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22500000022

第22章 自然之子(2)

火溪河的春天是一场接力赛。旧历二月,春风绿了县城的时候,差不多也绿了木座以下的火溪河沿岸。但春风无力,它爬不上交里岩;就是阳春三月,白马也还是一片冬天的寂然。除了稀稀落落的几样常绿树,视线里全都是冬天枯萎的灰色和棕色,倒是正在化雪化冰的夺补河水是青绿色的。阳光好的时候,天空蓝得无遮拦的时候,夺补河看上去是一条寂寂的光带,穿行在枯干却挺拔的灌木丛里。一些灌木也是光亮的,呈现出人类尚未出现之前的神性。不管天空如何地晴朗,白马都是寂然的。山,水,岩崖,树木,杉木板房子,以及牛羊,还有夺补河河谷底的低空……它们是剥开的时光中的储存物,也是时光的量器。不管那一时段——太阳初升的早晨,紫外线强烈的午后,日落雪山的傍晚,寂然都有着同等的质地,人的行走、劳作、歌舞也无法改变。

阳春三月,午后阳光下的温度也可以达到十几度,但就是不能让光秃秃的枝头萌芽。我想,花草树木不是因为没有达到发芽的温度,是听取了遗传学和环境论的祖训。白马的花草树木晓得,不到旧历五月,寒流会一拨接一拨来,提早发芽、开花,也是枉然。在白马,旧历三四月下大雪,也算不得是新鲜事。

白马的五月,差不多是县城三月的景致了。在海拔两千多米到三千米的地方,苹果花、梨子花也只能在五月开。还记得松潘城外的梨花,五月初开得正欢。那种月份和海拔的高洁,是平原上的花不敢奢望的。五月,春风爬上交里岩,由王坝楚长驱直入,很快就沐浴了整个夺补河谷。白马的春风干练,夺补河沿岸的树木花草萌芽开花也干练。

森林没有砍伐之前,夏天的白马是绿调的水彩画。而且是浓绿浓抹。六月是翠绿,七月是葱绿,八月九月是墨绿。山绿,水绿,草地绿,连天空的水蓝里也调了绿。点缀在绿当中的,除了民居,除了河畔的小径,就是开在森林里的大杜鹃花和开在高山草甸的小杜鹃花。花瓣金黄或洁白的菊科类植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它们只有在低头时才能被看见。不过,它们的色彩和形体是极好的,在我们这个物种当中只有那些堪称尤物的女人可以比拟。

今天的白马人依然很会享受夏天。最为享受的是夏天的夜晚。今天寨子里都接通了自来水,白马女人不用背水了,木楼上、屋檐下到处都能看见被闲置的水桶——苹果树下也是朽烂的水桶,桶底都长了野花。背水歌本是在背水途中唱的,今天改在了接待游客的篝火晚会上。这样的改变是文明的注入还是失落,我想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去寻找答案。

早晨背水或者傍晚背水,单独一个白马姑娘,她走过一片荞地,再走过一片青稞地,她的裹裹裙矜持白羽毛飘摇,她的花腰带惊艳,她的眸子有着与夺补河水同样的清澈。唱起背水歌,她的声音是可以下到花荞青稞、上达雪峰蓝天的。

单独一个白马姑娘背水,早晨或者傍晚,走过荞地和青稞地,走过草地,钻进灌木丛,是可以在绿色的寂然中将明晰的时间踩出坑儿的。白马姑娘对着青稞唱歌,对着荞花唱歌,对着草地上的小花和灌木丛里的羊子唱歌,也对着夺补河里自己的影子唱歌。十个八个白马姑娘背水,嘻嘻哈哈唱背水歌,对着夺补河唱,对着同伴唱,时不时会有一阵小跑。

今天,背水歌由日常变成了曲谱或光碟里的经典,变成了商业表演。在庸俗的布景前面或篝火旁唱背水歌,哪里还闻得到水的味道和白马姑娘的汗味?哪里还听得见白马姑娘背上水桶里水的荡漾?一只蝴蝶或者蜜蜂栖在水桶上,进了寨子也不飞走。

另一种享受是喝酒。也唱歌。过去是他们自酿的咂酒、青稞酒、蜂蜜酒。酒对于白马人,好比茶对于我们,是一种饮料。但酒毕竟是酒,酒精会作用神经,人会表现出兴奋。夏天的傍晚白马人聚在一起喝酒,不分男女,喝高了就唱。先是唱酒歌,再是唱情歌——男女对唱。白马的夏夜凉,依旧要升火。不是篝火,是各家各户火塘里的火。篝火是全寨子的人在野外搞大型活动才燃烧的,比如祭山、敬山神。今天,篝火变成了为游客燃烧,围着篝火跳圆圆舞这种原本白马人自己的节目,也变成了商业表演。一个白马老人独坐火塘喝咂酒,竹筒不离手,对外面寨子里的嘈杂声也不闻不问,是夏夜的另一种的情状。一个人活到老,经历了很多,但依然有很多的人事没有看透,也看不透,他会觉得是遗憾吗?喝酒不喝酒,他如何看他身边的白马女人?如何看夺补河和他的这个群族?喝醉了酒,他又是如何看?他猎杀的盘羊、藏马鸡、青羊不计其数,他还记得它们或睁或闭的眼睛,以及盘羊临死前的嚎啕。

