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6900000104

第104章 除了割地,还有其他选择吗?

接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北京的气氛一下子转向赞成媾和了。各种各样的谣言在北京城里到处流传。

“你没听说吗?中堂把500万两银子早早就运回老家安徽了,国库都被他搬空了。”

“有钱人都悄悄地溜了。”

“听说都去了上海。”

街头巷尾的议论并不都是谣传。富豪们从北京偷偷溜走,不管怎么遮掩,也会被人看见的。

日本舆论大呼:进攻北京!连战连胜的战果使日本举国狂喜。虏获了北洋海军之后,报刊上出现了这样的论调:“这下子,再也不必战战兢兢地害怕英国了!”

清政府终于决定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去日本。当时李鸿章正受着革职留任的处分,朝廷给他恢复了名誉,赏还黄马褂。这是在丁汝昌殉职的次日,即2月13日。

从长崎回国的张荫桓还停留在上海。李鸿章在进京之前,打电报给张荫桓,委托他“推荐精通国际公法、条约法的有胆有识之士”。

张荫桓复电举荐两人——徐寿朋和李经方。

徐寿朋当然很合适。李经方是李鸿章的长子,曾为驻日公使,日语、英语都擅长,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了。

李鸿章本来就打算用李经方做随员,但因为是自己的儿子,难以开口,所以采取了让前任推举的招法。张荫桓在电报中还加了一点说明:“访日时,陆奥外相曾几次询问李经方。”

为使媾和谈判能够有利地进行,必须准备好各种手段。日本一再打听的人物,当然要编在随员之内。有了张荫桓的推荐,就可以搪塞公私兼顾的攻击。

李鸿章问国库能拿多少钱赔给日本,张之洞说台湾值10亿美元。

李鸿章在天津做了周到的准备。2月21日来到北京。

李鸿章入宫,研究媾和条约的原则。正如他所估计的,一天未研究完。

关于割让领土,光绪帝坚绝不同意。

李鸿章认为,连威海卫都被日本夺去了。不割让领土怎么能媾和。

朝廷内部还残留着一些强硬论的余波,而且,绝对信任李鸿章的慈禧太后因病没出面。在同日本谈判之前,李鸿章不得不以宫廷势力为对手,进行初步磋商。

李鸿章不是等闲之辈,他早就看清,不割让领土是根本媾和不成的。但是,光绪帝在2月22日召见他时,却坚决主张不能割让领土。

割让领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由他在条约上签字盖章,他将遭到可怕的一致攻击。

“卖国贼!”

“坐窝儿就惧怕日本,唯唯诺诺地顺从对方的主张!”

“没有骨气的孱头官僚!”

所有的指摘都会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等35人的弹劾中就说:“昏庸骄蹇,丧心亡国之李鸿章……”他们还说,李鸿章把白银数百万两寄存在日本茶山煤矿公司,其子李经方在日本开有三处贸易商行。因此他“闻败则喜,闻胜则忧”。

以屈辱的条件签署条约,肯定要招来劈头盖脸的辱骂。人们会说:“怎么样?不出所料!”为堵住这股巨浪,必须先来一通强硬的发言,把这发言留在记录里,作为证据,表明他并非一出场就软弱、卑怯。

李鸿章要求强硬派的翁同龢同去。让这位皇上的师傅实际体验一下,光凭嘴头的英勇不屈,出外能否办得成外交。有强硬派加入代表团,也会减轻一些对他的攻击。

“假如我原先就参与外交活动,这次绝不推辞,可是,现在,我对外交事务一无所知,绝不该同行。”翁同龢拒绝道。

李鸿章从对方嘴里得到了一句“对外交事务一无所知”的证言。一无所知的人,事后就没有资格说短论长。

“原来如此!”李鸿章被翁同龢回绝,似乎很遗憾。“这事并不很难。割地是绝对不行的,日本若不答应,我就立刻回国来。”

李鸿章居然主张不割地,把总理衙门里担任外交工作的孙毓汶和徐用仪弄得莫名其妙。

“不割地,能讲和吗?”

