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0500000005

第5章 交游篇 转益多师是汝师:民国交游(5)

“我们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我们不拥护任何宗教,也不赞成挑战的反对任何宗教。我们认为人们的信仰,应当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人的干涉,除去法律的制裁以外,信教自由,载在约法,知识阶级的人应首先遵守,至少也不应首先破坏。我们因此对于现在非基督教同盟的运动表示反对。”

整齐划一、群情激奋的声浪中,周作人、钱玄同的这个宣言显得非常温和而理性,十分难得。

既然在同一战壕里战斗过,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两人的友谊当然稳如磐石。

钱玄同有一点很让周作人佩服,就是文章激烈,做人随和;公开发表的文章言词犀利,私下的谈话则诙谐风趣。在私人书信里,钱玄同诙谐的一面得以充分展露。给朋友写信时,钱玄同喜欢引用对方的一些“名言”,既妥帖又“笑果”十足。比如他在给周作人的信里这样写道:

“……上周为苦雨周,路滑屋漏,皆由苦雨之故也。然曾于其时至中华书局之对过或有正书局之隔壁,知张老丞已来,仍可刻印,且仍可刻苦雨斋式之印也。岂不懿欤。”

既说了上周多雨,又拿“苦雨斋”的号开玩笑,同时还含蓄地表明他能体察到“周”之“苦”——因当时北平沦陷,周作人生计无着,必然要陷入苦闷苦恼之中。

在给胡适的一封信里,他写道:“适之先生:日前在幼渔处看见你给他的信,知道‘尝试’中药,居然病渐好了。欣慰之至!”

胡适的诗集即为《尝试集》,他又有名言曰“自古成功在尝试”,所以,钱玄同在此引用“尝试”一词,妙不可言,让人无法不会心一笑。

钱玄同年轻时痛感中年人的思想守旧,不思进取,放出一句狠话:“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就枪毙。”1927年9月12日,钱玄同四十岁满了。他的几个朋友就开他的玩笑,想在《语丝》出一个“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并将讣告、挽联、挽诗都准备就绪。后来因害怕张作霖误会,专号胎死腹中。第二年,胡适做了一首《亡友钱玄同先生成仁周年纪念歌》:

该死的钱玄同,怎会至今未死!

一生专杀古人,去岁轮着自己。

可惜刀子不快,又嫌投水可耻,

这样那样迟缓,过了九月十二,

可惜我不在场,不能来监斩你!

今年忽然来信,要做“成仁纪念”。

这个倒也不难,请先读《封神传》。

回家挖下一坑,好好睡在里面,

用草盖在身上,脚前点灯一盏,

草上再撒把米,瞒得阎王鬼判,

瞒得四方学者,哀悼成仁大典。

年年九月十二,处处念经拜忏。

度你早早升天,免在地狱捣乱。

钱玄同常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成仁”,就是指这一回事。

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他也承认自己合该“成仁”:

“一年前之此时,正是鄙人四十初度,今则‘成仁周年纪念’将到了,学问日益荒芜,意兴日益阑珊,身体日益衰老,似此酒囊饭袋,‘成仁’真是合该!我未尝不想打针兴奋,这针的药料是——‘种种从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莫更悲!从此后,要那么收果,先那么栽’然而终于不容易兴奋呀!”

钱玄同所说的“药料”正是胡适的一首词,钱玄同以此表明,他想用胡适的“乐观”医治自己的消沉颓唐。形象、诙谐,意味深长。

面对朋友的调侃,钱玄同不以为忤,反而“曲意逢迎”,显露其性格温和的一面。善意的调侃,他乐于接受;恶意的诋毁他照样一笑置之。

黄侃是钱玄同的同门师兄。可黄侃在课堂上常拿钱玄同开涮。一次,他对学生们说:“汝等知钱某一册文字学讲义从何而来?盖由余溲一泡尿得来也。当时钱与余居东京时,时相过从。一日彼至余处,余因小便离室,回则一笔记不见。余料必前携去。询之钱不认,今其讲义,则完全系余笔记中文字,尚能赖乎?是余一尿,大有造于钱某也。”

