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300000031

第31章 独尊儒术 (1)

宰相卫绾(上)

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二十七日,太子刘彻从刚断气的老爹刘启手中接过权力,即位称帝。

刘彻,每当听到这个名字,我就会联想到一个词:折腾。

刘彻,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愿意折腾、最有精力折腾、折腾的时间最长、折腾的成就最大,对后世政治、文化、民族发展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帝王。

从这一天起,他正式起步,走上权力中心。这一年,他不过十六岁。

清人赵翼曾做《论诗》一首,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刘彻认为,爷爷、老爹奉行的“清净无为”的治国理念简单低级,太不新鲜。搞到现在,帝国外有匈奴为患边境,时时侵扰;政府内大臣个个尸位素餐,无所作为。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是自己大展拳脚、独领风骚的时候了。

刘彻,想干事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干成事是不容易的。

踌躇满志、想有一番作为的刘彻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人才问题。

在刘彻看来,经老爹刘启长期考察选中的人才,被刘启预先安排辅助自己治理国家的人,现任的汉帝国宰相,实在是个莫名其妙、不知所谓的家伙。

这人名叫卫绾。

卫绾,是道家高手,独门功夫是装厚道、耍太极,做事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卫绾的资格极老,年轻时因为车驾得好,给刘彻的爷爷刘恒当司机,当时,刘恒还在帝国边境当代王,坐冷板凳,喝西北风。

后来,刘恒时来运转,居然当了皇帝,司机老卫也跟着沾光,升任皇帝侍卫长(中郎将)。

作为最高领导身边的人,卫绾极为谨慎: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好自己的舌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

其先进事迹是,时任太子的刘启为将来能顺利接班,竭力巴结迎合老爹,某次请老爹身边的服务、保安人员吃饭、联络感情。

对这种事情,别人趋之若鹜;卫绾却敬谢不敏。

老滑头卫绾看得更远:刘启毕竟还是太子,如果和他走得太近,必然会引起现任皇帝猜忌。

为了巴结明天还拿不准的领导而砸了今天很瓷实的饭碗,太不划算。

卫绾的谨言慎行终于得到回报,刘恒在行将断气之际,喘着粗气向儿子隆重推荐了两个人,其一是我们的老熟人周亚夫,另一个就是卫绾。他特别强调:卫绾是个厚道人,你可以重用他(绾长者,善遇之)。

刘启点头称是,其实心中大不以为然:卫绾,厚道未必,怕是大巧若直。

于是新皇帝对卫绾进行深入考察,考察期是一年。

刘启考察干部极有一套,他天天让卫绾随侍左右,近距离观察,却始终对他保持沉默,不答理他。

刘启要的是让卫绾耐不住沉默,露出本质。

刘启,你太低估了卫绾的道行。

整整一年,卫绾跟着皇帝,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任何错误都没犯。

倒是刘启先绷不住了。

某天,刘启到上林苑游玩,让卫绾贴身陪同,同乘一车(叁乘)。在途中,刘启看着卫绾,似乎在无意间,突然开腔:你知道我为啥总让你陪着我?

卫绾抬头,看着刘启的眼睛:“我从司机干起,因为些许小功被升职为侍卫长,不知道自己有啥长处能得到皇帝您的信任。”回答时,他的态度很诚恳,表情很沉静。

刘启慢慢笑了。

语调变得轻松:那么,我当太子时请你吃饭,你为什么拒绝呢?

对刘启,这是一个心结;对卫绾,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说出真实想法,就漏了馅;情急之下胡乱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

卫绾保持神情、语调不变,缓缓回答:没接受您的邀请是死罪,那天确实是因为我生病了(死罪,实病)!

言外之意是,我当时没把您当成帝国接班人,只是把这事当成了普通饭局,所以因病未能应邀。

这是四两拨千金的高超技艺,感谢卫大师让我们领略到了耍太极的最高境界。

自此,刘启对卫绾的人品有了初步认定:卫绾,是一个踏实做事、不琢磨做人的厚道人。

宰相卫绾(下)

还有更让刘启印象深刻的事情。

为了表扬卫绾同志诚实厚道的优良品质,刘启当即决定给他奖赏。

奖励的方式不是升职提薪,而是赐宝剑一把。

皇帝赐大臣宝剑,比较暧昧,其用意往往会令受赐大臣反复思量揣摩。

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就曾赐给已经失宠的秦国战神白起宝剑一把,白起是痛快人,拿到礼物一点工夫都没耽误,顺手抹了脖子。

