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1800000009

第9章 独尊儒术与宗教改革(3)

巫术是人类企图用非相关的手段直接获取或者支配自然力。这种愿望,原始人类有,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也有,只要他暂时还不能用直接相关的手段去获取和支配这种自然力。直到现在,向往和创造巫术的行为仍然没有绝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巫术本身也在发展,也在不断地利用最新的思想成果和科学技术,企图填补科学技术暂时的空白领域,创造新巫术,或者翻新旧巫术。董仲舒的求雨术,就是利用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最新认识,来创造新巫术的行为。往后我们还要看到,儒教在发展,儒教中的巫术也在发展。儒教和巫术的关系,和一般宗教与巫术的关系一样,它们一面反对巫术,以维护那正统的教义,一面也支持或者利用巫术,以吸引某些群众的信仰。虽然自古以来,几乎各个宗教都在反对巫术,但宗教要彻底摆脱巫术的牵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六汉武帝与儒者改制呼声的落实状况

独尊儒术的政策,在董仲舒对策以前,汉武帝就已经确定了。因此,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传统宗教使之成为真正的儒教,这场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应该是汉武帝。如果以独尊儒术为儒教的开始,依儒教教义,汉武帝还是儒教的第一任教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为独尊儒术而兴建的宗教设施有:

(一) 设明堂。在武帝时代得到了落实。《史记·封禅书》载: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图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

在到泰山修封的时候,汉武帝同时也在明堂“祠太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对之。祠后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并且也在明堂内实现了“朝诸侯”的初衷:

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史记·封禅书》)

设明堂,是儒者要求振兴儒教的第一条措施,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这次宗教改革中,由于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以及礼仪上的五年一行的封禅大典,以致掩盖了明堂礼仪的重要。

武帝当时所见泰山东北山脚的明堂,也许就是齐宣王要毁而孟子认为是行王道所在的明堂。汉武帝当时定都长安,仍然在泰山附近修建明堂,说明当时君臣,都还保持着传统的观念。他们还提不出把明堂设于京城的建议。

明堂的设置,应是对传统宗教礼仪的恢复。和汉初行黄老、不重礼仪的情况相比,设明堂也是一次宗教制度的改革。

(二) 改正朔与改元。这在武帝时代也得到了落实。《史记·历书》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历书》追溯了黄帝以来改正朔的历史,说明汉初由于首先要“纲纪大基”,所以来不及改历,仍然沿用秦朝的正朔。汉文帝时,则是由于方士屡设骗局,导致文帝“废不复问”。汉武帝即位,改正朔提到了日程: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

这次改定的历法,就是“太初历”。而这一年,就被定为太初元年。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改历是一项科学行为,甚至是纯粹的技术行为。但在当时,却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宗教行为。因为改历的目的,是表示“易姓受命”,要有自己的正朔。并且表示自己“顺承天意”。假如历法正确,就会“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史记·历书》)。假如历法不正确,就可能是阴阳不调,风雨不节,旱灾水灾频发,民多疾病,所求匮乏。把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乱归因为历法的不准,是汉代儒者和天文学家的普遍意见。

《史记·历书》在讲改正朔的时候,也提到了“改元”。改元是传统宗教中所没有的东西。而所谓改元,最初的意义也就是改历。把历法起始的年份定为元年,建立年号,就是改元。然而,改正朔既然有顺承天意的意义,那么改元也就不仅仅是确定纪年始起的问题了。

汉文帝以前,纪年没有特殊的方式,也没有特殊的意义。换一个君主,就从一开始,然后一、二、三、四往下数。汉文帝时,改正朔的问题提出来了,改元的事也同时提了出来。汉文帝十七年(前163),方士新垣平说他测得某日有两次日中,当时君臣都认为这是天降的祥瑞,于是就将这一年改称“元年”。相对于汉文帝即位时已经有了一个元年,所以历史学家把它称为“后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改元的开始,其方法也还非常简单。

