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300000009

第9章 解读萧乾(2)

无须再行引录。一个鲜明的印象攫取了我:萧老变了!他真是越老越豁达、越老越慈祥。现在已经到了我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他的时候了。找出他近年送给我和妻子的七八本书,我在其中夹过一些小纸条,也在一些页码的字里行间画了横线或加了注释。这些都曾是引我深思的“兴奋点”。萧老的一生,大约就是从这些“兴奋点”上跳跃向前的。别人习惯“摸着石头过河”,他却是“跳着石头过河”。他从不讳言自己的一生走过弯路,但他也的确因此走过别人连想都没敢想的胜利和成功之路。

他已经85岁了,如何给他的一生“定位”呢?我以为,与其“定位”在“著名记者”或“著名作家”上,还不如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一生都是个“不带地图的旅人”。他的早年是这样的,时局混乱,可他有时磕磕碰碰,有时如鱼得水。上了名牌大学(燕京大学)不“一气儿”上完,’中间休学跑南方去了一年,回来后又从英语系转到新闻系。进《大公报》后依然旧习不改,从喜欢跑外地发展到跑外国,到了外国又是“一赶三”--既当老师也当学生,之外还当《大公报》的记者,除了不断给国内报纸写新闻通讯,还翻译了自己的小说为英文,甚至直接用英文写书。看来,他的性格以及能力,完全能胜任这种纷乱的局面。看来,这是他的命,也是他的性(格),源出他的拧,更是他的幸(福)。在他的晚年,这种旅人性格依然未改,只不过开始知道带“地图”的好处了。他勇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最尖锐也最动人的题材。在全国政协委员的例行视察中,东北的鹿场招待他们观看锯鹿角(以取鹿茸),于是萧看到如下的镜头:

前后表演一分钟,然而可真吓人!先把鹿赶进木栅栏里,有个装置可以把整个鹿头卡住。然后不打麻药,就哧拉哧拉硬把它的犄角锯下。善良的鹿疼得一边跺蹄子一边呜叫。快锯完时先关照大家隐蔽好,然后木栅一启,满头血淋淋的鹿就如一匹猛兽窜出去。它疼得四下里乱蹦乱撞,一路地上都是鹿血。这时,我立刻想到了遇罗锦和张志新。为什么想起她们两个?我想:一、她们都像鹿一样纯洁、善良。二、割张的喉咙时,她的痛苦不会比这轻。那么多人写雷锋--听党话的模范,可很少也来写写这两位敢于同邪恶抗衡的硬骨头。

萧把这种绝对真实的感受,先用家信告诉文洁若,然后又收进自己的集子。我以为,萧在写家信时确信自己带着“地图”,因为党已然对若干历史问题做出了决议,这种感慨完全是正当和积极的。此外,他在对自身肌体的探查上,也采取了带着“地图”的探访。他感慨自己“要作为健康人,首先就得把五脏六腑理顺。1972年我得了冠心病,中西医都请教过。当一位中医给我开舒肝理肺的药时,我告诉他,我的肝、肺都还好。他的一席话至今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五脏是连着的,行医最忌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病之道,其实就是把五脏六腑相互关系理顺。”在治病中想真正理顺内脏间的联系,没有一份儿相应的“地图”显然是不成的。

在他的一生中,曾有两个女性对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是杨刚。我母亲也熟识她,她是使我母亲很少由衷敬佩的女性中的一个。母亲说她很能抽烟,能写“老长、老长”的社论,能做“很理性、很理性”的思考,母亲还说她是个“不像女人”的女人。但萧乾不能没有这指路的女神,每逢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如果没有她来“现场指导”,萧准要出乱子。杨不幸在1957年去世,后来萧的步伐果然就乱了。再一个是文洁若,是她面对苦难的超人勇气,给萧以继续求生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萧“复出”后的这些年,她面对陡然上门的荣誉和享受,一点没有被诱惑,而是把头深深埋在书桌里,日以继夜地写啊写啊。只要她在身边,萧就时刻感受到一种鞭策,一种鼓励。当然,她没能更多地照顾家庭和孩子,是她实在没有那一份儿时间和精力。因为她心目中的“萧乾夫人”,就只能是像“现在的自己”这样的。幸好,她所缺乏的这一部分劳动,由自己可敬的三姐代劳了。