周作人听了这话,很为钱玄同抱屈,就在信中谈及黄侃之刻毒。没想到钱玄同根本不当回事,在回信中说:“披翁(按:黄侃别号)轶事颇有趣,我也觉得这不是伪造的,虽然有些不甚符合,总也是事出有因吧。例如他说拙著是撒尿时偷他的笔记所成的,我知道他说过,是我拜了他的门而得到的。夫拜门之与撒尿,盖亦差不多的说法也。”

由此事可知,钱玄同人随和,心胸也较一般人宽广。

朋友拿自己开涮,钱玄同不理会——嬉笑怒骂任你,我自岿然不动;但朋友若为自己的敌人“涂脂抹粉”,他会大动肝火,回击起来,毫不留情。

周作人在《语丝》上发表《林琴南与罗振玉》一文,居然把林琴南说得比罗振玉好,而刘半农还不远万里从法国来信大赞此文。当年,为推广白话文,钱玄同和林琴南打过一次恶仗,结果是完败对方。“金心异”这个外号就是林琴南馈赠给给钱玄同的。作为冥顽不化的“冬烘”先生,林琴南的昏庸、迂腐、顽固是出了名的。现在,两位老友竟然为昔日的敌人唱起赞歌来,钱玄同的气恼可想而知,当即撰文批驳:

“半农关于已故‘清室举人’林蠡叟(为什么这里要这样称呼他呢?因为该举人请荆生来打金心异那篇文章登在蠡叟丛谈中,本金心异恐怕别人不知道这个典故,所以这样称呼他)的话,我却要提出抗议了。本来启明那篇《林琴南与罗振玉》,我也有些不同意。我底意见,今之所谓‘遗老’,不问其曾‘少仕伪朝’与否,一律都是‘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东西。他们要想比德于顾亭林黄梨洲诸人,呸!这真叫做发昏做梦!顾黄诸人是拒洋鬼子之强奸而给自家人守节,所以有价值。今之‘遗老’,则因为自家人赶走了洋鬼子,恢复了故业,而帮同了洋鬼子来反对自家人;其人格之卑猥无耻,正与张弘范吴三桂一样。讲到思想呢,他们既要做遗老,根本思想本已荒谬绝伦了;就‘卫’一下子‘道’,倒也算不了什么。不过孔孟程朱之‘道’都是要‘尊中国而攘夷狄’的,他们却来‘尊夷狄而攘中国’,恐怕孔孟程朱‘在天之灵’,不见得乐意他们来‘卫道’吧。至于说他们之中,有人在学问上是有成绩的,这是事实,当然不能抹杀,也不应该抹杀;不过这和做遗老全不相干。可是说到这个问题上来,不独有林纾介绍外国文学之功,即罗振玉与王国维之整理甲骨古字,康有为之辨伪疑古,劳乃宣之提倡拼音新字,朱祖谋之传刻唐宋金元词,……在学术界都有相当的贡献。据我看来,凡遗老都是恶性的。罗振玉说,‘盗起湖北’;林纾说,‘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这两句同样‘都是最卑劣的话’。我对于启明有些不同意,就在这扬林抑罗之一点。”

刘半农称赞周作人:“经你一说,真叫我们后悔当初之过于唐突前辈。我们做后辈的被前辈教训两声,原是不足为奇,无论他教训的对不对。”这句话更让钱玄同大为光火:

