研究生和导师交流少,三年下来师生见不到几次面,媒体和社会都指责导师不负责任,没有尽职尽责。这固然是一方面,但人们往往忽视了空间变迁带来的影响。老师和学生居住的地方相隔那么远,见面交流相当不便。笔者在2006年之前带硕士生时,研究生也住在老校区,师生常常不期而遇。我们经常在一起散步、交谈和讨论,有时他们也会到家里去坐坐,我们在一起交谈挺融洽,师生间的友情也挺好。2006年之后,研究生都住在新校区,不可能在一起散步、交流了,平心而论,笔者还算有些责任心,带硕士生也不多(一年一个,最多两个)。但空间的区隔确实使交流不便,师生间的交流也少多了。下班后,新校区除少量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外,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最多的不是老师,而是保安、清洁工、食堂、超市和小卖部的工作人员。课余时间缺乏老师的校园总觉得不太对劲,似乎感觉缺乏些精神和灵魂。

其三,教学共同体的衰落导致道德冷漠。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大学教学共同体的衰落。而共同体的衰落使得优良的校园文化和师生间的良性对话与互动失去了依托,进而导致道德冷漠。

冷漠就是对人或对事冷淡、不关心,这种冷淡与不关心既可能是一种生活和交往上的疏离,也可能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推拒,或者是一种无意识的道德麻木。这种冷漠在师生之间表现为:一是,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对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灵活动不熟悉,也缺乏了解和关心的愿望和冲动;二是,多数学生对老师也缺乏应有的尊敬,在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大多数不会主动叫老师好等问候语;三是,师生间的对话、交流、讨论比较少。

高校校园里的冷漠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同时也传导到或者说在同学之间也广泛存在。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谢三平、实习生肖婷婷2010年9月3日报道:“在浙江大学的韩国留学生金毅然在中国生活了4年,她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中国学生总是独自一人到食堂吃饭,不到10分钟吃完了;总是一个人骑自行车上下课,而且骑得飞快;总是一个人在校园里散步,耳朵里还塞着耳机……这些看来要与朋友一起进行的事,中国学生往往一个人完成。竞争造成的微妙关系让同学之间称得上朋友的只是个位数。而据一些班主任说,‘现如今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召集所有人见上一面已经是个不容易的事,再加上90后个性多元,众口难调。’”谢三平、肖婷婷:《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3日。笔者自己的观察也感觉到这一点。90后成长过程常常伴随着家长的过度关注和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忙碌的同时又感觉空虚孤独”,这是当今大学生中的普遍心态。这从笔者接触到的学生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们的交流中也发现,以前学生中流行的口头禅是“郁闷”,现在大多是“空虚”、“无聊”。渴望友谊又不愿意敞开自己、接纳他人。同学间的冷漠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业竞争、评先争优,尤其是就业竞争的原因;又和这一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性有关;当然也和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共同体的衰落有关。

同类推荐
  •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本书是村官上岗必备手册,提供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官的角色,胜任工作。
  • 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在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探索和感想,其中既有教师撰写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的论文,也有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撰写的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想法,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学生对本院教师的访谈,在教学和治学方面均可受益。
  • 中华美德——表里如一

    中华美德——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是说做人要真诚。表指外表,里指内心。外表和内心一样,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表里如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继承和发扬表里如一的传统美德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真诚待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坚持真理,保持真我,不随波逐流,不做两面人。
  •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本书以翻译研究中的认知语境理论为主要框架,在欧美和中国司法制度及法律语言中搜集体现独特法律文化背景特色的语料并加以分析,通过了解中国法律和法律使用者的现状,对比中外法律语言在相同及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法律文化在法律文本、日常司法过程中,包括司法过程中话语人际交流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这本书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本书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帝国需要你

    帝国需要你

    没有金手指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分别?刘浪被超级文明的大奖砸到头上,有了金手指,顿时咸鱼翻身,浪得飞起。…………………………………………………………………………新书不易,打滚求收,求点,求票啊啊啊啊~~~
  • 食灾之囚

    食灾之囚

    食欲,危险,寻求未曾见过的美食,抵御无尽美食兽的杀戮,躲避贪婪组织的追杀。曾经有人说过——美食与危险并存,那就让我们踏上这充满危险的美食之旅吧!!!
  • 谦王传

    谦王传

    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便被父亲送予他人收养,要求完成家族的试炼。只凭借父亲所留的传承功法,他历经生死不断成长返回家族。却发现一桩大密。成长,热血,苦难,现实给心灵的洗礼。随着第四次超脱的机会,他的命运是否就此终结。
  • 名侦探阴阳

    名侦探阴阳

    偶然的机会,他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空间——大燮朝的藤山县,成为了藤山县县衙的一名小衙役。而凭借穿越前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他借着衙役的身份在大燮朝混的风生水起!他是谁?他就是名侦探阴阳......
  • 问道至高天

    问道至高天

    一个落魄的少年被神奇的命运带入波澜壮阔玄彩缤纷的世界。霸者当冠绝苍穹,一往无前,哪怕前面是开天之主,若有阻拦一拳轰之。侠者当以手中三尺寒剑,杀欺师灭祖、屠忘恩负义、斩为祸世间、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道者当神势欲比,天鼎为中,日月苍穹任本挪移。遥看星辰满天飞,问道终始独举杯,追天不止封尘步,提剑直指苍穹路。但凡诸位还有一丝血性,何不停下脚步,进入此书,我愿与诸君共走那苍穹之路。
  • 妖艳医妃:倾倒腹黑殿下

    妖艳医妃:倾倒腹黑殿下

    因为任务而丧生了生命,再次醒来的时候竟然到了古代!灵魂穿越?这面容开什么玩笑!不是缩小版的自己吗!穿戴异戒穿越,本是废材,本是将死之人,却身怀医术了得,在这篇陌生大陆之上,她用着自己的双手去创遍天下,但是她始终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去,她将如何,前生今世之谜又是如何?待看妖魅医妃如何闯天下
  • 绾千恋

    绾千恋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痴痴爱了他五年,沐千凝至死也没想到他竟要置她于死地。鸩酒一杯,含恨赴黄泉。却不想,一梦醒来,魂变,人依旧。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 师傅今日的血呢

    师傅今日的血呢

    本文讲述噬食族,灵族,魔族,之间的纠纷,还有主人公南宫羽到人间寻找妻子,在人间当老师,“调戏”学生的故事,敬请期待哦!
  •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走在命运的左岸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走在命运的左岸

    本书通过精选出来的一篇篇佳作。既能欣赏到好的作品,又能在欣赏之后感觉到一份、学习到一份自己可能之前没有感触过的东西。读者了解这些故事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同学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对他们往正面方向的成长经验是一次好的积累。内容有《矢车菊的天空》、《树上的红领巾》、《天上有个太阳》、《我头顶那一盏灯》等。
  • 无尽虚空之破碎黎明

    无尽虚空之破碎黎明

    当一切归于虚无,世界变得虚幻,人心变得虚假,天道一意孤行势必要将整个世界拉入万丈深渊,不屈服于宿命的少年少女,由此走上了一场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一切似乎都在黑暗之中所被终结,但是从地狱中伸出的死亡之手,将世界又推向了另一个深渊……这里是虚幻的世界,当那已不再温和的风抚过脸颊,无言之中的晶莹泪珠,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世界,究竟还剩下什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