是过去的白马姑娘幸福,还是今天的白马姑娘幸福,我想最好不要去寻找答案。如果做民意调查,自然是今天的白马姑娘幸福。今天的白马姑娘自己也会承认这一点。但幸福又是什么呢?过去背水的白马姑娘会露水打湿裙角,会对着河水里自己清凉的影子唱背水歌,会在自家的木楼上织一整天的腰带……今天的白马姑娘去到了绵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穿时装跟汉族姑娘一样性感,讲普通话参加超女选秀,但更多的还是走不出去,在修水坝后断流的夺补河畔度日。

秋天的火溪河还真像是火,尤其交里岩一带,两岸红叶簇拥,把溪流都映红了。我没有考察过现在的白马人对待红叶的感情。我想他们不会像我们汉人那么渲染和做派——我们汉人离自然离美是太远了。他们很可能看红叶的眼神都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有惊诧,他们只有隐含。我们跟红叶是分离、对立的,它们则是一体。我们更不可能知道过去白马人对待红叶和其它自然美景的感情。估计他们很少有赞叹和抒情,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美景的一分子。他们唱的、跳的,都不是给自然美景的,而是给自己的。

在不知外面的世界之前,白马人是一个有闲、悠闲的群族。一年种一季荞麦、青稞、燕麦,后来也种土豆和玉米,其余时间照顾一下牛羊、孩子。一些男子会进山狩猎、挖药,或狩猎挖药兼顾。白马人也是一个活在今天、只有今天的族群,不怎么爱去管太过遥远的明天。这种看似愚昧的智慧,成就了白马人寂然、纯净的历史。秋天把粮食收回来,准备够一冬的烧柴,酿好酒,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享受,擀羊毛的擀羊毛,织腰带的织腰带。我在扒西家看见过白马少妇织腰带,坐在一个尚未来得及装板墙的木楼上,原始的织机摆在面前,神态专注,动作熟练。时值秋天,寨子里的果木落光了叶子。我两次举起相机又放下来,生怕惊动了她。一个织腰带的白马女子心头会想些什么?一个织腰带的民国时候的白马女子会想些什么?一个织腰带的宋朝的白马女子又会想些什么?七个白马女子,唐宋元明清各一个,民国和今天各一个,她们在一起织腰带会想些什么?

冬天的白马是更深层次的寂然。寂然不止停留在冰雪、灌木林和每一个寨子的上空,也深入到了植物的根部和所有的冻土层。如果说白马夏日的寂然是流动的,那么白马冬天的寂然自然是凝固的了——时光的形态也由流水变成了冰雪。当积雪铺到几百里之外的江彰平原和成都平原,白马在我们想象的视线里该是一道怎样的风景、一个怎样的茫然?实际上他们一点不茫然,他们有一码码的烧柴,有铺展开的兽皮,有一坛坛的酒,有一个个版本的酒歌和情歌。

3.我居住的县城里有一座国保级寺庙,叫报恩寺,它的建造者便是一个叫王玺的白马土司。过去,我们都只是就报恩寺论报恩寺,忽略了它与白马人的关系。一个白马土司心头哪能不装白马?一个心头装了白马的土司修建的寺庙哪能不牵涉白马?报恩寺立在距离白马一百里地(直线距离更短)的州城,白马是可以感知它的分量和气氛的。这或许正是土司的用心。白马人不信喇嘛教,只拜自己的神山。报恩寺做不了白马人祭拜的神山,至少可以作为一道栅栏以防御从火溪河漂泊下来的原始崇拜。

张珠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白马人。他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教我们体育课。很多白马男子的名字里都有“珠”——杨珠、尤珠、祥珠、阿波珠……“珠”在白马人嘴里不是汉字,只是一个音节,表示“龙”的意思。至今我还记得,张珠他穿的裹裹裙白得炫目。至于他的面目,早已模糊。他将我们带到枇杷树生产队的晒场上操练,一个学生害怕操练,擅自离队去钻草垛,被他拖过来乱拳打倒。我原本想摸一摸他身上的裹裹裙和头上的白羽毛的,只好放弃了。