我读过萧的年表,发现他是“两头大”而“中间小(乃至无)”“。两头大”中开头儿的那个“大”,是指他青壮年时期的迸发热情,显现才华,干什么成什么,无论哪一样都显现出人生的主动性。相比之下,后头的这个“大”,是对他“复出”后成功的记录,哪年哪月出了什么书,哪年哪月到哪儿演讲或领奖(后来就是给别人颁奖)。两个“大”相比,我感到头一个更动人和更美丽,相比之下,后一个就因“饱经磨难”而显得深刻了。

“中间小(乃至无)”也就是“饱经磨难”所形成的事实,是那一代人共同的悲哀。和我父母相比,萧的“中间小”仍显“辉煌”。我曾设想:假使萧1957年“没出事儿”,按照他的性格逻辑,此后的22年间他又应该做出多少“上天下地”的大事情?今天让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仔细猜测,他果然就能逃出时代造成的大劫难么?那些由他做出的“上天下地”的大事情,果真就能通过历史严峻的考核么?恐怕也难。估计像他那样的性格,即使在1957年漏网,。文革“肯定会”在劫难逃“。这样一想,觉得还是”先吃亏“更好一些”,先吃亏“先觉悟,至少可以赢得”改正“后二三十年的安详日子。

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在人生谋略上强调”不说假话“,这和巴金的”坚持讲真话“好像不完全一样。到底区别在哪里?萧和巴金之间,到底谁对谁不对?我觉得他们二位的文化背景不太一样,同时在”十七年“中境遇也不一样。巴金激进,孤高,凌厉乃至脆硬,重点在文学,习惯反省和鞭笞自身。他许多地方与当代中国的大背景不甚协调,不太可能熟悉鼻烟、相声和“六指儿”,当然也因此而可贵。萧习惯生活在很深的北方世俗文化中,他性格中的“老北京”成分不少,至今文章中还一口“京片子”。“老北京”到底有什么特点?从好处看,是它的“皮实”,有韧性,任外界怎么着,结果我还是我。当然,也有不那么积极的东西“,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都潜移默化在“老北京”的人生哲学当中。萧对相声的熟悉和精通,也从一个侧面钝化性格。相声极少有投枪匕首,有的只是怨而不怒。相声能够帮助咀嚼人生,但不可能戟指人生。其实,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两面性,出世与人世,热情与冷静,乃至“坚持讲真话”和“不讲假话”,都不要简单说哪个好与哪个不好,只应该使二者相辅相成。我特别想讲,如果把巴金和萧乾的这两句话用在不同的方面,处理问题就“绝对顶峰”并“圆满自如”了。但因为每个人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一般只在具体行业的特定层次上定位,所以就无法相互代替。这个社会不能没有巴金,同时也不能没有萧乾。巴金和萧乾各有位置,也无法分出高下。就我个人来讲,似乎更接近萧老一些。比如十多年前,我既写阐述京剧学术的文章,也写批判社会恶现象的杂文。可后来觉得精力不够用,同时发现京剧文化尚是一个空白课题,要想让京剧从逆境中突围,从京剧文化“做起”才可能以一当十。由此,我便把力气都花在这上头了。我想,有关京剧文化的事情,我必须说真话,并且力求多说几句。这包括因认识不到说了错话的情况,如果真说错了,我愿意发自内心检讨之。至于非京剧的事物,因为平时关心得就有限,况且领域宽广,关心者也更多,为之说真话的大有人在。我要么不说,要么少说,少说时保持一种“力求不错”的感觉就是了。

这篇文章该收尾了。无庸讳言,今天的萧老已经属于整个文学界或文化界,但我从内心感情上看,从他和我父母那辈人的私谊出发,总还希望他仍然属于新闻界人,至少,他应该成为新闻界的一个研究课题。试问:当年《大公报》推出了多少有名的记者?其中,有如萧老这样转向作家、翻译家的,有如范长江、杨刚这样转向政治家的,此外还有转向外交家或别的什么家的。总之,人才不但出了不少,而且都出得挺“大”。这种现象从宏观讲,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记者最贴近当时当地的现实,如果这一贴近真的符合客观,那么其成功就不应该有什么疑问。但是从微观上,为什么有的人转向了这一行,转向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其他人转向的是另一行,又是怎样转向的另一行?还有,如果他(她)没有改行,又怎么在本领域内向着“大记者”的目标前进?如此等等,应该都是新闻人类学的研究课题。在它的下边“,萧学”“、范学”和“杨学”等等,则是一些有兴味的边缘分支学科。

