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9600000048

第48章 武治帝王(5)

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十八日,皇帝赐御用甲胄给傅恒,举行隆重出征典礼。二十一日傅恒离京,三月二十四日抵昆明,七月间即兵分三四路出击,准备直捣阿瓦,生擒缅王。傅恒进军后,因缅甸正值秋收时节,无兵应战,傅恒行军千里,兵不血刃;但一路多雨路滑,驮马倒毙的很多,兵士食宿不易,傅恒只好先收兵而回。十月间再发兵与阿桂等会合,结果在伊洛瓦底河与缅军分别发生水陆两军大战,阿里衮、阿桂等在两岸矢铳齐发,骑兵劲旅冲人,缅兵大溃。哈国兴在水上又大败缅甸水师,“杀溺数千人,河水发赤”。这是傅恒征缅初期的所谓清军三路皆捷。

可是自伊洛瓦底胜利后不久,傅恒与阿里衮都染上时疫病倒,直捣阿瓦的计划无法执行。将领们会商结果,认为应先进攻老官屯,作为基地。不料老官屯依坡临河,形势险要,清军以火炮猛轰多日,竟不能攻破。后来阿桂以战舰截断缅兵粮道,缅人才遣使乞和。当时清兵中患病的很多,阿里衮也在十一月间病故,傅恒也卧病不起,只好上书皇帝准备接受议和。

乾隆在接到傅恒奏摺,知道三万清军“仅存一万三干余兵丁,领队大臣亦多患病”,而阿里衮已死,皇帝决定允降罢兵。

经过中缅双方初步谈判、议定:缅甸对清朝称臣纳贡,交回侵占土司之地;清朝则以木邦、蛮暮、猛养等地人口交还缅甸。傅恒乃带兵回京,阿桂留云南办理善后。

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傅恒在天津行宫朝见了皇帝,七月中因病重逝世。阿桂在云南谈判也不如预期的顺利,因为据西方史书记述,当初进行议和只是缅甸前线领兵官的主意,并未事先禀报国王,所以在清军撤退后,“缅王异常愤怒,而将缅甸所执的一份和约撕毁,并命参加议和将领家眷俱在阿瓦宫廷西门头顶着清军经略傅恒赠送的礼物,跪了三天三夜”。缅甸并未如约来朝贡称臣,而且后来也指责清朝失信,没有将土司归还,于是生出很多纠纷。交涉朝贡的事一直到二十年后才得到解决,那是因为缅甸新王即位,国内连年用兵,国力耗损极大;又与暹罗作战,并遭败绩;其后暹罗又朝贡中国,缅甸受威胁更大,乃于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遣使呈金叶表文人贡,奠定中缅封贡关系基础。乾隆五十五年,缅甸再正式遣使来华为皇帝庆贺八旬万寿,并请求敕赏封号。乾隆帝以缅甸既已纳贡称藩,位列属国,因而正式敕封猛陨为缅甸国王,并赐印,定十年一贡,至此云南边界才无缅患。

乾隆十全武功中的中缅之战,实在有值得人省思的地方。战争历时四年,征讨前后四次,动员几十万官兵,花费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而死伤的官兵为数惊人,最后却是毫无成果地收场。本来只是边界土司间的纠纷,缅甸也没有进犯中国之意,却因边臣的冒进喜功,皇帝的决策误谬,以致损兵折将,弄得国家颜面无光。若非金川乱事再起,乾隆可能还不肯罢兵,中缅两国的民间灾难也可能还会更为深重。惟一令人欣慰的事,是一位英国史家所说的:“由于乾隆皇帝外交政策的成功,缅甸十年一贡,结果使得英国在兼并缅甸的过程中,遭遇了极大的障碍。”

