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300000015

第15章 工艺篇(3)

再往后,就有了专门的灯会。灯会期间,也多了秦腔、秧歌等不同内容的民间游娱方式,让灯会的民间气息更加浓烈了。据说,安远宫灯留下了不少,但在文革期间没能躲过一劫。如今,好像只留下关于《三国演义》的一些了。我至今没有见过,但我想,那一定是世上最美的连环画吧。

其实,与其说安远宫灯是一部打开的连环画,不如说它是一座西北古老的小城留下的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这灯火,至今还在安远的天空下亮着。

它的底座,就是古风盈盈的大宋王朝。

花脸的魅力

小时候,村子里唱大戏,即秦腔,我常常跑到后台,看戏子们一个个打花脸的场景。打花脸,是我们自己的称谓。在戏台的后面,躲在出口的台阶上,就能看见一个个戏子对着一面或圆或方的小镜子,在自己的脸上左涂涂,右抹抹,有的还有专门的人给他打花脸。现在想起来,他们个个像代父出征的花木兰,“对镜贴花黄”呢。认真的样子,像是要钻进镜子了。他们把脸画好了,才穿上颜色不一款式不同的戏服,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场次的不同先后出演。这也是我最初所了解到的戏剧知识。

那时候,打花脸对我们是一件很新鲜的事,远比一场秦腔来得刺激和好玩。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门艺术,是脸谱艺术,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博大精深,深不可测。

脸谱,往小里说,是一门手艺活,以红白黑三种原色,描描眉,画画脸。往大里说,这张脸是一种角色,一种性格,更是一种命运。一出戏的跌宕起伏的情感,复杂诡秘的人物性格,都要从这张脸上体现出来。这也正是脸谱艺术的至高境界,这也就需要把它拿捏得准确、到位,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

天水是秦腔的发源地之一,自然在脸谱艺术上有它的积淀。俗话说“千家万谱”,意思是说,一家和一家的不一样。天水有一个著名的戏班子,叫“鸿盛社”,它的脸谱经几代传人研究,薪火相传,独具一格,既古朴大方,粗犷豪放,颇具西北风情,又精雕细琢,深入人心,有着手艺人的细腻。这些脸谱主要集中在《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以及《东周列国志》等戏曲人物上。曾有人将几幅鸿盛社脸谱寄给京剧大师梅兰芳,梅老先生看后评价很高,并将其刊印在《人民画报》上;著名京剧脸谱专家双起祥也对天水鸿盛社的脸谱大加赞扬,称之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时间消磨着时间,时间也模糊着时间。曾经名盛一时的天水鸿盛社如今不知结局如何,但还是留下来了一些脸谱的标本,像一条河流留下了一块块温润的石头一样。而且,鸿盛社的脸谱以独特的文化地域性、图案装饰性和技巧独特性,而成为坊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考证,脸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器刻雕纹彩饰花样。但脸谱不同的是,要在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脸上,一笔一划地画,一种颜色一种颜色地描。因其难,一些能够准确传情达意的脸谱被保存下来,并被发扬光大之。仅天水鸿盛社创造的脸谱艺术就达200多帧,流传下来的一百有余。

我至今没有见过鸿盛社的一帧脸谱,但我见过一位天水脸谱艺术界响当当的老人:米新洪。

还是在我小时候,他还在天水县秦剧团当团长的时候,他的名字就在家乡一带名震百里。每一台戏,只要请来的是天水县秦剧团,只要米新洪老人在,几乎家家空屋,村村空巷,都会赶去看他的演出。记得他最有名的唱段是《下河东》。他饰演的是赵匡胤。2008年的深秋,我在作家朋友辛轩的引荐下,拜访了这位老人。

在他缓慢的讲述里,他似乎很少谈及脸谱。偶尔说起了,只是重复这一句:“把人物拿捏准了,就能动笔。”其它的,他谈的并不多。他仿佛一个沉浸在往事里的人,只要说起曾经在什么地方唱过戏,就会开怀大笑,像个小孩子。而实际上,他是天水脸谱艺术上真正的创新派。《五台会兄》里杨延昭的脸谱,就是他的杰作之一。他既参照川剧的色彩,又融入佛禅的诸多理念,从而开创了《五台会兄》里杨延昭新的脸谱,且被国内秦腔界认可。

而在一间书房里似乎沉浸于往事的他,却是何等的虚怀若谷!

