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000000021

第21章 乡村人物(3)

老家的旧集镇也就两百来米长的小街。解放的时候,刘春波的铺面一充公,全家也就跟着一下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我常到街上父亲工作的地方去玩,见到临街的铺面是公家的商业食堂,向里再走几步,就一下又成了刘春波的家,便很是不理解。每每走到那门口时,便要痴痴地想,刘春波一家要下田种地,到底是该走前门?还是该走后门?

刘春波的家窝在商业食堂的最里边,于是,街面上就很少见到刘春波他们家里的大人们,时常只有他家读书的孩子,穿过食堂的门厅跑进跑出。我认识刘春波时,他已是一个无法正常下地干活的垂垂老者。有阳光的午后,也会见着他拖上一把椅子,独自坐在街边哼哼唧唧地看书,或是眯着眼睛悠悠地晒着太阳。只是他的那身装束,让人见了有些古怪。

——他是我小时候在老家见过的唯一一个冬天一身灰灰的长棉袍、且读起书来象唱歌的老人。

那时候,我只知道读书,跟着老师“一”“人”“口”地一通干念,并不知道,这书除了朗诵之外,还可以用来唱读。于是,看见刘春波捧着书本,哼哼唧唧如同哼歌般地吟唱,就显得特别地好奇。时常听得刘春波读书哼起的“歌声”一响起,我都要和一帮孩子从四周跑拢来,聚在街边远远地站着,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嬉笑着一直等他将一篇书读完。有时,也有胆大的孩子偷偷摸到他的身后,探着脑袋想去看看他究竟读的是什么书。刘春波见了就站起将书本一合,随手摸一下孩子的脑壳,说声“去去去!小孩子一边玩去!”边说就边提着椅子,磨磨蹭蹭地回了屋。

刘春波的几个孙子和我们都在一个学校里读书。小时候顽皮,每年的春上,一听到广播喇叭动员宣传春播生产,我们就连连喊着他孙子的名字,叽叽地怪笑,要他赶紧回家去搞“春播”。开始,他孙子还不太明白,后来发觉我们是故意将“春播”和“春波”联系在了一起,就在操场里将一群乱喊乱叫的同学撵得四下里打转转。

刘春波所属的那个生产队,人多田少,资源匮乏。七十年代初,队里打下的粮食交完了“公粮”,余下的连每个人的“基本口粮”都无法保证,年年都要吃“返销”。刘春波一家六七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偏偏儿媳妇又是个“长病号”,儿子除了会一手“白案”功夫外,又体弱得很,不大会下力挣工分。在那个按工分抢“口粮”的年月里,于是日子就过得异常的艰难,一家人时常饿得面黄肌瘦。

还在刘春波年轻的时候,就曾给自己预备下了一副白坯的杉木棺材,用料很是不错。虽说,后来家境困难,没钱来给它罩上一层光亮亮的漆,但眼见着自己一天一天地老得快要挪不动脚步,想到自己死后还能有这么一副像样的棺材来陪伴,便感到还是很满意。

可是,刘春波自己置下的棺材,却最终自己并没能够睡到。原因是,饥饿让儿子已拿它换粮吃了!那时,刘春波的眼睛就已经瞎了,不知是老的、病的,还是饿的,总之他的眼睛是看不见了。本来,还在刘春波眼睛还看得见的时候,儿子就曾打过他棺材的主意,只是因为刘春波极力反对,最后才只好作罢。可后来,饥饿的日子总不见消散,终于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儿子瞒着眼瞎的刘春波,偷偷地拿棺材换成粮了。

粮食,让刘春波一家老小长期面黄肌瘦的脸,增添了一丝的血色!

而这些,刘春波到死都一直不曾知道。据说,刘春波在快死之前,弥留之际还在问及他的棺材。儿子很是无奈,便只好拉着父亲的手,愧疚地对他说:“爹呀!您的棺材已经被我们吃了……!”在我老家的方言里,“吃”“漆”的读音是不分的。刘春波当时一听,便甚是欢喜,连连说道:“漆了?漆了好!漆了好……!”说着就一下咽了气。

刘春波是死了!后来,他儿子是如何地来安葬,我就不得而知了……。

再后来,他的儿子我还见过。那时已经改革开放了,他在另外一个集镇又干起了他熟悉的食堂“白案”的生意。“白案”生意,还是他家祖传的哩!