六、台湾林爽文之役

台湾自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归附清朝之后,一度严禁大陆人民偷渡入台,雍正时始逐渐开放,乾隆中期以降,入垦的人因禁令废除而日增,台湾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开发。由大陆渡海入台的人,以闽、粤两省的人为主,而且多来自漳、泉、潮、惠等地。这些移民历尽千辛万苦,在台湾求得生存,成家立业。为保护得来不易的财产与一己的生命,大家常以同宗、同乡血缘与地缘关系,相互集合,形成力量,彼此扶持帮助。

乾隆以后,秘密社会势力也在台湾传布开来,特别是天地会常号召会众:“入了此会,大家帮助,不受人欺负。”因此当时在台湾各地有不少集团,互相为维护利益而发生械斗。有闽粤人之间的械斗,有漳泉人之间的械斗,也有帮会之间的械斗等等。官员对他们不是不予置问,就是派人晓谕,将就了事,因此械斗成了一项乱源。台湾又因远隔重洋,人民与中央的关系真是天高皇帝远,在台的官员因腐化而贪赃枉法,对居民常常压迫与剥削,使得民不聊生,因而屡见有百姓铤而走险的民变事件,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发生的林爽文揭竿起事反清斗争,就是其中规模特大的一次。

林爽文原是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人,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十七岁时随父移居台湾彰化大里卡弋,早年赶车度日,后来曾充衙门捕役。他为人豪爽,素喜交游,人脉可谓很广。当时天地会正在台湾各地秘密传布,乾隆四十八年有位严烟(又称严若海或庄烟)藉买布为名来台传授天地会,第二年林爽文结识了他,并参加为会众。他们在大里杙山内车轮埔饮酒结拜,很多人一同约誓,有难同当,有事相助。于是他们武断一方,地方官甚至也不敢过问。

乾隆五十一年秋天,林爽文等天地会势力日益强大,官府派人前往拘捕,不肖“衙役等从中勒索,无论好人歹人,纷纷乱拿,以致各村庄俱被滋扰”。衙役们甚至宣称:“如敢违抗,即烧庄剿洗。”人民逼得无法忍耐,终于又演出“官逼民反”的事件了。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林爽文、刘升等二百多人首先起事,两天后参加的高达两千多人,前来剿捕的清军被他们全部歼灭,事情发展至此,民军只得进一步对抗地方官兵了。二十八日夜,林爽文等率众攻打彰化县城,由于城是栽木为墙,守兵又少,因而不堪一击。知府孙景燧、同知长庚等大小官员多人被杀。民军“抢夺仓库器械”,“开狱放囚”,事态变得更严重起来。

刘升等又率众攻破大墩(今台中市),到处张贴告示安民,俱写“大盟主刘”字样。由于会党兄弟多不服刘升领导,后来在彰化城中建立政权时,大家公推林爽文为盟主,因他“人爽快、有义气”的缘故。二十九日,林爽文以县衙门为盟主大元帅府,竖立旗号,初书“天运”年号,后改称“顺天”。彰化攻取后,民军为数更多,林爽文下令不准损坏居民财物,规定“失一赔二,焚茅赔瓦”,军纪相当严明,据说当时民军“所过之处,香案叠叠,唧唧相迎”。为进一步巩固政权,林爽文分兵往攻鹿仔、淡水(今新竹)、诸罗(今嘉义),声势极大,全台震动。十二月初六日,民军攻下诸罗,杀死代理知县董启埏等官员。各地人民响应,斗六门、南投等地不久也被林爽文军攻占,台南府城面临严重威胁,而此时南路的庄大田也率众起兵。庄大田与林爽文是同乡,也是天地会众,居住在南部凤山,以侠义闻名,所以一时拥戴他的人民也很多。他与林爽文系莫逆之交,大家曾歃血盟誓过,他自称南路辅国大元帅。庄大田起兵后很快就攻下凤山,知县汤大绅等被杀,不久与林爽文合力由南北夹攻府城,海防同知杨廷理兼知府,力御来攻民军,稳住局势。

