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66100000005

第5章 诗体的分化

《诗经》的四言诗体到了汉代就不再流行,虽然还有人在写,但优秀的作品数量甚少。楚辞体则是向赋的方向转化,诗的特质逐渐减少(按照古代的文体区分方法,“辞赋”被看作介于诗文之间的一个特殊的文类)。在西汉前、中期,还曾经流行过一种与楚辞同源的短歌(如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等),后来也渐渐衰微了。大体自东汉至南北朝前期,诗歌的基本体式就是五言古体。当需要表现复杂的人生体验与情感时,这种单一类型的诗体就会显得不充分。

从南朝齐、梁到唐代,人们对诗歌艺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多方面的尝试。从形式方面而言,以诗歌的格律化为中心,诗体逐渐分化,先后发展成熟,最后形成五言律、绝,七言律、绝,五、七言古体等多种诗体并存的局面。

不同的诗体,抒情与表现功能是有区别的,而诗人对诗体的偏好与选择,亦往往与性情之所近有关。举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李白、杜甫诗名最盛,并且都是造诣全面的大家,但仍然各有特长:李白的最高成就表现于自由奔放的杂言体古诗和七绝,七律的成就很一般,而杜甫则是律诗的圣手,绝句就谈不上卓异了。所以诗体分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诗歌中的情感表现越来越丰富和深化。

在有限的篇幅内,我想简略地谈谈各种诗体的特点。这其实有点冒险,因为使用同一种诗体写出的作品,仍然会有多样的风格。但略论其大端,也还有可能和必要吧。

五言古体

唐人把格律诗称为“近体”,于是在这以前就有的不讲求格律的诗相应地就被称为“古体”。五古是汉魏以来诗歌基本的体式,唐以后仍然很流行。形式上没有什么限制,但通常是用整齐的五言句写成。近体特别是律诗,一般来说修辞比较精巧,常常以新奇的表现,通过语言的“陌生化”来追求警醒的效果。而写五古的人则多重视“古调”的风味,语意大抵比较顺畅,语汇也相对朴素一些。从功能上说,这种自由的诗体原本无所不可,但用于将记述与议论相杂尤为相宜,因为进退自如。杜甫的《北征》、《赴奉先咏怀》两大长篇,感情饱满,结构起伏多变,将五古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七言古体

七言古体来源也很古老,源头可以追溯到楚辞,但汉魏时流行程度远不如五古。到了南朝尤其梁、陈,七言诗开始走向兴盛。

在古代习惯的分类中,“七古”比较含混,在这个总名下包含着几种不太相同的诗体。

一种是齐言体(每句均是七字)。这种诗体起源于梁、陈间的乐府歌行,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句式整齐和有规则的换韵(以四句一换为多),有很好的音乐感。同时,这种诗的意脉通常是连贯的,虽然多转折却少用突兀的起落,与音乐的特点相配合,读起来委婉连绵,富于流动感。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高适也喜欢写这种诗体,不过格调偏于雄壮豪迈,譬如写边塞的《燕歌行》。中唐时白居易等人用这种诗体写叙事性的作品,像《长恨歌》、《琵琶行》,又是另一种风貌了。

杂言的七古称作“杂言体”可能更恰当一些,因为传统上归在这一名下的诗,有的只有很少的七言句。这是古代充分意义上的自由体,没有任何限制,诗人完全根据自己的抒情需要来写作,句式参差,长短无拘。大凡性格强烈、容易激动的诗人,都喜欢写这种诗体,譬如李白就最喜欢也最擅长写这种诗。

五言律诗

五律是古诗格律化过程中最早完成的诗体,可以说是近体诗的核心,梁代就已成型,唐人在格律形式上只作了有限的改进。这一诗体体现了古人对形式的完美追求:五言八句,分作四联,常规首尾两联不对仗,中间两联对仗;不对仗的句子形式松散而语意连贯,对仗句则是形式高度统一而意义各自独立(“流水对”为例外)。这种句式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建筑美感。同时,在声调上,每一句中平仄交错,每两句间平仄对立(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联与联之间又用“粘”的规则避免单调重复(大体是将前一联的平仄模式颠反使用),形成一种有规则又有变化的音乐旋律。

