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3100000020

第20章 鲁迅并非“嫉洋如仇”

早就听说林行止先生有“香港第一支笔”之称,可惜在上海找不到他的著作,很感遗憾。这次到悉尼探亲,无意间在图书馆里看到几本林先生的散文集,赶快借来一读,果然文笔风趣,知识面开阔,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但是,《闲读偶书》一集中打头的一篇《嫉洋如仇鲁迅误打陈焕章》,却有点与事实不符,有可以商榷之处。

林先生在文章中说,他因浏览唐绍华的《文坛往事见证》一书,而知道鲁迅有辞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事:“唐氏提及文坛上盛传刘半农曾有意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之候选人;鲁迅把此事转告台静农。究竟有无此事?有人就此事请教时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的台氏,但‘台老师不愿提及文坛往事。’事闻于唐绍华,他几经寻访,最后‘烦托在日本的文友代查一下,果然有此一说。”接着,在引述了鲁迅原信中的文字之后,又说:“这信有日月而无年份(这是国人写信的通病),经唐氏查证写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鲁迅的重要小说如《狂人日记》(1918年)、《孔乙己》(1919年)、《阿Q正传》(1920年)、《呐喊》(1924年)皆已出版并轰动文坛,但鲁迅仍说‘还欠努力’,不知是出于自谦或有其他原因,令他认为并没有中国作家有此资格!”

从这段文字里,我看到了唐绍华先生为考证史实所花的工夫,很是钦佩。不过,这封为辞谢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事而致台静农的信,其实并不难找,1937年许广平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的影印本《鲁迅书简》和1946年由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鲁迅书简》,都收入此信;1956年至1958年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虽然以“一般来往信件都不编入”为由,而删去了大量批评周扬等人的信件,但这封致台静农的信,因不涉及周扬,而且也不是“一般来往信件”,所以还是收入的;1976年8月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和此后出版的《鲁迅全集》,那就尽量求全了,当然也都收入此信。而且,在这些书里,即使以收信人分类的《鲁迅书简》,也是在收信人的名下,以时间为序的,后来的《鲁迅书信集》和《鲁迅全集》更是标出写信的年份,无需另行查证。林行止先生的文章中注明唐绍华先生的《文坛往事见证》一书出版于1996年,那时鲁迅的书在台湾已经开禁,不难找到,或者述及此事的《学院派的作家们》一文写得早些,鲁迅著作在台湾还属于禁书的时代,所以令他如此周折。但香港是自由港,鲁迅的著作一向未禁,何以林行止先生在论述鲁迅著作时却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阿Q正传》是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至次年2月12日登毕,文末所署的写作日期则是“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但林先生却把它的写作日期定为1920年了;《呐喊》是一本小说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篇章都收入其中,似不应与之并列,而且《呐喊》出版于1923年8月,并非林先生所说的1924年。

不过,这些都是不是主要问题,要紧的还是鲁迅那封信所表达的意思。为了存真,我也先引录该信中的有关内容: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

为什么回复刘半农的意见,却要台静农“转致”呢?这需要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时瑞典有个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中国考察,他与刘半农商量,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刘半农托台静农探询鲁迅本人的意见,这才有鲁迅回信要台静农“转致”刘半农的话。并非无缘无故将此事“转告”台静农的。

从这封信的内容看,鲁迅辞谢诺贝尔奖的提名,并非故作姿态的矫情,也不完全出于“自谦”,除反映出他具有世界眼光,并不关门称大王之外,更主要的是表现出一种民族自尊心:他希望中国人能与世界各民族取得平等的地位,而不是被当作弱小民族而加以优待,或者被当作“土著”而被围观。早年在为《新青年》所写的《随感录三十六》中,鲁迅就呼吁,要与种种人“协同生长”,争得一个“世界人”的资格;晚年在为《申报·自由谈》所写的杂文《倒提》中,也反对说华人不如租界上的鸡鸭的自叹——有位“革命文学家”没有读懂此文的含义,却指责作者是为“他们的东家”辩护,其实鲁迅的文章说得很明白:“租界上并无禁止苛待华人的规律,正因为我们该自有力量,自有本领,和鸡鸭绝不相同的缘故。”这一层意思,同样表现在这封辞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信件中,他不愿意“因为黄色面皮人,格外优待从宽”。

这封信还透露出另一层可贵的意向:不愿意被养起来做官样文章,即“翰林文字”。在他看来,那种文字是毫无价值的。他看重的是文人的独立精神。为保持这种独立精神,他认为:“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当然,得了诺贝尔奖不是非做“翰林文字”不可,但在中国,不是没有这种危险的。

正是为了使中国人不致从“世界人”中被挤出,所以他主张中国人应该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而不要抱残守厥,去宣扬“国粹”。他在致台静农信中嘲笑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事,也是这层意思。

我没有看过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一时也无法找到,因此对该书本身的价值,无从置评。但若说鲁迅讽刺以中国的学问去获得外国博士学位的做法是“嫉洋如仇”,却觉得怎么都说不通。鲁迅因反对“国粹主义”,而长期受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攻击,说他崇洋、西化,又因在《青年必读书》的答卷中主张“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而被扣上“卖国”的罪名,怎么到了林行止先生的笔下,却变成了“嫉洋如仇”呢,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说鲁迅是“崇洋”、“卖国”或者“嫉洋如仇”,都是一种空洞的政治咒语,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鲁迅的文化取向,早在他从事文学工作之初,就说得很明白。他在1907年所写的《文化偏至论》中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这种文化取向,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种好主张。

我们的文化批评,何时能摆脱开政治的偏见,而从实际出发呢?

