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4900000043

第43章

为了为这一论断提供有力的证据,弟弟奥维尔开始想方设法做实验。为了节约资金和原材料,莱特兄弟不得不在家里做实验。他们发明了一套装置,模拟户外环境。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风洞”。这个风洞看上去只是一个老式的淀粉箱子。在1901年的秋季和第二年的初冬时节,莱特兄弟在风洞里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的翼面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此时的莱特兄弟,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完成了一项其意义重大得无法估量的工作。他们不只是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正确测试的风洞,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风洞得到整套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了飞机的人。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风洞仍然为各种各样的航空实验室所广泛应用,只不过是配备了更精密的仪器罢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风洞的发明和实验,莱特兄弟就很难制造出飞机来,也就没有今天这样辉煌的航空事业。

春去冬来,转眼3年就过去了,兄弟俩的试飞非常成功,成为有名的飞行爱好者。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觉得滑翔机再好,也得借助于风力,而且无法自行升高。如果给滑翔机装上动力装置的话,那么一定可以飞得更高更远。所以,1902年在结束了飞行实验之后,莱特兄弟开始寻找合适的发动机。

当时,美国的一位叫兰格勒的博士也开始研制动力飞机,并且获得了美国政府5万美元的支持。结果,在兰格勒试飞的时候,飞机却一下子从空中栽了下来。一些好心人善意地劝说莱特兄弟,不要再冒风险,但他们丝毫没有动摇。只是他们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无奈之下,莱特兄弟只好自己动手,制造了一台轻便的汽油发动机。然后,根据滑翔飞行所取得的数据,精心设计了一架机翼长12米,总重量340千克的双翼动力飞机。

1903年,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莱特兄弟顶着刺骨的寒风,带着他们的新型飞机再次来到了基蒂霍克。12月17日,莱特兄弟向附近热心的人们发出了试飞的信号,但由于天气不是很好,风又很大,很多人都没有来观看,只有5个非常热心的人来观看他们的试飞。奥维尔开动了几分钟引擎,以便让发电机烧热。然后解开了把飞机栓在轨道上的铁丝,飞机开始迎风滑动了。威尔伯就跟在飞机的旁边跑,他扶着机翼以保持飞机在滑行时的平衡。飞机在滑行了12米后,顺利地升空。由于对飞机控制系统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飞机在空中晃来晃去,爬升最高时仅仅只有36米。飞机在空中也就停留了12秒,飞行了大约三十多米,然后就一下子掉了下来。

但就在这短短的十几秒,却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机的飞行。目睹这次飞行实验的5个人大概也没有意识到这次飞行的重要意义,但他们的到来,还是让莱特兄弟激动不已。兄弟俩接着又试飞了几次,最理想的一次历时59秒,飞行距离240米。兄弟俩欢呼雀跃,多年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第二天,《弗吉尼亚向导报》头版头条向人们报道了莱特兄弟飞行成功的重要消息。报道的撰写者又把这次飞行成功的新闻写成通报寄给美国的其他21家报纸。可是几乎所有的章辑都以为这位记者在危言耸听,根本就没有把这条重要信息给刊登出来。

保守和偏见不能改变莱特兄弟为航空科学献身的志向。他们坚持进行新的探索,相继在欧洲和美国的公开飞行表演中取得惊人的成功。在巴黎的一次飞行表演中,飞行时间已达2个小时22分钟23秒。不幸的事情也发生过,奥维尔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失误,同机者当场遇难,奥维尔幸好只是负了点伤。

1912年,年仅45岁的威尔伯英年早逝,并没有看到飞机用于杀人武器的残酷一幕,而奥维尔晚年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内疚不已。

【余论】莱特兄弟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献身航空事业的精神终于为世人所公认。为了表彰他们对航空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莱特兄弟当年试飞的基蒂霍克,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大理石纪念碑,缅怀这对兄弟为人类航空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吕厚轩)

穿越空间的电话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传略】贝尔,电话发明者。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市,1922年8月2日卒于加拿大新斯科省。1861年,从爱丁堡皇家高等学校毕业后,跟随祖父A.贝尔和父亲A.M.贝尔移居加拿大安大略省布朗特福附近的乡村。贝尔的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聋哑人手语的发明者。贝尔的妻子曾是他父亲的学生,一位耳聋的姑娘。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声学和语言学有浓厚的兴趣。他在大学所学专业和后来进行的研究都和声力学有关。1871年4月,贝尔到美国波士顿给聋人讲授“可视语言”。1873年,任波士顿大学嗓音生理学教授,不久后加入美国国籍。1874年,贝尔研究出电话的工作原理---变阻理论。1875年6月,贝尔和沃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试制出世界上第一部传递声音的机器-磁电电话机,并于1876年2月14日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书。1876年3月10日,贝尔发明了电话。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此后,他又进行了利用光线传递声音的试验。运用电话的原理,他利用硒晶体和薄镜子试制了“光音机”。此外,他还试制成功了“水翼快速汽艇”以及一些航空动力方面的设备。1880,法国为表彰他发明电话的功绩,授予“伏打奖”,并资助他5万法郎在波士顿设立“伏打试验室”。贝尔一生独自获得18项专利,和他人共同获得12项专利。这些专利中,有14项是属于电话和电报方面的。

