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89700000036

第36章 回首投身社会学的足迹

社会学系 刘豪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走过了82年的历程,我为她的恢复重建工作了近30年。但我选择社会学事业是 “自投罗网 ”,走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复旦大学在1925年建立了社会学系,孙本文、杨开道、潘光旦、雷洁琼等前辈社会学家都在复旦工作过。复旦社会学系在1952年前是比较有影响的。全国院系调整后,她随着整个学科被取消而销声匿迹。1957年反右运动,许多社会学名家被划为右派,社会学成为危险的禁区。“文革 ”结束后,1979年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在全国社会学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否“认社会学是一门科学,用非常粗暴的方法禁止它存在、发展、传授,无论从科学的、政治的观点来说都是错误的,是违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 ”。这就为沉冤28年的社会学恢复了政治地位和学科地位。当时,老社会学家大都已80多岁了,胡乔木希望他们 “赶快带徒弟,要教学生,即在大学里边恢复社会学系。不能在全国综合大学同时都设立,那么就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设立。”教育部的同志也希望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先酝酿设立社会学系。同年3月2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他在谈到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时说:“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就为我国社会学获得新生、发展吹响了号角。

复旦社会学恢复重建工作在1979年春夏开始起步。我校社会学家田汝康在全国社会学座谈会上成立的中国社会学研究会被选为第一副会长,他将教育部希望复旦恢复重建社会学系的意见带了回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领导暂不考虑马上设立社会学系,决定先由哲学系承担社会学学科的恢复重建任务。是年4月下旬的一天,胡曲园主任和胡景钟副主任找我谈话,让我转向搞社会学。当时系里中青年教师有20多人,为什么找到我呢 ?

谈到这个起因,需往前延伸到1978年的春天。开学不久,哲学系副主任胡景钟教授安排我搜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希望我将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在工作中无意间看到了一些社会学的论文以及1957年批判 “资产阶级社会学 ”的一批文献资料。“社会学”这个名词,仅在过去的一部权威的哲学教科书的一个地方出现过,而且前面还加了 “资产阶级 ”的帽子。老师在课堂上亦未对此加以任何解释,我也没有阅览过有关论著,因而对社会学这个学科是一无所知。我当时看到这些资料时,觉得很新鲜,花了很大工夫去追寻它的渊源与发展,对社会学在我国的遭遇加以特别的注意,但一时还弄不明白,只觉得一门学科被判 “死刑 ”,清除出社会科学领域,难以理解。于是我钻进了位于徐家汇的上海图书馆藏书楼 (当时我家离这里很近 ),用近半年的时间阅览了。社会学。季刊、。社会学界。等报刊上的社会学文章,在1978年底写出了。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一文,3万多字。成文之后,我先向胡景钟老师汇报,后又送系里几位老师看。他们认为这是敏感的学科,建议多想一想。当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在党内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传达、学习,学校希望哲学系为复旦社会学建设做工作时,系领导自然地考虑到我了。系主任胡曲园抗战胜利后进复旦社会学系任教授,解放后曾任社会学系系主任,对社会学及其遭遇甚为了解。

他们认为我已经在研究社会学,又年轻,是合适的人选。对此,我并无思想准备,我是学哲学的,总希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虽然不经意中接触了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但对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是基本无知,把它作为主业来搞心中无底。过去社会学的遭遇仿佛就在昨天,警示我要谨慎小心。因此,我只想作为非专业做点 “副业 ”,希望由别人来做这项工作。他们说,社会学中断了近30年,正处在青黄不接时期,总要有人挑恢复重建的担子,希望我能接受组织的信任,不懂就学,边干边学。他们给我留了点余地,让我考虑考虑再定。当时我想,这就是我自己惹出来的,要是我没有写那篇文章,或不向胡老师汇报,也许领导就不会找到我了。我的一些老师朋友也真心实意地劝我别搞社会学,因为社会学对现实干预性太强,风险太大。

我是一名党员教师,工作服从组织安排是基本的组织观念。半“

个月后,我表示服从组织安排,但也留了点尾巴,如果干不了,让我”“”

回来。胡景钟老师说,你一个人先干起来,以后有合适的再安排。“”

胡老说,你有什么困难,可随时找我。就这样,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从事曾被指责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反差不能说不大。