听说现任皇帝也要赐自己宝剑,卫绾微微哆嗦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刘启。

刘启神情轻松,和煦的笑容仍堆积在脸上。

确定了刘启并不是想弄死自己,卫绾放下心来,于是继续表现。

他缓缓开腔:先皇曾经赏赐给我六把宝剑,已经够多,我不敢再接受您的赐剑。

刘启心里颇为奇怪:宝剑这玩意儿,是高档装饰品,作为官员,身上佩一把是十分必须的,家里藏六把是非常多余的,按当时通常做法,尽可以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出售变现。

于是向卫绾发问:先帝赐你的六把宝剑,现在还在?

卫绾点头:是,全部还在!

那么你拿来我看。

这次,刘启较了真。一道随机出现的问题成为他对卫绾人品的终极测试。

稍后,六把御赐宝剑摆在刘启面前,品相极佳,甚至没有开封。

刘启现在对卫绾的人品彻底信服:卫绾,忠诚皇帝、直言不虚,是最可依赖的人。

此后,卫绾的上行空间完全打开,他的仕途一帆风顺,终于走上了帝国宰相的高位。

没事时,卫绾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从司机干起,既没有贾谊、袁盎、晁错的文韬,又没有周亚夫的武略,却终于位极人臣,靠的是啥?

结合贾谊、袁盎、晁错及周亚夫等精英人物的特点、经历和结局,他认为他找到了问题答案,这是一个官场成功的秘诀:谨言慎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宁可不做,决不做错”。

简单归纳,两个字:“不做”。

一言不发、一事不做的卫绾变成了领导眼中最无私心、最可信赖的下属,政敌眼中最无懈可击的对手。

单纯看这个人,他其实是官场的超级混混,混世有术。

不幸的是,原先在爷爷刘恒、老爹刘启时代都吃得开的套路,在刘彻面前却显得不太灵光。

刘彻并没怀疑卫绾人品,只是鄙视他的能力。

刘彻眼中的卫绾,如同赵辛楣眼中的方鸿渐——好人,却一无用处。

怎么能指望用这样的人去续写大汉帝国的辉煌篇章。

儒道之争(一)

如何选拔政务人才?最简单、最通行的做法是考试。

这种考试,现在叫公务员考试;再往前推一百多年,叫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谁发明的呢?

比较流行的答案:科举考试的创始人是开创了“开皇盛世”的隋文帝杨坚。

负责任地说,杨坚先生对科举考试的发展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他是将科举考试制度化的第一人,但他不是专利持有人。

早在他出生的六百八十一年,西汉王朝就曾经组织过一次选拔治国人才的盛大考试。

这是一次充满想象力、富于原创精神、对后世政治思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试,这次考试的发起人、主持人、出题人和评分人,是十七岁的皇帝刘彻。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考试,虽然大家都初学乍练,但搞得却也有模有样。

报考条件:考试对应考人员的学历年龄、家庭成分、社会背景、个人经历、身高长相一律不作要求,只要你认为自己品德高尚、有见解、敢说话(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尽可以自主报名或经人推荐参加。

考试方式:本次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之后由主考官也即是皇帝刘彻择优面试。只要你在考试中能拿得出过硬的治国之策,能打动并说服考官,就会捧上金饭碗,直接转为政府高级公务员。

考试主题:《借鉴古代经验结合当前形势提出治国之道》(古今治道)。这题目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求真务实的精神。

根据正史记载,全国有一百多名优秀知识分子报名应考,结果是,这一百多人都成了一个叫董仲舒的考生的陪衬。

董仲舒在考试中崭露头角,大出风头,他提出的治国之策深深打动了年轻的帝王刘彻,之后,刘彻把考试变成了求教,身份由考官变成了学生,他连续找董仲舒进行了三次深入谈话。

在谈话中,已经三十九岁的中年学者董仲舒面对这个雄心万丈的年轻帝王,面对刘彻稚嫩的面庞和热切的眼神,时而指天划地,时而谈古论今,连吹带哄、侃侃而谈。

每一次,董先生提出的观点都令刘彻兴奋叹服。刘彻现在确定,董仲舒就是上天安排给自己的那个人,他的使命是交给自己一把钥匙,一把开启自己通往千古一帝之路、打开帝国走入万世辉煌之门的金钥匙。

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儒术”。

董仲舒其人。

让我们先轻松八卦一下,从董仲舒的老爸老妈说起。

在正史中,董仲舒的父母名字均未见记载,于是,唐朝有个叫杜光庭的道士穷极无聊,写了一本叫《录异记》的魔幻短篇小说集。在此书中,杜光庭言之凿凿:董仲舒之所以学有所成、成就巨大,是因为他系出名门、不是凡品,他的老娘不是人类,却是一个仙女。

让我们理一下,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西汉之际,有哪一个仙女曾经嫁过一个姓董的凡人?