——发表于2011年8月1日《时代周报》

同类推荐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我的离休生活》首先搜集整理了1978年以前编写的顺口溜、快板诗等诗文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197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个人经历,亲见亲闻,随干随记。1994年离休后,通过走访调查,以文会友,外出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编写。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最奇趣的妙语故事

    最奇趣的妙语故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不同阶层有不同阶层的语言,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任何时候,人类都不缺乏语言,缺乏的是表达时代特色的奇言妙语。
  • 读者精品——往事回味

    读者精品——往事回味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俊男遇上小野猫

    俊男遇上小野猫

    俊男遇上小猫的结果是什么?答案是——被她的魅力所迷惑,眼中再也看不到其他女人!裴俊男五官出色、头脑精明,不料一遇上小学妹颜绮妙,人生顿时风云变幻……既然这样,他决定化暗为明,使出狠招!
  • 剑逍

    剑逍

    本文乃笔者随意之作,内容未知,剧情未知,一切以书中内容为主。
  • 重回娱乐圈

    重回娱乐圈

    一个红极一时的歌手,不满圈内的各种潜规则,最后被雪藏,走向落寞。上天的眷恋,让他穿越到了类似平行空间中一个普通大学生身上。对于娱乐圈一切极其熟络的他,这一世注定要以强势的姿态重回娱乐圈。什么样的潜规则,都无法阻止他的步伐。
  • 病由心生2:不生病的心理健康训练法

    病由心生2:不生病的心理健康训练法

    本书由辛德勒医生的演讲稿集结而成。面世以后,十分畅销,先后再版30多次,狂销1000000册,并荣登《纽约时报》等畅销书排行榜。 本书根据心理学界近50年来最新的发展,向大家推荐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而且是从中西文化两个角度,充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心理保健功效。在如何操作、练习、测试等方面也有很多详细指导。
  • 追妻三十六计:豪门娇妻宠不够

    追妻三十六计:豪门娇妻宠不够

    【作者处女作,不喜勿喷】她,出生于豪门中的豪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样一个小公主,被她腹黑的小竹马给‘宠’走了。他,她的小竹马,从出生开始,就被她吸引,从此走上了宠妻之路......长大之后,她天天抱怨”我要换老公,我要退货“而他,迅速的扑倒娇妻,邪魅的笑了起来“货已售出,概不退还”【本文只宠不虐,欢迎入坑】
  • 混元剑神

    混元剑神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化为七界分仙,魔,鬼,妖,神,人,据说还有圣人所居住的混元界。主角叶少凡执剑携手伙伴闯荡六界。。。。。
  • “疯女”闯古代

    “疯女”闯古代

    医学院的美女高材生姚晶,与钻石大亨孙志成有着不寻常的暧昧关系,被其老婆暗中买凶追杀。为图“清静”姚晶进精神病院,遇到一个神秘的精神病人(娘娘腔的绝色美男),被其带到一个另类时空中去。旧时空中遭遇赤裸美男和痞子帅哥……情感纠缠?神秘首富突然出现,与“妖精”发生怎样的故事?醉笑天中婢女、男奴上演众生百态……开医馆笑料百出?
  • 一球在手

    一球在手

    没有奇遇,没有附体,没有穿越,有的只是一个热爱篮球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步一步迈向篮坛巅峰的奋斗之路。在这里你可以回味90后自己的高中、大学生活,虽然未老,但亦可回味青春。一个纯纯的篮球迷在书写青春的记忆中圆梦篮球!如果您喜欢的是文字快餐那鄙人无法满足,因为成功不是一撮而就,而是每一次奋斗的累积!新书新人望大家多多支持!!!
  • 总裁大人,不许走

    总裁大人,不许走

    “夜南,你给我站住。”夜南转过头,还没有反应过来,林欣妍的唇就贴了上去。“夜南,我喜欢你,第一眼看到你我就喜欢你了。”旁边的冷志泽看傻眼了,天哪!从来不亲近女人的夜少居然被强吻了,这个女人,胆子也太大了。
  • 掠夺你的爱

    掠夺你的爱

    她和他互为命中劫数,可是那个他,是他、他、还是他?没落的公主与王子之间饮鸩止渴的爱情,玫瑰和流言是是非非,难道只是一场奢华至极的勾魂游戏?又或者……谁是谁的猎物?谁是谁的逆鳞?是走投无路?还是殊途同归?当一切月明风清,柳暗花明。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记录的,到底是谁得到了谁的爱情?这场掠夺,到底是谁掠夺了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