学校和哲学系为我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概要地说,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放手。只要是我有关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设想都一一给予支持,凡有合理要求一一满足,让我专心于社会学。二是派我出去培训学习。让我参加1980年和1981年北京社会学讲习班,在那里我见到了在资料中经常被点名批判的费孝通等中国社会学家。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用速成的方法学习了10多门社会学基础课,还听了费孝通、于光远、吴文藻、吴泽霖、雷洁琼、戴世光、范若愚、马洪、陈道等国内学者的专题报告,打下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基础。三是1980年秋天派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费孝通主持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 )———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第一部社会学教材的编写,使我在教材的编写中学习提高。费孝通、吴文藻、吴泽霖、张之毅、袁方、全慰天等社会学前辈坐镇讨论编写提纲和书稿修改,这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生动一幕,从中我学习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团队精神。四是1981年秋季开始在全校开设 “社会学概论 ”选修课,头几个学期都是我主讲,选修学生多的每学期达200多人,少的也有70余人。讲台,是检验,也是学习和提高。后来在全国各地的某个场合,会冒出一位我的学生,说他是那一年选修我的社会学概论课的,有的从复旦毕业后自己选择社会学深造,在高校从事社会学教学。五是哲学系从1979年秋季开始将社会实习列入教学计划,规定每届学生有4周的社会实习时间,我逐步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同学进行各种社会问题的调查,增强了同学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一位同学深有体会地“”

写道,哲学把我托上了天,社会学把我引回到地上。社会实习地点主要在市内,有时也安排在外省,所需经费学校全额划拨。1979年参加社会实习表现优秀的同学,有几位已成为教授、知名专家、长江学者了。六是1988年社会学系重建后,历届中国社会学会年会和多种社会学专题研讨会,只要我申请都批准,并给予报销。七是学校有关部门,特别是教务处、外事办、研究生院和自学考试办公室等,对我们的有关申请,大都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有的是特事特办,如研究生院接受兼职教授费孝通的倡议,批准哲学系与上海大学文学院在1987 —1989年联合举办社会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旨在锻炼师资队伍,创造复旦办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学系的条件。自学考试办公室在1987年秋,向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推荐,由我负责组织编写人口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并负责题库编制工作。次年春天又推荐我去中山大学参加政治管理类专业委员会第一次(扩大 )会议,会议决定由我负责组织编写政治管理学专业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和。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教材。当时我还是讲师,别的学科负责人都是教授,这是对我极大的信任。八是1985年社会学专业在加快筹建过程中,学校领导对我们的筹建工作给予积极支持,特别是谢希德校长对社会学更是满腔热情的扶持,凡是有国外社会学家来校访问,她总是尽可能出面接待,希望他们多支持复旦。1988年8月,她在吴兴路家里听取我关于筹建社会学系进展情况的汇报,并接受了我们筹备组的书面请示报告。10月11日,她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听取哲学系的社会学系筹备小组情况汇报,讨论并批准了成立新的社会学系。谢校长对怎样办系作了多次指示和许多勉励。我列举这些事实,说明学校和相关部门、哲学系为我和其他同事提供的学习、成长条件是很多的,都在为复旦社会学学科建设共同努力。学校培养了我,使我这个社会学的门外汉成了社会学的一颗铺路石,得以为复旦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加北京社会学讲习班的40名正式学员,大多是自己向单位请求而投奔社会学的。我有点不同,自己无意闯到门前而不想进去,经领导动员才在半个月后回答服从组织安排从事社会学事业的。我既然是自己闯进了社会学这座大厦,并接受了组织交给的任务,我就应跳出 “罗网 ”,发挥自觉能动性,踏实工作,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但困难是很多的,如图书资料是教学研究的基础,社会学在我国中断了28年,图书资料是解放前的,复旦藏书甚少,而且许多已不合时宜。头几年只有我一人,没有同事研讨、协作。我摸索的办法,一是依靠组织,有什么设想向领导汇报,有什么困难向领导提出,有什么学科发展的动态信息及时向领导汇报。二是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如尽可能多的参加上海、全国性的学术研讨活动 ;努力搞好来访社会学者的接待,主动提问题请教,了解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 ;再如甘当小学生去复旦分校社会学系听课等。三是在实践中学习,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我带领同学进行社会实践是一种学习,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等也是一种学习。费孝通把认识中国社会作为他从事社会学的目的,希望从事社会学教学的人定期选择专题投身到社会调查工作中去,用从中国社会中观察到的事实作理论研究。对此,我亦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1982年1月,我参加费孝通主持的 “江村 ”调查基地调查,此后又参加他主持的 “江村”调查。我对 “江村 ”追踪考察了20多年,从中透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发生的变化和农民生活的提高,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为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厚实的根基。