【影响】有人说,电话是一支唱了一百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声音缭绕,响彻寰宇。而这一切,我们都应该感谢电话的发明人---贝尔。

电报的发明,把人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向远方。这是人类信息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但久而久之,人们又有点不满足了。因为发一份电报,需要先拟好电报稿,然后再译成电码,交报务员发送出去;对方报务员收到报文后,得先把电码译成文字,然后投送给收报人。不仅手续繁多,而且不能及时地进行双向信息交流。要得到对方的回电,还需要等较长的时间。

人们对电报的不满足,促使科学家们开始新的探索。

最早提出远距离传送话筒接力传送信息建议的是休斯。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休斯为这种通话方式所取的名字---“电话”,却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纪3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探索用电磁现象来传送音乐和话音的方法,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是贝尔了。

1871年,贝尔从苏格兰回到美国,任波士顿大学音响生理学教授。电话发明多年以后,贝尔感慨地回忆道:“我现在意识到,如果我是个电力学家,我就不可能会发明电话。研究电力的不会如此愚蠢地去做此尝试。”

1873年,贝尔成为波士顿大学的一名嗓音生理学教授。白天他利用视图语言系统教聋人,晚上研究声乐电报。1874年,在朋友的建议下,贝尔为聋人研究一种助听装置,它能使耳膜震动。他设想,能否通过说话人声音强度的变化来改变电流促成声音传输膜片的震动。贝尔就这样发明了电话的原理---变阻理论。但真正正确运用这一理论又花了贝尔整整两年时间。

1875年3月1日,贝尔结识了约瑟夫·亨利,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电磁并启发摩尔发明了电报。亨利对贝尔的电报研究并不感兴趣,他劝说贝尔放弃其他工作,专门从事研究电话。亨利对他说:“你有一个伟大发明的设想,干吧!”当贝尔说到自己缺乏电学知识时,亨利说:“学吧!”

1875年的一天,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分别在两个房间配合做一项试验,由于机件发生故障,沃森看管的发报机上的一块铁片在电磁铁前不停地振动。这一振动产生了波动的电流沿着导线传播,使邻室的一块铁片产生了同样的振动,振动发出的微弱声音被贝尔听到了,引起他的极大注意,由此启发他产生了新奇的联想和构思。

同年6月,贝尔和沃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试制出世界上第一部传递声音的机器──磁电电话机,并于1876年2月14日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书。

这种电话机的原理是:对着话筒说话,使话筒底部的金属膜片随声音而振动,膜片的振动带动一根磁性簧片随之振动,在电磁线圈中便产生了感应电流,电流经导线传至受话一方,使受话器上的膜片相应的振动,将话音还原出来。

然而,这台机器真正开始工作是在1876年3月10日这一天。当时,贝尔正在做实验,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脚上,痛得他不禁对着话筒向正在另一房间里的沃森大叫:“沃森,快来帮帮我!”不料,这一求助声竟成为世界上第一句由电话机传送的话音,沃森从听筒里清晰地听到了贝尔的声音。

贝尔在得知自己试验的电话已经能够传送声音时,热泪盈眶。当天晚上,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预言:“朋友们各自留在家里,不用出门也能互相交谈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1876年3月10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话诞生了。从此,人类的通讯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

1878年3月25日,电话的发明者贝尔这样预言,“可以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联接到私人住宅、乡村、船舶和工厂等。也可以设立中央电话局,通过主干电缆线将各端电话筒联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城市中的任何两个地方都能直接通话。这个方案,即使目前难以实现,但我确信,这将是公众采用电话通信的发展方向。我还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话线还可接通各国电话公司的总部,甚至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能与别的地方的人直接通话。”

这一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投身于电话机的改良工作。1876年,他研制出碳精送话器,并获得了专利。他的这项发明使电话的性能大大提高。直至今日,我们的大部分电话机使用的仍是碳精送话器。最初的电话机身要自备电池和手摇发电机,才能发出呼叫信号,它只能用作固定通话。1880年到1890年,出现了一种“共电式电话机”,可以共同使用电话局的电源。这项改进使电话结构大大简化了,而且使用方便,拿起听筒便可呼叫。自动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只小小的拨号盘,从此,人们就可以通过交换台任选通话对象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接近了,电话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电话机不仅数量激增,品种和功能更是今非昔比。除了传统的人工电话、自动电话外,还出现了许多特种电话。如能充当“值班秘书”的录音电话、书写电话、闻声见影的电视电话、信手拈来的无绳电话、随身携带的移动式电话。此外,还有“数字电话”“口呼行动电话”,甚至使聋哑人能通话的“聋人电话”也已试制成功。

