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苍蝇都是让人讨厌的昆虫,还有它们的同类虻,都令人既恨又怕。蚊、蝇和虻都是双翅目的昆虫。
蚊子、苍蝇、虻都是令人讨厌的昆虫,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只有一对翅,另一对翅已演变成平衡棒。平衡棒对于双翅目的昆虫来说非常重要,在飞行时起到回旋仪的作用,能够在飞行中使身体永远保持平衡。
蚊、蝇、虻之所以让人讨厌是因为它们是重要的卫生害虫,能传播多种疾病,骚扰人的休息。有一些还对牲畜造成损害,严重时可以致命。蚊子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羽化后才飞到各处吸血。在蚊子中只有雌性的蚊子才吸血,因为雌蚊只有吸血后体内的卵才能发育成熟。雄蚊只食花蜜或其他植物汁液。库蚊和伊蚊中的一些种类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即乙脑病),蚊子中还有一些种类能传播疟疾等疾病。还有一些蚊子幼虫是植物的害虫。
蚊子幼虫
苍蝇是人见人烦的昆虫。主要因为它喜欢在垃圾中活动,它的身上长有许多毛,把细菌和病毒带到它所光顾过的地方造成污染。消灭苍蝇主要是讲究卫生,尤其是环境卫生的改善,使苍蝇没有滋生的条件。
螫螫蝇是非洲的一种吸血的蝇类,这种蝇能传播昏睡病。
烦人的苍蝇
虻主要是家畜的骚扰者,它们吸家畜的血液,传播牲畜的各种疾病,造成养畜业的经济损失。
虻类体型粗壮,飞翔力极强,外表极象一头特大号的苍蝇。体长6毫米~30毫米。俗名叫瞎虻,因为它们飞翔时带着嗡嗡声又快又急,好像乱飞一样,但决不是瞎飞乱撞。蛇类和其他吸血昆虫一样,只有雌虻才吸血。雌虻口器甚发达,它的上、下颚及口针都极锋利而发达。每当吸血时,首先用这三件利器划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津津渗出,就是坚韧的牛皮也无法幸免。血液流出后,再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将血吸进体内。虻很贪食,一般虻一次可吸血20毫升~40毫升,特大型的种类甚至一次可吸血200毫升。所以一群虻在叮咬牲畜时,常使牛马浑身血迹斑斑而狼狈奔逃。由于叮咬后的伤口在虫云类唾液的刺激下常形成肿包、疼痛,所以对家畜骚扰性极大。虻虻除了能传播马传染性贫血病外,还可传播其他很多种重要的人、畜疾病,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省等地流行于牛、犬之间的苏位病,此病五十年代也曾在我国西北骆驼身上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此外虻还可传播大家熟悉的炭疽病,另如在世界上传播较广的野兔热、丝虫病,马的腰麻痹病、脱拉病、睡眠病、拿干拿病、苏阿鲁病、媾疫病、大脑炎、小泡牲口炎等等。虽然虻类确是家畜的一大灾星,但它们也有一些用处,那就是它们的尸体可以入药。这在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着详尽的记载,至今很多中药店还在收购它们,用以配药来替人类治病呢。现在全世界的虻估计已近四千种,我国已知也约有3百种了。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不少。
有的虻交配习性很有趣。雄虻先捕捉一只昆虫作为“礼物”,献给雌虻。雌虻接受“礼物”后,抱着“礼物”与雄虻交配。
但并不是所有的蚊、蝇、虻都是害虫,也有少数种类是益虫。比如食蚜蝇吃花蜜,它的幼虫吃蚜虫。食虫虻是专捕食其他昆虫的肉食性虻。
食蚜蝇
食虫虻是双翅目中最凶猛的肉食者,常静悄悄地等待着猎物。许多昆虫都是它的食物,甚至能捕捉飞翔中的甲虫及蜻蜓等。
食虫虻
食虫虻除了身体强壮、飞行快外,还得有良好的信息接收系统,即视力要好。它具有大而亮的大眼睛。视力如此重要,强大的保护是必须的。为了防止猎物挣扎而损伤眼睛,食虫虻复眼的周围特别在前方长有众多粗大的刚毛,就是为了保护眼睛不被伤害。捕捉到猎物后,它们用消化液注入到猎物中,把猎物消化成液体后再吸入。
所有的蚊、蝇、虻都是害虫吗?
答:不是所有的蚊、蝇、虻都是害虫,也有少数种类是益虫。比如食蚜蝇吃花蜜,它的幼虫吃蚜虫。食虫虻是专捕食其他昆虫的肉食性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