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7600000008

第8章 理性的爱:两个源泉(3)

在这样一门想要通过对爱的深入理解来鼓励我们达成“哲学和心理学上的完整”的课程上,你们也许会对我引用诗歌的做法感到迷惑不解。要想领会我的意图,必须首先理解诗歌是什么。英语中的“poet”(诗人)和“poetry”(诗歌)这两个词来自希腊语poietes和poiesis,意思分别是“制作者”和“创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诗歌是在语言中创造。那么,诗歌“造”出来的是什么?是意义。一首好诗会让新的意义诞生:既在文字的层面上,也在更深的、支撑着一切的“逻各斯”(大写的“言”)的层面上(见《树》第4讲)。

当神警告亚当和夏娃不要吃知识树上的果实时,也许“创造意义”也是神禁止他们做的事情的一部分。因为知识树上的果实除了创造新的意义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用爱的理论术语来说,我们可以认为,神其实是在警告亚当和夏娃小心厄洛斯的危险。因为厄洛斯就是渴望认知以及由认知带来的灵性成长,而灵性成长的最终目标是与神统一(见图II.2)。就这方面而言,当撒旦告诉亚当和夏娃,他们吃了果子就会变得“像神一样”时,他说出了部分的真理(《创世记》3:4)。而《新约》中的阿加佩福音,则可以认为是对人类社会中由厄洛斯引起的问题的回答。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在人类之爱的表达中,仅仅有阿加佩就够了吗?厄洛斯是否也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在进行这样的研究时,引用诗歌的好处是它往往能帮助我们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悖论(有意义的自相矛盾),而这一点是纯粹的理性推理很难做到的。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对前两讲介绍的关于爱的两种相反的观点进行思考。我们不妨来读一首诗,这首诗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对立。它出自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

泥土块与鹅卵石

“爱不寻求自身的欢乐,

也丝毫不关心自己,

但它让另一个人舒适,

在绝望的地狱中建造天堂。”

小小的泥土块唱着歌,

一头牛从它身上踩过。

小溪中的鹅卵石,

婉转地应和:

“爱只寻找自身的欢乐,

让别人听命于自己的快活,

在别人的不舒适中享受,

建起一座地狱,任凭天堂将自己鄙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土(人类)和水(爱)的两种混合物:一种是粗糙却柔软的泥土,它在蒸发掉的水的作用下聚成一小块;另一种是光滑却坚硬的鹅卵石,在小溪底部享受着常年的流水。前者代表着阿加佩,它认为自己是爱的真正范例,因为它让自己不断地被踩踏,但它没有因为这么可怕的处境而绝望,而是一心怀着高尚的想法,想着能让别人快乐可真好。而后者体现了厄洛斯,它声称自己才是真爱的典范,因为它发现:成为完整的、自我维持的个体有多么快乐,不要理会这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哪怕别人的生活可能会因此成为地狱。

我们今天的目标就是要解决鹅卵石与泥土块、柏拉图与保罗、厄洛斯与阿加佩之间的争执。究竟哪一个说出了对爱的理性本质的正确理解?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认为其中一种是“对的”,而另一种是“错的”;要么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悖论的处境,在爱的真正定义中,这两种理论都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纪上半叶,两位基督教神学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其中一位是安德斯·虞格仁(Anders Nygren,1891—1978),他在《阿加佩与厄洛斯》(1930)中论证说,阿加佩是基督徒通向爱的唯一正确的途径。而另一位神学家马丁·达西(Martin DArcy,1907—1994)在《爱的智与心》(1947)中作出了回应,他论证说,厄洛斯与阿加佩其实都是人类之爱的本质特性。现在让我们简要地看看他们各自的论证。

虞格仁关于阿加佩的观点是直接以《新约》(尤其是圣保罗的著述)为基础的,而关于厄洛斯的观念则承袭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普罗提诺的哲学。历史上一直有很多基督教神学家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综合,虞格仁却宣称,这样的观点使基督的要旨遭到了灾难性的稀释。以真正的基督之爱爱他人就是:即便他们有很多负面品质,这些品质很自然地让别人不喜欢他们,也仍然要接受他们。而柏拉图的厄洛斯却相反,它让我们爱一个人,只是因为这个人具有的正面特质以特定的方式吸引着我们。虞格仁认为,基督徒必须努力学会以纯粹的阿加佩去爱,这两种爱所具有的多种对立的特征使这一要求成为必然。我挑选了虞格仁最常列举的十二种差异,加以概括后列在图II.4的表格中。