汉景帝时,有“中元”、“后元”的说法。“中”、“后”也是后人加的。为何改元,不得而知。

汉武帝即位,元年被称为“建元元年”。“建元”一词也没有深刻的意义,不过是说这是开始设置元年罢了。第七年,改元“元光”。其意义是“以辰星见,故为元光”。颜师古《汉书注·武帝纪》引臣瓒说。六年以后,又改元“元朔”。应劭认为,这是取《孟子》“后来其苏”义。朔,即是苏,苏息。颜师古认为朔为始,义谓“更为初始”《汉书·武帝纪》颜师古等注。。又过了六年,汉武帝行幸雍地,捕获白麟,又改元“元狩”。从此以后,改元就都以重大天命事件命名了。比如元鼎,是因为得了宝鼎;元封,是因为封禅泰山。太初改历成功,改元“太初”。

以往改元,年号还都要带上一个“元”字。太初这个年号,则去掉了“元”字,从而给人们以极大的灵活性。而后世的改元,也都照此办理了。

改元本应该是改正朔的副产品,但由于改元易而改朔难,所以改元就首先实行,并且与改正朔可以不相关地进行了。而改元的原因和方式,到了汉武帝时期,也已基本成熟,所以我们也把它作为儒教对传统宗教的重大改革内容之一。

“易服色、数用五”等大约都已经实行,由于事关不大,其实行过程也记载不多。至于改官名之类,由于主要是政治内容,也不多介绍。下面主要谈谈上帝名号的改进。

七儒教为确立自己上帝的初步努力

上帝,是儒经中至上神的基本名号,和天是同义词。见《尚书》、《诗经》、《周易》、《周礼》等。把天或上帝作为至上神,据儒经和古代历史著作,甚至可追溯到遥远的黄帝和尧舜时代。近现代学者不少人认为,商代人的上帝,就是他们的祖宗神。郭沫若说:

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的祖先。

由以上三种传说,可以知道殷人的帝就是帝喾,是以至上神而兼宗祖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5、329页。

侯外庐认为:

(殷人的)先祖不是一般的上帝,而是先祖=上帝的宗教形态。

这一个原因,就是殷代的一元祖先神——祖、示、帝、天,惟祖先神之命是“受”。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8、69页。

这就是说,殷人的上帝就是他们的祖先,或者说,殷人是把他们的祖先当做了上帝。

笔者认为,郭沫若和侯外庐的意见是正确的。由殷人的上帝设想殷代以前,想来也应如此。

这可以解释儒经中有关上古时代上帝和黄帝、尧、舜等记载的“混乱”。类似这样的人物,他们生前是“君主”,敬奉着上帝,死后自己又被尊为上帝。《礼记·祭法》载: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郑玄注,认为“禘、郊、祖、宗,谓祭祀以配食也”。也就是说,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时,以黄帝、帝喾等人配享。这显然是用了后世祭天的礼仪来套解古代的情况。忠于史实而又合理的解释当是,禘、郊黄帝、帝喾、鲧、稷等,就是把他们当成上帝。

把自己的祖先尊为上帝,也符合古人思想发展的逻辑。从《山海经》等书看来,中国古人最早尊奉的神祇,当是动物或者变了形的动物。随着人类掌握自然能力的提高,对人的崇拜发展起来。最早是在动物神的形象之上加上人的某些器官,之后就是完全把人作为崇拜的对象。而那些有功有德、能替人抗御大灾、给人解除大难的人物,自然就会被崇拜为神祇,甚至最高的神祇。在古人看来,自然界的日月运行、雷霆风雨,都是那些动物影响所致,那么,这些能够战胜动物的人,当然能够命令那些动物去弄出风雨之类的东西来。甲骨文中“帝令其风”、“帝令其雨”之类,也就得到合理的解释。而这里的帝,就是殷人的祖先。