同年十二月底,闽浙总督常青呈报台湾乱象,并向皇帝报告他已经急派水师提督黄仕简领兵二千由鹿耳门飞渡进剿,又命陆路提督任承恩领标兵一千二百名入台,口气非常慌张。乾隆看了他的奏报后,批评常青“看尔等俱属张皇失措”,并说“台湾常有此等事,此次何至尔等如此张皇恐惧”、“岂有因一匪犯,使合省及邻疆皆怀恐惧之理?”可见皇帝当时把林爽文之事看成一般械斗。他不了解台湾实情,如当地民风好斗,而且人民痛恨官吏的贪婪,藐视兵丁的实力,而林爽文已集众十万,打下了半个台湾,他还以为杀鸡焉用牛刀,派如此多官兵赴台,真是“张皇失措”之举。

常青派到台湾的水陆兵丁,抵台后没有发生平乱的作用。海坛镇总兵郝壮猷虽一度打败民军收复凤山,但不过二十天他又被庄大田部猛攻下,死伤惨重地失掉了凤山,逃回府城。福建陆路提督任承恩由鹿港登陆,见林爽文兵势强大,不敢出战,龟缩在鹿港,一筹莫展。水师提督黄仕简则株守府城,毫无作为。可以说清军都被民军切断,并被包围之中。

皇帝后来知道了台湾的危急情形,一边下令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人台,以福州将军恒瑞、提督蓝元枚为参赞,率领所属满汉军队由常青统领,一边命令将失地遁逃的郝壮猷就地正法,将拥兵观望的黄仕简、任承恩革职下狱。

常青于五十二年三月抵台,担任钦差大将军,到十一月初福康安领兵征台取代他为止,历时八个月,这期间他不但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使情势更为恶化。常青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安图当过江西巡抚。他从一个郡王府的长史,一路升官到闽浙总督。他根本不是将才,而且庸懦无能;但他善于钻营,特别是搭上了当时被皇帝宠信的和珅,所以他官运亨通。这次遇上林爽文之变,令他愁苦万分。

常青抵台后不久,庄大田部下庄锡舍率众投降了清军,一度使府城的处境转好;但是为时不久,林爽文与庄大田两路大军会合,猛攻府城,使清军重创。五月下旬,常青曾有一次带兵出城迎战,结果大败。有人说常青骇怕到“手不能举鞭”,在军中大喊:“贼砍老子头矣!”不敢再战,即速逃回府城,只作被动的防守。后来林爽文分兵北上,围攻诸罗,台湾总兵官柴大纪负隅顽抗,多次派人请常青援救,常青也几次派兵试去救援,但却遭民军击败。当时整个台湾只有沿海及府城仍在清军之手,柴大纪被困在诸罗,常青则株守府城,不敢离城一步。

林爽文深知诸罗的重要,曾经几次发动围攻,甚至用“中藏枪炮”的大车“击城北堞”,并以火箭射雉楼,又断绝粮道,但是始终攻城不下。常青在府城更是焦急恐惧,来台半年以上,一事无成,既不能解府城与诸罗之围,又不能削平民变,为了将来不受严重处分,乃向和珅求救,据说“密札哀求和相,请以他将往代”。和珅可能在皇帝面前说了情,当常青上奏请“派一大员,到台湾督办军需”时,皇帝也觉得常青既不舍南趋北,“岂在台湾坐老即能了事乎?”常青年老,“留于军营,亦属无益”,因而有改派钦差到台湾的事了。

乾隆五十二年六月,皇帝以福康安为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领在京的满洲强勇侍卫一百多人赶赴台湾,代替常青。同时下令抽调四川、贵州、湖广军队数万人速赴福建沿海,待命渡海人台。至此,为镇压林爽文变乱,清廷已征调了七省大军十万多人,军费更是可观。福康安是孝贤皇后的侄儿,傅恒的儿子,曾参加第二次征金川之役,多次率军攻下险碉,军功卓著;其后为皇帝重用,历官盛京将军、云贵总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乾隆四十九年的甘肃回民田五事变他又去平定,升任协办大学士,留任陕甘总督。