厄洛斯之爱阿加佩之爱

文化起源

希腊

希伯来

最早的主倡者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耶稣与圣保罗

理想的被爱者

与爱者

年轻男子(或男孩),

被年长的男子所爱

人类,

被神所爱

爱的对象的特点

以其自身的善、美或真

而具有价值

本身没有价值;

往往是坏的、丑的或假的

神的角色

神可以被爱,

但不可以爱

神可以爱,

但不能被爱

与自身利益的关系

基于一个人自己的需要,

自我中心的

基于无私的、

给予的意愿

典型态度的关键词

我爱你,因为你……

我爱你,尽管你……

最高目标

通过窥见理念世界的

景象

而逃离“洞穴”

通过自我牺牲

拯救被爱者

允诺的类型

契约式:只要被爱者的

价值

存在,允诺就存在

信约式:持续到永远;

不依赖于被爱者

对性的态度

承认这是实现自我

觉知的

良好起点

拒绝这样的表达,也许

除非

在婚姻关系中

神学焦点

创造:神造的世界是好的,

因此我们应该享受它

救赎:神拯救我们,

因此我们应该接受神

心理学焦点

爱的动力赋予我们

创造的力量

被爱让我们能够去

给予并接受谅解

认为只有神才有能力行使阿加佩,这会引发一个非常重要的神学问题。就像上一讲简要提到克尔凯郭尔的立场暗示我们的,这种观点很容易把神描绘成自恋者:人类之爱变成了神沉溺于自我迷恋的借口,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爱只是神在爱内在于我们的神,只是神在通过我们爱自己,这看起来实在太自我中心了,甚至不值得受到人类的崇敬。要想避免这种无法令人满意的结论,唯一的途径是认识到,人类必定满足了神的某种需要。基督教的正统教义拒绝这种观点,因为神是“无受动性的”(即,免于来自人类的任何影响)。而如果人类有神所需要的东西,就意味着我们能影响神,或者使神发生变化。

神能有什么需要?神究竟要有多么重要的需要,才会让我们觉得放弃“神的无受动性教义”是合理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至少是在爱的研究的语境中)回答是:关系。有时人们用三位一体的教义来证明,神不需要通过人来享受关系所带来的欢乐:如果神已经在以三个不同个体的形式存在,那么关系就已经是可能的了。但很多信徒觉得这种解释不令人信服。毕竟,三位一体的概念只有这样解释才有意义:它只是在告诉我们,人类必须怎样从不同视角去看待神。如果神的绝对属性(即,抛开与人的任何关系而具有的属性)不得不被描述为“三体的”,那么“一神论”的信仰就很难站住脚。这个问题深深影响了早期的基督教神学家普罗提诺(204—270)。他认为,神的本质就是对与人类的关系的强烈渴望。在普罗提诺看来,这种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神就是厄洛斯”!

虞格仁和普罗提诺对爱各执一端,这等态度的问题都在于他们过度理性了。这些看法全都不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永远包含着自私和无私的成分。首先,让我们想象今晚你与自己的恋人肩并肩坐在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也许是一条俯瞰香港海港的长廊,你问你的恋人为什么爱你。如果你听到的是这样的回答,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其实没有任何吸引我的地方。我只是爱你。其实,即使你很丑,人也很恶劣,我也会爱你。”听到这样的话,我猜你们两个人再也不会是恋人了!

现在想象另一种情况。假如一个人声称深爱着你,还列出一长串理由来证明你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人。一开始,这看起来确实很像是爱。但如果后来你发现这个人根本不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除非是明显地为了他(她)自己的利益,你会怎么觉得?想象一下,无论多么简单的要求,无论你怎么请求对方,他(她)都拒绝为你做任何自我牺牲。那么你很快就会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真的爱你。也许你就会通过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地让他(她)开心,来试探他(她)的真心。如果,你的爱人因为从你这里获得的快乐减少了而离开你,那么当你回想起这段关系时,你很可能不会愉快地把它当做完美的真爱来回忆。

