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4600000015

第15章 元朝(2)

渎山大玉海现存于北京北海团城,是至元二年(1265)的作品,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方形玉雕。器高70厘米,上端口径为1.5米,重量达3.5吨,器壁厚实,雕刻精致,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它是用来盛酒的,大约可盛酒30余石。当盛满酒时,有人形容它“波涛汹涌,海兽踊跃,似有鱼兽出没于波涛之中”,足见其气势的庞大,同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蒙古贵族奢侈豪饮的风气。渎山大玉海的雕成,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一件大事,至今仍在玉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271忽必烈建元

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王鹗等儒臣的建议,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国号为大元。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称大蒙古国,没有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征宋战争的顺利进行,蒙古政权实际上已成为效法中原地区汉族统治方式的封建政权,尤其是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于是他决定在“附会汉法”方面再迈进一步,把自己的王朝建成传承汉族封建王朝正统的朝代。

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明确表示他所统治的国家已经不只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至元九年(1272)二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迁都的建议,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定为元朝首都。蒙古国时期,统治中心在和林(今蒙古境内),忽必烈即位后,元朝的统治中心已经南移,远在漠北的和林不再适合作都城,忽必烈开始寻找新的建都地点。他升开平为上都,取代和林,接着又迁往更理想的燕京(今北京),定名为中都。中都改为大都后,忽必烈于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在大都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大都从此成为元朝的政治中心。

1275马可波罗来华

中统元年(1260),威尼斯商人尼柯罗、马菲奥两兄弟到东方做生意。他们首先到达了钦察汗国的都城萨莱。因钦察汗国正和伊利汗国交战,回国的路途险恶,尼柯罗两兄弟只好继续向东行进,于至元二年(1265)夏天到达大都。忽必烈向他们询问欧洲的情况,并且委派他们作蒙古大使的副手出使罗马教廷。1269年尼柯罗兄弟到达地中海东岸,向罗马教廷递交了国书,随后返回故乡威尼斯。至元八年(1271),尼柯罗兄弟带着尼柯罗的儿子马可i波罗,陪同新任教皇派遣的两名传教士回蒙古复命。途中两个传教士怕苦放弃了这次旅行,尼柯罗等3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穿过河西走廊,于至元十二年(1275)到达大都。从此马可i波罗跟着父亲、叔父在中国居住了17年。

马可波罗聪明谨慎,口才也好,他在中国很快学会了骑马、射箭和蒙古语,受到忽必烈的信任。马可i波罗曾被忽必烈派到云南、江南各地去视察,又去扬州做了3年地方官,并作为元朝使者去过占城、印度等国家。至元二十八年(1291)的春天,马可i波罗一行带着忽必烈给教皇以及英、法各国国王的书信,同伊利汗的使者一道,从泉州乘船回国。马可波罗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以后,在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他在狱中所作的《马可i波罗游记》,对中国的情况作了生动详细的介绍,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很大轰动。

1275伯颜大军渡江灭宋

至元十年(1273),元军经过6年的战争最终攻占襄樊,为元军进攻南宋的腹地打开了大门。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看到灭亡宋朝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派伯颜率军南下,直捣临安,对南宋实施毁灭性打击。伯颜所率大军从襄阳分路南下,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元军绕过南宋重兵驻守的郢州,直达长江北岸。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元军渡过长江,仅3天就将鄂州占领。随后,元军乘胜沿长江向东推进,跟宋军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会战,南宋的城池接连陷落。同年二月的丁家洲大战使宋军水陆主力几乎丧失殆尽。同年十一月,元军攻破了临安门户独松关。南宋恭帝献出玉玺和降表请降。至元十三年(1276)三月,伯颜进入临安,宣布受降诏书,然后将恭帝等人押送到大都。南宋王朝至此名存实亡。其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赵为帝,一直战斗到1279年,最终被元军所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投海而死,宋朝彻底灭亡。