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是,要处理好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在社会学学科建设和筹建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学系阶段,我积极投入教学科研,为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学系的恢复重建创造条件。1988年9月,社会学专业首届本科生进校,10月11日学校批准设系后到1992年,我担任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协助系主任工作,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安排等占用了我许多时间,那时没有 “份内 ”、“份外 ”的概念。1999 —2001年任副系主任,分管教学等工作。我努力做好党务、行政工作,但不放松科研。我先后发表了40多篇论文,出版了。社会学概论。(主编,1992,2003年修订版 ),。人的社会化。(合著,1993 ),。国外社会学综览。(主编,1993 ),。当代乡镇的社会变迁。(合著,2002,2007年修订版 ),。农村社会学。(主编,2004,2007年修订版),。中卫社区志。(主编,2006 )等著作。编辑出版了费孝通的。志在富民。(2004)、。江村经济。(2006 )和。乡土中国。(2006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现在担任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 “重大工程出版规划 ”之 ‘重大工程项目 ’:。中国乡村考察报告系列。主编。我认为科研成果不只是个人文字的记录,也是复旦社会学成长的标志。每个社会学工作者努力往这知识的长河中投进一二滴水,就是一种贡献。

如果从1978年无意中接触社会学起,我从事社会学事业已有29年了。近30年来,我得到了校系和老师的许多关怀、支持和同事的真诚关照、帮助。我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我 “自投罗网 ”的路走对了。近几年,社会学系在社会发展与公共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博士点和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教学科研和在全国社会学界的影响都有了长足进步,我为此而自豪。

生命不息,事业不止,我将为复旦社会学的发展继续尽力。

同类推荐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常用词语600条

    常用词语600条

    本书是一本集合多元化词语的语文书籍,书中所收录的词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必备的工具书。本书除与同类书籍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以下几个性特点。一、本书在收录词语时,注重其普遍性、趣味性、实用性,并详细考证每一词条的原义、出处、发展过程及现今如何引用,在寻根溯源,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而详尽的叙述,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广博见闻的同时,得到求知的乐趣。二、本书词条在考证过程中,若发现常见的解释有错讹不当的,即妥为订正,还其本来面目。对个别词条其说法来源不只一种,难以或尚无定伦者,本书力求慎重,均将各家说法列出,供读者多方参考。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 每天一堂情商课

    每天一堂情商课

    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察觉、评价的能力,是一种情感发泄的能力,是一种调节情绪、帮助智力发展的能力。情商高的人在面对爱情与婚姻时,能够理智对待;在面对感情危机时,也能尽快调整自己,防止自己一蹶不振;在面对家庭问题时,他们不仅是称职的父母、孩子的榜样,还是孝顺的子女。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情商,才会有爱情、家庭、事业三丰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商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并不是所有高智商的人才都是成功者,或许你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以后也会变成万众瞩目的明星。
热门推荐
  • 魔法少女小沫之雪羽之恋

    魔法少女小沫之雪羽之恋

    他,顾凌羽(魅影)。她,雪筱沫。一个反派的王子,一个正义的魔法少女,彼此喜欢。但他们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一开始魅影用自己的假身份顾凌羽骗取雪筱沫的信任,从而打败她,但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雪筱沫,渐渐被雪筱沫的真心打动。最终,顾凌羽放弃了与雪筱沫对抗,站在了雪筱沫这边,他对雪筱沫说:“沫儿,就算我拼尽全力,我也要去保护你……”【记评分哦】
  • 海洋行星

    海洋行星

    在遥远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海洋行星——班卡纳塔星。在星球的海洋中生活着两类奇特的外星人,卡塔人和阿都纳塔人。星球上发生过可怕的“大灾难”,万物湮灭,曾经傲视寰宇的科技文明毁于一旦,外星人遭受灭顶之灾。幸存的人们困居于海底,依靠仅存的史前科技,勉力求生。就在文明缓慢恢复之际,矛盾和危机不可避免地酝酿爆发。外星英豪们开始行动,力图恢复科技,拯救自己;野心和阴谋也蠢蠢欲动,明争暗斗,王霸图雄,一时间风云聚会,怒海狂涛。一个少年却卷入浩劫,最终成为改变行星历史之人,更离奇的是,他竟是一个地球人。他是谁?从何处来,为何孤身一人而不自知?他将如何改变海洋行星的历史?……《海洋行星》,精彩尽在其中。
  • 战神联盟之希望反语

