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3300000046

第46章 提升辩论时的说话水平(3)

否定式反话就是用反问的形式,否定对方的观点。这样既能增强自己的语势,更能使辩论语言不显得过分呆板。

在“文革”中,一些人企图抵毁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借以批判彭德怀。在一次批判会上,彭德怀义正词严地反问道:“请问,‘九一八’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是谁招致来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又是谁惹恼了侵略者?我再请问,日本鬼子对我国同胞惨无人道的烧杀,难道只是在百团大战以后才开始的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将对方说的“是百团大战引来了日本鬼子对我们的进攻”的观点,给予了有力否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顿时哑口无言了。

辩论时适时地向对方提出反问,可以绕开话题,避开问题的实质,让对方难以抓住把柄,同时也可攻击对方的弱点,摆脱己方困境,将辩论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仔细推敲,戳穿漏洞诡辩不攻自破

《纽伦堡:1945年审判纳粹主要战犯实录》一书的作者艾雷·尼夫,曾参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工作,他生动翔实地记录了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希特勒第三帝国20名活着的纳粹党头目作为战犯审判的事实,其中对德军元帅、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审讯有下面一段记载:

当盟国检察当局开始审讯戈林时,他已经在证人席上呆了一个星期。第一个起诉人是美国方面的罗伯特·杰克逊,审讯开始不到10分钟,杰克逊就陷入了困境,他很快就被文件搞得晕头转向,而戈林则看出了每个问题后面的企图,他甚至用洪亮的声音表示愿意帮助杰克逊。在整个审讯中,戈林越来越主动,而杰克逊则越来越被动,他多次在法庭上出现失态的举动,怒气冲冲地摔耳机,有一次几乎要哭了,而戈林则仿佛仍然是第三帝国的元帅。在这个斗争回合里,戈林获胜了。他先在证人席上呆了一个星期,对审讯程序特点有所了解,也有所准备,同时,他熟悉盟国所缴获的全部文件,知道自己的弱点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杰克逊对文件没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主动权掌握得也不好,不仅没有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诱使证人陷入预先设好的圈套,反而允许他长时间地夸夸其谈。结果,原当以雄辩获胜的杰克逊反而败在了戈林的诡辩之下。

在下一个星期天,戈林故伎重演。在作证时,戈林坚持说,当50名英国皇家空军的战俘军官于1944年春被枪杀时,他正在休假。此事是对这位前帝国元帅最明确的战争罪行的指控之一,可是他声称,在他们被处死之前,他对此事一无所知。

但是,英国的起诉人戴维·马克思韦尔·法伊夫爵士对材料烂熟于心,他像审讯小偷似的套出了戈林的一个“口供”。戈林声称他是3月29日到达大本营的,这时越狱发生已有5天。法伊夫当即指出,枪杀飞行员是分批进行的,一直持续到4月13日,针锋相对地以事实戳穿谎言。接着他向戈林出示了文件。文件证明,德国空军作战部曾就此事告知他们的总司令戈林。这样便以物证、事实进一步戳穿谎言。至此,戈林阵脚已乱,而法伊夫则不紧不忙,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将其逼进了死胡同。

作为诡辩的老手,戈林对盟国掌握的材料又非常熟悉,不难想象,仅凭一般性审问是难以制服他的,但法伊夫则凭着对材料的高度熟悉,以戈林难以否认的文件和他自己口供的矛盾,用事实最后击败了戈林的诡辩。

在辩论中,诡辩是最难应付的一种论辩,但只要仔细审视推敲,就会发现其前提、推理、结论,都是有着虚假成分的。而此时,你若能及时摆出事实,诡辩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缜密严谨,重视辩论中的每个细节

重视辩论中的细节,并通晓细节之妙,往往可以迅速把握局面,克敌制胜。在辩论中以下细节值得注意:

小心应对面无表情的对手,这类辩手以强手居多。

如果对方在辩论前绕着弯子来对你的私生活问个不停。你要注意,对方有掌握你弱点的企图,这可能是对方在寻找某个突破口。

对方如果动不动就说“知道了”,你要小心对方可能无意听你说话。对策是,你把对方看作“所知不多”的人,把你的论点说得更详细、更动听,这叫“以柔克刚”。

如果一见面时,对方态度不恭谨,举止粗野,表示对方可能心有不安,或有理亏之处,也可能是故意做出这种举动来扰乱你的心绪。所以,你务必要冷静以对,切莫心有怒气,上了对方的当。

