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一种拙劣表现。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与人说话时,一定要视不同的人物、时间、地点、场合说不同的话,同时做到有话好好说,得理也饶人,有错及时承认,如此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古人云:“言为心声。”说话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操,但讲究语言的艺术也同样十分重要。同样一种思想,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人成功,蹩脚的谈吐则令人障阻重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总是多种多样,有口若悬河的,有期期艾艾、不知所云的,有谈吐隽永的,有语言干瘪、意兴阑珊的,有唇枪舌剑的……
人们的口才能力有大小之分,说话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的。因此,要想在说话上成为高手,达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境界,就必须要把握其中的奥秘。
一个人的话能否被别人所接受,取决于他的可信度,而要提高可信度,不仅在形象上要做到衣饰恰当、举止大方、谈吐自然得体、眼神专注、表情沉稳等,还要会观察对方。
不同的人接受他人意见的方式和敏感度都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不屑听肤浅、通俗的话,对他们应多用抽象的推理;
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对他们应多举明显的事例;
对于刚愎自用的人,不宜循循善诱,可以激他;
对于喜欢夸大的人,不必表里如一,不妨诱导;
对于生性沉默的人,要多挑动他发火;
对于脾气急躁的人,用语要简明快捷;
对于思想顽固的人,要看准他的兴趣点,进行转化;
对于情绪不正常的人,要让他恢复正常后再谈。
如此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最好的说话效果。
说话看准对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说话的人要做到:在交谈形式上,应该根据不同的人,作具体的分析,围绕中心内容,尽量考虑年龄差异,分别对待。对少年儿童就要应用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循循善诱的语言;对中青年人要应用有逻辑、哲理的语言;对老年人就要含蓄、委婉。
在交谈的态度上,对老年人应该是尊敬而谦逊的;对年龄相仿的人就是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随意一些;而对少年就要关切、体贴;对异性要诚恳、大方。此外还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交流。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说话前,你有必要对下列问题仔细地考虑:你要对谁讲,将要讲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怎么讲法,有什么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怎样处理等。
直爽的人爱听爽快的话,憨厚的人爱听平和的话,不同性格的人愿意接受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有时就要“两面三刀”
当众讲话必须注意言语行为的场合。不同的交际场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应灵活多样,不可将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变成僵死的程式。
而在这一点上,大将军王震同志显然就做得很好。
有篇报告文学记载了王震同志帮助诗人艾青的感人故事,其间王震与艾青的几次谈话,很可说明特定的交际场合需要有特定的话语形式来表达。
1957年后期,王震找到被错划为右派的艾青,一见面就说:“老艾,我又爱你又恨你,你是不反对社会主义的,你是拥护真理的嘛,离开文艺界,你到我们那里去吧。”
艾青到了王震兵团所在的密山安定下来后,王震诚恳而严肃地对艾青说:“老艾呀,你要是搞不好,我是要骂你的。等我死了你再写文章骂我。”这些都是在背地里谈的话。
在大庭广众之中说法又不一样了。艾青刚到密山,参加向荒原进军的动员大会,王震站在卡车上对大家说:“有个大诗人,艾青,你们知道不知道?他也来了,他是我的朋友。他要歌颂你们,欢迎不欢迎呀?”
还有一次,艾青不在身边时,王震对农场领导说:“政治上要帮助老艾,赶快让他摘掉帽子,回到党内来。要让他接近群众,了解战士。”
前两次讲话,均为个别交谈的场合,王震的话语既有信任,亦有批评,既有鼓励,也有严格要求,也不乏朋友间的坦诚直率。
后两例,交际场合为当事人不在场或大庭广众中,话语更多热情、爱护与帮助。这对当时的艾青来说,真可谓久旱逢甘霖,使他一直半吊着的心安稳了,他觉得自己“开始了生命的新旅程”。没有老将军这些恰如其分的讲话,或许就不会有艾青的新生,可见根据场合讲话是多么的重要。
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条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人、不同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言谈效果。
特定场合讲话的技巧原则
特定场合有着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和事,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情,这就需要说话者有高超的说话水平,掌握原则,运用技巧,以摆脱不利的话语交际环境,使事情朝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特定场合说话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和原则。
1.多角度
某些场合的变化是出人意料的,如果应对不好,会使自己陷于某种困境。这就要求说话者必须善于变换切入角度,灵活地应对和驾驭各种局面和场合。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加拿大,时值加拿大正举行反美示威游行。一次,里根总统的演说为反美示威游行的人群打断。只见里根总统面带笑容对陪同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是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双眉紧锁的特鲁多眉开眼笑了。里根自己高超的说话水平,故作曲解、否解,解脱了主人的窘迫,又体现了一位大国总统的胸襟与气度。
