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4700000006

第6章 墨子之经学(一名墨子之六艺学)(2)

毕沅云:《相年》当为《拒年》。李笠云:“《距年》又作《相年》、《竖年》者,盖距或作拒,因讹为相。竖则距之音误耳。”吴汝纶云:“《术令相年》,盖皆百篇之书篇名也。”按《术令》即《说命》,固为百篇之书名;而《相年》、《距年》,则不在百篇之目,当为孔子删前之书之篇名无疑。李笠云:“《墨子》在秦火以前,又与儒家背驰。故其引用古籍,时有溢出儒言之外。”其说是也。下篇云:“古者建国设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师长,此非欲用说也,唯辩而使助治天阴也。”下篇虽不明言书说,然文义与此篇所引略同。王闿运刊本,以“轻”为“辅”之误,“辅”下增“以”字。以下篇“奉以”二字例之,王校是也。“维辩使治天均”,孙诒让云:“辩辨字通。辩,分也,谓分授以职,使治天均。”按孙说是也。但“维辩使治天均”,不成句。下篇作“唯辩而使助天明也。”此文“辩”下当有“而”字。“均”篆作“”,“明”篆作“”。“均”疑亦“明”字形似之讹。“维辩使治天明”,犹云分而使之治天明也。天明犹天事也。《大戴记虞戴德》,天事曰明。又,犹天工也。《皋陶谟》曰:“天工人其代之”,“分而使治天明”,谓命官分职,而使代天工也。

《尚同·下篇》,“于先王之书也,《太誓》之言然,曰:小子见奸巧乃闻。不言也,发罪钧。”

此今《伪大誓》所袭之文也。苏时学云:“发当为厥。今《泰誓》云,厥罪钧。”江声云:“发谓发觉也。钧均同。”吴汝纶云:“闻疑閟之讹,发乃厥之误。”吴闿生云:“疑乃闻二字为句,谓闻于上。”柱按:吴闿生说是也。“小人见奸巧乃闻”,谓小人见奸巧当闻于上。“不言也发罪钧”,谓不闻于上,则事发之后,罪与犯罪者均也。简朝亮云:“此纣之虐刑也。言小民见奸巧矣,乃闻。其不言告也,事发则罪钧同焉。《梓材》曰:“肆往奸究,杀人,历人宥。”盖其君无厉杀人,故今往奸宄,往杀人,所过之人,有不知情,而可宥者宥之也。此武王告康叔者,异于纣之虐刑矣。夫历人,则见奸巧者也。然有见奸巧而不知其为奸巧者,岂可不宥而罪之乎?”按简说,非也。《墨子》上文云:“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意独子墨子有此,而先王无此邪?原作“无此其有邪”,据孙诒让校改。则不然也。圣王皆以尚同为政于天下。”不原作亦形似之误。下乃引此文,为先王尚同之证。所引发罪钧,即证明上文“若治一国”,“若使一夫”之义,所谓尚同之旨也。夫墨子岂以纣为先王,而祖述之邪?吾有以知其必不然矣。

《兼爱·中篇》,“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悔鳏寡;不为暴势夺人穑黍稷狗彘。天屑临文王慈。”

此文《兼爱·下篇》,“大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于四方于四土。”

此《伪太誓》所袭之文也。《伪太誓》文云:“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

盖上篇不称“《大誓》曰”,故作《伪尚书》者止采下篇之文,而上篇不为大国侮小国以下则未之采也。简朝亮云:“《墨子》所引者,言四方之光,繇西土始也。何史文之曲而达也?《孟子》称长息言舜云:‘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其为文同也。今伪者窜之为对文尔,乍古通作。”孙诒让云:《汉书·马寥传》李注云:屑,顾也。

《兼爱·中篇》,“昔武王将事大山队,《传》曰:泰山有道曾孙周王有事,大事。既获仁人,尚作以只商夏蛮夷丑貉,虽有周亲,不若仁人。万方有罪,惟予一人。”

