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变化为何会影响到血压呢?这个问题属于医学问题,也属于心理学问题,所谓精神压力就是心理应急,心理应急是人体对周边环境的反应,少量的心理应急是人体必须的生理功能,因为人在社会上生活要应付外界的环境。但是过量的心理应急,特别是负性心理应急会引起交感神经的紊乱,兴奋后血管收缩,收缩就会引起血压升高。
为了避免烦乱情绪,正确做法是,在下班的时候,把家里和办公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保持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会使心情特别舒畅。
五、适当地做运动
健康提示:“比较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和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在寿命上和生理机能上的差别是多么显着,前者和后者有40%~50%的差别。”
戴维·巴克纳一位着名的医学家曾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运动对健康有益,但每个参加运动的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时间。
实验证明,低强度的运动训练不仅起到显着的降压作用,还易于被患者接受,有较好的依从性。哪些运动适宜高血压患者呢?
1.可选用的运动项目
上午适合高血压患者锻炼的项目有哪些呢?专家建议: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
(1)太极拳。它是一种平衡性和协调性训练,动作缓慢柔和,肌肉放松,血液循环加快,反应性引起全身血管舒张,心脏负担减轻;螺旋式运动连绵不断,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导致管径扩大,阻力减小;训练时意念引导动作,思维集中,动中求静,精神松弛。上述三方面均可使血压降低。
(2)气功。它是各种内功的总称,其特点是通过意念活动调节机体功能,强调放松、安静、自然、下降和协调,有助于降低血压。
(3)医疗步行。特别是平地步行时间较长,常可使舒张压明显降低。走的路程远近要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4)降压体操。目的在于增强机体的调节功能,四肢大幅度活动和放松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2.运动强度指标
运动时心率=170次/分-年龄;运动频度及时间: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3.合适运动的标志
运动后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说话,全天无持续性疲劳感,原有疼痛无加重,饮食、睡眠良好。运动中血压超过220/120mmHg或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心绞痛时要停止运动。
4.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以免发生意外。
(1)运动前要做热身活动,防止肌肉和关节损伤,一般进行5~10分钟低强度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
(2)应选择合适运动鞋,因为在耐力运动和阻力运动时要重视足部保健。运动鞋应选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足够伸展空间的,从而避免脚和鞋之间产生摩擦,同时应保持足部干燥。
(3)水分补充,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水分都很重要。尤其是在过冷和过热情况下更是如此。
(4)运动不宜过猛,运动时应避免做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及用力屏气的动作,更不要做举、拉、推、挑重物运动,以免发生意外或诱发血压上升。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氧运动宜选择体力消耗不大、动作简单、体位变化不复杂的低强度运动种类,既安全又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六、长效降压药最好早晨服
健康提示:人体的血压变动在一天内呈现周期性,早晨最高,而夜间最低。因此,患者应在早晨服用长效降压药。既可应对上午的血压高峰,又可避免夜间血压过低。
由于化学结构或生产工艺的缘故,长效降压药在人体内清除的时间较长或释放缓慢,服一次药能维持24小时的降压效果,患者可相对减少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次数。此外,长效降压药的降压过程平稳,避免了血压的频繁波动对老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更为关键的是,服用长效降压药可使患者避免因服药次数过多而漏服药物,有利于患者长期服药治疗。
专家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早晨服用长效降压药。这是因为人体的血压在一天呈周期性变动,上午九、十点时最高,夜间最低,早晨服药可以更好地应对上午的血压高峰。
此外,人体血压在晚上会自行下降,而且入睡后,血黏度会增加,因此晚上服用长效降压药,反而可能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第二节)高血压患者早餐该怎么吃
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通过膳食调节控制血压的效果并不亚于降压药物,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胆固醇、血脂等指标正常,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而早餐是一天膳食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吃早餐,早餐吃什么,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早餐不可不吃
健康提示:从入睡到第二天清晨,人体都没有补充能量和营养,如果再不吃早餐,会导致部分脑细胞受损或死亡,记忆力也就会随之下降。因此,早餐是不可不吃的。