除了增派大军备福康安作征台之用外,皇帝又为征台军筹集大量银米,命令户部“于邻近福建各省拨银三百万两,迅速解往闽省备用”。其后不少洋商、盐商又响应皇帝,分别捐银三百多万两。江南、四川、湖广等省又派办米粮一百多万石,供应台湾军粮与救灾之用。福康安在兵员粮饷方面确实是很充足了。

不仅如此,皇帝还降谕给他两项重要的指示,这对福康安在台取得战胜结果是非常有关系的。一是皇帝叫他设法招抚良民,嘉奖(也许说得贴切一点是利用吧!)“义民”。所谓“义民”,就是拥护清朝反对林爽文等人的在台百姓。原来移民到台湾的广东人与福建泉州人,他们都与福建漳州人因多年争利益而交恶,林爽文起事时,粤民与泉民多不支持,后来有少数参加反清的也多半是被协从的。康熙时朱一贵之“乱”,清廷就利用了台湾族群的矛盾而收到很好的效果,乾隆也特别交代福康安要联络这些“义民”,增强自己的力量。另一项指示是他命令福康安登陆后,不忙去救府城,应先去捣毁林爽文的住家一带老巢,因为起事人的家属还居住在大里杙,林爽文与他的部下一定会分兵救家乡家人,如此一来,诸罗之围必解。即使林爽文等不返家救援,福康安可以毁大里杙后再攻包围诸罗的民军,林爽文兵丁见“巢穴已倾,自可不战而溃”。不过在福康安抵达福建将渡台时,皇帝发现诸罗情势实在危急,又改变了计划,谕令福康安“就此时情形而论,自先以援救诸罗为要”,并且还说:台湾府城,现有常青防守,虽不能进攻,尚可御敌,即使府城竟至失陷,亦不难收复。意思是福康安在援救诸罗后,用兵有自己的空间,不一定非救府城不可,因而大大减少了福康安的压力。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福康安率大军抵鹿港;十一月初四日,海兰察等与民军大战于八卦山,大败爽文军。由于清军为数众多,装备也精良,加上用金钱与官位来诱惑“义民”,福康安大军很是顺利,在占领彰化八卦山后,南下先攻苍仔顶,再打牛稠山(今嘉义县),势如破竹地逼近诸罗。福康安与海兰察分兵攻打,林爽文领军“阻溪自固,在山梁屯扎,见官兵将至,四面围裹,不下万余”。清军后来“抢上山梁”,民军不敌,纷纷逃窜,福康安等遂进入诸罗,解除了五个月的诸罗之围。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安珂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安珂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豪门奇恋之缘

    豪门奇恋之缘

    她,华丽优雅,高贵冷艳,独立坚强的“女王”他,冷酷无情,铁血残忍,无心无欲的“帝王”一个女王,一个帝王。在黑白道中翻手覆雨的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视对方为对手。暗中争霸。他不知她是谁,却在一次偶然的回眸一眼见到了她时,被她吸引。渐渐地,他发现她有着不想回忆过去,被封闭的回忆,被隐藏的身份,被完全沉迷的一切。这一切是什么,神秘无比的她,到底是什么人?最后,他们能不能收获最完美的爱情?
  • 冒牌郡主:鸾凤鸣

    冒牌郡主:鸾凤鸣

    由亡命女犯穿越为北辽郡主,如此诡谲局面已经让叶姿穷尽心力,却不知久别十年一朝归来的“弟弟”才是最让她头疼的对象。“你不是我姐姐。”坐在黄沙间的少年扬起脸,用极其冰冷的眼神盯着她。她居高临下,睥睨着这个才从敌国回归的质子,缓缓道:“那你说我是谁?”冒牌郡主与傲娇质子的相爱相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世远古

    惊世远古

    一个机缘使于可道在浮戏山发现了我们人类这个人世生代的秘密,看到了我们这个人世生代的人是怎么来的,看到我们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历史真实情况。从人的由来,发展、繁衍、劫难,说出了我们人类的祖先——盘古、女娲、伏羲、神农、蚩尤、黄帝等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再现了远古时候人仙共同的画面,展现了远古人类的发展史。
  • 为爱布局:来自天堂的你