秀秀

秀秀越长越好看,这是后来的事情。

小时候的秀秀,一脸的邋遢相,是一点都不象个女孩子。大人们到地里干活,我们一帮同龄的小孩子跟着去玩,爬岩、上树、疯赶,秀秀常常比我们男孩子玩得还疯还野。以致有一次,秀秀自己从岩包上摔下来,跌破了额头,大人们还以为是我们几个男孩子推搡了她,抡起巴掌要扇我们的耳光,闹得我们几个男孩子都不愿同她玩。可秀秀却全然不管不顾,额头上的血一止住,照旧又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一路追赶着疯跑。

后来上学了,秀秀的脸就一下干净了许多,只是对什么事都不十分讲究,头发、衣着随随便便,让人总觉得不如其他女孩子收拾得干净利落。遇上有男同学欺负她,她泼劲一发,是又抓又刨又噘(骂人)的,常常将男同学反击得狼狈不堪。加上学习成绩又不太好,在班上,总是很难讨得同学们的喜欢。

我们那时候读书,用老家人的话说“纯属是闹着玩的”。“教育要革命”,革到最后,初中也革到了大队里,课本也革得没有了。大人们到处去搞农田“大会战”,我们一帮学生伢子就被大队、学校组成宣传队,下到田边地头四处里去搞宣传。

秀秀读书不太行,可唱歌跳舞却很有灵气。平日里一点也不起眼的秀秀,戏装一穿,再在脸蛋上涂上两团艳艳的腮红,看上去,就顿时一下有了一些女孩子的标致劲。秀秀在台上又扭又跳又唱,是一点也不怯场,和台下的她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显得很是大方。这样,待上过了几次台,听到看戏的大人们,都说她台上的样范很是标致好看,于是,后来的秀秀,自己也就慢慢地开始变得越来越讲究起来。

讲究起来了的秀秀,后来即便不穿戏装,不打腮红,也同在台上一样变得好看,这已是秀秀在读完了初中,下学回家之后的事情。只是,那时刚刚恢复高考,我正在高中里疲于奔命地忙于各种考试,对于一同长大的邻家女孩是否已变得漂亮,一直都不曾留意。

真正让大伙都觉得秀秀越长越好看,还是在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暑假,秀秀被公社选中进了农村文艺宣传队之后的事。秀秀在公社文艺宣传队里总是很活跃,加上身段又好,扮相也好,常常在台上一露脸,人们就一下记住了她。据说,他们的文艺宣传队,在参加那年的全县农村文艺大调演中,还获得了个挺不错的名次。我想,那次的全县文艺调演,对于秀秀来说,绝对地是露脸了。否则,便不会有后来的秀秀,被抽调到全县农村文艺宣传队集中培训,又代表全县到地区参加农村文艺大调演的事情。

秀秀原以为经过那次县里的文艺集中培训,便可一下挤进专业文艺团体,哪知到地区演出回来之后,县里的宣传队,说散就一下散了。过了一段新鲜城里生活的秀秀,只得又回到山里,重新过起山里人的生活。只是,她的那颗遗留在城里的心,是怎么再也收不回去了!我外出读书的那几年,每次放假回家,总是见到秀秀一身城里打扮,很是打眼地在老家的集镇无聊地遛达。

后来,老家里去了一支地质勘探队,在集镇的周围钻井探矿,很是驻扎了一段时间。山里老家,突然间一下涌进了这么多的城里人,秀秀就自然显得十分地兴奋。听说,秀秀当时和地质队的一伙青工们都打得很是火热。可谁知,一年后,地质队撤走了。最终,秀秀还是未被那几个青工中的任何一位所带走。

那时候,户口是个阻碍人们进城的一个大问题。好在后来,城里的工厂时兴招收农村来的合同工,秀秀逮住机会,就和早先的一个移民老家后又返城的小伙子结了婚。虽然那小伙子,是怎么看都觉得和秀秀有些不般配,可秀秀还是认了。最终总算是如愿进了城,去工厂做了一名忙碌的纺织女工。我在山里老家工作的那些年,就时常见到秀秀他们小两口,随着班车进进出出的,很是风光。

我调进城里工作的时候,秀秀依然还是一家纺织厂的纺织女工,那时,我们还在街上见过几次面。后来,工厂就渐渐不景气了,秀秀也就随之一下下了岗。再后来,就听说,秀秀丢下丈夫和女儿,独自一人跑到南方去打工了,且一去就是好多年。秀秀在南方打的什么工,大伙都不得而知。直到后来有一天,我在街上遇见秀秀的丈夫,那个曾经移民到我老家的小伙子,无意中问及秀秀的近况,小伙子才告诉我,其实,早在几年前,秀秀和他就已经离了婚。

秀秀到南方打工去了,此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据说,她早先在南方打工时,还很是赚了几个钱,可后来不知怎么地,又被一个男人给骗了,之后的日子就一直过得不怎么地好…..。

想一想,现在的秀秀,也该是一个四十好几的女人了!