“可能的话,我倒是赞成,不过……”

面对强硬的主张,只有他们二人发言。由于事关重大,其他重臣都不敢随便置喙。翁同龢日记中,记载这次御前会议的情形是“群公默默”,看来是一个相当扫兴的场面。

翁同龢说道:

“赔款多少都行,就是割地不行!”

“户部大约能筹措出多少银子来?”李鸿章提醒似的问道。户部尚书不是别人,就是翁同龢。

在这次会议上,李鸿章还提出有必要探询一下列强,特别是英国和俄国的意向。

于是,向驻在北京的各国公使馆进行了探询,同时又让驻外使节调查外国有无干涉的可能。

各国的反应都极其冷淡。

德国公使说:“或是迁都,或是割地!”

迁都,就是放弃北京,迁至西安。是彻底抗战,还是割让领土?二者必取其一。不过,北京被占领,即使彻底抗战,恐怕也没有最后胜利的保证。冷静地想想,似乎只有割让领土才能解决问题。终于,从宫廷里传出来这样的声音:“也只好割让领土了!”这种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

台湾和辽东半岛——日本要求割让这两地的消息,当时已人人皆知。

接替刘坤一为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从江宁(南京)向总理衙门拍来电报,为民请命:“绝不要放弃台湾!”

台湾是物产丰富的地方,与福建、浙江相距不远,把它交给敌人,南洋(中国南部沿海)必将永远受其掣肘。为国家计,这是巨大的损失。那么,怎么办呢?与其割让给日本,不如用台湾作抵押借债,借给英国最为理想。一旦英国对台湾持有了权利,它就会为我们防卫日本的入侵。——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可张之洞却奉为“奇策”,急忙往北京打电报。

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中,为铺设北京到汉口之间的铁路、建设钢铁厂和纺织厂等,同侨居美国的容闳商量过引进外资。容闳曾就学澳门的莫里逊学校,是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回国后当过曾国藩的顾问。后来入了美国籍,对故国近代化仍抱有极大关心。

当张之洞问及引进外资时,容闳曾复电说:“以台湾作抵押,可借到十亿美元。”他的话很可能带有幽默的味道,但张之洞却牢记在心。用领土作抵押固然是不容许的,可现在这领土将被割让,事态紧急,就有了研究的余地,

这样,既能筹措出战争赔款,又能把英国拉进台湾防卫中来,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正是古代兵法家所说的“远交近攻之策”。

2月28日总理衙门接到张之洞的电报,立刻找英国公使试探。

“我很有把握地奉告,这件事实现的可能性等于零。”英国公使答复得这么快,可知这是一个不值得研究的“策”。

李鸿章接到张之洞电报的抄件,只说了一句:

“简直是儿戏!”

强硬派也不得不承认,绞尽脑汁,终无良策,只是白白花费了许多时间。宫廷的空气终于也逐步变为“割地难免”。

等待是李鸿章的手法之一。

李鸿章首先提出绝不割的主张,是为自己将来的处境预先作安排。正因为如此慎重,他才能长期稳坐在权力宝座上。

不十分了解清朝的政治结构,就会觉得这时还抱着强硬论的李鸿章“有点儿古怪”“是井底之蛙”“简直不谙世事”。连美国公使在给本国总统的秘密报告中也激烈地抨击:“李鸿章的名声完全是一种误传,他的左右尽是些寄生虫,其政治见解太过迂腐平庸。”