听他讲,以前,戏班子外出演出时,不少地方有“拓脸谱”的风俗。等演出结束时,村民们就会拿出早早预备的上好麻纸,将扮演王灵官、关羽、钟馗等类角色的脸谱拓下来,晾干,叠起来,藏于小小的红布包里,系在小孩身上,用以避邪。有的干脆把拓来的脸谱挂在堂屋里,算是镇宅之宝。

这样的风俗,现在似乎少了。

甘谷脊兽

在甘谷这座中国最早设县的古老县城里,流传着这样一支古老的谣曲:

土桥子的瓦碴

双碾子的泥

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

显然,这是一曲以特色为夸赞主题的当地谣曲。

其中的土桥子,即今甘谷县永安村。村子不大,沿渭河而列,与渭河沿岸甘谷大地的其它村子相比,并无二致。而“土桥子的瓦碴”与“多如鱼”的秀才之村相提并论,初听,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好端端一个村子,为什么偏偏要瓦碴遍地呢?那不就成了一片残墟了吗?这,像是永安村的一个巨大秘密,被一个个听到谣曲的人无端地生出种种猜想。

而它的谜底,就是与瓦碴有着联系的脊兽!

中国古代的建筑,不仅是一种“大”,更是一种“小”。所谓“小”,即如脊兽是也。脊兽,即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脊兽由泥烧制而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成古代建筑装饰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有着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的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的限制。比如,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从最初对建筑的保护,到后来成为装饰必须的一部分,这既是一门手艺绵延不绝的历史,也是美本身不断走向时间的深处。

至此,土桥子村——天水大地一个以生产脊兽而出名的村庄缘何瓦碴“多如鱼”,也就真相大白了。

在这个并不大的村子里,在这个村子生产脊兽的史页里,有一个人,值得记下来,他的名字叫张海。

张海,字子寿,清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公元1874年)生,1956年农历12月29日卒,寿高八旬有二。据说,此人身高体伟,虎额环眼,凛凛然有武将气势。而其更为具体的传略,我从当地一册书里抄录了一些:

幼学烧制陶器砖瓦,23岁时在渭源马鹿山拜中国脊兽大家北京王勤为师,捏烧龙、虎、鹿、马、狮、猫头。学艺三年,成其门下高徒。继又在陇西首阳山拜陕西宝鸡脊兽名家张德高为师,捏烧禽马,得其真传,遂离师自掌门户,独立捏烧脊兽。海并不以此为足,游学各寺庙,观摩高手名作及模仿殿宇粉壁鸟兽、花卉图形,还详细观察翎毛走兽的实物体形与动静状态,苦心钻研,精益求精。至40岁时,其艺更上一层楼,远超其师。……当时张海所制脊兽广卧于甘谷、武山、陇西、渭源、天水、秦安等县的名山大寺及官宦人家屋宇,艺名远著,人皆因以号为“大兽”。

就这样,张海犹如一个家族的领头羊,埋首于这项既能安身立命又能醉心于手艺的泥塑当中。

张大兽膝下有五子十五孙,个个皆通捏兽技艺。次子张全盛,秉性聪慧,才资过人,操艺居首。1932年在陇西首阳山,他捏烧的脊兽,高卧于伯夷叔齐殿顶,于古祠巍然壮观里,方显另一份雅致,深得陇渭民绅称誉,由衙镇庙会赠、甘肃一流书法家柴学孔所写“巧成天然”匾额一面及“心灵手巧作品奇,才备技绝意境高”条幅。

任何民间的艺术,都得在解决生计的问题之后,再谈发展。张氏脊兽亦然。1984年,张大兽三世孙仁义、高义、西来及四世孙云中、启荣等,远赴河南,与新乡市在全国很有名气的琉璃师杨某合作,互相交流传授各自技艺。杨某学得捏制脊兽手艺,仁义等学得琉璃之法。琉璃有黄、绿、赤、黑、白、青六色,光泽晶莹、美观壮丽,捏兽技艺又提高一步。

一个家族,就这样,将一门手艺传承了下来,如同珍藏着一份家传的宝贝一样。在我看来,他们世世代代的内心,更像是优秀的诗人。通过一双手,让泥土说话,给佛说出了大地上生灵的话,这和一位诗人在白纸上写下句子,替灵魂发言,有什么不同呢?

