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3900000011

第11章 虎啸潭

虎啸潭位置得天独厚,北岸即是仙游县城的南门。虎啸潭见证了、参与了县城的兴起、成长和壮大。虎啸潭边上,一桥飞架南北,是上千年来仙游县城跨过木兰溪,对外陆上交通的主要通道。虎啸潭是溪运的年代里,木兰溪上最庞大最繁忙的枢纽渡口。

木兰溪上游的“三百六十涧”,每一条涧流都有众多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碧水深潭。这不奇怪。奇怪的是,“三百六十涧”已归而合一,成为浩浩荡荡的江流,一路东南而去的木兰溪中游。先民们仍把许多特别开阔深幽的江面称之为“潭”,比如俞潭、仙潭、黑潭、青龙潭、白龙潭、龙窟潭、虎啸潭……也是一时数也数不清。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仙游县城南门兜旁的“虎啸潭”。

自古就有一词:“龙潭虎穴。”把深潭和龙吟连在一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把碧水和虎啸扯上关系,还真是特别。原来,环绕仙游县城而来的木兰溪浩荡江流,在这里出现了些微落差,湍急的水流相互激荡,发出的声音犹如虎啸,于是龙潭变成了虎穴。这一泓宽阔的深邃水面,便被先民们叫做“虎啸潭”,与仙游结下了永世之缘。

虎啸潭位置得天独厚,北岸即是仙游县城的南门。虎啸潭见证了、参与了县城的兴起、成长和壮大。仙游置县于唐圣历二年(699),名清源县,到天宝元年(742)改为仙游县,从此一直沿用至今。仙游立县时,就把县治设在大蜚山南、木兰溪北,山环水绕,环境极其优美。也许是因为背山面水,有着天然的地理屏障防护,也许是因为先民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安定,治安良好,仙游置县后,历经数百载,县治一直是全开放式的,没有城墙,没有门楼,东西南北中,处处随意通。当然,仙游毕竟不是世外桃源,世代更替期间的兵荒马乱,封建官僚豪强横征暴敛激起的民变,照样无情地波及到仙游。清乾隆《仙游县志》载,宋绍兴十五年(1145),“山寇”来袭,知县陈致一始脚忙手乱地征民夫、挖壕沟、筑土墙来防御,后来“山寇”一退,工程也跟着放弃了。这是仙游县治设防的肇始,山环水绕的优美环境,开始出现了东倒西歪的残墙断垣。之后的数百年间,多位知县多有重修之举,无奈荷包干瘪,筑的都是土垣,经不起风雨,更经不起动乱、兵灾,因此总是屡修屡毁,枉费民财。到了明嘉靖二年(1523),知县肖弘鲁奏请拨银修筑石城,历经八年,终于落成,同时把新建的四个城门更名,于是,虎啸潭身畔有了一座崭新的宏伟的南门城楼“迎薰门”。几道圈墙,几座门楼,可说是费尽了历朝县官的心力,也成了历朝县官的门面政绩。直到清末的光绪二十六、二十七年,时任县官王国瑞还说:“城以卫民,关以御暴,有守土之责,固宜亟为兴作也”,遂下令重修仙游县城。“新筑城堞七百一十余垛,修城堞五百八十余垛,砌筑城墙一百三十余丈,马路一百七十余丈。新建炮台十二座,窝铺四座。城门裹以铁板,敌楼易以榱桷。”他与历代县官一样,可谓用心良苦,以为有此一举,“今而后屹屹崇墉,可庆苞桑之固矣”。殊不知,再高再牢的城墙也防不了民怨民乱,最牢固的城防还是民心顺、百姓安居乐业。远的不说,就说而今的仙游县城,“屹屹崇墉”今安在?虎啸潭边还有“迎薰门”吗?却眼看着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街道一条条扩大延伸,绕城的木兰溪成了城中的休闲公园,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足……县城早已跨越了木兰溪两岸。城防似乎又回到了历史的“原点”,成了一座全开放式的,没有城墙的,山环水绕的,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城市。这些看得见的“可庆苞桑之固”,靠的是“屹屹崇墉”吗?

虎啸潭边上,一桥飞架南北,是上千年来仙游县城跨过木兰溪,对外陆上交通的主要通道。这座桥就是木兰溪上堪与熙宁桥齐名的古桥“南门桥”,又名“升仙桥”、“仙溪桥”。明御史林兰友诗赞:“谁造南桥渡,常悬半天虹。往来无病涉,童叟颂丰功。”县志载,南门桥于宋绍兴八年(1138)由退休官员陈可大家族捐资倡建。桥为花岗岩石梁桥,计18墩19孔,现桥长176米,桥面宽6米多,桥墩高7米多。建桥时,为防洪水冲击毁坏,桥墩周边的水底和两岸,皆用巨大条石铺砌。即使这样,数百年间南门桥仍屡屡被洪水毁损。元、明、清各代先后进行过10多次重修,桥墩一直保持着宋代船形的建筑特色。与熙宁桥、宁海桥一样,南门桥也终究逃不脱近现代被多次用现代手段改造成公路桥的宿命。所幸对南门桥的改造,仅局限于用混凝土铺设桥面和灌注栏杆,石梁桥基本的古风古韵算是保住了。若有兴致寻看倒映在虎啸潭中的长桥,以及从桥墩间奔涌而出的激流,似乎仍然可以体味到清代举人程远《南桥观涨》诗中“顿击洪涛跨半空,空中一十八垂虹”的意境。