当然,李鸿章的实际才干也许不如名声那么高,但若说徒具虚名,恐怕也不符合事实。

李鸿章玩弄了一番被外国人误解的手法之后,于3月2日第一次上奏,指出割让领土已成不可避免之势。

“戎狄窥边,古所恒有。唐弃河湟边地,而无损宪武之中兴,宋有辽夏之侵,而不失仁英之全盛。”李鸿章引证历史事实,说明割让领土并不意味亡国。

唐在安史之乱以后,被吐蕃(西藏)夺去河湟边地,即甘肃省西部。吐蕃吞并敦煌于781年,被张义潮收回是850年,大约失掉了70年。这一时期,自宪宗至武宗(806~846),唐从安史之乱的荒废中重新崛起,形成“中兴”的强盛时代。北宋,辽(契丹族)和西夏(羌族)入侵,丢失了领土,但从仁宗到英宗(1023~1067)却是后世所歌颂的全盛时代。

李鸿章又引证了近代欧洲历史。普鲁士和法兰西两国之间屡次发生战争,胜败的结果总是要割让领土。但一方胜了不久,就又被另一方打败,如此反复。他说:“但图自强之计,原不嫌暂屈以求伸。”

为摆脱现在的困境,除了割地,还有其他选择吗?

李鸿章再次想起他的老师曾国藩教给他的那所谓的“挺经”。现在中国战败,避免不了割地赔款的命运,但是李鸿章还是没有灰心,一切会过去的,一定能够挺过去。

3月3日,紫禁城内,军机大臣们齐集开会,身体欠安的慈禧太后也露了面。割地之事,必须得到最高权力者慈禧太后的批准。首席军机大臣是恭亲王,此外还有礼亲王、孙毓汶、翁同龢、李鸿藻、徐用仪、刚毅等人。

3月4日,李鸿章被召进紫禁城。这次只有他一人,正式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请示御旨,其他军机大臣都没有参加。

李鸿章3月5日起身,3月7日回到天津,便立刻着手媾和使团的人选。

基本方案他心里早就拟好了。他给离得较远的马建忠打了电报。

朝鲜发生壬午军变时,马建忠依照李鸿章的命令,逮捕大院君,把他押送到中国。虽是13年前的事情了。但追寻这次中日战争的根源,却在于此。他对事情经过知道最详细,而且在中法战争媾和时曾当过李鸿章的助手。马建忠留学法国,专攻法律,在巴黎取得律师资格。为鸦片税收事,同印度的英国总督办过交涉。在朝鲜,同外国使团周旋。他的国际外交经验丰富,李鸿章认为必须把这样的人选进来。

带儿子李经方前去,也是公私兼顾。李经方曾任驻日公使,精通日语,在日本政界熟人颇多,明白对日事务。不论谁来组团,都会把李经方列为成员。他当过公使,品级也高,所以这次安排他当参议,是事实上的副全权大臣。

长期在李鸿章身边充任幕僚之长的罗丰禄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比起才能和见识来,更重要的是他能妥善地处理细微的杂务,既得体又热心。不通过罗丰禄,谁也见不到李鸿章。这次他以参赞的身份参加。

除马建忠之外,伍廷芳、徐寿朋、于式枚等人为主要成员。

李鸿章私下依赖的顾问科士达,他当过美国国务卿,而这次媾和的背景里有美国的影子,所以他是个重要的人物。李鸿章知道自己必须去日本媾和之后,立刻派儿子李经方去上海同科士达联系。

加上主治医生林联辉、翻译卢永铭和罗庚龄等,正式随员是33名。此外还有杂役、厨师、仆从等38人。

同类推荐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可以阅读文明的厚重,可以追寻时光的脚步,可以增加人生的领悟。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寻求知识,追寻事情的究竟,怀念伟大的古人,更重要的是寻找进步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 三国父子兵

    三国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上一世的骨肉之恩无法得报,我后悔!这一世我将倾其我所有报之,我无悔!黄忠,这一世的父亲,我要让你的名字响彻这东汉末年!孩子,只要你好好活着,就是对为父最大的安慰!董卓、袁绍、曹操、刘备、孙坚......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让我父子共同面对,让这大汉为我父子而震撼吧!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本书包括庭院深深深几许——走进佛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代佛寺概况、蓦然回首旷野中——古寺再现、青山佛阁映夕阳——古寺影踪等内容。
  • 始皇歪传