这几年,去过无数次甘谷。每次去,最想看的就是张氏脊兽。狮盖熏炉、竹节笔筒、花瓶,都极雅致,其上花卉、鱼蟾,活灵活现。还见过一尊弥勒佛,坐像大腹便便、笑口哈哈,十分难忘。出自他们手中的脊兽,鹤如飞鸣,虎若逐鹿;楼阁玲珑,浮屠耸翠;卧狮显威意,立鹿示警心;莲叶卷舒自然,梅枝挺直精神,实是惟妙惟肖,若真若生。这些大兽流派的脊兽作品,如今,不仅广泛遍布于天水本地的名山大寺及旅游景区,还远走高飞于康乐莲花山、徽县杜甫草堂、成县鸡山、陕西岐山孔明庙,青海格尔木公园,新疆伊犁公园,甚至国外。

——仿佛一条流淌的河,闪烁着手艺的光芒。

草样年华

在我的家乡,或者往西往北一些的秦安乡下,随便走进一座村庄就会看见,花旁树下,屋前房后,炕头院落,总有一帮衣着朴素的女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一边让一根根柔软的秸秆在手指间飞来舞去,不停地穿梭。不知不觉间,一个精致小巧的杯垫、提篮或者果盒,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惊讶于她们的出手不凡。

这种手艺,就是草编。

但她们并不知道这居然是一门闪着手艺之光的绝活。她们心里只是想,男人们外面靠苦力挣钱去了,自己在家里除了务几亩地,闲着没事,又出不了大力气,就以此换点小钱,贴补家用。这也是她们从事草编的唯一理由。就像平凡的我们在办公室除了正常上班之外兼营着上上网聊聊天炒炒股一样。由此看来,草编似乎是一门穷人的手艺,也是一门被遮蔽的手艺。一门手艺一旦被过分地认为是手艺,往往会出现商业的纵欲——这已经是另外的话题了。

事实上,草编的历史久了,最早,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所以流传至今而经久不衰,我窃以为,与它是一门穷人的手艺不无关系。它的原料,就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小麦秸杆,或者玉米棒的包皮。只要每年丰收之际留心一下,存下来,就不存在原料的稀缺了。然后,经过选料、拔莛、分类、浸泡、掐辫、整理、绛制、碾压、磺熏、漂白和印染等工序,再加上一个质朴的乡下女人所独有的吃苦耐劳与心灵手巧,就会依次出现草帽、草墩、草鞋、草扇、提篮、座垫、茶盘垫这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件”了——当然,整个工艺的过程中也大有学问,比如选料时麦秸的色泽要清亮,粗细要均匀,再比如草芯既要饱满又要富有弹性……可以说,它和人世间所有的手艺一样,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当然,如果心领神会了,也能闭着眼睛做到心手相连,心到手到。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惯了皮革一类的人们也开始返朴归真,喜欢用一些草编的工艺品点缀家居。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些都市人的喜好让她们有了换取油盐柴米的来源了。而这些,又在暗处滋养着这门手艺茁壮成长:既让其绵延不绝,又使其不温不火。

在我看来,草编首先是一户西北大地贫寒人家的清苦生活,其次才是手艺。

我的祖母,曾经就在农闲时节,编过不少草编。她现在想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少手艺的快乐,更多的是腰酸与背疼。据她回忆,她最拿手的就是马尾编。马尾编织其实是草编手艺里的精华所在。据说,早在明代后期,马尾编织就流行开来了。说白了,它就是在一个荷包或者小瓶状的草编作品里装些田野里随处可见的艾草,供孩子们在端午节时佩戴。偶尔,祈福性质地会让一个多病的孩子,佩戴在身。也许,这样的风俗如今在我的家乡雪泥鸿爪了。