虎啸潭是溪运的年代里,木兰溪上最庞大最繁忙的枢纽渡口。由于背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虎啸潭很自然地成为了农耕时代仙游县的水上交通中心。那时的虎啸潭上,每日溪船云集,渡口异常繁忙。仙游盛产的土特产,日常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虎啸潭是主要的集散地。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陆上道路多遭破坏,虎啸潭更是几乎成了仙游对外运输的唯一通道的主要码头。直至20世纪50年代,虎啸潭仍然扮演着十分吃重的水上货运角色。资料显示,当时仙游至涵江的溪船年吞吐量都在2万吨以上,光是城关的货运量每年就有6000多吨。无可讳言,溪运的衰落彻底结束了虎啸潭古渡口的辉煌历史,提前预告了陆上高速交通时代的快速来临。之后的日子里,完全退出了生产领域的虎啸潭,仍继续深深地融进市民们的休闲和文化生活,成了市民们回归自然的天然游泳场和一年一度端午龙舟赛的竞技场。或许,我们应该欣慰地把这看成是虎啸潭新的一页辉煌。

说到龙舟赛,虎啸潭的端午龙舟竞渡,确应格外一书。因为它不仅纪念屈原,而且更纪念戚家军。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日本倭寇大举围攻仙游县城,戚继光得报,率兵火速驰援。十七日,戚家军强渡虎啸潭,与围城的倭寇展开殊死决战,大败倭兵。这一战,戚家军在虎啸潭牺牲300多人,戚继光妻弟王将军也在此役中战死。仙游县民感念戚家军功德,在县城内建了一座崇勋祠,纪念、祀奉戚继光、王将军及阵亡的将士。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仙游城内的官民都会把崇勋祠内供奉的王将军塑像,迎请至虎啸潭边,举办盛大的祭祀典礼,然后举行龙舟大赛,以此纪念戚家军。这一传统活动,一直延续至今。虎啸潭成了仙游县百姓传承优良传统,抵御日寇侵略,弘扬爱国情怀的重要教育基地。

我们一行来到虎啸潭时,已过了木兰溪洪水期。静静的虎啸潭波澜不惊,宽阔的水面映照着斑驳扶疏的倒影,北侧的南门兜传来阵阵喧哗,上空石梁古桥间不时有汽车飞驰而过。倒是南侧岸边的龙眼树、修竹丛,似乎与虎啸潭的心境相通,也是默默地伫立在潭边,紧紧地伴随着虎啸潭。此时身临其境,有谁能料到,眼前这难得的可闹中取静的幽幽深潭,竟然在仙游的历史上,独领风骚上千年。

近年,仙游县采用最新的现代技术,在虎啸潭下游近处,修筑了一座“橡皮坝”,提高了江流的水位,形成了一湾环绕县城数公里长的湖面,成为兰溪公园的“主打”水景。如今的虎啸潭,已完全和这水景融为一体。或者说,如今的虎啸潭,遇上了难得的好年景,“鲤鱼跳龙门”,一跃扩展升华为“兰溪湖”,同仙游县城一样,也在新的时代里,实现了华丽的大转身。

同类推荐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憎得失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憎得失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穿梭在刀塔世界

    穿梭在刀塔世界

    在陈宇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候,忽然天降刀塔进化系统。从此之后,他可以进入系统中完成相应的剧情来获得进化以及相应技能。而他的人生,也从此再也不会平凡。地穴编织者---这货不就是跟那个笨笨的郭巨侠一个样子吗?虚空假面----你长成这副模样,是因为上辈子是个大象吗?冰女美眉---她可是我没过门的媳妇。小小---你这样大眼瞪小眼跟我卖萌真的好吗?裂魂者---牛少,你能不能别提着灯笼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太丢脸了。女主:陈宇,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是从哪里带过来的?保密~~
  •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

    一心逆生死,两手定乾坤。世间恩与怨、情与恨只有一线之差,正道与邪魔皆在一念之间。星河大陆,强者为尊,诸圣争霸,群雄四起。少年在此告天下风流人物:我主沉浮!
  • 我和我的文学艺术史

    我和我的文学艺术史

    片断系列的记忆提炼得是日常生活的精华,看似平淡实则内涵丰富……(未完待续)
  • 道情解命

    道情解命

    晴出山间我惘然,兄弟情怀记心间。世道坎坷多变故,天下争雄往如烟。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中国人的思乡、忆旧、惜别、怀古、咏春、登临、言志直到悼亡,几乎都早在唐诗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范式与心理范式。唐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大成果,很多时候,当我们仰望星空,也许我们就在演绎一个唐诗的故事。
  • 斗妖记

    斗妖记

    妖族血脉,造化九炼帝王传承,万象罗天一滴神奇的精血,开启了少年传奇的一生,达人界之巅,笑傲三界众生······
  • 神医杜仲

    神医杜仲

    古时候,有一位医生,姓杜,名仲。某天误食神树返老还童,人人误传他得到成仙而去,却不知自己一睁眼来到了三千年后的现代。起死回生的医术,痛快旖旎的艳遇,还有天地异变,地底元气外泄,浩浩荡荡拉开的道法新纪元,英雄沉浮的年代,杜仲将何去何从?《神医杜仲》保证,该有的都会有。新人新书不容易,可以的话给个收藏推荐什么的吧各种求。拜谢!!!!
  • 阿末

    阿末

    我有绝世剑法,你学不学?我有独步轻功,你学不学?我有药方一百,你学不学?我有惊人内力,你学不学?……十八大高手纷纷要教穷小子阿末独门武功,如此这般,到底为何?
  • 咖啡青春的初恋

    咖啡青春的初恋

    她是一个整天宅在家里的富家千金,他是一个开有几个商场的能干富家公子,却因转学相见,小时候的记忆也慢慢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