不错,正是大孝子董永。

关于织女下凡为卖身葬父的孝子董永织布还债的故事,在东晋学者干宝的《搜神记》里曾有讲述。后来的民间文学再作发挥,嫁给董永的仙女原来是玉皇大帝和西王母的第七个女儿,唤作七仙女云云。

如此说来,董仲舒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生的那个可怜孩子。

这故事,大家听听、一笑即可,爱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但真有信的。至唐朝末年,黄巢造反,其手下以吃人著名的将领秦宗权坚信董仲舒是仙女所生,于是为了盗取仙术仙丹带队盗了董仲舒母亲的衣冠冢。仙术仙丹搞没搞到手谁也说不准,说得准的是,最后秦宗权不得善终。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儒道之争(二)

下面是正史。

董仲舒,广川郡(今河北省景县)人,家庭出身地主,本人成分学生。

董仲舒学有所长,他选修的专业课是《公羊春秋》,关于这门学科,我稍后再讲。

据说,董仲舒读书时极其认真,三年没迈出房门一步,不仅脚不迈出房门,甚至眼神都不往门外瞟,自家门口的菜园子里到底种的是豆角还是茄子他一概不知,号称“三年不窥园”。

终于,董先生自认为学有所成,于是自我释放,学习方式由封闭转为开放,他开始出门和其它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交通方式是骑马。

骑在马上的董仲舒手里拿着帛书,眼神空洞迷离,嘴里念念有词,反复吟诵经文,呈醉酒驾驶状。

我一直很奇怪,他这么个搞法怎么竟没发生交通意外。

返程的时候,他对自己到底骑的是哪匹马,是公是母,完全搞不清楚。

书读到这个份上,叫书呆子,基本上这孩子就算是废了。

董仲舒没废,反而迎来新的机遇。

他忘我的学习精神和怪异的行事作风被当地老百姓当作奇谈,一传十、十传百,董仲舒成了刻苦学习的楷模、国家级知名人物。好口碑传到当时的皇帝刘启耳中,于是任命他为“博士”。

此“博士”,并非学位,而是官职,秩比六百石,算是政府中级公务员,相当于皇帝的国事顾问。

虽然进入了政府公务员序列,但董仲舒的专业和政府所推崇的道家治国理念格格不入,刘启其实并不看重他,既不顾也不问,无所事事的董仲舒倒也不甘寂寞,开始向教育界发展,在家广收弟子。

董老师授课的方式极有特点,他在自己和学生中间挂上一条帷幕,自己在里面说,学生在外面听,彼此并不见面。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差劲的讲课方式,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互动。

事实证明,董老师数年来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讲述专业课《公羊春秋》时,他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借古喻今,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令学员听得如醉如痴。一时间,董氏大讲堂座无虚席。

因为学生的级别不同,董老师教不过来,他发明了老生带新生的教育方式,大家口口相传。于是,大部分弟子谈起董老师的学术时眉飞色舞,被问到老师长得啥样却一无所知——盖只闻其声,从未见过其人也。

拿着政府的工资,办着私家学校大搞创收,门徒众多,不愁生源,作为老师,董仲舒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董仲舒却不这么认为,他有更高的追求。

他的目标绝不是仅仅做一名普通老师,他要做的是帝王师,用他的研究成果影响政局、改造世界。

这就得谈到他的专业:《公羊春秋》。

同类推荐
  •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他曾盛极一时。作为申银万国的总裁,他写下了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主承销第一只A股、第一只B股,发行第一张金融债券、第一张企业短期融资券,设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参与发起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国内第一个股票指数和全国第一份股票年报等等。
  •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本书以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为对象,由相关研究专家撰述他们的生平小传,并酌情辑收部分作家的著作年表或生平大事年表、访问记、演讲等,以求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伟大作家的人生轨迹及著作风貌。各篇传记的作者均系翻译、研究名家,文字简明扼要,评论深中肯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