自从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讯革命在这些巨变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为通讯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新天地。随后,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并于1964年通过卫星实况转播奥运会。进入90年代,网际网络异军突起,它正在把电讯、资讯科技、广播和大众传媒融合为一体。

【余论】说到电话的发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由于贝尔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这部电话机的送话器,在原理上与另一位电话发明家格雷的发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诉。一场争夺电话发明权的诉讼案便由此展开,一直持续了10多年。最后,法院根据贝尔的磁石电话与格雷的液体电话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几个小时提交了专利申请等这些因素,做出了电话发明权归贝尔的判决,至此,为电话发明争议案画上了句号。尽管如此,电话的发明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凝聚着包括贝尔在内的许多电话发明家的智慧和汗水。

(任英姿)

剪掉“辫子”的无线电之父

马克尼

(1874~1937)

【传略】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著名的无线电发明家。1874年,马克尼出生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家庭富足,未受学校教育,而是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1894年,年满20岁的马克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兹在几年前所做的电磁波实验,他很快意识到利用这种电磁波可以向远距离发送信号而又不需要线路。经过一年的努力,马克尼于1895年成功地发明了一种不需要线路即可发送信号的装置。

同类推荐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汪精卫第三卷

    汪精卫第三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热门推荐
  • 邪凤御龙:压倒小夫君

    邪凤御龙:压倒小夫君

    无意之中捡到一枚蛋,无意之中,把这枚蛋孵化了出来……囧!神呀,谁能告诉她,为啥这枚蛋里出来的‘萌萌哒’的东东是啥玩意儿?整天往怀里钻,她能控告他吃豆腐吗?“干巴巴的,没劲,一点都不丰满!”某小兽鄙夷的看着某女子很是嫌弃!某女听后怒火中烧……提起一把刀就追了出去!“今晚大爷要吃红烧凤凰!”……“大婶,你傻了吗?连自己是男是女都分不清楚了……”合欢树下,他对她说,待你长发齐腰我便来娶你……傻傻的她默默等待数载,等来的是他成为了别人的新郎……当乖巧腹黑的圣女殿下遇到邪魅入骨的凤王殿下的时候,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又会是怎么样的基情四射?
  • 全球梦境

    全球梦境

    江枫被现实所遗弃,却又在梦境里重生。吟一首从古至今的孤寂战歌,创一场上天入地的生死较量。悲壮的鬼神之泣,远方的龙战于野,古老的王国不朽......到底是什么,让他紧握手中玄月,殊死追逐溃散的真理?所有浩劫的伊始之初,是否都是未曾破灭的希望?这是他的梦,也是你的梦,伴随着心脏的跳动,全球梦境,永不停歇!新书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
  • 樱梦魔法学院

    樱梦魔法学院

    梦蕾,梦蕊,两个从小就与家人失散的女孩,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新生代偶像。在朋友与粉丝的帮助下,她们与朋友们一同踏上了寻找家人的魔幻校园之旅。与此同时,一个惊人的秘密正在悄悄地冒泡……
  • 逆命之剑指苍天

    逆命之剑指苍天

    万古轮回,天地大变局,到底是谁在幕后操控?!谁在布局?!他们到底有什么目的?!我的命运,又为何总有人操纵?!我不甘!我命由我不由天!世人阻我,我便让这世间血流成河!天若阻我,我便让这天灰飞湮灭!
  • 五行:使命之战

    五行:使命之战

    一名平凡的大学生,被神奇的系统所选定,前往一个充满五种力量的国度,然而,跟他那失踪的父亲也有关系,星空战舰,宇宙之战,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他有所关联。。。
  • 增修教苑清规

    增修教苑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我们不约

    校草我们不约

    “萧陌,咱们不熟,OK?”沫雨希一脸正经的看着萧陌,但是萧陌却说“你纸张了,连我是你订了娃娃亲的对象都不知道了。”萧陌伸手就给了沫雨希一个爆栗。沫雨希捂着头说“别打我,我错了还不行吗。”“纸张你现在才知道。”(这是一个,漫漫人生追妻路,然而女主智商又低,男主表示漫漫追妻路何时才到头啊!)
  • 《晚逝.A》

    《晚逝.A》

    青春是一场永不磨灭的记忆,你越想忘记它就越把你抓的更紧,你越想逃脱它却仍然不离不弃。它让你你无法选择——这就是青春!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神迹仙踪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神迹仙踪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怪行少女

    怪行少女

    监狱生活我跟队长说:给我支笔吧。队长虽阅历无数,这次也像见外星人似的看了看我。后来,队长看了我的“怪行少女”。我想,也许长年和罪犯打交道,文章基调还适合他的口味吧,所以奇迹发生了,他答应每天给我一小时写作时间。队长说,写完的东西先给我看,如果好还可以贴在黑板上。不过不允许牵涉政治和色情。我说一小时太少了。他张口就骂,说监狱里排第一的是劳动指标,不是什么狗屁文章。我低头连连称是,心想出去非把你烹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