此伪古文《武成》及《泰誓》之所本也。伪《武成》云:“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中略。予小子既获仁人,敢只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伪泰誓》云:“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中略。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阎若璩云:“玩其文义,乃是武王既定天下后,望祀山川;或初巡守岱宗祷神之辞;非伐纣时事也,”简朝亮云:“墨子所引者曰周王,曰万方,其为既定天下无疑也。今伪者乃窜之为伐纣时祭告乎?《诗大明》云:‘矢于牧野,维予侯兴,’盖伐纣时称侯,不称王也。”阎简之说,足以证作伪书者之妄矣。墨子引云:“以只商夏蛮夷丑貉,”孙诒让云:“只当读为振。《内则》只见孺子,郑《注》云:只或作振。《国语·周语》云:以振救民,韦注云:振,拯也。”刘师培云:“此文常读以商句。即伪《武成》‘只承上帝’所本也。‘夏’上亦有捝字。‘夏蛮夷丑貉’即伪书之‘华夏蛮貊’也。寻绎伪书之谊,盖读‘商’为尚。商尚古通,《楚词天问》云:‘启棘宾商,九辨九歌。’《山海经》、《大荒西经》则云:‘开三上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是宾商即嫔天也。此文以商为天,义与天问相同。故伪书易为上帝。古籍言天,恒单举上字。《尚书·文侯之命》,‘昭升于上’,《释文》引马注云:‘上,天也。’均其证。尚商并即上字。故商与天同。孙氏以只为振,读此八字为一语。然商夏为代名,不当与蛮夷丑貉并文。故知‘夏’上有捝字也。按刘说非是。上文‘周王有事大事’云云,‘大事’二字,疑即‘有事’二字之衍坏。既获仁人为句,即伪《武成》所谓余小子既获仁人是也。尚作以只商夏蛮夷丑貉为句。商当是华字之误。伪《武成》‘华夏蛮貊,’当即本此。作,用也。尚即尚贤之尚。‘尚用以只华夏蛮夷丑貉,’承上文‘既获仁人’而言。谓获此仁人,尚用之以拯救华夏及蛮夷丑貉也。”

《兼爱·下篇》,“虽《禹誓》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众,咸听联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著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此伪《尚书·大禹谟》之所袭也。伪《大禹谟》云:“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联命;蠢兹有苗。中略。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简朝亮云:“墨子引《禹誓》,此禹既即位者也。盖《尧典》言舜在尧时而窜三苗矣。及舜即位,皋陶谟犹谓苗顽也。故《尧典》则称舜分北焉。今禹即位,誓而征之;此苗顽既服,至禹时而又蠢然动也。今乃以《禹誓》窜之于舜时乎?《禹誓》称小子者,禹自为辞,不称帝命也。明禹既即位故也。苟为舜时之誓,则《墨子》所引者何以不曰奉辞邪?《战国策》云:‘禹攻有苗。’又云:‘三苗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此《禹誓》之繇也。隐八年,《穀梁传》云:‘诰誓不及五帝。’《苟子》说同。然则舜时无《禹誓》矣。”按简说足以祛伪书之妄矣,墨子引《书》云:“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惠栋云:“群,犹君也。”孙诒让云:“惠说近是。此群对诸群,当读为群封诸君,封与邦古音近通用。封对形近而误。群封诸君,言众邦国诸君也。”简朝亮本“诸”作尔。读若予既率尔群句;对尔群句;以征有苗句。说云:“群者君所有之众也;对,会也。言今若予者,既为君而统率尔群众矣。故会尔群众以征伐此有苗也。”其说亦通。墨子引此,以为兼爱之证。盖除天下之害,即所以兼爱天下也。

《兼爱·下篇》,“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下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乃万方。”