四十好几的秀秀,还有年轻时那么漂亮么?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里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里兹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新国风

    新国风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诗三百”开始,各朝各代流传的民间歌谣数量都很可观,它们是对社会历史的独特的反映。对历代谣谚中有生命力有意义的东西,结合新的社会现实予以创新性的表现,包括注重社会风俗画面的捕捉与描绘,展现新的意象与意境等。这两者的结合,意味着它们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诗歌传统的自发的(自觉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总之,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印证和语言痕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直是别一形态的“史诗”。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德莱塞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德莱塞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成套。这一分册介绍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杰出的、进步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和他的三部代表作:《嘉莉妹妹》、《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中国近代诗歌史

    中国近代诗歌史

    本书通过代表性诗人、诗派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研究了清代道、咸、同、光四期诗史,力图显示出当时诗歌发展的总风貌,阐发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歌的历史建构与定型、强大传统引力场控制下艰难的新建构、传统内反叛与艺术遗传中的局部变异等。
热门推荐
  •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一萌妃

    第一萌妃

    她,耍得了帅,卖得了萌,玩得起经商,斗得了小妈,挖得了陷阱,医得了人,所有好事都向她砸来,,,哈哈,这些东西我收了。欧买噶,她是中了狗屎运了吗,某只妖孽也向她砸来,,‘不不不,我要甩掉狗屎’那只妖孽可不是好惹的主,想摔甩也甩不掉。。。。
  • 七号高速

    七号高速

    灵柩之中的逝者,伴随着触媒重返世间,纠缠不肯离去。每一位被困扰之人的秘密都将被重提。无尽恐怖的夜,极恶之地当中暗藏玄机。七号高速公路旁的一家小吃店,拉开了整件事情的帷幕。
  • 赤血之后

    赤血之后

    我是赤血一族的后代,我门所有人都被杀了,到底是谁屠我满门?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极致婚宠:麻辣小悍妻

    极致婚宠:麻辣小悍妻

    六年前一场车祸,一场精心策划的婚姻葬送她的青春,表面上对她疼爱有加的丈夫仅仅是为了报复,当亲眼看到前一晚上还给她过生日要和她生孩子丈夫李祁牵着另一个女人的手出现在婚纱店中挑选婚纱,夏浅恨不得立马上前亲手掐死这两个人,在爱情滋润下沉浸了两年的大小姐脾气喷涌而出,且看夏浅怎么斗小三,踢渣男……
  • 逍遥神义

    逍遥神义

    创神西去,几百万年了,留下一个混乱的大陆。大陆未来又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幸运地宠儿又何时诞生呢?伟大的创神为何会西去呢?是真实,还是虚假呢?阴谋,阴谋,阴谋:混乱,混乱,混乱:不断,不断,不断。且看主人公——鲜鲜魁如何逍逍遥在这混乱大陆!为情,为爱,为自己,随欲本心,逍遥一世!热血沸腾,我之逍遥欲擎天!
  • 上官晴舞

    上官晴舞

    何处是路?无人回答。只剩自己孤独的身影徘徊。何为朋友?无人知晓。只有深处黑暗的爪子招摇。已死的心,不再流泪。已走的人,不再忆起。难道,命运之歌,真的如此凄惨?难道,友情乐谱,真的只是空谈?能重生,就一定有她未完成的事所以,改写掉这一切吧
  • 剑道匹夫

    剑道匹夫

    一本剑典一场背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既然你们这么想得到我的剑典,就先让你们尝尝匹夫的剑道吧,周冲如是说
  • 绝世之恋师傅请放手

    绝世之恋师傅请放手

    “师傅,师傅,你看这是一颗仙丹哟~我刚刚从太上老君那抢来哦~”某二货嘚瑟着在夜殇面前显摆着她手里的仙丹。夜殇皱眉,摸摸某二货的头,宠溺地说“这仙丹不用抢~为师帮你去要就好了。”第二天,某货高兴的跑到师傅面前,一脸崇拜的目光,“师傅你怎么那到的?太上老君那个坑,逼怎么会给你~”只见她师傅满脸的淡定……
  • 一凡道士

    一凡道士

    何一凡是一个普通人,他出生卑微,却命运坎坷,经过自己的努力,日子也算平平淡淡,自从他拜一个乞丐为师,才让他改变了一切,走上了修道之路,他发现黑暗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决定斩妖除魔,解秘一切神秘案件,最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人续意安排的,为了找出真相,也让他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