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300000026

第26章 串门杂忆(记黄宗江)(2)

他写过一篇赞扬青年摄影家吴刚(吴祖光、新凤霞之长子)的短文,看在其父其母的份儿上,黄捧场按说也是应该的,何况吴刚在拍摄戏蓝人物上还钻出了若干新道道儿呢?然而,黄没有单纯就摄影艺术发言,因为他有一次在吴祖光家里,亲眼看到吴刚扛着笨重的摄影器材爬上四楼--黄忽有所悟,心想这个艺术界的”重体力劳动者“多可爱呀!要是有这么个女婿该有多好!黄甚至把这层意思和老朋友刘厚生的夫人”悄悄交换“,厚生的夫人也后悔”没早下手“。黄就把这一感慨,颇为含蓄地写进了文章,不料发表时,有关的字句却被删节了。全息投入,是他发言、写文章时的可贵习惯。

不久前,我受几位外地票友之托,约请首都中年京剧名伶在前门吃中饭。刚巧上午在一个座谈会上和黄相遇,我悄悄讲起中午有这么一回事儿,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他听了动情良久,又迟疑良久,最后摇摇头,说散了会赶去就晚了。我只好提前离席,赶赴那个饭庄,席中顺便讲到黄”因交通不方便可能不来了“。谁知话没落音,黄就汗淋淋地”挑帘“而进,席中之”角儿“一片欢呼--虽然此际黄”挑帘“没有摆出”亮相“架式,但他这位”’角儿‘中之’角儿‘’却是没有疑义的!黄落座乃讲,刚才要不是搭乘某某领导同志的轿车,今儿就看不见大伙了。继而主动报告:他已搬家--搬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新建单元楼。好固好矣,可就是远远离开“焦大故居”和“故居区”,远远离开门前小树以及树上的小鸟了。“我真舍不得呀,我门前的树虽不高,但弯弯斜斜得可有姿态了;树上的小鸟不但能唱歌--(此时忽然弯过头来,看了一眼邻座的孙毓敏,停顿片刻)她还会唱戏--唱的是苟派!”举座大笑。

黄搬家已经五六年了。最初我很不习惯,有时骑车路过那个垃圾筒环绕的小跨院,常有“人去楼空”之感。有时顺路来到荷花市场,奇怪荷花怎么不香了,什刹海的水面怎么也不亮了?好几位住在什刹海的老文化人,也在默默地想念宗江。他们告诉我“:宗江冬眠去了。待等明年春早,树枝儿上一见绿,他会立刻飞回到我们当中的。否则,开辟‘故居区’时就没他的份儿喽!”

可惜这话没能实现,这几位老文化人如今也先后“去”了,有的搬家离开了什刹海,有的则离开了人间。就连我,半年前也搬到北京的东南角。有时骑车回来,忽而发现垃圾筒没了踪影,要么就发现某处又新开了某个商店。什刹海一片新容。我骑车到荷花市场,对着那绿水默默叨念:祝所有的老居民一切平安,愿搬走的人有空儿也回来串个门儿,共同回忆一下我们的老街坊,回忆一下我们的青春年华。

俞振飞的两幅墨迹

我收藏了俞老的两件墨迹。虽然他并不以书法家名世,晚一辈的我,居然也没把它们当做“墨宝”看待。

80年代初期,当时我已经写了不少有关京剧的散碎文章,心中总有一种踟蹰之感: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我想,自己不是演员,也不准备再当编剧,只打算以“品戏”了却此生,所写文字也应集中在“品戏”之上。为了更好地激励自己,书房似也应有一幅“品戏斋”的匾额。请谁写呢?写者白应是梨园老人,更该是德高望重之人,当然,其书法也应有相当水准。我“满世界”寻找,终于把目光投向上海,凝聚在俞老身上。

记得1981、1982年某日,苟夫人张伟君忽然打电话找我。

到了苟宅一问,原来是俞老很快要到北京唱几场戏,不想住大宾馆,只愿住苟宅的南屋。张伟君当然高兴,可家里没人会做南方菜。找我,就是希望我能介绍一个南方厨子给她。我十分奇异:这事儿怎么会找上我?张伟君也奇异起来“:你跟俞老不是很熟的吗?”我说自己很景仰俞老,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拜识。张伟君笑了起来,拿出一张上海的《新民晚报》“,看,上边有你的文章,写的是我们家的事儿,是俞老前几天刚从上海寄过来的……”果然《,苟慧生教女成“龙”》,是我两周前寄过去的,不过我还没有接到上海寄来的报纸。看来这是“缘分”--在我还没认识俞老的时候,他倒先“认识”我(的文章)了。