    始皇歪传

    黄粱一梦遗世佳,老兵穿越旷世秦。无人晓破今往事,无奈重走世轮回。世间多知秦暴弊,鲜闻始皇有温情。秦政一统中华地,岂止正史十年功。(书友QQ:206960364)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热门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汉人

    汉人

    五胡入侵,神州沦陷。礼乐崩坏,国将不国。内忧外患,汉人将亡。不计生死,只为大汉。山河破碎时,谁能力挽狂澜?神州沦陷时,谁能舍身忘死?汉室将倾时,谁能挺身而出?汉人将亡时,谁能翻转乾坤?(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特风谍云

    特风谍云

    一颗赤心报祖国,两肋义气行江湖。战时杀敌闯虎穴,平时卫国打豺狼。一世风云轻名利,半身黄土留佳话。英雄自古不言辞,自有后人把传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

    2008年美国“次按”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和机制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商业银行作为地位独特的企业,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具有比一般企业更大的影响力,它除了直接影响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外,还可以通过绿色信贷政策和其他社会责任战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观,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压力理论观点构成了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独特的内涵,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标准也理应与一般企业具有差异性。
  • 亡者代言人

    亡者代言人

    海归女法医为死者说话,却深陷惊天杀局,谁才是她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动全城:天王的迷糊小助理

    宠动全城:天王的迷糊小助理

    宁雅之打败无数对手,成为大BOSS身边的小助理,以为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料,她从来不知道这个传说总裁界的天王级人物,暗底下却是变态无耻到极点,一点点小事都可以扣她的工资,放假要陪他逛街,甚至被逼看他那些恶味兴趣就算了,还要陪他睡觉,他唯一的理由就是怕黑,天,一个大男人怕黑,是天大的秘密,就不怕她告诉全世界,狠狠报复他吗?
  • 恋爱101个故事

    恋爱101个故事

    恋爱101个故事,教会你如何体会TA对你的爱么么哒吖,类型我个人不太清楚吖,所以随意填了一个~101个故事先从年代开始写起,各国的年代都有写啦,先是古代什么的又到现代,嗯就酱紫哦,这里是岚君,同样也是新人,爱你们哟~
  • 天机命运

    天机命运

    天地众生,万事万物都在命运之中,被命运掌握安排。命运虚无缥缈,难以捉摸,难以掌握。说不清,道不明。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大富大贵,有的人却灾难连连,命运不堪。有的人修炼有成,福运相依,有的人却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一事无成呢?难道每个人的命运是早该安排好的吗?是命中早已注定的吗?看似修真,可以掌握强大实力,决定别人生死,却不知自己的命运早已被无形无际的天地所记载,已安排。一个普通小子偶然所获逆天机遇,从此走上修炼命运之道的路上。趋吉避凶,洞察天机。在冥冥之中,掌握主宰着自己与他人命运。从此,风云动荡,整个修真世界都变得诡异多变,无数的人都被其影响。是修真界的褔,还是祸?谁又知道呢!
  •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班主任服务,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宣传新时期班主任杰出代表的先进经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山·月(上)

    山·月(上)

    《山·月》主要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川东游击纵队高梁山支队(开县南山)和七曜山支队(原七南支队)在总队参谋长(后为川纵代理司令员)司仲的带领下,执行中共中央“在川东开辟第二战场,扰乱敌人的大后方”,“支援人民解放军的正面战场作战”的指示,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周旋于巴山渝水之间、转战于长江三峡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巧妙地运用“拖住、拖垮、伺机一击”的战略战术,使敌人的三个主力团(三六四、三六六、三六九团)深陷共产党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始终无法抽身,从而有力支援了解放军的正面战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