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晌午,阳光明媚而温柔地穿过树荫,斑驳地落在我书桌前已经翻开的《诗经》上。这种温馨的感觉在我心田里不住温柔漫溢,一直缠绕到已经攀爬至窗棂的葛藤上。
整整一个中午,这种在《诗经》里曾反复提及的植物——葛藤,一直默默地生长着。
孔子曾劝人多读《诗经》,许诺有种种好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错的,翻过《诗经》,仔细数来,竟有一百三十五种植物之多,可见夫子之言不虚;而且,“诗三百,可以观,可以怨,可以群,可以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多维度的审美价值。故而,阅读《诗经》,已经成为中国人绕不过去的心灵必修课。
但《诗经》于我,更多的价值,在于它对朴素的原初爱情的瑰丽描绘和率真洞见。
这里的爱情,桥段各异,类型繁多。就像它经常描绘的芷、蕙、蘅、兰一样,纷繁美丽,各领风骚——有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有对爱情的真切向往,有对爱情的失意忧伤,有对爱情的绵绵相思,更有畅享爱情时的无比幸福……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汉、洧、溱、淇河畔,初民可以歌,可以思,可以笑,可以骂,可以啼……率真本性,随沧浪之水濯之,灵性尽显,不一而足。
他们这些幸福与怨恨的爱情故事,不离粥饭之间,没有“高大上”,没有矫饰作伪,但就是这些朴素丰富而格调各异的诗句,却饱蘸欢笑与泪水,感情真挚,让我惊醒,让我艳羡,让我击节三叹,不能自己。
不是吗?你看——“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让我们似乎穿越过三千年厚重的时光,看到了那矢志不渝要追求心上人的小伙子;“窈宨淑女,琴瑟友之。”我们似乎看到洲渚对岸,那肆无忌惮地卖弄着嘹亮歌喉的雎鸠,还有那野蛮生长的的荇菜,那是怎样的原真追求呵;“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我们似乎又看到整整齐齐的大车骨碌骨碌地转过,君子威仪三千,民女对他既爱且惧,这样的“爱情马太效应”,让我们沉思不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们似乎又看见伊人在城楼上踯躅盘桓的身影,那是她焦急等待心上人的一片心意啊,读来真让让人怜意顿生;“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尽管世间美女如云,但我却独爱你一个;“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三千年时光流过,再次捧起这句誓言,我们的心依然滚烫,热泪依然禁不住夺眶而出,让我们再次约定吧,无论今生还是来世,在一起,不分离;“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似乎又听到那个星星还没有完全隐去的凌晨,漆黑的夜幕下,那对畅想浅酌对饮、弹琴鼓瑟美好生活的小夫妻,他们屋里的那盏油灯,三千年来一直亮在我心里……
这些优美的词句,三千年一路飘过,今日读来,依然嘴角含香;而诗里处处透露出的那率真浓烈深刻的爱情思考,仍然让人沉思不已,感慨万千。
毋庸讳言,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坎坷磨难盖二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和命运、和自身做抗争的沉重的悲剧;而时下,我们又面对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的精神压力异常巨大,中国人的爱情之路,注定崎岖坎坷。爱情,这个生命的必需品、精神的庇护神被不断稀释,“拜金女”“宝马女”“草根男”“屌丝男”层出不穷,各种“高富帅”“白富美”相与抗衡,我们的爱情处境尴尬,我们的爱情处境堪忧,我们的爱情处处告急!
但就在这样的艰难下,我们也无法放弃爱情。我们发现,我们对爱情的渴求不是少了,而是更多更强烈了——因为人的本真永远存活在我们心灵最深处,缺少了爱情的道路会更难走,缺少了爱情的人生注定充满了残缺和遗憾!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安意如也说,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正是这无邪的《诗经》爱情,让我们能在这艰于呼吸的水泥墙外,霓虹灯里,感受到一丝丝爱意。它将抚平我们不堪入目的伤痕,它将指引我们朝着新的希望继续前行。
由是观之,我们实在更应该感谢这思而无邪的《诗经》,是它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下,更加真切地看到了自己内心对爱的呼喊,是它为我们幸运地保存了一份朴素和原真。
翻过《诗经》,不忍释卷。
灼灼其华。初秋阳光依旧明媚而温柔地盘桓在那窗棂前的葛藤上,而书桌上的《诗经》,也一如既往地绽放着如水情思。
让我们和心爱的人,在这初秋的阳光下,一起翻过《诗经》,聆听爱情吧,那是我们的起点和归宿,那是我们黑暗中的灯火。
靳文泉
2014年8月31日记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