大约过了半年,我和梅兰芳的子女去往江南,第一站到上海,第一个行动就是拜访俞老,请他谈谈有关梅的往事,因为我和梅的一位公子准备合写有关梅的电视剧。从这个角度和作者采访俞振飞(1984年)层次拜识俞老,我当然求之不得;作为俞老,自然也由衷高兴。

后来,虽然电视剧因故没拍,但俞老却记住了我。

有了这两重“缘分”,我于是转托俞之女弟子岳美缇,求她到俞老处替我转求。岳去了,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除了求到一幅“品戏斋”的匾额,还要来一本俞老的著作《俞振飞艺术论集》,俞老用毛笔做了题署。真是喜出望外。我认真拜读了俞老文集,更把匾额高悬书房。匾额上的字,就仿佛是俞老的眼睛,每天都俯视着我做文章。我,也在写累了、写乏了,或者文思穷竭的时候,习惯仰头和俞老交换一下目光。也怪,每每这样做了之后,我就又充满了力气,增加了才思。借助这种默契,我在各地报刊开了不少“品戏斋”的专栏,并先后出版了《品戏斋夜话》、《品戏斋札记》和《品戏斋神游录》;更重要的,是关于京剧应该“品”什么和怎么“品”的思考,在慢慢深入和系统化……可以说,俞老题写的这块匾额,是我认真走向京剧学术研究的起点。

在这之后,我很偶然地得到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的赠书,他一寄就五六本之多。我最爱的是《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书可以从两边读,一边是中文,用毛笔精书影印,另一边是英文。两种文字之间,夹着32幅古代造园图。这本书采用了“大16开”,中文封面上的题签是俞老写的,极为严谨又十分潇洒。此书文字仅三五万字,贵就贵在简洁;有时高屋建瓴,有时细入毫发;诗、书、画、文四者有机结合,使得园林艺术盎然纸上;没有丝毫的说教,而是带领读者一道审美;此外,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我以为就是把“最古典”和“最现代”,融汇得天衣无缝。我爱极了,爱到发疯的程度,真希望有天自己也出它一本,那须是自己的“盖棺之作”。也要中英两种文字同刊,中文部分也用毛笔精书,两种文字间也夹着古代梨园绘画。书名就定为《戏品》二字(可以和古来《诗品》《、棋品》、《画品》相比照),中文封面也要请俞老亲笔题签……忽然,我又迟疑起来:自己的“盖棺之作”要等到哪一年?俞老当时就八十有六,他能否等得到--看来,必须及早动手。恰巧,这时我的《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出版了“,一事不烦二主”,于是又请岳美缇把拙作上呈俞老,并再求一幅墨迹。不久,岳就从上海寄我一包书,其中夹着一小张宣纸,打开一看,一幅竖写的“戏品”二字,果然于眼前熠熠发光。

现在《,品戏斋》匾额依然高悬于我的书房,依然不时和我交换着目光。这幅《戏品》您看不到,原作夹在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当中,或者说,它紧紧夹在我的心中。我时常想起自己和这两幅墨迹的“缘分”--一幅,是我投身京剧研究的起点;另一幅,将伴随着我走向著述和人生的终点。

同类推荐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
  • 山道

    山道

    本书分“山道”和“品味”两部分,顾名思义,也就是谈自己对“山”和“味”的感觉,并把这感觉及时地抒写出来。尽管自己深知,要达到“使一个爱欲的幻想,容纳到柔和轻盈的节奏中”(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的境界是那么的遥远,但也更深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于是,也就思考了,也就抒写了。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热门推荐
  • 魔魂纪

    魔魂纪

    东方簌落密林,古老神秘。南方水域五族,离奇消失。西方魔幻冰原,缥缈人烟。北方问鼎阿努,叱咤云巅。军人少年带着阳光与热血自阿努而来,命运的捉弄使他被卷入一场阴谋。可由此开始,他意外地一步步揭开了身世之谜……一切究竟是宿命?是报应?还是诅咒?重重迷雾的背后隐藏的又是什么……?《魔魂纪》将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玄幻故事。有兴趣请加读书群330917761
  • 欲逐天下