    为爱布局:来自天堂的你

    冷情杀手靠近落魄富家女,是阴谋还是真爱?国际组织杀手界一把手,拥有着迷一般的身世与特殊功能。传闻他不是地球人,而是来自其他星球的外星人……一次失手的任务,迫使亚洲首富一家家破人亡。当拾到那一本日记本的那一刻,从此改变了冷血、无情、犹如撒旦般的男人――他开始走入她的视线,走进她的生活,走进彼此的内心……他,仿佛来自天堂的男人,照亮了她黑暗的天空。冷血杀手瞬间成为曾经,摇身一跃成为女总裁助理。为她遮风挡雨,为她排除万难。这一切,当真只是愧疚吗?他和她的生活,以至于忘记了他冷血的本性。第一次,有了想要脱离杀手这个代名词……
  • 天龙侠

    天龙侠

    本书以苍鹰国、秃*国、虎国之间的斗争为主线,展现了隐形兔、铁头羊、飞叉鹿、铁掌熊和鹰龙等侠客形象,他们个个历经磨难,却又不屈不挠,最终成长为名闻遐迩,受人爱戴的英雄豪侠!
  • 古代幺女日常

    古代幺女日常

    爹是镇国公府最小嫡出子,母亲是侯府嫡出女,身为镇国公府最小的幺女,怎么说日子也该过的舒坦才是。可这幺女真不好当,十岁之前一直是个傻子。她一个重生女,上辈子真正的蠢死的,好不容易回到小时候,宅斗无能,又不如大姐沉稳,不如大哥聪明,不如二姐有文采,不如二哥会玩,什么都是一般般。好吧,什么都不行,只能凭着老天给的金手指让她成为最有‘脸面’的一个。镇国公府家最小的傻女儿终于正常啦,就是看着还傻乎乎的。还有,这日子真是水深火热。后来,老爹爬上了高位,自个也被娇娇滴滴的养大了,婚事上却犯难了起来……
  • 命运修复师

    命运修复师

    如果命运偏离了原来的轨迹,如果这条轨迹可以修复,你,会做出什么选择?(一)我看着那个站在烈火中微笑的男人,心突然很疼,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我已经修复了他的命运,却还是救不了他的性命?素瓦站在我身后,轻叹道:“你可以修复这些人的命运,却掌控不了这些人的灵魂做出的选择。”(二)“七年来,每次从她的尸体上走过,我都要咬着舌头才能对你露出微笑。”女人眼中的恨意浓烈到让人心惊的地步,我悬在半空,感觉空气都凝固了。“不是我杀了她,不是我……”男人无力的坐在地上,脚尖的方向却避开了那幅画所在的地方。(三)“你这个蠢蛋!”素瓦披着她最爱的毛毯出现在我面前。我看着她,翻了个白眼,“你丫的就不能穿条裤子吗?”
  • 大药师

    大药师

    易凡游玩寺庙,被观音手中玉净瓶砸到异世,却被无良父母抛弃,留下一大笔债务等他还。在绝望中却发现玉净瓶中仙脂水居然能催化灵药,提高灵药的药性。……替别人干活哪有自己当地主舒服?买一处荒山野地,开辟一方药田灵地,种植灵药宝树,养牧灵兽凶禽,雇佣一群小妖精,再买几个小丫头,湖上筑一所房子,白天划着船,钓鱼喝酒,吟诗作画,风流快活,晚上闭门……悠然自得,给个皇帝都不换。
  • 超时空机甲师

    超时空机甲师

    破碎在虚空之中,重生在轮回之际,结束在开始之前,他在异世界建造最强机甲团队,阴谋和预谋,怎样破除。
  • 微信道友圈

    微信道友圈

    出租车司机王崇阳无意中加了一个微信群。群里全是修真者,从此他的人生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