此与《论语·尧曰篇》所引略同。《论语》文云:“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此《伪尚书汤诰》之所袭也。《伪汤诰》云:“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亥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中略。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中略。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论语》与《墨子》,虽详略小异,然文义大抵相同。至《伪书》则未免画蛇添足矣。简朝亮云:“孔安国《论语注》曰:‘此罚桀告天之文,’《墨子》引《汤誓》,其辞若此。由今考之,《论语》与《墨子》所引者文不皆同而义同。孔注以《汤说》为《汤誓》,盖因《周语》而改之,非也。《周语》云:‘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罪古罪字。盖与墨子所引者文义不同。《汤誓》称万夫焉,诸侯统军众之辞也;《汤说》称万方焉,天子有天下之辞也;皆无可蒙也。《吕氏春秋》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此言祷雨者盖与《汤说》义同。而言万夫者,则吕氏属辞之未审也。彼固不称书辞也。且《墨子》所引者,先《大誓》焉,次《禹誓》焉,次《汤说》焉,次《周诗》焉,故其文云:‘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如果《汤说》果为《汤誓》欤?则当约之曰:不惟《誓命》为然,可矣;而乃曰,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何其不辞之甚乎?然则《汤说》之非《汤誓》也,岂不足征邪?

按简说是也。墨子引此,以谓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尚以身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以为汤行兼爱之证。

《天志·中篇》,“先王之书,明天不解之道也,知之。曰:明哲维天,临君下土。”

此盖《尚书》之佚文。其篇名今不可知矣,“土”旧本作“出”,王引之云:“下‘出’字义不可通。‘出’当为土。‘明哲维天,临君下土,’犹《诗》言‘明明上天,照临下土’耳。”按王说是也。今据正。或疑《墨子》此文本引《诗》文,亦可备一说。《墨子》引此,盖以明天之贵且智于天子,以见天志之不可不慎也。

《天志·中篇》,“《大誓》之道之曰: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祇不祀。乃曰:吾有命,无廖务,天不天亦纵弃纣而不葆。”

此文《非命·上篇》及《中篇》所引亦大略相同。

《非命·上篇》,“于《太誓》曰纣夷处,不肯事上帝鬼神,祸厥先神禔不祀。乃曰:吾民有命,无廖排漏,天亦纵弃之而弗葆。”

《非命·中篇》,“先王之书《太誓》之言然。曰:纣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阙其先而不祀也。曰:我民有命,毋僇其务,天不亦弃纵而不葆。”

此《伪尚书·大誓》之所袭也。伪《大誓》云:“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弃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

墨子所引《大誓》,皆大同小异。以三文比而观之,《天志·中篇》所引“务”下有“天不”二字,毕沅以为“天亦”二字之误衍,是也。厥阙亦同音通用。《非命·中篇》“阙”下之“其”字,又因“阙”字而误也。廖僇皆音近勠,《说文·力部》,勠并力也。“”“排”皆当为“其”字之音讹。“漏”字又为“侮”字之音讹。《非命·中篇》所引“天”下之“不”字,“不”与“亦”因形近而误衍。简朝亮订正墨子文如下:“纣夷居,不肯事上帝鬼神,弃厥先神祇不祀。乃曰:吾民有命,毋僇其务,天亦纵之弃而弗葆。”

江声云:“夷居,倨嫚也。”简朝亮云:“夷、平,居、坐也。平坐谓箕踞不危坐也。《论语》曰:‘原壤夷俟,’盖夷居则不安拜跪之礼焉。”按墨子《天志篇》引此谓其不肯事上帝,以明其不顺天志而得罚也。《非命篇》谓其恃其有民有命,毋僇其务而得罚也。一以明有天志;一以明无命。

《明鬼·下篇》,“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

此虽不称篇名,然下文云;“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则亦明指此文为引《书》之文,盖引《甘誓》者也。墨子释之云:“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告听之中也。”盖以谓于祖,于社,则有鬼神监之,而赏之必均,罚之必中,明鬼神之有也。

《明鬼·下篇》,“然则姑尝上观乎《商书》曰:呜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矧隹人面,胡敢异心;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宁;若能共允,隹天下之合,下土之葆。”