同类推荐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雪莱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雪莱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学热爱女性的成年男人、拆解文学的饕餮读者、迷恋创作的自由小说家,这是刁斗的三个身份、三种面向、三类行为。这三重幻影栖居的肉身,于文字的跑道上加速向前,时时起飞,对现实的疆域狂轰乱炸。小说是刁斗的路由器,对于父亲、母亲、姥姥等亲人的挚爱,对马原、马晓丽、林建法等同行的言说,对卡夫卡、加缪、格里耶等大师的移情,对骚动、虚有、虚拟的力等概念的沉思,都经由小说的阅读与创作开始传递、得以实现。生活中的想象、想象中的生活,二者在刁斗的随笔中是镜像也是同构。一切始于小说,一切终于小说。这是一部个人阅读史、观念发生史与精神成长史,坦诚、机警、专业,智趣多多。二十余万字,一言以蔽之:小说男女,刁斗之大欲存焉"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宠爆江湖:呆萌小魔女

    宠爆江湖:呆萌小魔女

    她是名冠江湖的小魔女,传说中魔宫的顶级杀手。可事实上,她轻功飞不起,暗器发不准,投毒拿错药。。“你别过来!!我可是要杀你的!!!”坚定的眼神看着眼前要杀的对象,她抽出腰间的匕首,竟是……断的??!!面对这样的坑货,某男飞速上前,一个唇印轻轻印在她的额头,将她抱入怀中,温柔的说:“给你近身的机会,等你杀我。”
  • 透视小校医

    透视小校医

    冷艳校长、清纯校花、性感老师、热辣校警纷纷投怀送抱,纠葛缠绵……
  • 末世光耀

    末世光耀

    2012的这一天,末世毫无征兆地降临了,杀人阳光将一个个活人变成丧尸,丧尸又不断进化变得更强大、不断吞噬着幸存者的生存空间。这是一场全人类共同的浩劫,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法律、道德、规则,都在面临丧尸威胁和生存危机的时候,荡然无存,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
  • 阴阳帝冕

    阴阳帝冕

    天堂般的大陆上,人、兽、精灵、神和谐相处,忽然降临的灾难,使得天崩地裂,通往神界的道路从此封闭,世界荒芜,民不聊生。一个失落的孤儿屠牧,机缘巧合下,一统大陆,打通失落的神路,为人世寻回被夺走的太平。
  • 神尊狂妃:帝倾君情

    神尊狂妃:帝倾君情

    清风拂过的夜晚,九星连珠现,一朝穿越,她是星域帝家族的废柴嫡系公主,她是帝神皇朝的帝灵倾,穿越上了废柴嫡系公主的身,为前主报仇,杀恶姐,欺恶奴。九弦冰琴一出,天下人惧怕,万兽臣服,上古五方神兽护法。除了他,他对她的宠爱更是无法无天,护她,宠她,蹂躏她。“来,来,我们去床上谈谈……”“魂淡……”
  • 穿越之梦回帝国

    穿越之梦回帝国

    石头一行人穿越时空来到秦国后,没想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没想到,这大秦不是那大秦。没想到,这秦王竟然是如此的搞怪。没想到,这秦王居然逼着自己跟他结拜。没想到,这秦王还相助自己发展金融帝国。没想到,……
  • 守护甜心之血影蝶舞

    守护甜心之血影蝶舞

    以前的事依然刻骨铭心,复仇公主的到来,让她更加冷血……
  • 幻临

    幻临

    【幻寂天地,幻灭虚无,幻临帝虚】异者十二天,一三化九阶,四六转三磐,七九历九劫,入十寻魂境,十一坠五险,十二天地间。第一本书,求推荐O(∩_∩)O哈!
  • 全职男仆

    全职男仆

    昔日让人闻风丧胆的‘太岁’林飞,被安排到女总裁身边做挡箭牌也就罢了,当保镖也忍了,却被要求献身?但看美女相求,他岂能不答应?!
  •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