周人的上帝,是不是《礼记·祭法》说的喾和稷,没有更多的历史材料。然而从秦人“自以为主少昊之神”,因而尊为白帝之事推测,以前就是把自己的祖宗、部落的首领,或者说是君主,尊成了上帝。秦人之所以还要祭祀黄帝等,因为据《史记》本纪,夏、商、周,直到秦,国君的祖先都是黄帝。

如果依照传统宗教的传统,则汉代刘氏就应该把自己的祖先尊为上帝。刘邦在戎马倥偬之际,得知秦时上帝有四,就把黑帝颛顼加上,完成五帝。刘邦是楚人,而楚人的祖先正是颛顼:“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史记·楚世家》)。刘邦是不是有认颛顼为祖先之意,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考。不过即使他有此意,但因为他从父亲往上,就世系断绝,难以和楚人的世系连接。所以如果依照过去的传统,汉人要寻找一个该由自己祭祀的上帝,是困难的。

从现实的政治需要来看,这五帝并存的情况,对国家的统一是不利的。因为其中四方帝和中央黄帝的关系,不过相当于诸侯和盟主的关系。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就自称“东帝”。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政权的巩固,大一统的帝国需要一个绝对统一的上帝。这时候,有人就替这新兴的儒教创造了一个新的上帝: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史记·封禅书》)

由皇帝下令,太祝立祠,表明国家已经接受了这样一尊神祇。此事距召董仲舒等人贤良对策、决定独尊儒术,大约仅一两年时间。

然而起初,汉武帝还没有把太一作为至上神。皇帝亲自拜祭的,还是雍地的上帝。大约七年以后,又到了皇帝亲自郊祭的年份,并且已经到了雍地,有人建议说:“五帝,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亲郊之。”(《史记·封禅书》)汉武帝仍然犹疑不定,并且还是郊祭了雍地的上帝。

这时,方士公孙卿向汉武帝讲了一番黄帝且战且学仙的故事。大约受此感动,汉武帝在郊祭雍地上帝之后,遂下令在甘泉这个地方修建太一祭坛:

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崆峒,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太一祠坛,祠坛放薄忌太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这就正式确定了太一神的最高地位,而五帝,也正式成为太一的辅佐。大约就在这一年,皇帝也亲自拜祭太一: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太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太一如雍郊礼。其赞飨曰: 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

太一神,成为和“天”同格的神,而祭祀的日子,在冬至日,也为后代祭祀上帝的日期开了一个先例。

此后每遇大事,比如伐南越、到泰山封禅,都要先祭祀太一。而在泰山下修建的明堂之中,太一也是在五帝地位之上。皇帝三年一郊祭,也是祭太一。

太一神的出现,是儒教为建立自己至上神的初步成果,但不是最终成果。儒教对传统宗教的改革,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而儒教自身的改革,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下一章,我们将介绍独尊儒术之后儒教的改革情况。

同类推荐
  • 用好你的富缘

    用好你的富缘

    什么是人们该追求的真正财富?如何营造自己的财富场?财富与人的关系是很神奇的。修好财富的通道,胸襟越大,收获越广。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财富内涵,懂得分享与回馈,如此尊重财富,财富会越来越多。福报,一直播种下去才会一直拥有。而当既能拥有财富还能给别人也带来快乐的时候,生命也就更有价值。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婚因如此

    婚因如此

    各位!好久不见,淑泉我又回来啦!~从今日起为各位献上本人的新篇小说,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喜欢。呵呵!~…“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和你结婚吗?”男子侧卧在床榻上,一手折起枕在自己的头,一手抵在睡在他身旁,早已醒来的新婚妻子的下颚,慢慢的抬起,眼神魅惑的问道。“不…知…道!”男子的新婚之妻,目光平和、音色平淡的回答道。“想知道吗?”男子虽然嘴角擎着笑,然而他的眼里却全是厉色。“你会说吗?”“那就要看你怎么做了。知道吗?”“那就算了!”男子的妻子坚决的回拒道。“哦,你确定?”“是的,我确定!”“哼,随便你!无趣的女人!”男子眼中的厉色瞬间加重了,下一秒,他收回抵在妻子下颚处的手,翻身离开的床榻。女子一直默默的看着男子的背影,直到!他即将消失、远离的时候。“我可以给你带来的,你所为的趣味…应该是比你刚才想要得到的…多出好几倍的吧!”男子的脚步在卧室的边缘站住了,他没有转身、没有说话,他似乎是知道女子还有没说完的话一般。“我会和你结婚的理由…‘那个原因’!我会自己把它…找出来!”…两个人的婚姻,没有爱情做基础,“怀疑”却成了他们之间的“粘合剂”!
  • 环保常识