同类推荐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一部小型通鉴纲目,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前朝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 鲍鹏山说孔子

    鲍鹏山说孔子

    本书为鲍鹏山先生孔子讲座的整理稿。鲍鹏山先生为国内推广古典文化的著名学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历来很受欢迎。鲍鹏山先生通过对《论语》一书的解读,展示了孔子的哲人风范。
  •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世藏书-左传上

    传世藏书-左传上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热门推荐
  • 夜幕之坟

    夜幕之坟

    龙神陨,化为魂,大陆跌宕,终成黄土一捧;龙魂聚,化为神,败寇成王,只留血雨满目。若哭,若笑,经历过后,才明白;何为神,只为羁绊。何为魔,只为疯狂。
  • 尤苏的质问

    尤苏的质问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

    《企业的诚信危机》通过四个案例详尽地描述了企业犯罪、名牌坠地的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人的良心与良知、监管制度、消费者自我保护、举报者保护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意义。
  • 盘古血继

    盘古血继

    盘古开天辟地身陨之后,身之白虻化为百兽,女娲造人之后人类为生存与百兽开始了斗争,人类有智慧所以没有异能的百兽失败了,盘古不忍自己的血脉绝灭所以幻出盘古之心改造百兽,百兽有异能之后,人类借重墨家的机关再次将其打败,双方和谈的结果墨家成为了和平的牺牲品,但也得到了修炼天地法则的灵魂力,而金乌不满这次和谈自己的失败远离华夏,居于小岛之上……数千年后,一个墨家人掌握盘古之心成为了兽使……
  • 星河图

    星河图

    一个被人称作软泥虫的废柴,因为无意中捡到一颗珠子,莫名其妙地打开了《星河图》的封神大门,从此奇缘异宝接连不断,美女仙女也纷至沓来,他横扫玉寒大陆,称霸千仞山巅,大闹万妖洞府,登仙封神,竟成九界至尊!
  • 世界侦探故事

    世界侦探故事

    故事似三月飘落的丝丝细雨,带着你们走进侦探的世界里……
  •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坚持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础,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扩大了就业领域,提高了就业质量,稳定了就业形势。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苍龙3

    苍龙3

    想知道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神奇的地方?南极、北极。百慕大……这些地方的真相是什么?2012的真相是什么?2012后我们又将迎来什么?为什么上一次的文明毁灭于大洪水?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真的有创世的神吗?如果有,创造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何而来,目的地又是哪里……
  • 杀手穿越成废物:绝世狂妃

    杀手穿越成废物:绝世狂妃

    她是排名第一的杀手,为了完成不可能的挑战,刺杀吸血鬼之王,却惨死在他的手上。她是北静王府备受欺凌的废物郡主,一朝觉醒,脱胎换骨,凤眸冷厉,手段狠辣,已成为最强大的存在。收九龙阴阳鼎,夺火印千翅鸟,废天海翼城,乱幽冥鬼池……谁敢再轻她!
  • 雪狐怨

    雪狐怨

    那一滴血泪,如同一朵彼岸花,那样妖艳,却如此冰凉。那是什么?是前世痛苦的记忆,还是你遥远的呼唤?最后终归结束于一抹红,一抹绚丽的红。那是雪白与红的交织,那是血与泪的绊牵。我忘不了他,忘不了曾经对我欢笑与倾诉的他,忘不了最后那一张冷酷绝情的面孔。那就让我魂飞魄散吧,不会再有来生,不会再有前世。那个我,只是一个故事,很久之后人们遗忘的故事。放不下的怨念,放不下的期盼,这终归是最后的结果吗?谁可以让那无尽的欢乐与泪水化成一朵绚丽的彼岸花。为什么不能让我随风飘落,看最后一眼最绚丽的烟火。红尘不过是漂浮过的尘埃,但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留恋?为什么期盼。那是为了你。那是最后的一句话----我爱你,我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