五律总是用来记述一个生活事件或心理事件的完整过程,结构上通常有交代、进展、转折、收结的层次变化。因为篇幅的限制,它不可能连贯地陈述,而是一个层面一个层面跳跃着连接的,于是形成了有意味的空白;而且对仗联常常是用写景来代替直陈的表达,这些对于读者来说都是可以自由介入的空间。

五律是一种精致的、要求严格的诗体,同时又是容易学习和把握的诗体。古人学诗,首先从这里入门,《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写诗,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七言律诗

七律的许多特点与五律相似,但掌握起来要困难得多。因为五言句变化有限,容易在平稳中写得精致,而七言句写得平稳就会死板;近体诗追求语言精练,意象常常很密集,而篇幅扩大以后,处理得不好意脉就变得松散无力。一首好的七律,从首尾呼应、层次结构到节奏的张弛、句式的变化,都必须控制得恰当而自如。所以写七律需要很大的力量。七律也是成熟最晚的一种诗体,到了杜甫手中,它的表现力才得到充分的发挥。之后堪与之媲美的七律大家是李商隐,他们都是才华出众而又用心深细的诗人。

五言绝句

五绝源于南朝乐府短歌,四句二十字,是古诗中最短小的诗体,它和七律也是古诗中最难写好的诗体。宋代严羽说,“七律难于五律,五绝难于七绝”,是经验之谈。但难写的原因不一样。五绝之难,在于篇幅特别短小,很容易写得浅薄或者局促,所以它比其他各种诗体更讲究含蓄、暗示,情、景绝不能尽于字面。优秀的五绝,应该是字面清浅,意境完整,而余味深长。譬如元稹的《古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诗中呈现的像是一个很简单的生活片段,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场面,却是暗示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世沧桑之慨。又像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夜旅途中一个温暖的憩息之所,一个温暖的等待,既是生活事件的记录,更是人生境遇的象征。

七言绝句

七绝或许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诗体。因为它短小、容易记诵,却又比五绝显得优美舒展。而唐人七绝常常是用来配乐演唱的,所以习惯上它的语言较为浅白,比律诗要让人感到亲切。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而其实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七绝通常不会平静地记述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而更多是由某个生活片段激发出活跃的情思,诗意单纯而集中(所以擅长七绝的诗人,大多才气横溢)。这些优点集合在一起,一首好的七绝能令读者过目成诵,永难忘怀。

七绝常见的写法,是将四句分作两个层次,前两句包含了事由的交代、情绪的铺垫,后两句产生转折、递进,用一种活跃的情思来激发读者的感受。如王维的《渭城曲》,前面“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写景的句子,气氛安静。而后转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激情飞动起来。又如杜牧的《赤壁》,前面“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虚构了一个生活场面,对历史的怀想酝酿着某种有待揭示的情绪,而后转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慨英雄之成败每系于机遇之偶然,诗人的自信与自伤如波涛涌发。

另外有些简单说明:古诗也有用六言句式的,但不常见;绝句有“古绝”与“律绝”之分,古绝属古体;再有排律一体,为律诗的任意延展,多用于社交性酬唱。

同类推荐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一灯如豆

    一灯如豆

    本书是短文集,收集了作者近年的小品、散文八十多篇。作者以清丽、细致、沉思的笔触写出对寻常生活的点滴感悟。视角独特,耐人寻味。作者为自己的文字画了二十余幅插图。尽管稚拙,与文配合读来仍能感到更为亲切动人。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逆旅千秋

    逆旅千秋

    本书并不着力于简单叙述,也不进行繁琐的考证,而是在严守史实的基础上采取情境化笔法,用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思考那些曾经的岁月,深刻揭示了那些影响中华民族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基因。
热门推荐
  • 生生长流

    生生长流

    很多年以后,当我惟一的儿子降生入世之时,我站在市第一医院的阳台上,怀抱着一个粉嫩的小生命遥望西天,极力感受远在桂西北黄土下长眠的农宝田的气息。一种属于红河的律动便如约而来,轻轻拍击着我们父子的心房,我感觉到那是一种血液的流动……
  • 预见未来的你