2.利用歧义
利用特定场合,造成情境歧义。例如,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校方曾召开一次专门会议,无理削减一半经费,遭到了与会人员的反对。校长林文庆不但不予理睬,反而阴阳怪气地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付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立即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叭”的一声“拍”到桌子上,铿锵有力地说:“我有钱,我有发言权。”致使林文庆措手不及,狼狈不堪。鲁迅讲的“有钱”和林文庆说的“有钱”是两个概念,两者所包含的语意相差甚远,鲁迅正是巧妙地利用交际环境造成的歧义,给林文庆当头棒喝,压下了他的气焰,打乱了他的阵脚,实现了当众讲话的特定目的。
3.正话反说
利用情境的参与,正话反说,摆脱不利的话语交际环境。例如,萧何以谋反罪诛杀韩信后,又召集群臣,设下油锅,要韩信的谋士蒯通当众供认和韩信谋反的罪行。在这种特殊环境的制约下,蒯通无法直陈其词,便用正意反说的方式先数了韩信的“十罪”,接着又列举了韩信的“三愚”:“韩信收燕、赵,破三秦,有精兵四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一愚也。汉王驾出成皋,韩信在修武,统大将二百余员,雄兵八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二愚也。韩信九里山前大会战,兵权百万,皆归掌握,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三愚也。韩信负着十罪,又有此三愚,岂不自取其祸。”蒯通明为数说韩信的罪状和愚蠢,实为韩信鸣冤叫屈,致使满朝文武为之动容,赢得了群臣的同情,迫使萧何难以下手烹杀。
4.言此意彼
利用情境的微妙关系,言此意彼,使双方心领神会,从而实现交际目的。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到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物质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最爱抽的特大号雪茄。突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门进来,丘吉尔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这两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在此刻会面,确实非常尴尬。而丘吉尔扔掉烟头,利用这种特殊的情境以幽默的口吻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你面前可真没有一点隐瞒。”说完,两人哈哈大笑。丘吉尔正是用言此意彼的手法,既解除了当时的窘态,又借此向罗斯福袒露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诚意,增进了会谈时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了这次谈判的成功。
在特定场合讲话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和原则,灵活应对,才能达到理想的当众讲话的效果。
公共场合说话大有讲究
公共场合最主要的准则是“永不出众”。尽管流行每年都在改变,一个事实却是不变的:适度。随便的衣着只有在某些时候才适合,而穿着正式的服装总不会太错。最糟糕的典型事例就是穿着短裤或家常裤走在繁华都市的大街上,或者是穿着高跟鞋漫步在海滩上。
我们在公共场合应该有得体的行为。外人来你这里要有得体的行为和语言,你也要对他们有礼貌;组织成员之间要有礼貌;你去别人那里同样需要礼貌。例如,去政府机关办事,首先要遵守规定在门口登记,等候门卫电话确认是预约后,才能进门。找到要去的部门和负责人后,应该简要地说明来意,假如有什么事无法达成共识,比如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要情绪激动,大吵大闹,造成不良影响。
在银行存提款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空间,在“一米线”外等候。到写字楼里办事应当着装整齐,礼貌回答门卫提出的问题,进门前一定要敲门,得到允许再进去,不要长驱直入。假如你是去推销,更要注意礼貌,写字楼往往是不欢迎推销的,你应该用自己的行为语言给他们一个好印象。在饭店里不能像在家那样不拘小节,随地吐痰、吸烟都是很无礼的。在酒楼除非是包席,否则最好不要太喧哗,影响其他顾客吃饭。到条件较好的公寓找人,要和门卫配合。到一般居民楼也不要大声喧哗,找错了门应当致歉。会场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窃窃私语,如果有几个地方在小声说话,主席台上的人听见的声音就很大了。另外,要尽量把手机、呼机调为震动或者关机。
在公共场所的言谈举止,除了上述要注意的外,还有一点需要尽量避免,即是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争辩,或指责、批评他人。
有的人喜欢在众人面前斥责他人,并不是因为出于气愤,而是想经由这种方式表明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对方造成的。事实上,这种做法也是幼稚的。如果对方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急性子,他可能会不买你的账,也许当场就和你针锋相对,大吵起来。旁观者中有的人会幸灾乐祸,但大部分的人会站在被责骂者一边。当着那么多旁观者,谁的处境最尴尬?最终还不是你丢了自己的面子。
穿衣要看天气,批评也要看场合。并且,指责和批评人不能像泼妇骂街。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在大众面前被人训斥责骂。不注意场合随意指责他人的人,不仅会伤了他人的面子和自尊心,也会坏了自己的形象和威信。
在公共场所说话要消除个人主义思想,以公众利益为先,照顾公众的情绪和心理,将他人的利益和习性放在第一位。
仔细斟酌酒桌上的片言只语
“酒文化”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在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时,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探索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交际求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