利于高血压防治的良好生活习惯,应遵循16字原则,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其中合理膳食居第一位,研究发现,早餐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两餐。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早餐,不但要吃早餐,还要科学、合理地吃早餐,不能随便凑合。
二、早餐吃什么
健康提示:为防止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少吃动物油,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可适当吃些植物油,摄取对身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高血压患者的主食不应选择油炸、油煎的食物,配菜不宜吃酱菜、腌渍品、咸蛋、皮蛋、咸鱼、豆腐乳或其他加工品。
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的主食应吃些清淡的,如馒头、烤吐司、饭团或清粥小菜等,还应适当搭配杂粮及豆制品。而清粥小菜的配菜要选择新鲜食材,如蔬菜、豆腐、鱼、肉等。不吃或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烹调时选择植物油。
三、适量地吃鸡蛋
健康提示:鸡蛋的营养价值较高,但是鸡蛋中所含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适量地吃鸡蛋。
鸡蛋是早餐常用的食材,但是高血压患者要适量地吃鸡蛋。这是因为,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相当高,专家建议患者一周吃的蛋黄不要超过4个,而本身就有血脂偏高的患者,一周吃的鸡蛋不可超过2个。蛋白中不含胆固醇,所以,高血压患者可以天天食用。
四、选择饮品须知
健康提示: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等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硬水。
早餐饮品中,牛奶是最佳的选择,但要以低脂或脱脂奶取代全脂奶;豆浆也是不错的饮品,但豆浆里最好不要放糖。此外,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早上最方便有益的饮料是白开水和茶水,含糖多的饮料不可多喝。
(第三节)高血压患者上午可以做什么
一般情况下,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可以正常参加工作的。但是,高血压患者在一些细节上应多加注意,如工作时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开会时避免情绪激动,尽量远离手机,抽空锻炼身体等等。
一、工作应张弛有度
健康提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也大。而身心的疲劳会使血压上升幅度增大,加重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有节奏、有规律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拒绝“疲劳战”。
一般来说,多数高血压患者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但是,有些患者在白天工作时血压会有升高的趋势。所以,此类患者要格外注意,在工作中做到张弛有度。
首先,在工作持续紧张之后,闭上眼睛打5~10分钟的盹,或做5~6次深呼吸。这样,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变得活跃,能够缓解精神紧张。实际上,仅是打盹或深呼吸,在很多情况下就能使血压降低15~20mmHg。
二、开会时该注意什么
健康提示:高血压患者在开会时也不可麻痹大意,既要避免情绪激动引起血压升高,又要找机会出去“透口气”。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持续紧张状态是使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而注意消除紧张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开会时容易发火,可以提出话题,或在他人讨论时,自己暂时离开,等得出结论后再回到座位上。也可以坐在座位上,考虑些别的东西。以这种轻松的心情做事情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是有益的。
此外,会议的最高潮很容易使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开会时要小心。即使没有尿意,中途也应去趟洗手间,在洗手间伸个懒腰,打个哈欠,或做点简单的体操。或借口去洗手间,而到阳台呼吸一下室外的空气。
三、应尽量远离手机
健康提示:研究表明,手机对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远离手机,如在下班后尽量关机,在睡觉时更要把手机关掉放在远离床的地方。
手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血压升高。有关研究实验表明,手机所发出的射频磁场会使受试者的血压升高。
在实验中,受试者都把手机放在右耳边,医务人员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内用遥控器启动他们的手机。然后,研究人员对受试者的心脏功能和血压状况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持续35分钟的射频电磁场辐射使他们的血压升高5~10mmHg。人类正常血压指数是136/75mmHg。专家解释说,手机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是射频电磁场会造成血管收缩。
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尽量远离手机。下班后最好把手机关掉。睡觉时也要把手机放在远离头部的地方。
(第四节)高血压患者午餐该怎么吃
高血压患者常会并发肥胖症,而随着体内脂肪组织的增加,其他的活动组织相应减退,全身的代谢水平也随之降低,再加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较高,体力活动较少,热能的消耗量也较低。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一、午餐不宜过饱
健康提示: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少吃多餐。这样可以避免吃得过饱导致血液大量集中在胃部,导致胃部饱胀,使横膈肌上托,压迫心、肺等重要器官。
