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3200000008

第8章 居延海,我的情与思

在阿拉善文朋诗友们的邀约之下,我于2007年的金秋再次走向额济纳,走向居延海,与这片神奇的边塞大地、高原湖泊进行零距离接触。从驼城巴彦浩特出发,一路向北向西,一路欢声笑语。此前曾经下过一场罕见的连绵阴雨,车窗外牧草茫茫,天高云淡,辽阔的漠野虽说已经开始染上秋的颜色,却也绿得令人心荡神驰。行前,我又正好完成中篇小说《遍地香草》的写作,交给北京的《十月》杂志发表,应该说心情相当不错,尤其于我这样一个在阿拉善高原长大的牧人之子而言,深知一棵草在自己心里有着无比的重量。我创作的小说大都与草有关,也相信这是源自记忆和生命深处的感悟,甚至有着某种神示的意味。

窄窄的一条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的丝带,向着天边蜿蜒。

我们是坐在舒适的轿车上前行的,倘若是骑着一匹马,感觉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更富于诗意。车行至乌力吉时,我的心情却又不免变得有些低沉。从这里开始,草稀稀拉拉的,像长了腿那样鬼祟地游移,似乎是要躲避羊的嘴巴(其实,车行途中我们已经很少见到羊群了)。此后一路都是这样,草越来越少,少得几近于无,大地越来越裸露,唯剩下苍茫的戈壁滩。同座的任明超先生神情凝重地说,几十年前可不是这样的。随后他对我讲,苏宏图的山沟里那时长满了树,而且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每逢山洪宣泄而下,那些倒伏的枯树将河床都堵塞了,景象蔚为壮观。任明超先生曾经长期担任阿左旗乌兰牧骑的队长,是我很尊敬的师长,也是一位足迹踏遍阿拉善大地的“老江湖”,他的描述使我深信不疑,同时又像回味一个遥远的梦境。

眺望车窗外,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哲学家眼里一根看似弱不禁风的芦苇都有思想,那么这里偶尔闪现的一棵树呢?千百年的挺立于浩阔博大的原野,是那样的沉默无语,必定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睿智无比的哲人了。我们实在是应该毕恭毕敬地站在这样的一棵树下,虔诚地举头敬仰,然后低头忏悔。这样的一棵树,必定是菩提啊。有那么一刻,我的眼里转动着泪水,只是没有流露出来。

此后一路少话。

将近七百公里的路途,都似在月球或者火星上旅行,它对我的心灵撞击是强大而真实的。十年前,我曾应阿拉善盟林业局和郭志强先生之邀,为电视专题片《拯救——阿拉善生态纪实》撰写解说词,利用国庆长假,七天时间跑了近四千公里,穿沙漠、走戈壁、过草原、追落日、伴孤月,其艰辛程度远不是“风尘仆仆”能够形容的。额济纳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驿站,也因此生吞活剥式地查阅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于是便有了对额济纳居延绿洲的回溯。居延绿洲由大大小小的支流、湖泊滋润而成,汉代前因匈奴在这一带生活,居延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王维都曾在这里留下不朽的诗篇,至今仍在流传。那是一个“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的时代,“骆驼之乡”又使它享誉古今,《楚辞》《史记》等都对它有过诸多记载和溢美。总之,那是一个阳刚与阴柔并存的额济纳。正是有了居延绿洲,我们的祖先才得以在这里创造两千多年的古代文明。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尤其是它那充满悲壮的一页,极具警示意义。

兴盛于公元前一世纪的我国古楼兰神秘的消失,就是其中之一。一千六百多年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深入新疆罗布地区,终于发现文明古城楼兰的废墟,并且证明它就是被沙漠吞噬而消失的。可怕的是,历史还有重演的可能:1961年后,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东居延海干涸。而1993年5月5日下午二时突发的那场沙尘暴,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谈沙色变。科学家的结论是,沙尘暴系天灾与人祸共同作用下酿成的生态灾难,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正如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的那样:“错的不是我们的生辰八字,而是我们自己。”居延海的干涸,同黄河断流、塔里木河断流一样,是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的重大事件之一,它不仅对生态,进而对人文变化产生深远影响。生长在居延湖畔的胡杨,它不仅是最原始古老的树种,也不仅是世界中亚腹地荒漠中唯一的乔木,同样是历史,是文化,是伟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正是居延绿洲和胡杨,见证了这样几次伟大的历史事件:

其一,18世纪中叶,以渥巴锡汗为首的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历尽艰险,血染东归路,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回到祖国,额济纳成为他们的家园;

其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个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其实就在额济纳境内。还是土尔扈特人,为了祖国的国防和航天事业,向北迁移一百四十多公里,让出了弱水河旁将近十万平方公里的丰腴的草场;