认识阿波珠三十一年了。他是我们初八一级一班唯一一个白马人。他背上生了疮,晚自习时解了腰带,捞起裙衣,让我给他敷药。他讲汉语,讲四川话,带有浓厚的藏腔,讲到某一些字时就会跑调。他讲白马话的时候,多半在骂人。他淹没在我们汉族学生当中,显得孤僻、自卑,毫无记忆中张珠他的凶猛。惹人注目的倒是他的裙袍,不管是穿在身上还是晾晒在宿舍外面的铁丝上。

1986年夏天我一个人去王朗,坐敞篷车,由王坝楚到牧羊场,要穿过白马全境。当时的印象是,木皮和我们汉区没有什么两样;木座有一些像汉区,还有一些不像,公路边、河谷里、屋檐下、山坡上,时不时能看见打绑腿、穿裹裹裙、带毡帽插野鸡翎子的白马人。对白马的印象就是寂然,虽然山已秃兀,但水还好,至少从王坝楚到王朗整个夺补河流域的水土还是原始生态。一路上去,罗通坝、焦西岗、厄里家、稿史脑、水牛家、扒西家、赦如家、祥树家每一个寨子都还是宁静淡远的景象,不像今天有那么多镜头不能接受的东西(电线杆、电线、水泥地、砖墙、铁塔)。公路还是土路,少有桥梁,过沟过河汽车都是在水里行驶。从厄里家到水牛家河谷宽阔,有大片草滩,开着好几种野花。扒西家、赦如家和祥述家前后坡地上的荞麦长势很好,已经开花。二十一岁的我有了对原生自然的冲动,但跟原生自然还是很隔,无法融入,面对寂然的河流、村寨和白马人,还滋生了一点点厌弃感。那时,我喜欢的原生自然还不包括人,只是王朗的雪山、雪莲、冷杉、杜鹃花、红松之类。

阿波珠师范毕业回到白马,至今在小学教书。他是第一个考学考出去的白马人,他之前的干部、教师、职员都是推荐招生的。其中牛瓦,官至正厅;马华,今任广元市市长。阿波珠好像一直处在他们白马人的蒙昧状态,对汉人的文化,尤其对汉人的官本位不感兴趣。他完全可以学我们许多汉族教师,三十岁之前改行,走仕途,四十岁便可以弄个正科甚至副处。他是白马人,有政策上的优势,上头也有自己的族人。阿波珠也有对我们汉文化感兴趣的方面,比如生活方式,比如一些细节上的享受。除了特殊场合,他通常都穿汉服,他拿了驾照买了小车。我去白马,通常都住他们家、吃他们家,有时还带了外地的朋友。早先他在学校里接待我们,后来便是在他焦西岗的家中。他们家有一大院修建不久的转角木楼,有果园,有不断改进升级的火炉。我每次去,都是他亲自动手,煮肉、煮饭、炒菜。他女人在,只是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是擀荞根子。不过已经不在膝盖上擀了,搬到了案板上。阿波珠里里外外地忙,从扫地、拖地、抱柴到往藏式火炉里添柴,看上去非常乐意,毫无勉强的神色。他的身影、情态、笑意,包括沉默,会让你觉得他是最适合做这一切的。阿波珠不晓得禅,但他做事的每一动作都体现出了禅意。他还孝顺,对母亲说话很小声,身姿也很谦卑,他投给他八十三岁的母亲的目光始终是柔柔的,就像王朗里面松软的开着野花的高山草甸——我是在草甸里打过滚儿的。

我听过阿波珠唱酒歌——酒过三巡的时候,都是他自己要唱的。他人长的不算帅,个子不高,但他唱的酒歌是非常动听的,面部的情态非常地自然、自信——这样的自然、自信,我在别的白马人身上也看见过。我们汉人做事扭捏、假,白马人不,他们即使穿戴不好,脸没有洗干净,但一唱起歌来就是那么自然自信、生动;哪怕是胖子,身体臃肿,也有一种骄傲。

阿波珠在三星级饭店里唱酒歌,我也不觉得他离大自然很远。他一下子就投入了,把自己投入到了夺补河畔,投入到了远祖的涓涓血脉中。相反我们,就是裸身到原生自然中去,裸抱自然,也未必能融入。

我听见阿波珠唱的最酣畅的酒歌还是在白马。一个夏天,在祥树家,当时水牛家还没有修水库。酒喝到第三台,篝火只剩余烬,酒友只剩心腹。阿波珠在唱酒歌之前已经说了一些酒话,比如他老婆格门藻是白马十八寨最最漂亮的,比如他一个人徒手打赢三头野猪。他有些醉了,走路有些浪。他的老婆格门藻我认识,肩宽腰圆,顶天立地,压根儿跟美女沾不上边。阿波珠唱酒歌时我仰躺在院坝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大颗大颗的,闪闪烁烁。他的声音很快改变了我的视线,我在夜空里看见了飞翔的雄鹰、秃鹫和鹞子,我听见了盘羊一声声的哀号。悲怆浇灭了他的燃烧。他是醉了还是醒着?他自己也讲不清他声音的来路。