我们凭直觉就可以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未实现被我们称为“爱”的那种理想。只包含了一方面的爱——无论是只顾自我牺牲,还是只顾从我们觉得美的对象身上获得欢乐的满足——都不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真爱的基础,即便双方都以同一种片面的爱相互对待。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和保罗,这两位较为片面的爱的观点的创始人,都在力图以另一个人的生活和教导为基础,来建立理性上和谐一致的体系。前者建立的是哲学体系,后者建立的是神学体系。然而如果看一下苏格拉底和耶稣的实际生活经历,我们会发现一些与“纯粹的厄洛斯”和“纯粹的阿加佩”相去甚远的东西。我们在这两个人身上都发现了两种爱的创造性混合。

同类推荐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生命安宁

    生命安宁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书中,威廉·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新生命的路线图。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热门推荐
  • 风流嫡女欠调教

    风流嫡女欠调教

    传闻,东陵国前任丞相的嫡女容貌倾国倾城,不过可惜天生痴儿,尤其爱美男,那怕是她的大哥,她看着也会直流口水,因此,她被誉为第一花痴!当生性潇洒淡然的她穿到她的身上……额,好吧,美男确实养眼,发发花痴也无所谓,不过,流口水就不必了。
  • 三银翼

    三银翼

    他们本是相依为命的亲生兄弟,一个却惨死歹人之手!他们本是以命相交的生死之交,一个却横死沙场之上!三段截然不同的友情在这场没有对错的种族之战里交织,被他用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着,却也产生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将曾经似乎是坚不可摧的友情破坏得支离破碎?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
  • 绝命守护,傲娇甜妻

    绝命守护,傲娇甜妻

    她有父亲,却自称孤儿。她身体奇异,自身便是天大的秘密,却不自知。她恨世界上所有妖娆的女人,特别是小三。她有着最最悲惨的童年,所以便养成了她冰冷的性格,寒霜的外表下有一个脆弱的灵魂。她是最年轻的教授,古筝钢琴界的神话。他是最年轻的少校,温润如玉,容貌俊美,身手敏捷,心思缜密,身负少校军衔,却是特种兵出身。他的生活日日与死亡为伍,日日充满危机,与最阴险狡诈的人斗智斗勇,与最凶狠毒辣的人切磋过招。原本在休假的他,本以为可以好好的相相亲,解决一下人生大事,结果一道军令让他奔赴的不是前线,而是一个少女的闺房....
  • 英灵武神

    英灵武神

    在纷乱复杂的天启大陆中,世人以武为尊,想要立足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备受欺压的少年苏越,于濒死中解开了体内封印,觉悟实力就是一切并决意变强。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庸才,成为人人敬仰的武神,这一路的艰辛他烂在肚子里只字不提,只为了有朝一日闪瞎所有人的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超时空漂流记

    超时空漂流记

    用神话还原历史,用历史改写故事!罗脩是一名天才历史讲师,某天他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跑到了酒吧将自己灌醉,以至于酿成了一场车祸,进入了牢狱生活。几年后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等到他读完信中的内容时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里面,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生活!
  • 就是这规矩

    就是这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如同头顶三尺利剑,让人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是知非。不要认为规矩是一副枷锁,多少人用血与泪铸造这规矩。多少人试图冲破这“牢笼”,撞得头破血流,最后才发现就是这规矩保护着我们。妄起争端,持枪凌弱,天人共唾。奸淫掳掠,祸及妻儿,天人同诛。背信弃义,通敌叛国,天理不容。看少年如何纵横滨江,搅动风云。
  • 沐扬之心

    沐扬之心

    因为男友婚礼的事,苏沐扬回到离开十五年的城市,在见过两位新人的那一刻,毅然选择离开,却不想遇到她这一生都不想在见的人。“扬扬,你不想要爸爸留下的东西。”“待在我身边,一年之内,好好做个助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苏沐扬回复:“杨总诚心邀约,以后就请多多指教!”一切的一切就从这一刻开始。在亲情、友情、爱情中,苏沐扬始终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一路迷茫,跌跌撞撞,终看清自己的内心。
  • 失名

    失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 惊蛰最后

    惊蛰最后

    破碎的梦境,夭折的翅膀,天使变成恶魔的瞬间。灰色的天空,无边的绝望,走走停停的旅途。沉睡,然后苏醒,这个时代,惊蛰!而在结局的最后,我们,又在哪里沉沦.
  • 半调子先生

    半调子先生

    人无完人,璞玉有遐,在这没有风的人肉森林里,再丰满的理想,终会被现实的骨感给磨灭!正所谓,在这个人吃人的现实中,想要自身硬,必须要比别人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想要不被别人,嘲讽取笑,踩在脚底下,就必须尽量的磨砺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