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元代文学以杂剧、散曲、南戏的成就最高,后人盛称“唐诗”、“宋词”、“元曲”,也说明元代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黄金时代。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1271)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代前期,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这一时期也是杂剧创作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传世之作。

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以及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黄粱梦》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杨显之的《潇湘夜雨》、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元代后期是杂剧创作的衰微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导致杂剧南移,而用北方语言、乐曲演出的杂剧较难以适应南方观众的要求,导致其生命力的消弱。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杂剧作家和作品。著名的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乔吉的《扬州梦》、《两世姻缘》等。元代戏曲除杂剧外,还有南曲戏文,即南戏。其中著名的有高明的《琵琶记》以及被誉为元末四大南戏的“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279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

1276年元军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后,忽必烈打算编修新王朝自己的历法,于是设立太史局(后改太史院),任命王恂为太史令,负责组织工作。忽必烈还把金、宋两朝司天监的人员集中到大都(今北京),再加上新选拔的一些人才,组成了一支庞大的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天文学队伍,郭守敬就是其中之一。至元十六年(1279)春,在大都东城墙开始兴建大都天文台。郭守敬开始负责仪器与观察,后来担任第二任太史令。天文台分3层,高达7丈,第一层南屋是太史令等天文台负责人的办公室,向东的房间是负责推算的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向西的房间是负责观测和计时的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向北的房间为仪器储藏室。仅推算、测验、漏刻三局就有70人。

第二层按离、巽、坤、震、兑、坎、乾、艮八方分成8个房间。它们分别是观测准备室、图书资料室、天球仪和星图室、漏壶计时室、日月行星室、恒星室等专业工作室。最上一层为观测台,北有简仪,中有仰仪,西有圭表,东有玲珑仪,南边是印历工作局、神厨和算学的建筑。由此可见元大都天文台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设备齐全。更令人瞩目的是该台拥有大量先进的观测仪器。据《元史》记载,有玲珑仪、简仪、浑天象、仰仪、高表、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候极仪、悬正仪、正方案和座正仪等。其中由郭守敬设计制作的就多达13件。

1292元大都建成

元代国都大都,是唐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新建城市,明清北京城就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1214年,蒙古军逼迫金朝将都城从中都(今北京)南迁到开封。次年,成吉思汗恢复中都旧名——燕京。忽必烈称帝后,又将燕京改为中都,并于1267年开始在中都东北部修建新都,称作大都。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 600米,南城墙在今北京市的东西长安街稍南,北城墙即现在的城北“土城”,东西城墙与明清北京城东西城墙重合。全城11门,其中的和义门、平则门即后来的西直门、阜成门;崇仁门、齐化门即后来的东直门、朝阳门;其他如安贞门、光熙门等名沿用至今。

皇城在大都城内南部的中央,包括宫城及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和南海)、万岁山(北海琼岛)。皇城正南门叫丽正门,在今天安门的位置。大都城的布局是依《周礼?考工记》所定原则设计的,城门及宫殿名称也多出自《周礼》。大都城街道布局规整,皆正东西南北走向,若干小巷名曰“胡同”,这种名称流传至今。元大都的建成,是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按照预先整体规划平地兴建的都城,也是13世纪—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1294忽必烈去世

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元世祖忽必烈去世,终年80岁。忽必烈(1215~1294),是元朝的缔造者,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之子,兄为宪宗蒙哥,弟有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蒙哥汗三年(1253),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同年,受命远征灭大理国。蒙哥八年(1258)兴师伐宋,忽必烈统率东路军。次年(1259)九月,蒙哥病死于合州(今四川合川)。忽必烈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图谋自立为大汗,于是采纳儒士郝经等建议,轻骑返燕京。次年(1260)三月,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此后,忽必烈后平定了阿里不哥和李的叛乱。至元八年(1271),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至元十六年(1279)他消灭南宋,统一全国。忽必烈在位35年期间,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并建立了元代的行政、军事、赋税等制度,尤以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忽必烈对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294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