    战神联盟之希望反语

    我,布莱克,我又回来了。这次,我必须改变,不能让之前的一切重蹈覆辙!
  • 四友图

    四友图

    梅朵,夏澜宁,祝锦坤,伊菊,四个人分分合合,共同成长的故事,我们逃不过宿命,也逃不过缘份,经过多少年,多少事,都无法改变。他们不幸经历了比常人更大更多的苦痛,他们也幸运地获得了真正的友谊和爱情,“梅兰竹菊”四位朋友的故事,也是我们大家的故事。
  • 谜仇涯

    谜仇涯

    付出了再多,也可能换不了他的一份心意。他并非无情,但却用在了非常道上,顺着他的爱人,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上。真心人的阻拦无能为力,假意的人却招揽一身。究竟什么才是正,什么才是反。
  • 苦工玄奇

    苦工玄奇

    【起点第三编辑组荣誉签约作品】【蚩尤杯参赛作品】狡猾、机智!让他在耿直憨厚的兽族部落鹤立鸡群;样貌特异、与众不同!让他被受同族的鄙夷,只得去做个苦工的差事;当蚩尤的灵魂附身在他的体内……当他发现蚩尤的神力在这个魔兽争霸的世界里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时,翻天覆地的改变来临了!他很丑,可也一点都不温柔!他机关算尽,无耻到底,却又义薄云天,与兄弟肝胆相照!他四不像,却引来各族美女的暧昧的目光!魔兽争霸将在他的手里引爆!看一个小小的兽族苦工,如何坑蒙地精,走私军火,大发横财;如何纵横沙场,保疆为国,统领全军!**************************相信舞墨一定会积极的更新!认同舞墨,认同雷克萨,认同苦工玄奇~等待着大家真实的评价和建议~!
  • 五绝龙神记

    五绝龙神记

    龙神再度出现,混沌内外必乱,北斗伏魔杀天下一切之罪恶
  • 最后一个赶尸匠

    最后一个赶尸匠

    夜半……荒郊……小路……月亮透过乌云边缘,向地面撒出惨白的光线,一队白影在地上缓慢的移动着。仔细一看,像是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衣料浑黑、宽衣大袍的老者,只见此人,左手持一双红绳铜铃,右手挥一三角杏黄令旗,铃声一起——呤……呤,旗帜随之一挥。老者身后还默默的跟随着一队行动怪异的人,说怪异,是因为这群人的行动,异常的一致,一致到如同是同一个人,而且一个个走起来都是同手同脚!看他们走路的力道,也有异与普通人,每一步都踩得相当生硬,似乎没有我们平时行路时,那种轻快、有弹性的步伐,再看到这群人的面孔,就更叫人感到惊异.....赶尸之业....不可儿戏..不然,魂必丟之..
  • 公主殿下之冰封的情

    公主殿下之冰封的情

    集结着千万人宠爱的她,她的脑海里只有她被他救的记忆,她不知道他在哪,她在找他,她想再次见到他。她在努力,她拥有着数不清的身份,只为被期待过。但她在完成心中的目标后却淡忘了复仇的心情,直到遇见了他们,从陌生到接触后的熟悉,从朋友到不可言喻的爱恋,只为你一人倾尽所有。他并不是表面那么冷傲,他在两年前找到了她,目视着她遭受背叛,心痛却不得已让她明白这么做的道理,目视着她走向一条不归路,他一直守着她,即便在她的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情敌,他把自己伪装成让她都认不出是否真的是他,他爱她,却不能那么自私霸占她,怕她不接受他突然的爱,所以,他选择默默的守护,直到她看见他。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一切早已被他看透。
  • EXO之fx的第六位少女

    EXO之fx的第六位少女

    重生?穿越?练习生?exo?fx?看我如何玩转韩娱圈。本书全部原创,如有雷同,算你抄我>>>略苏kkkkkkk第一次写完全关于韩娱的,虽然之前写过韩娱类型的但是纯韩娱的还是第一次写如果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请包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