    预见未来的你

    暖暖可以预见一些未发生的事情,突然有一天暖暖预见亲人朋友被一股神秘力量带走,而自己也深陷危险之中,为了阻止这可怕的事情发生,暖暖带上自己的帅气大叔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自己无意间救下的小正太居然粘上了自己,硬追着暖暖要和她蹭好运。每当危险来临,总有神秘帅哥来救自己,难道这是桃花要开,不行啊,我还要阻止预言的灾难发生啊!
  • 初见love

    初见love

    公主变成灰姑娘,还是难掩公主的气质。即使她不是谌家的那个小千金,她照样能活的潇潇洒洒,即使与王子分离,她也照样有守护她的将军。即使面对恶毒的女人,她仍然坚定初心,总有一天她会把失去的全部夺回来。等着我,最后的最后,王子和将军该选谁呢?
  • 太上灵宝

    太上灵宝

    盘古开天辟地,以五色石炼太上五灵宝,相传,如果能齐集五灵宝于一身,则能激发先天混沌灵根,羽化成神。生于楚国江东娄邑万丈潭边的梦生,因其母在梦中生他而得名。一日,楚威王巡视娄邑,途经万丈潭,梦生自威王处得太上五灵宝之一玄天珠。后误食五行仙果,激发五行杂灵根,得以进入惠灵门修炼。
  •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散文精选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散文精选

    作文考试高分秘籍,青春文学阅读宝典。新概念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绝对不能否认的是它成就了那么多人的文学梦想。本书主要收录了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的散文作品。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讲述了爱情的温馨和浪漫,亲情的可贵和温暖,友情的美好与宝贵。当然也有他们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恐惧,以及对丑恶现象的讽刺和鞭挞。更多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之,这是新一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的“写真集”。
  • 花醒了

    花醒了

    七色堇花族濒临灭绝,无奈之下族长只好派出自己仅仅十六岁的女儿,只要在专门配培养花之杀手的皇家学院中找到拥有神奇力量的花种与守护者,使守护者臣服于他们,但是,这件事对于她还是太难了。面对种种困难,她是否可以力挽狂澜?
  • 气血天下1

    气血天下1

    这是一个炼气与炼体的世界。每个人都想站在九天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享受那万人敬仰的目光,使自己成为一个传说。炼气分为;后天力境,先天气境,金丹境,元婴境,合体境,婴化境,化龙境,,神境,,;炼体和炼气差不多从婴化境开始是飞龙境,神境,,。我们的主角原本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少年,只想安安心心的过完一辈子,找个漂亮的老婆,可是天不遂人愿,当无数次事件发生后,他觉得他想要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想要平凡却一定要别人不敢打扰他才行。,过他想要的生活。功法分为一阶,二阶,三阶,灵阶,天阶,灵阶和天阶分为高中低三阶,
  • 西游:问情篇

    西游:问情篇

    大唐开元年间,妖星现世,人间祸乱四起,妖魔遍地。少年江小鱼胸无大志偏于安乐,然而群妖过处,寸草不生,临海小镇遭遇妖族扫荡,相依为命的姐姐为救他而死……天道无情,人妖殊途,怎能忘了西游?
  • 陪着孩子长大

    陪着孩子长大

    160则温馨的小故事,160则爱的叮咛。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现象,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所思所想;同时站在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告诉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塑造孩子理想的人格,如何让他们走出挫折的阴影。
  • 嫁入豪门的女人

    嫁入豪门的女人

    唐子晏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脏乱阴暗的小巷里,她正和一只狼狗抢东西吃,那时候她身材瘦小衣衫褴褛蓬头洉面,只有一双眼睛像葡萄一样黑亮。污黑的小手攥着面饼的一角死死的不撒手,为了那一点不足以裹腹的食物而拼尽全力,甚至是性命。后来,唐子晏经常梦到那个小女孩,梦到那双黑溜溜如星辰般闪亮的眼睛。再后来,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整个车子被挤压得惨不忍睹,按常理来说,里面的人肯定就没命了,可他却只受了一点轻伤,被人从车里救出来之后摸了摸兜里的护身符,眼里的光忽明忽暗。那一年,他十八岁。那个女孩,六岁。他是唐家大少爷,她是街边小乞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