对方说出狂妄的话,甚至伤害你自尊的话,其用意是激怒你,使你失去理智的论辩能力。你不妨“超脱”一些,如心中暗暗数一下,对方一共用了多少句刺激性的话,轮到你说时,你可以把它揭示出来,千万别为那些话而冲动。

如果对方突然把论点岔开,你要立即分析其情况:一是一时不慎;二是突然联想起另一件事;三是有意把论点扭到另一个方向。

不管哪一种情况,只要对方当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岔开的话题上,就可以让他说下去。过了一段时间,你可根据下面的方法判明他的用意。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对方说不了多久,就会自己发觉而显出尴尬之情;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对方只是一时离开原来论点,很快就会自动回到原先的论点上;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对方会朝着岔开方向说下去,毫无“回心转意”的迹象。你可以据此推断,岔开的论点对他较为有利,而原来的论点对他不利,从而你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果对方在论辩中出现“若有所思”的样子,你不妨直问他“所思何事”,以探知他当时的心理。

对方若说些含义暧昧的话,你要敏锐地捕捉住,反复追究,以探出其真意。

对方出语如连炮,不曾稍歇,用意可能是不让你多说,想一鼓作气占尽优势。特别有些“恶人先告状”的人,最善于以这一手先声夺人。你不妨冷静听他说,等他说完之后,你再开口问:“你说完了吗?完了就该我说了,希望你不要中途打断我。”

在论辩途中,你有时不明对方的用意,可以采取“投影法”,即突然停止你的话,然后让对方接下去说。如“如此说来,这个论点是……”“照你的说法,它的意思是……”用这种语句不全的话去诱发对方,让对方把话说完,你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想法,掌握对方的“底牌”。

细节决定成败,辩论中一个词语、一句话的失误都会让你前功尽弃、满盘皆输。要想赢得辩论,就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全力以赴,注重每个细节和环节。

避开锋芒,理清界限求大同存小异

长期以来,人们对辩论总爱持这样的观点:不管争论如何激烈,真理只有一个。所以,当辩论发生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去追究到底是甲对乙错,还是乙对甲错,而很少去注意辩论过程中双方的思维方式和辩证地看待辩论中的问题。

比如对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所进行的一场辩论:“丑陋的”和“俊美的”,一般人都不难从字面看出,这是一对内涵针锋相对的反义词,问题在于,当这对“反义词”被引入以“中国人”为题的一场大辩论时,是否仍保持了这种针锋相对的“交锋”关系呢?正确答案是:没有,它们并未发生真正的思想交锋。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文中言辞固然不无偏激之处,但他所揭示的毕竟是现实中有所存在的“假、丑、恶”,而重要的是,他并没有“以美为丑”,没有把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也作为“丑陋”加以鞭挞。当这一著作在国内引起反响之后,曾有不少人以“中国人丑陋吗?”“俊美的中国人”等为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可读一读这些文章,我们又可以发现,这些作者大谈特谈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扬名于世界的成就,而且,重要的是,他们也同样没有“以丑为美”,没有把中华民族的某些陈规陋习、落后保守心理作为“俊美”加以褒奖。结果,这场辩论其实是各自单方面地“论”,并未“辩”起来,具体表现为:柏杨先生用强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坏”的心理习俗一面,热望尽快割除;反驳者用强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好”的品德特性一面,急盼发扬光大。双方所论的看起来是同一命题——中国人,但其实是同一命题下的两个分命题——中国人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柏杨先生否定了“坏”的一面,并未贬斥“好”的一面,反驳者褒扬了“好”的一面,也未夸赞“坏”的一面,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分析这场“论争”,应当说,“丑陋的中国人”——观点并不错;“俊美的中国人”——认识也正确。而之所以会发生“辩论”,是因为柏杨先生将“丑陋的”加在“中国人”身上,引来了一些人的民族感情方面的不愉快。当然,感情上的不愉快原本不应当导致“理智”上的判断失误,但辩论思维方面的低水平引发了这场争论。结果,这场看起来颇为热闹的论争,犹如两列对开的火车在铁路桥上相会,但其实并未发生“撞击”,它们“相遇”后,擦肩而过,又各自按照“批判缺点”和“褒扬美德”两条平行轨道前进了。