    环保常识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
  • 青春战记

    青春战记

    为我们哭过笑过从未后悔过的青春留下一丝记忆!
  • 鬼啃尸

    鬼啃尸

    被陷害,被关入监狱,又被送入精神病院,但一次次都能逃脱,白天躲避警察的追捕,夜晚躲避恶鬼的谋杀,这一切只为替自己洗清罪名......
  • 时光逆流:痴情总裁痴情妻

    时光逆流:痴情总裁痴情妻

    她,为别人苦苦守候他,为她痴情相守当他恋上她的温柔,她却不为所动,只为那个人孤独寂寞。他愤怒:为什么?!她淡淡的说:这一辈子只和那人相守。当他的温柔得到她的守候,时光逆流
  • 爱神的渎职

    爱神的渎职

    【提要】知者谓心忧,不知者谓何求。不知者说教授疯了,其实他没疯。他是在抗争,在苦苦地追寻,爱之火焰在熊熊燃烧……然而有一天,他仰天呼啸:仁爱之神何在?爱情之神何在?
  • 非相

    非相

    古往今来,无数修道者都向往着长生,但为何从来没有人触碰到那个领域?又或者,曾有人到达过那个境地,但发现长生不过是个没有意义的执念,甚至这个世界,亦是虚妄不实的?众生皆于轮回苦海之中争渡,如同怒浪之中的孤舟,如同无根的浮萍。路,到底在何方?吾等为何还在轮回中苦苦挣扎?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因缘而走上漫漫寻道路,他将走上怎样一段征程?他能否拜托无量劫经之苦,见到诸相之下的非相?
  • 神级天王

    神级天王

    天王系统,致力于打造一个上得厅堂下的厨房,搞得了事业揍得过流氓,精通三百六十行,无所不包,无所不会的全能、完美、制霸型——神一样的男人。现在,系统附身在了一个顽劣学生秦牧的身上。从此,他开始了碾压各行各界的牛逼旅程……PS:这是一个单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爽点和正能量满的都快溢出来的故事,还在等什么,赶紧收藏观看吧!PS+: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等一切鼓励支持。新PS:看娱乐造星文的请绕道,本书是都市生活类,小青年驰骋社会的故事,爽爽的,很开心。
  • 网游之全能副职

    网游之全能副职

    失业的沈洋,不经意间花费所有的积蓄购买一个豪华游戏仓,获得了一本特殊副职书,在全国风靡的《第二世界》大型虚拟网游中开启了一段神奇之旅……看一个小白玩家,如何通过特殊副职业玩的风生水起!最终走向顶级玩家的巅峰之路!
  • 爆破天才穿越:只为你袖手天下

    爆破天才穿越:只为你袖手天下

    她是一名天才爆破高手,可是没想到竟然误打误撞跌进了凤羽皇朝,原本以为这个同名同姓的二皇子殿下还是那个性格恶劣的黑社会大佬,谁料竟然是只误入了狼群的羔羊。为了保护心爱的他,她与天争锋,征战沙场,成为名赫一时的冷艳女将军。谁也不能从他手中将她心爱的人夺走,即使是那个恶魔大皇子也不行!只是弄到最后,她与最亲爱的二皇子殿下竟然是……这……这又演的是哪一出?杯具,老天是不是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