    欲逐天下

    万千闪耀的天河中,骤然落下一物它是谁?它为什么降临?一个男婴的哭喊,意味着什么?谜一样的身世.谜一样的体质.谜一样的剑.诸界因他而颤抖!万物因他而恐惧!少年喃喃说道:"我因何而生,又该去往何方?我要踏遍这世界所有寻找我要的答案...”
  • 一世倾城:妖妃哪里跑

    一世倾城:妖妃哪里跑

    嗯?十里红妆?不要!嗯?江山为聘?不要!嗯?帅哥暖床?不要!女强魂穿废柴!手刃渣女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说好的倾尽天下呢!说好的绝代风华呢!说好的万千宠爱呢!说好的美男成群呢!说好的幸福呢!这该死的设定!(废柴+女汉子)/2=作死的蠢货另外不知道从哪家神经病撒丫子跑出来的冰山渣男:“无肉不欢你懂吗?”她邪魅一笑,不屑地瞥了他一眼:“现在扫黄!”
  • 我是不是你的猫

    我是不是你的猫

    五年前,你的那一盏灯留住了我;五年后,我吻了你,但是我有了爱人;在不同的角色我总能遇到你,到底你是我的缘还是我的命?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好友,在各自的世界里遭遇着不同的恋情,到底哪种爱才是你要的?
  • 畅游异世界

    畅游异世界

    受尽欺辱的杨战,成为神选者者后,在无穷无尽的异世界里穿行,又有着怎样的机遇?(生化危机)(斗破苍穹)(复仇者联盟)……
  • 回清从龙

    回清从龙

    一个高中生阴差阳错的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附在了康熙最宠信的魏东亭身上。对清朝本无好感的他,为了不让中国重蹈历史的覆辙,更为了广大同胞不受兵燹之灾,他委身清朝,尝试一下和平的变法。但夷狄就是夷狄,终是烂泥扶不上墙,为了中国人不在鞑子的奴役下退变成半野蛮人,堂堂中华不在东虏的蹂躏下变成荒凉之地,他开始寻找中国的“真龙”,举起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
  • 快穿之苏小小逆袭手札

    快穿之苏小小逆袭手札

    《苏小小逆袭手札》第①条:逆袭人生三大准则,脸皮要厚,毒舌攻要深,恶趣味要浓。第②条:可以无节操、无下限,可以骂人但不可以说脏话,可以耍流氓但是要懂礼貌。第③条:要卖滴起萌、耍滴起二、扮滴了萝莉、演滴起女王、装滴了高富帅、玩滴起小清新、咽滴下重口味!这就是一个一心想要重生的妹纸在逆袭路上丢了节操越走越远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
  • Lance

    Lance

    大概讲的就是以兰斯为主人公与周围的人发生的事情,最终都走向幸福生活的故事吧?会写成什么样我真不知道……随心写的……如果这本书我坑了……别打我……如同我的签名一样,我是真·神坑,入坑需谨慎啊
  • 邪魅总裁:迷糊小甜妻

    邪魅总裁:迷糊小甜妻

    她只是普通的女生,无意加入豪门却越陷越深,父母失踪,弟弟病危,扑朔迷离的兄弟关系,到底谁是爱我的,我又究竟爱的是谁,谁是可以爱的,谁又不可以爱,隐藏在迷雾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你爱错了我,还是我爱丢了你。我本无意,却伤了众人,错乱了你,迷失了我。
  •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9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犹如一声霹雳春雷,预兆着一个沉睡的民族开始真正地觉醒。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斗,缔造了新中国,建设了现代化的伟大国家。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然而,在走过90年之后,我们亲爱的党越来越面临着一个必须百倍警惕的现实:8000多万党员中,党员的纯洁性、党员的信仰感,似乎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警惕。正如革命领袖们一直教导我们的:党如果变质,首先是从党内和党的干部身上开始。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每年有几百万的参观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参观人数保持不断的上升,烈士英雄事迹的感染震撼、叛徒特务的卑鄙无耻,给参观者许多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