“辩”而不“论”,“论”而不“辩”,两者都是辩论中的不可取一面。辩论辩论,有辩有论,辩论结合,在争论的过程中,应当围绕论点展开辩驳,摆事实,讲道理,通过雄辩的事理论据,让对方心服口服,无可辩驳。

情感攻心,以情感为先导软化对方

辩论场如同战场,辩论双方均按事先的谋划,拼心力、斗智、比勇气;充分调动起每根神经,较量知识、运用技巧,设伏兵、出奇兵、遣勇兵;而用兵之道,又以攻心为上。苏轼曾言:“臣问用兵者,先服其心,次用其力。则兵易解而攻易成。”这就是说,优秀的军事家首先不是用武力征服对方,而是先动摇对方的军心,瓦解对方的士气,这样就容易获取战争的胜利。

辩论之道亦然,正所谓“攻心为上”,即抓住对方的心理情感进行攻击,或使对方心有好感,受到感动;或使对方的思想发生动摇,转变,或使对方的心中羞愧,自行退却。

攻心之术实际讲的就是一个“情”字,使情感在论辩中同样发生作用。理性的光辉或许可以令对手屈服,但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还须动之以情。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演讲、辩论中就很善于以情动人。请看二战中他为了说服美国参加对德作战,对美国人发表的讲话,其间情感技巧的运用娴熟老道,是值得我们深以为鉴的。

“我远离祖国,远离我的家庭,在这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佳节。但确切地说,我并不觉得寂寞和孤独。或者是因为我母亲的血缘关系,或许是因为在过去许多年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中,我在这里得到的友谊,或许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人民在共同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压倒一切的友谊的情感,在美国的中心和最高权力的所在地,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我们的人民讲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还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着同样的理想。我所能感到的是一种和谐的和兄弟间亲密无间的气氛。

“……

“此时此刻,在一片战争的混乱中,今晚,在所有的郊外别墅里,在每一颗宽容无私的心灵中,我们得到了灵魂的平安。因此,我们至少可以在今天晚上,把那些困扰我们的各种担心和危险搁置一边,并在这个充满风景的世界里,为我们的孩子准备一个幸福的夜晚。那么,此时此刻,在今天这个夜晚,讲英语的世界中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是一个亮光普照,幸福与和平的小岛……”

丘吉尔找到了一条说服对方的捷径: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理想及两国长期的友好关系,这些都成为美英之间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桥梁与纽带,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那么一切敌对情绪都是可以减弱的、消除的。当他深情地祈愿每个讲英语的家庭都应过一个和平安详的圣诞节时,冰山开始融化,美国人民心中善良、正义的本性开始苏醒。最终他们被打动了,被丘吉尔的言语,更为他的情感感动了。

丘吉尔的成功之道,在于他以双方共通的情感为先导,叩开对方的心扉,再晓之以理,以情达理。

以感情动人,这种情感不是盲目的,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起,这种情感是发自辩论者内心的。正所谓:“言为心之声。”这个“情”,也不是矫情,如果是连自己都不相信、不感动的主张,感动别人则是难上加难。因此,对辩论者就有了相应的要求:自己要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对论辩问题有切肤之感,也就是说自己的主张首先要感动自己。

与人辩论,如果只是一个劲地讲道理,难免枯燥单调,难以感染和征服对方,应当在说理的同时渗透情感,情理相融,把自己的情感传给别人,以情激情,情通自能理达。

以退为进,瞅准对方空隙一举奏效

辩论讲究一个“巧”字,巧用策略,善用技巧,巧言善辩,以巧取胜。在辩论中,双方你争我辩,锋芒毕露,互不相让,这时如果再继续争辩下去,就会陷入僵局,使辩论流产。这时不妨先退一步,以退为进,为自己创造回旋的余地和反击的机会,瞅准机会寻找对方的空隙,避实就虚,可以一举奏效。这种策略在辩论场上常常用到。