其三,“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从这里启程,飞向茫茫太空……

居延海是不该干涸的。

土尔扈特人曾经漂泊了几个世纪,他们不能再漂泊了。

然而,十年前的居延海是个什么模样呢?“鹅翔天际,鸭浮绿波,碧水青天,马嘶雁鸣,缀以芦草风声”的居延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荒芜的浅滩。完全裸露的湖底寸草不生,贝壳和鱼骨被烈日晒成了苍白的标本,有风吹过时发出连片的凄枉之声,千万年的湖相沉积变为“大风起兮沙飞扬”的发源地。在它北侧的山头,则耸立着由枯死的胡杨、红柳和梭梭堆扎而成的额博,几片褴褛的经幡在怅然地舞动。还有距之不远的“怪树林”,其实就是一片枯死的胡杨,它们形态各异,却都像一个个彪悍的武士顽强地保持着生命绝决时的姿势,漠风剥去了他们的胄甲和血肉,袒露出不屈的骨骼甚至灵魂,整个场景犹如冷兵器时代那种惨烈的古战场。还有黑城遗址,这座被废弃了六百多年的中国北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在沙漠的围困中只留下残垣断壁,昔日的繁华和金戈之声早已随风而逝。在居延三角洲的巨大废墟上,这样的古城还有很多,汉居延城、唐宁寇军城、破城子……

古人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居延海却干涸了,干得没有一滴水。十年前,当我站在完全干涸了的居延海畔,尤其是小心翼翼地踏着它的湖底时,心情颇为复杂,有一种犯罪的感觉。真正是欲哭无泪,耳朵里尽是荡荡西至的大漠长风,身边如有万千个灵魂在啜泣、在呼喊。蓦然回首,举目张望,却又没有一点生命的昭示,唯有一轮西沉的落日,将它那血色的余晖播撒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在额济纳广袤的大地上,在干涸的居延海畔,我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那一道横贯天地之间的地平线不是平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弧线,或者从南到北,或者由东往西,或者……由于缺少某种参照,我在这里竟然失去了方向感。至今我都搞不明白,这种视觉上的奇妙的差异,究竟能够说明什么样的现象和问题。难道仅仅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幻觉吗?

老子有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再到庄子的《秋水篇》,水往往给人以宏然阔大、包容万物的生命启迪和思想境界。那么,历史记载的居延绿洲又是个什么样子呢?胡杨七十五万亩,红柳一百五十万亩,梭梭二百八十万亩(我以为这几组数字值得怀疑,远远不止),整个绿洲和一系列湖盆洼地面积为三十万平方公里。想想吧,这又该是什么样的“境界”呢?

反差太大,当然不仅仅是时间和距离。

居延海,包括额济纳,在诸多诗人和作家那里,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它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和色彩如同千年不朽的胡杨一样,富于神性。行前,我已经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昔日干涸的居延海发生了变化。具体地说,是东居延海通过这几年上游黑河的调水灌溉,不仅恢复了水面,还重新生长出芦苇,甚至有了翔游的鸥鸟和鱼虾。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女士(蒙古族)根据额济纳和居延海作词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也传唱于大江南北,成为新的经典。通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歌曲,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远在西部、远在阿拉善的额济纳和居延海。

其实,我们应该记住的还有:2001年9月17日十三时五十二分,黑河水到达额济纳达来库布镇的达水源波桥。也就是从这天开始,东居延海已经连续保持一千二百天不干涸。而在此前,东居延海已经干涸了十年之久……

十年后的某一天,我又来了。

一个被阿拉善大高原养育成长的牧人之子,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而且有宁夏的诗人梦也和小说家火会亮(据说是蒙古人的后裔)一路同行。当他们接到邀请之后,竟然兴奋的一夜没有合眼。在额济纳时,他们又醉倒在胡杨林下,以致一塌糊涂,不省人事,正所谓“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家乡”了。参观和游历的路途中,他们却又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说,这里处处透着神奇,有许多沉睡的神秘的东西,甚至是诗意的东西,它们是不应该被惊扰的。他们的家乡在宁夏最贫困、人口最密集的西海固山区,他们是第一次踏上辽阔旷远的阿拉善,大高原苍凉原始的面貌,让他们感到震撼,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他们更是第一次走进额济纳,走进居延海,那种别样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的心境与他们有所不同,十年前留下的隐痛需要在这一次的旅行中得到抚慰。

我是直奔居延海而去的,途中省略了许多其他景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旅游观光者,而是一个访问者,或者是一个寻梦的人。

于是,在那样一个“长河落日圆”的傍晚,我仿佛真的从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里走来,再走进一首千古流传的唐诗里去。只不过我不是诗人,我是一个所谓的“作家”而已,不可抛却某种世俗的东西,尤其是在某种语境的规限中,很难有那样一种诗意的表达,良知还是有的(这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最基本的活动区域)。否则,我不会在时隔几个月之后,再回过头来写这样一篇文章。于是,在蓝的极致的蓝天下,在白的极致的白云下,在亮的极致的阳光下,我走过回绿转黄的荒漠草原,走过褐色碎石遍布的戈壁滩,走过金色的胡杨林,在一轮圆到了极致的夕阳下,再次站在了居延海边。而我十年前留在居延海湖底的脚印,已经被一泓平静得令人惊异的(并非波涛滚滚)水面所覆盖。蓦然间,我觉得呈现眼前的这泓湖水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它折射了太多太多的内容。它的每一滴水,其实都是一滴泪,承载着世间万物的悲欢离合而千转万回,而历经沧海桑田。然而,它又是沉默的。极致是大美,沉默也是大美。