人们常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另外,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热量的方案是:早餐摄入当天总热量的30%~40%,午餐摄取40%~50%,晚餐摄取20%~30%。
其实,午餐要吃饱是相对于早餐和晚餐来说的。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避免进餐过饱,而是要“饮食常留三分饥”。一般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算出应摄入的热能,再减去15%~20%。
二、主食应该怎么吃
健康提示: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观。这与现代营养学的饮食理念相吻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以“五谷为养”的理念来指导饮食,有助于康复。
1.主食的量
高血压患者应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以控制体重,因此,有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就少吃甚至不吃主食来“减肥”。其实,热量不只来自主食,不吃主食只吃菜的做法,既无益于减肥又损害身体健康。
2.主食的搭配
高血压患者的主食中应有一定比例的杂粮。这是因为,现代人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如精白米、精白面等,谷物的量也较少,从营养学来说这是不科学的。研究发现,杂粮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丰富,尤其是膳食纤维的含量很高。杂粮有助于防止肥胖症、便秘、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
对一般人来说,杂粮占主食的比例应为1/5~1/3,且每天保证吃一次杂粮。而对血压高患者来说,杂粮应占到主食的1/3~1/2。吃法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做出选择,比如以全麦面包、麸皮面包代替精白面包,或是选用玉米馒头、高粱馒头等;吃面条时选择荞麦面、玉米面或绿豆面;烧饭、煮粥时放一些燕麦、赤豆、玉米。此外,吃杂粮也要注意搭配。
三、蔬菜应该怎么吃
健康提示:蔬菜所含的脂肪和热量低,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高,不仅为人体提供了营养,而且能促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排出,有效维护人体的健康平衡。
大部分蔬菜含钠较少,含钾较多,多吃蔬菜有助于预防和降低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所吃蔬菜的烹饪用油应该选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等。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芝麻油有降压效果。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另类”地吃蔬菜。在饭前吃蔬菜,这样既可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取,又可避免糖类和脂类摄入过多。选择蔬菜时,应将不同颜色和类型的蔬菜相搭配,防止长期偏爱某些蔬菜而导致的偏食,从而使营养更均衡。此外,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前提下,能生吃的蔬菜尽量生吃。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蔬菜主要有:芹菜、洋葱、胡萝卜、番茄、茼蒿、菠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茄子、白菜等。
四、高血压患者推荐食谱
健康提示:“三分医,七分养”。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医药治疗外,还要注意饮食调节,应根据病理诊断、个人爱好等在医师的指导下制订食谱。总的原则是:低钠、低脂、低胆固醇。
主食:大米饭。热菜:蚕豆炒韭菜(2人份)。
材料:水发蚕豆60克,韭菜150克,糖、盐、料酒各3克,葱、姜、蒜末少许,植物油20克,香油5克,水50克。
做法:把蚕豆去壳,韭菜洗净沥干切段。起油锅加入植物油,把葱姜末爆炒为金黄色。把蚕豆放入锅,加水炒至熟软。最后加入韭菜和其余调味料拌炒片刻。
功效: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压和预防便秘。汤类:竹笋鲫鱼汤。
材料:鲜竹笋150克,活鲫鱼300克,香菜50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鲫鱼去鳞、内脏、鱼鳃后,洗净备用。鲜竹笋去皮洗净,切丝,在沸水中煮一会儿。另取锅放火上,锅内加植物油,放入鲫鱼翻炒,加水适量,大火烧开,转小火熬至汤浓色白,放入竹笋煮10分钟,加盐、味精、香菜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清热,适合烦热型高血压患者食用。
水果:苹果。
(第五节)高血压患者下午可以做什么
高血压患者在下午应保证有30分钟左右的午睡,为下午的活动养精蓄锐。上班的朋友可以抽空赏赏花,而退休了的朋友可以适当看电视,晒太阳,散步,修剪花草等,安享晚年,做到带病长寿。
一、健康午睡有讲究
健康提示:大量实验表明,午睡有助于维护心脑血管。例如,饭后静卧30分钟,可使血压下降20·30mmHg,使心脏和血管得到适当的休息。
研究表明,人体除了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且有3个睡眠高峰期,分别为:上午9点,中午1点和下午5点。其中,中午1点的睡眠高峰最为明显。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睡午觉。但是,需要提醒患者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午饭后马上就睡
刚吃过午饭,在胃里的食物刚开始被消化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专家建议在饭后休息15~20分钟再睡。
2.午睡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有些人午睡时间长达3个小时,一觉醒来已近黄昏,醒后头脑还不清醒。而到晚上却十分精神,影响了正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