同类推荐
  • 宁波历史名人道德故事

    宁波历史名人道德故事

    本书撷取了宁波历史上五十余位名人在政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道德小故事,对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尚科学等精神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和展示。
  • 战神李如松

    战神李如松

    以万历三大战为主线,突出战神的成长,果断,刚毅,睿智,勇猛。
  • 红色宁都

    红色宁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革命中心,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轴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政的重心,是苏区江西省后期的核心,是苏区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都人民胸怀坚定信念,竭尽所能,为苏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表现出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被誉为第二个苏区模范县。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 民国烽火岁月

    民国烽火岁月

    懒散不羁的小人物意外穿越回民国时期,虽有心振作大干却无力回天,只能尽力做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神圣信仰

    上古世纪之神圣信仰

    数万年前,诸神混战,神明在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然而,当数万年后神明再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大陆上的人们已经忘却了曾经的信仰。当神明再一次出现在源之大陆上,这个世界又会发生什么事?神明出现,带来的是希望?还是毁灭?人与神之间,又将会发生什么故事?以信仰为引,谱写一篇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之间的传奇故事。
  • 王妃有旨:罚爷戒荤面壁去

    王妃有旨:罚爷戒荤面壁去

    一朝穿越,成为众人欺凌的痴傻小姐。不服输如她,毅然决定打场漂亮的翻身仗。斗!斗!斗!斗得你晕头又转向,斗得你两眼冒星光,斗得你哭爹带喊娘。她悠然的站在一旁,喝着小茶儿,唱着小曲儿,看着那些个妖魔鬼怪鬼哭狼嚎,心里暗自高兴。谁说王爷会克妻?她与他喜结连理,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冷酷男转身变为温柔专情的美男子,任谁都无力招架,只有暗送秋波的份。斗坏人,降魔尊,势如破竹的一路走远。
  • 镇世剑

    镇世剑

    一位少年,来到现世,却无缘无故地卷入了一场阴谋,引发了一系列江湖事端,由此发生了一段爱恨情仇……
  • 都市豪少

    都市豪少

    陈功永远也不会想到,平凡的他竟会被外星公主选为救世主,并成为了他的未婚妻……从此他的人生就像是开了外挂一路飙升,最终达到世界的巅峰。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神医娘亲药师宝宝

    神医娘亲药师宝宝

    她,一根金针定格生命,一弦蚕丝拿捏生死;他,人小鬼大,药理天下。她是母亲,也是神医,未婚先孕带来一段千差万错的病缘;他是宝宝,也是药师,机灵可爱辨识万千药方、自成药典。而他,冷酷的王,邪魅的魔尊,是否能和神奇母子破镜重圆?且看这母子搭档医人医圣能医心否?
  • 狗剩急了

    狗剩急了

    来自乡下,学的是不入流的金钟罩,帮手是一条土狗,武器是一把菜刀,土得已无法再土,却要和满天神佛大战。只是后来,他终于发现一切都似乎不对劲。所以,他怒了。于是三界就。。。。。。
  • 大唐云华

    大唐云华

    一个被历史湮没的传奇女人,一段大唐盛世不为人知的历史,名将墓冢,无字碑歌,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别样人生?天高云低,斜阳微冷,她抬头看天,山雨欲来!“裴九,这是我们命该如此,怨不了其他。”“李夙,江山和我,你选哪一个?”
  • 迟晨

    迟晨

    本作品本意引导,同时也希望通过对青春的读写,给爱情一句朴实的忠告。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不管不问。但爱情它带来了什么,我们可能真的要好好对待起来。我只是一个发现故事或是创造故事的人,让你真正的读有所得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你要成长起来,不妨读下这本并不太费神却又可以重拾青春的书《迟晨》。
  • 破浪,不羁少年

    破浪,不羁少年

    小说讲述了林敢、苏蕴和浪仔三个不羁少年在挣扎中成长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