“这话我不仅不同意,竞要反对了。反对之点有二。一,何以要认林纾为前辈?若说年纪大些的人叫做前辈,那么,年纪大的人多得很哪,都应该称为前辈吗?不过这一点可以不去论它。因为我不愿认林纾为前辈,而半农或因喜欢外国文学的缘故,对于这译了许多外国小说的林纾(虽然他是不认得ABCD而译书的),从这一点上愿意称他为前辈亦未可知。要是这样,自然也很有理由,所以我可以不去论它。二,何以后辈不可唐突前辈,而前辈可以教训后辈?无缘无故唐突人家,这是无论对于什么人都是不可以的,岂独前辈?但前辈者先以唐突加于后辈,则后辈以唐突回敬前辈,恰是极正当之对待。我以为前辈底话说得合理,自然应该听从他;要是不合理,便应该纠正他,反对他;他如果有荒谬无理的态度,一样应该斥责他,教训他,讥讽他,嘲笑他,乃至于痛骂他;决不可因他是前辈而对他退让。前辈后辈,同样是人,本无尊卑贵贱之分。何物前辈,胆敢不管对不对而教训后辈,这还了得!实在说来,前辈(尤其是中国现在底前辈)应该多听些后辈底教训才是。因为论到知识,后辈总比前辈进化些;大概前辈底话总是错的多。”

钱玄同这番话,慷慨激昂,不容分辩。周作人和刘半农“吓”得偃旗息鼓,做声不得。为了回应钱玄同此文,周作人又补写了一篇《再说林琴南》,一反此前的态度,对林琴南进行全方位的批评。

文末,周作人强调:“林琴南的确要比我们大几十岁,但年老不能勒索我们的尊敬,倘若别无可以尊敬的地方,所以我不能因为他是先辈而特别客气。”这句话明显是在附和钱玄同。

在给胡适的信中,钱玄同写过这样的话:“有思想而以游戏之态度出之,以不正当(造伪书)之手段发表之,这正是明朝人的习气,杨慎、李贽、金圣叹诸人都是这一类。”在我看来,无论是周作人还是钱玄同都沾染了“明朝人的习气”,也喜欢以游戏的方式或态度表达其思想。

汉代,“今文”和“古文”属两大学派,它们各有短长。一次,钱玄同和顾颉刚谈到这两派,钱玄同讲了个故事:

“《聊斋志异》有个桑生,独居郊外读书。一天晚上,有个自称姓李的美女不期而至,两人一见钟情,缠绵不休。此后,这位美女几乎夜夜翩然而至。不久,桑生病倒了。他的恋人莲香来看望他时,觉察出他被鬼缠身,嘱咐他不可再亲近那个女鬼。美女再来时,桑生把恋人的话告诉了她。女鬼却说:‘我是爱你的。你那个莲香才是狐狸精呢。’两人依旧亲昵如常。桑生的病也越来越重了。一次,莲香突然造访,女鬼避之不及。莲香骂她:‘我固然是狐,你却是真鬼。我隔数天才来,是想让桑生尽快康复,而你夜夜缠他,快把他缠死了。’躺在床上的桑生,这才明白:莲香是狐狸,美女是鬼变的。”

讲完故事,钱玄同对顾颉刚说:“我们对于今古文问题,也常作如是观,今文家好像莲香,古文家就像那个女鬼,我们千万不要上她们的当!”

钱玄同以一个诙谐的故事,把“今文”“古文”的区别说了出来,形象,风趣,也很透彻。

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钱玄同这样谈“文学”:“文学本是将一个人底‘胡思乱想’来‘胡说八道’一下子。可是这种‘胡思乱想’和‘胡说八道’看起来是很有趣味的,而文笔美妙者尤其耐读。”

说文学是“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乍听,令人费解;细一想,却极有道理,所谓“胡思乱想”就是独立的思考;所谓“胡说八道”就独特的方法。而文学,不就是以独特的手法表达独立的思考吗?由此看来,钱玄同的“胡说八道”还真是别出心裁耐人寻味。

北平沦陷后,钱玄同给周作人写过多封信,表面上都是谈闲话说趣事,但细一读,才发现“此中有真意”,比如这封信:

“苦雨翁:多年不见了,近来颇觉蛤蜊很应该且食也,想翁或亦以为然乎!我近来颇想添一个俗不可耐的雅号,曰鲍山病叟。鲍山者确有此山,在湖州之南门外,实为先六世祖(再以上则是逸斋公矣)发祥之地,历经五世祖、高祖、曾祖,皆宅居该山,以渔田耕稼为业,逮先祖始为士而离该山而至郡城。故鲍山中至今尚有一钱家浜,先世故墓皆在该浜之中。我近来忽然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故拟用此二字,至于病叟二字,系用《说文》及其更古(实是新造托古)之义也。考《说文》,病,倚也。人有疾痛,象倚着之形。叟,古甲骨文,象人手持火炬在屋下也。盖我虽躺在床上,而尚思在室中寻觅光明,故觉此字甚好。至于此字之今义,以我之年龄而言,虽若稍僭,然以我之体质言,实觉衰朽已甚,大可以此字自承矣,况宋有刘羲叟、孙莘老、魏了翁诸人,古已有之乎(此三公之大名恐是幼时所命也)。又病叟二字合之为一瘦字,瘦雅于胖,故前人多喜以癯字为号,是此字亦颇佳也。且某压高亢之人,总宜茹素而使之消瘦,则我对于瘦之一字亦宜渴望之也。因惮于出门,而今夕既想谈风月,又喜食蛤蜊,故遣管城子作鳞鸿,(天下竟有如此之俗句,得不欲作三日呕乎!)以求正于贵翁,愿贵翁有以教之也。又《易经》中有包有鱼一语,又拟援叔存氏之高祖之先例,(皖公山中之一人称为完白山人)称为——包鱼山人,此则更俗矣。

饼斋和南。一九三七、八、三十。”

整封信谈的是雅号,语诙谐,意庄重。钱玄同以此信提醒周作人,自己取“鲍山病叟”这一雅号,一则表明自己对中国的前途并未失望,“虽躺在床上,而尚思在室中寻觅光明”;一则暗示,自己不会投身事敌,而是要做一个“茹素”隐居的“病叟”。

粗看,整封信东拉西扯“一点正经都没有”,实则,全信无一处闲笔,处处蕴含欲说还休的愤懑和“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定。遗憾的是,钱玄同后来因病猝死。失去了“畏友”监督,周作人滑向歧途的脚步就显得从容不迫了。

钱玄同语多诙谐,但人却极忧郁,尤其是1933年热河沦陷后,更是常常陷入“悲伤与愤慨”之中。1933年6月6日,他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

“我从热河沦陷以后,约有三个月光景,谢绝饮之事。我并非以国难不吃饭为名高,实缘彼时想到火线上的兵士以血肉之躯当坦克之炮弹,浑噩的民众又惨遭飞机炸弹之厄,而今之东林党君子犹大倡应该牺牲糜烂之高调,大有‘民众遭惨死事极小,国家失体面事极大’之主张。弟对于此等惨现象与新宋儒,实觉悲伤与愤慨,因此,对于有许多无谓之应酬实不愿参与……”

作为一介书生,钱玄同无法御敌于前线,也没有投笔从戎之可能,那么,只能埋首工作,尽一点本分而已。给罗常培的信里,他坦承“从事国语”于他“最相宜”:

同类推荐
  •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

    本书中对如何进行西方文学提出了精深的见解。作者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性质、范围等问题,结合西方文学史上的实例进行了阐述。
  •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

    从前没有情人节,那时的爱情却似乎更加简单纯粹,也格外浓烈。那个时代的爱情,通常是源于手写的情书,一支笔,几张雅致的信纸,再将一股浓浓的深情流经笔端化作墨迹,化作一个个溢满爱意的文字,便造就了一封情意缠绵的情书。而五四时期的情书更是因其肆无忌惮的缱绻缠绵,让第三者读来要掉一地鸡皮疙瘩。其中的痴、傻、肉麻、撒娇是中国人压抑了两千年热情井喷般地爆发。历数中国文坛,这样的代表性人物更是繁若星汉,鲁迅和许广平、巴金与萧珊的,徐志摩和数位红颜,沈从文和张兆和……这些情书或狂热直白、或真挚朴素、或诙谐幽默。它们记录这些爱人间真挚的情感,也一再提醒我们那早已模糊的爱情原本的模样。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激情:董克仁诗歌集

