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从思维创新的角度,我们审视了三位人物的生平及他们的言论。我们没有从中看到知识的巨大作用,看到的只是他们在成长历程中表现出来的超人的精神气质、见识、胆识、想象力、良好的习惯、品格、文化背景、好奇心和活生生的创造力。而这,就是我前面一再讲的维度的底蕴问题。说到这里,我觉得,要解读思维创新问题,几乎所有伟大人物都是很好的案例。因为没有创造力、没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成就不出伟业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伟人的主要精神内涵。甚至可以说,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伟人的标签。我们可以数一数我们熟悉的这些名字: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他们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但都很独到,都很有创造力。
在我眼里,孔子是个好学而正直的人,他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构建理想的社会。更重要的是,他的一切言行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这些言行几千年来影响深远,波及世界,孔子堪称世界文化的先驱与楷模。
在我眼里,老子是个深刻而淡泊的人,他的思维视角之独特、思想之深邃,世间罕有匹敌。他一生特立独行,“神龙见首不见尾”,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
在我眼里,庄子是个浪漫而率真的人,率性而单纯。他的思想深邃而瑰丽,这使他的语言风格极为奇特,汪洋恣肆、仪态万方、雄美奇巧、曼妙活泼、引人入胜。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他崇尚自然与宁静,其人格魅力历久弥芳,深深感染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
孙子被尊为“兵圣”,也是位世界级的文化人物。他的思想被西方军事家、经济学家反复研究。日本企业有效地把孙子的思想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甚至在《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序言中说,孙子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
在我眼里,墨子是个认真而自律的人,中国人的认真精神是自他之后失传至今的,这是件很可惜的事情。他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几乎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系。他是中国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第一人。他精通工艺,崇尚知识,刻苦实践,擅长推论,行为自律,真正是一位难得的经世致用的人才。
说起这些伟人,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的现代伟人中,毛泽东首屈一指。毛泽东的思想,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法宝。我的“内训”设计中就有毛泽东思想这门课,用毛泽东思想治理社会主义企业应该是我们的理想。这种理想并不排斥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方法。我深切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提出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想,用这样的思想治理企业,是最恰当不过的。也就是说,要自由地看待企业的实践,一切围绕解决问题来进行实践。所以,联系当时的实际来重读毛泽东著作,是办中国的事情最有益的取径。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联系当时的实际重读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也是办中国的事情最有益的取径。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在关键的历史时期总是能够表现出独特的、超乎寻常的思维方式,这使得他们的重大决策既切合实际,又高瞻远瞩、超前主动。毛泽东有反抗精神,小平也有,小平经常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例如“不解放思想不行”、“没有人才不行”、“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不靠自己不行”、“搞西方那一套不行”,等等,这种明确说“不行”的精神在今天尤为难得。
有些大人物之所以成为大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迥异于常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主张废除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沙俄时期侵占的1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6个英国、11个捷克。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曾对靖国神社合祭二战甲级战犯表示不满,自1978年合祭后一直没有去参拜靖国神社。应该说这样的决策是绝对出人意料的,至少本国人民对此是不理解的。这种特异的思维方式,是超越眼前格局与利益的思维方式,是关注大局走势的思维方式,是人道的思维方式,是意味深长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战略性的思维方式。这种异于常人的思维,是大智慧,也是品格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