这些年,可能是因为一部《花样年华》的电影吧,有不少广告用语动不动就说一句车年华呀水年华呀什么的话,把一个好端端的电影名字给说俗了——我是俗人,所以也不免俗,我以为,那些久居于西北大地偏远一隅的妇女们埋首于草编的生活,也应该算草样年华吧——我这样说,一是因为她们的清贫生活以及卑微命运,真如一介小草,默默无闻,二是她们为了让一个家艰难前行,几乎将全部的业余时间交给了那些秸秆,这样的生活,不是草样年华,还能是什么? 2009-9-30

同类推荐
  • 卓尼土司历史文化

    卓尼土司历史文化

    卓尼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有左右西藏政教二普的摄政王策墨林,有学富五车的甘丹赤巴,有保家卫国的爱国僧人察罕呼图克图棍噶扎勒参,有着作等身的扎巴谢珠,有支援中国革命的土司杨积庆等,我们缺什么?卓尼文化底蕴丰厚,需要开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练出卓尼精神,为当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奋斗。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热门推荐
  • 葬天说

    葬天说

    当妖族大帝的墓穴渐渐苏醒,觉醒灵脉的人族后人发奋修炼,只求有一朝成圣唤醒十大古剑。古月青冥,无妄剑,天邪剑,五岳剑......传说此十大古剑曾镇压天地的邪魔妖族,主角很遗憾一把剑都没有得到,但他依旧很强!
  • 恩恩情缘之三见钟情

    恩恩情缘之三见钟情

    有没有一个人第一次见面会让你反常,第二次见面会让你迷恋,第三次见面会让你忍不住立刻拥有她。叶恩恩在去包间的途中撞到一个结实的身体,本想好好理论一番,奈何尚总气场太强大……
  • 都市异龙

    都市异龙

    都市自在,世纪狂欢,天使的诅咒,梦的家园。少年龙陌从深山中走来,行走在社会的边缘,一切,皆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 黑岩的幻想传说

    黑岩的幻想传说

    初三文,不喜勿入。作者QQ:1935646440黑岩的小说不多,老朽自己写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写下去,但我会加油的da★ze这是一只黑岩为了她的姬友穿越在二次元中的故事,这是一只三无补全自己的情感的故事。本书无敌流,不嫁人PS:本书中的人物可能与动漫,游戏中的设定不同/再PS:毕竟老朽这两样都只看了点点/再再PS:有意见加我私聊
  • 纯物质世界

    纯物质世界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涉猎广泛的佳作,在内容描述上简洁欢明,抛掉了以往科技类作品乏味刻板的写作风格,让读者置身于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作者除了阐述了一些疾病和生理现象的本质原因,还根据实验观测与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基础物理学的部分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也自主创建出一些新颖的物理概念!每个完完全全读完这本书的读者,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颠覆性的启迪!知识从未如此性感!(作者唯一微信号:yeao003,如有不懂加作者微信号,如发现本书存在重大错误联系作者,谢谢!)
  • 生化药剂下的人生

    生化药剂下的人生

    时间3008年,距生化爆发到生化终结已有500多年。为了终结生化,500多年里先后又爆发了核武辐射,电子危机(电子危机就是在原有的电子上予以智能,而后智能电子自己孕生自己的智慧,并且想要摆脱人类的控制还企图控制人类。)等一系列毁灭性的灾难。好在一切已经平息!至少表面上已经平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初涩茉莉

    初涩茉莉

    讲述一个初中女孩,读书时期的漫漫路程。时而大大咧咧时而羞涩的她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岁月与你

    岁月与你

    她从小过着宫廷般的生活,被哥哥庇佑着,无所畏惧,直到遇见他!才晓得什么是害怕什么是牵挂,什么是心痛!他讨厌女人所有的女人但是只有她,是与众不同的。2016集结都市言情诡异黑暗于一本的小说《岁月与你》敬请期待
  • 都市逍遥杀手

    都市逍遥杀手

    一代杀神重生归来(新书《我在末世当医生》已经发布,末日类型,没有变异没有异能没有进化,单纯的生存类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哦)
  • 都市小神仙

    都市小神仙

    自远古时期开始,地球上的灵气逐渐稀少。到上古时期有能力破碎虚的修士都离开了地球,去去到地球之外更适合修真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地球就没有修真之人了,相反他们隐藏在了都市。而唐枫本人正是上古时期轩辕大帝留下来的传人,看他如何在地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