沉默的居延海是大美。

那么,我们还能够说出更多的什么呢?当我们面对居延海,沉默也许就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2007.9

同类推荐
  • 昆仑春雪

    昆仑春雪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丝是由一群有志于潜行西部军旅,吸吮生活之树汁液,探触西部军人情怀的军旅作家,通力合作而构成的纪实文学书系。这里有一幅幅西部地区雄奇壮美的自然风景。这里有一串串西部土地上繁茂生长的真实故事。这里有一支支西部军人绚丽的生命之歌。
  • 高平作家丛书:远去的故乡

    高平作家丛书:远去的故乡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飞鸟集

    飞鸟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文学的演练

    文学的演练

    《文学的演练》内容简介:杨利景的研究总是情不自禁地有一个文学史的背景,更注重学理性,文字风貌以冷静和求实见长。追求客观性、求实性,注重言说的逻辑力和层层递进的说服力,使文字通向事物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并且流露出一种公正的气质。杨利景的另一优点是时刻关注文学的现场,立足点比较高,因而他能够摆脱就事论事,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敏锐性。而他对文艺评论的功能、性质的认识比较全面、深刻,并不板滞。
热门推荐
  • 灵界时代

    灵界时代

    林宇从异界回归,得到一个残破小世界,为了追寻武道,招募玩家发展势力,攻略高武世界。开创震惊寰宇的'灵界时代'!灵界时代,地星,历史课:“同学们,自灵界时代以来,我们地星人蒙受圣祖的光辉,已经成为整个宇宙的巅峰群族!我们历史学的最高荣誉,就是探索圣祖曾经隐藏着的不为人知的密辛,有谁能够简单表述一下圣祖的光辉?”“老师我来:圣祖的圣名是“林宇”,圣号“天宇圣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武者,最伟大的......”“【东方红,太阳升,灵界出了个林宇圣】预备唱!”某育儿院领唱小花同学奶声奶气的声音传来出来......
  • 修仙之邪皇降世

    修仙之邪皇降世

    每个人的道都大不同,有练剑,拿刀,舞抢者今有金林习砖之道,成就无上邪皇。
  • 不朽丹王

    不朽丹王

    安逸风感觉到一股巨大的缠绕之力,施加在自己的身上,他能清楚的听到自己骨头断裂的声音,钻心的疼痛让安逸风的意识慢慢的有些恍惚,胸口越来越闷,呼吸越来越困难……
  • 汪汪无齿

    汪汪无齿

    这是一个汪星人的辛酸历程!!“汪汪!”老天为何对我这么好!
  • 最强机修

    最强机修

    强是什么?强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是所有人的认可!它绝非武力的最高点,更不是私人利欲的借口!真正的强不会因一人的陨落而消失,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代又一代的留传下去。我相信,有这种精神在的国家,永远是一个强国!这是讲述一个普通的机修少年踏上寻找答案的故事,没有人会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只有在找寻的过程当中,才会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
  • 真理之扉

    真理之扉

    这是一个因意外迈入神秘世界大门的少年,在诸位面旅行、学习和冒险,并在自己的世界不断探索存在于身边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与未知的故事。这本书中设定为主、人物为副、剧情简要提及,基本的格调为大体参照原著的情节和架构,但是细微处有着根本性不同。如今这本书经过修订后,剧情将会和原版有着很大变动,请书友不要将两个版本的内容混为一谈,其中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另外,新书友若是对旧版感兴趣,也请当做一个不同的故事来看。
  • 大陆记

    大陆记

    一个来自雪山的少年侯爵在埃尔大陆上崛起的故事本文不会又太强的设定,比如说换地图以及一下打破一座山峰,也不会种马新人新书以上
  • 神眼教师

    神眼教师

    撞了下头,撞出个分析扫描仪出来,大山里支教的慕晚秋的一双眼睛变成了神眼。什么?智力9.0?同学,快到老师碗里来。可塑性只有2.0?慕晚秋一脸难色,我是老师不是警察啊!什么,捐助一栋教学楼?没问题,这事我干了。身轻体柔……,这也能算天赋?慕晚秋偷偷擦掉嘴角的液体,一本正经说道,美女,我可是实在人!华语乐坛李天王:他是益友,更是良师。感动中国:让我们欢迎灵魂巨匠!
  • 异域魔噬

    异域魔噬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过去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世界中人类比过去强太多太多,因为人类在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物质,他们用人类来做实验,让人类成为一种神的存在,不过,这样真的好吗?
  • 末世分裂

    末世分裂

    当末世降临,人类从顶端生物链上掉到了低级生物,在无数的恐怖与灾难中,这究竟是一种进化天堂,还是一次恐怖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