阿波珠有很多细节,他的人生便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我所见到的、描述的都极为有限。我没能见到的,在焦西岗的风中,在神山的星夜,在夺补河畔的草滩,要更为真实,更为生动,就像一只羊拿它的角去抵一棵桦树。

同类推荐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春在云坊

    春在云坊

    李永清的散文,显然跟他专修的哲学专业有关,在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思辨的哲学意味。他在后记写道:“当生活的扇面和着季节的表情,推来一阵又一阵沁人心脾的空气或障目的云翳时,心底的浪花依然会随着或高或低的起伏,让思想的耕耘在喜怒哀乐中翻山越岭。”他在那些俗常的“喜怒哀乐”中寻找着生命的哲学意义。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热门推荐
  • 浮躁都市

    浮躁都市

    刘刚,一个山里小子,有幸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修真者。不甘于现状的他,追随着潮流,毅然南下打工。幸运不断,机遇不缺,懵懂之间,挣下万千家业.而这只是他精彩人生的一部分,一脚射门让卡卡傻眼,百米记录让博尔特突眼,百米跨栏让那啥翔汗颜,……嗯,这一切所为者刘军也,刘军谓谁?刘刚也。社会是个大锅炉,闯荡的同时,也体会到社会的人情冷暖,功利浮躁。在某一日,当他感到疲惫之时,又毅然回归乡土,带领着乡亲们发家致富.娇妻肯定有,情人,这个社会,这个问题,你我心里明白就行……
  • 黄昏的奏鸣曲

    黄昏的奏鸣曲

    洛基:奥丁,记住那过去的日子,我们曾是血肉相连的兄弟;不是给我们两人共饮的蜜酒,你绝不会独自把它喝下。数世的轮回,最终引领诸神黄昏的最后一位神王,黄昏不是灾难,却是一场救赎,一场最后的战斗
  • 请你到我的世界做客

    请你到我的世界做客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早晨,上学路上的一次偶然相遇,一次不讲理的争执,从此缘分开始,在各种巧合下,他们成为同班同学,踏上了属于他们的爱情长跑。
  • 郎来了

    郎来了

    她是孤女,他是高干子弟,她纯良,他桀骜不羁。她天天给他“马杀鸡”,重点呵护他的腰际,她上网查了男人的后背疼多数是因为“肾虚”,看来他俨然是老胳膊老腿了,还整天像蚂蚱一样蹦跶。他发现她有一双极漂亮的脚,于是他让她用脚给他按摩。偶然他又发现,她的人很美,唇也很迷人……
  •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以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他用铁的手腕厉兵秣马,建立起强盛的秦国;他统帅雄师百万征战七载,统一了战国纷争的中华;他采用法家思想破旧立新,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
  • 重生农家三姑娘

    重生农家三姑娘

    “保孩子!”这是前世姚三三听到的最后一句话,难产关头丈夫公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孩子,姚三三悲凉地坠入无边黑暗。睁眼醒来,她竟然重生回到了十二岁,依旧是爹渣娘懦,依旧是家徒四壁,依旧是重男轻女,她依旧是那个像空气一样,被忽视、被牺牲的农家三女儿……没有金手指,没有随身系统、没有万能空间,好吧,这就是一个重生女人的独立奋斗逆转人生的故事,当然,美满爱情也是必须的。
  • 既然爱过为何要相恨

    既然爱过为何要相恨

    她,看似是上天的宠儿,然而任何人都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不知道,她的一切经历……
  • 破仙行

    破仙行

    人类存亡危机,外星际修真星仙界入侵,人类强者纷纷走出,是挣脱?是顺从?看小安子的破仙之行……
  • 时锦韶华

    时锦韶华

    混沌初开,与盘古神斧相伴生的是两把剑,一曰宿命,一曰轮回。那日,少年一袭浅金色长袍缓缓走到他的面前,带来的,是缠绵千年的蚀骨执念。最后,他拿着宿命剑,空洞的目光注视着轮回剑,用力将宿命插在它旁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他用力的想要握住,只是却握不住……我得到了这个世界……却失去了他……
  • 手持青春奔跑

    手持青春奔跑

    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又感伤不已的青春成长往事。棍儿中高一少年严大火正处于最青春懵懂的年纪,他抗拒现实,不愿做一个好好读书的乖孩子,一任青春荷尔蒙的激情自由挥洒。他和他最好的朋友宋洋、幼时发小孙二羊等人,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尝试着学习成年人的一切。围绕在他们周围,一群或大或小的少年——“老炮”瘦三儿、彪子、刘峰、刘丹等人物的故事纷至沓来。岁月匆匆流逝,某一天,辍学的严大火忽然对之前放荡的青春感到厌倦,他懵懂的暗恋对象——高纯纯,成为自己心灵的唯一寄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