    本书全面讲述了“东方希特勒”东条英机在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教育下,从一个顽皮少年逐步成为一个疯狂的军国主义巨头的经历。他对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是个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的历史罪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自强自立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之地是今河南省新郑县。白氏先祖本为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候。后来汉化较深,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热门推荐
  • 间隔鸳鸯

    间隔鸳鸯

    我们身穿落魄的皮衣与黑色西装,站在这贫与富的城市里。在弥漫单色味的破旧咖啡馆内,周边的蛛丝打量着潇佐光手中捧着的罐装咖啡,他居然一口都没喝下去。潇佐光细细琢磨昔日的峥嵘岁月,谈吐一阵之后,化作最为孤寂的星云。
  • 孤岛狼王传奇

    孤岛狼王传奇

    美丽少女,雪崩失父;双腿残疾,陷入绝望。偶遇画家,穿越时空;摇身一变,成为公主。不满早婚,离家出走;魔幻仙境,孤岛求生。可爱狼犬,死心踏地;护卫主人,收复雪狼。修得神功,战败魔兽;狼犬成王,精灵附身。多面情感,如何抉择?异界之中,何去何从?
  • 妖精医馆

    妖精医馆

    她本是上古创世女神——女娲,具有开世造物,抟土造人的本领;一场大战,她身躯被毁,灵魂七零八落,堕入轮回;他本是修炼了万年的蛇妖,独自一人在这世间游走;本已无心红尘,却因缘际会遇到了一出生就父母双亡的她。本想收她为徒,却不想她三魂七魄中竟缺一魂,无法修炼;搜寻所有古籍终于找到解决之法,那便是收集七七四十九种修行千年以上的草木金兽石为她炼魂。仅仅为了一魂,要牺牲这么多的性命,得知真相的她又当如抉择?
  • 东周烩(上):春秋篇

    东周烩(上):春秋篇

    《东周烩(上)》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 重生之至尊灵医

    重生之至尊灵医

    自己是修仙界的天才,是医仙门的门主,才三百年就能修成正果,在外一百六十年,从祁山回来,本来对这次渡劫十拿九稳的,马上自己就能成为仙了,可以和十年前渡劫成仙的三位师傅团聚了,自己已经是半仙的存在了,只是自己有要事在身所以才一直没有渡劫,没有想到在渡雷劫的时候,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只是在最后九重天雷后,最后的三道雷怎么就变成了紫雷,没有想到睁开眼睛就到了这个莫名奇妙的地方了。随后就开启了艰难的修仙之路,保护亲人,各种斗渣。
  • 异世纵横之天尊归来

    异世纵横之天尊归来

    他,为了报灭族之仇与敌人同归于尽,死后灵魂穿越到异界,接受了一段来自自己的传承,看主角如何在异世如何重回巅峰,笑看众生。
  • 梦的岁月

    梦的岁月

    一本悲欢离合的都市言情剧,一曲亦真亦假/似梦非梦的完满生活赞歌,一部情爱史,一部挣扎篇,一幅现实社会的工笔画,勾勒出不同性格的女性在情与爱/理想与现实边缘的不同心态
  • 天下惊鸿

    天下惊鸿

    她是惊才绝艳的惊鸿殿下,风华如月;他是气吞江河的安零皇帝,如江临风;她与他在十年的光阴里,情深缘浅,是云落和江月的旖旎,是江湖上的鲜衣怒马,是疆场上的刀光剑影,是光影流转淡定后的分离。他是一统天下的君主,想要拱手江山,与她一道笑傲天下;她是亡国流浪的公主,有她无法推卸的责任,她要的不过是一心人,和浪迹天涯的自由。要怎样爱,怎样努力,相爱的人才可以相伴白头?
  • 血笑

    血笑

    鬼懒,人如其名的一个懒鬼,封灵大陆百万灵国中一个小国‘仓澜国’一州的恐怖人物,不懂修炼,却能用小刀打败修炼者,知晓仓澜国的全部大情报,原本只想就这么做一个帝国地下老大过完一生,成为仓澜国历史中的不朽!但是一个古老势力精心测谋的惊天大谋的突如其来,导致了失败,一个疯子的神话,就此开始!
  • 灵异经典3-幽灵伴侣

    灵异经典3-幽灵伴侣

    一趟惊心动魄的惊魂之旅,一场恐怖的饕餮盛宴。恐怖即将渗透你的每一个细胞!《惊魂玩具房》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雅各布斯的《惊魂玩具房》,爱伦·坡的《催眠术怪谈》,凯瑟·吉利斯的《女巫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