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讲的工作者第六种思维是承诺贡献的思维。所谓承诺贡献这一点,德鲁克先生在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重点描述过,他提出管理者要“重视贡献”,“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管理者要时刻自问:“我能有什么贡献?”重视贡献,才会找到真正价值,才会关注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比如我们开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不会因为培训任务不交给高培中心而放弃不做,因为我们是在用这种方式“为油田做知识管理工作”,这比单纯地办培训班更有意义。“重视贡献的人,其所作所为可能会与其他人卓然不同。”我们不会仅从高培中心的角度看待高培中心,而且会从油田的角度、从中国国有企业的角度看待自己。承诺贡献,“是为了挖掘工作中尚未发挥的潜力”。德鲁克这句话说得很深刻。否则,在工作中就不会有远大的目标。德鲁克下面这段话说得更明白:“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么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承诺贡献的思维,与前面讲到的取法乎上的思维本质上大致相同,只是取法乎上的思维更加注重过程,而承诺贡献的思维更加注重成果。不仅如此,承诺贡献的管理者会带领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的队伍,这支队伍的每个人都更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承诺贡献的思维最重要的是要求你从一开始就把焦点放在贡献上,这甚至是一项组织原则。
铁人馆免费参观、成立铁人精神宣讲团,我当初就是建议者和推动者,至今让我很有成就感。那是2006年铁人馆落成后第一天开馆的上午,我听到铁人馆售票的消息后找到当时的局长陈述不售票的理由,认为免费开放更有社会效益,结果当天下午就停止了售票。也是这一年,我在北京大学进行短期培训期间看到北大讲座很火,就推荐局长助理尤靖波同志到北京大学演讲,宣传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如今“铁人精神宣读团”已经在国内一百多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过宣讲,形成了品牌并屡获好评。这两件事情如果仅从岗位职责的角度讲,似乎和我不沾边,但从重视贡献的角度讲就是我的一个很好的创意。
我2010年7月调任油田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主任,更加重视传播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提出成立“国器领导力研修院”(“国器”二字取“国之重器”、“国之利器”之意),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国企培训资源,也是一种贡献意识使然。现在我们做油田外部企业的培训,已经出现了三个变化:层次越来越高,由普通员工到正处级干部;周期越来越长,培训班由一两天到一两周;频率越来越快,由偶尔承办到连续承办,两年来总计培训了五千多名外部企业学员。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油田的培训,还要把高培中心做成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培训基地,进而我们要成为国有企业培训基地,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两到三代人的努力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企业培训机构。这是个分三步走的阶段性的战略任务。两年来我们把这件事情当作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作了很重要的事情来做,我们要继续传播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
配合油田“走出去”战略,我们的培训也真正走出了国门。两年来在油田承办了二十几期苏丹、伊拉克石油专家和官员培训班,共计培训两百多人。2012年初在伊拉克建立的培训基地连续举办了二十多期培训班,共计培训六百多人,这都是突破性的成绩,具有特别重要的、标志性的意义。将来如果苏丹局势稳定的话,我们也要在那里建立培训基地。我们要为中国石油做中东地区的培训,今后中国石油走到哪里,我们的培训就延伸到哪里,我们中心的年轻人也就会有更加广阔的舞台得到锻炼。
重视贡献,对培训工作者来讲,要善于创新研制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是真正能够代表培训品质的事情,是培训界的“高科技”。这也属于项目研发范畴。两年来我们研制了七种学习方式,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油田技术专家培训班中应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也真是下足了功夫,光案例式学习的总结会我们就开了14次。更重要的是为中心培养了一批主持人和观察员,这批人将来会成为中心今后做高品质培训的财富。
我觉得管理者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培养人。比如,这两年我们培训中心就是致力于培养中心自己的人。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培养的:一个是促进转变观念,另一个方面是促进业务成长。
转变观念,中心一直把这一点作为关系中心未来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主要是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中心的使命、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中心的发展目标、中心的战略、中心的行动方案、中心员工的目标、中心的校训、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心的使命就是为油田持续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急需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支持;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做高品质的培训;中心的近期目标就是做石油石化企业培训基地,中期目标是成为国有企业培训基地,远期目标就是通过两到三代人的努力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企业培训机构;中心的战略就是“做强内训,内训外化,做精外训,外训内化”;中心的行动方案就是挖掘与培养“内训师”,整合与重塑“外训师”,针对油田培训需求,以设计研发各类课程和学习方法等个性化培训产品的方式为油田做知识管理;中心员工的目标就是追求成长,释放潜能,尽职尽责,快乐工作;中心的校训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保持优势中打造优势,在转变发展中推进发展。
在促进业务成长方面,中心一直要求培训前在需求调研、课程设计上下功夫,培训中在课程导入、课程总结上下功夫,培训后在催化、评估上下功夫——包括对课程、对学员和对师资的评估;中心还将全部员工分为九个“内训”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在深入推进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七种新的学习方式中,我们着力在中心培养一批学习促动师、催化师、主持人、观察员。为了使员工深入理解中心倡导的理念,我们还创办了带有明显导向性的“主任奖”,轮换使用中心的年轻人采取全员访谈的方式在全中心评选获奖人选。这也是采用高度民主的方式评选出来的奖项,目的就是引导和激励员工转变观念、促进业务成长。
正是因为这两年我们做了这些“企业培训机构本应该做”的工作,并且做得比较好,我们才得到了油田公司的肯定和信任,为我们向外交流提拔了两名领导干部,内部提拔使用了两名领导干部进入班子,还配备了两名主任助理专门负责项目研发和海外培训工作。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中心虽然单位很小,但是如果胸怀和视野足够大的话,事业就会做得很大,作用就会发挥得很大。
如今我们中心在国内培训界已开始有了一点影响力,不仅承办油田外部的培训项目越来越多,走出去授课的中心“内训师”也明显增多,并且得到好评,来中心或有意向来中心参观考察的业内同行也在增加。中心培训成果两次获国内“金奖”,前些日子又获《培训》杂志邀请加入《培训》杂志理事会企业大学委员会,并邀请我们担任2013年度理事会理事。
重视贡献,还要从业务之外找些切入点去做。比如,两年来我们中心设立公开书架,设立“图书漂流点”,三个校区全部实行禁烟,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甚至很多人打车到中心来扔废旧电池。所有这些小事其实都会形成很好的文化熏陶作用,更有助于中心树立良好形象,更有利于建设一支高品质的队伍,也就更有利于做出高品质的培训。所以,正如德鲁克先生讲的,“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重视贡献的人,其所作所为可能会与其他人卓然不同”。
小结:工作是神圣的,工作为我们带来食物,也带来朋友、带来荣誉、带来自豪感和幸福感;工作者是光荣的,工作者可以自食其力,养家糊口,还可以奉献社会;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工作;但工作者还必须修养自己的精神境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要努力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因为良好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工作者的才能更好地锻炼和发挥出来,从而去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