同类推荐
  • 剪一段幸福入茶

    剪一段幸福入茶

    本书不是谈论茶的专著,而是以茶作引子,意在营造了一种优雅的氛围,让人在美好的幸福时光中,更容易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本书分为生命成长、冷暖人间、幸福婚姻、挚爱亲情四卷十辑,每卷通过一种茶的感悟来交流若干个话题和故事,从故事中品出茶与幸福人生的关系,给我们一种感动之余的思考,一种智慧的所得,一种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斗志。
  • 幸福女人一生的11种生存智慧

    幸福女人一生的11种生存智慧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做幸福女人的幸运,但是你可以努力握紧自己的幸福。每一个女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幸福和成功是有共性的。
  • 北大老讲座及其他

    北大老讲座及其他

    本书收录了一批著名学术大师在北大的讲座,包括“校园文化的底蕴”、“教育方针与真谛”、“学术研究与探索”、“思想争鸣与学术精神”等七部分。
  • 幸福就在抬头间

    幸福就在抬头间

    本书汇集了作者100多篇充满爱和哲理的智慧箴言。告诉读者做人做事的道理和人生的感悟,是一本人生幸福手册。
  •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进入职场后,除了待人以诚,有一副好口才也是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面对上下级关系,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既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又能够让他人第一时间理解你的意思,这样的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热门推荐
  • 命运维度

    命运维度

    贫瘠的世界,人们相食。山穷水尽的女孩在背水一战中意外地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然而这一切却只是刚刚开始……
  • 陈海拉我想给你一个美好

    陈海拉我想给你一个美好

    这篇文章从一刚开始的真实,到最后就如文章的名字一样,我出于私心,给了陈海拉一个美好,但我还在连载中,想法很多,可能会边写边改掉,甚至推翻我一开始的想法,新人作者,多多支持啦
  • 玄经真解

    玄经真解

    谈文华没想到自己的太湖一游竟然改变了他一生追求平淡的轨迹。
  • 炼极

    炼极

    笑着的人类把周天万象最沉重的情绪锤炼成一柄锋利的匕首,在光明与黑暗交替的黄昏下,刺进了最后一位天神的心脏,天神临死前充满不屑的往文明深处啐了一口浓痰,像极了街道上磕着瓜子的尖酸婆娘。一群蠢笨执着的凡人把天神尸体囚禁在时代的狭隘角落,他们要开启新的时代,他们要做天地的主宰。九仙历最后一天,当世圣贤南图于万圣峰兵解,三千丈白发化为三千结,造化众生。太升历第一天,天柱界一个婴孩带着一缕风出生…ps: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指教,多多支持。感谢…
  • 中华近世通鉴(上下册)

    中华近世通鉴(上下册)

    本卷通鉴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诸方面;这些内容,按时序予以记载,述而不评,并根据需要,以一事为由头,详书一段史事。
  • 滴血轮回

    滴血轮回

    一张古老的羊皮卷藏匿着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贝的位置,羊皮卷出世,势必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林龙一个部队的末等兵,一次野外训练,被同伴恶意丢下迷失在无人岛,机遇巧合下竟捡到传闻中的羊皮卷,得到能量无穷的古剑,凡界,神界,看一个小喽喽如何称雄霸帝……
  • 王梵志诗集

    王梵志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易世界

    太易世界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相射。这是一个关于易的世界。
  • 终究还是会失去

    终究还是会失去

    《终究还是会失去》讲述的是在大一作者所经历的一次甜蜜而又伤感的爱情。没有半点为了写作而修改的成分,想以此故事来纪念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同时想告诉正在恋爱的朋友们,且行且珍惜,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邪妃来袭

    邪妃来袭

    她本是21世纪杀手榜第一的杀手风璃音,因在一次SSS级任务中,遭到闺蜜与男友的联手陷害,逼到绝境。男友将她亲自枪杀,她却因此穿越到风府的嫡女身上,改写人生。...从此,掀起了一股波涛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