    激情:董克仁诗歌集

    激情是实现梦想的动力,激情是干事的状态,激情是永远年轻的法宝,激情是敢打必胜的信心,激情是感染部厲的催化剂,激情是干好任何事情不可或缺的元素……一路走来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无一不与保持一种激情有关,有谁相信一个精神颓废的人能干好什么事情!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热门推荐
  • 清朝回忆录之似水流年

    清朝回忆录之似水流年

    梦清坐在马车里,掀起车帘,看着满目的秋风萧瑟,不发一言。一次入梦,竟然来到了大清,一次阴差阳错,她竟然顶替了年氏嫁入了雍和宫。皇上的细作,乱党的眼线,年羹尧的妹妹,谢府的千金,多重身份,却哪一个都不是真正的她,一切都仿佛这是一场渐渐乏味的凶险旅程,她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有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明白,隔着千山万水迢迢万里,遥远的不是距离,而是他不肯上前靠近那个注定让他愧疚了一生的人。究竟这紫禁城是全天下最华丽最奢侈的宫殿,还是一个葬送他们的坟墓。世事难料,谁会想到,一切会发生的那么突然,让年梦清来不及想清楚一些事。她回忆起刚来这里的兴奋好奇无知,而如今却是满眼的苍凉,无关风月。
  • TFBOYS—易心难改

    TFBOYS—易心难改

    本文主千,凯和源也是主角,关于女主的名字不喜勿喷,并不是大大想不到好名字,是因为答应了朋友,前面会虐,后面就甜了。大大是学生,但不会弃更。那么,开始吧。封面实在不会,别怪我
  • 屌丝的自我修养

    屌丝的自我修养

    如果说一本好书可以夸其为接地气,那么我写的东西比较接沼气PS:如不读请勿评论收藏,此文不为大火,只求轻喷!
  • 篮筐之下

    篮筐之下

    篮筐之上是什么?是梦想。那篮筐之下呢?是正在追逐梦想的我们。热爱就好像一种病,并且无药可救。
  • 情倾失忆恋人

    情倾失忆恋人

    他们有过幸福的时光,可惜只是过去。她被陷害,而他选择相信敌人!她失忆又失明,他却在她转身离开之后又苦苦纠缠。那些黑暗的深渊,像是梦靥一般逃离不了。等到她终于回忆起所有的阴谋,伤害早已成形!她想不留痕迹的走开,早已做不到!他知道自己错过,因为太爱所以看不清楚。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上古世纪之太初之光

    上古世纪之太初之光

    一切都归结于一场战乱,又或者冥冥中早已注定。神与英雄早就站在背后,命运又该如何去掌控。原本柔弱而安于和平的玄吉,在目睹了一次次的灾难后,终于选择了反抗。也许有一天,诺伊女神将不再流泪,也许有一天,太阳的光辉将重新照耀整个人间。阿蛮,那时候,我不需要谁来记住我。能跟你在都市之塔的瞭望台上看吉祥天的夕照,就是玄吉最大的愿望。
  • 江南江北大风起

    江南江北大风起

    一条大江,南北两顾。一座大山,东西相望。东西南北,争斗千年。江的南北世代豪门,山的东西两大帝国。一个少年,一把刀断了江,移了山。
  • 唐小棠今年21

    唐小棠今年21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娘,她叫唐小棠,今年21岁。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她的青春充满着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一心只想平平淡淡地生活,但家里的纷争让她感到疲惫。她深知幸运的人并经少数,是继续做着那不会实现的梦,还是向生活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