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3900000012

第12章 东西乡

望着处处洋溢着美感的鹅卵石垒砌,总会让人不由得从心底里赞叹,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人们,心思竟是如此的缜密、双手竟是如此的灵巧、手法竟是如此的细腻、对美感的领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天地之初,造物主为仙游锻造了一口硕大无比的带了个豁口的“平底聚宝盆”。“盆沿”是戴云山余脉逶迤而出的重重叠叠的千山万岭,“盆底”便是略朝东南倾斜、舒缓绵延的仙游盆地蜒如今的东西乡平原。

那漫漫的洪荒年代,急剧隆起的“盆沿”群山,表层支离破碎,遍体创伤,没有绿色,没有生机;“盆底”却累积成终年无法排尽的混浊水面,沟沟坎坎,深深浅浅,没有鱼虾,没有水草。连绵不绝的暴雨洪水,猛烈地冲刷着这口巨大的“平底盆”,源源不断地把“盆沿”群峰上的巨石、沙砾、泥土往平底上搬运。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盆底”上一重砾石、一重泥沙,从群山脚下不断地往“盆底”的中间挪移摊积。

那时,天地一片混沌。

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亿万年,在不断扩展摊积和水流激烈冲刷的共同作用下,“盆底”的中部,逐渐形成了一条东南走向的巨大凹槽,从而把漫滩的洪水渐渐导引归槽,终于分明地把“盆底”的冲积,分成了东西两大块,形成了原生态的东西乡雏形。这期间,千山万岭间逐渐冲刷出了大致成型的沟沟壑壑,大大小小的涧流相继形成。这些沟壑涧流,如同大树上的枝枝桠桠,不断地向下生长延伸,向参天大树的躯干蜒巨大的凹槽汇聚,形成了浩大的滚滚洪流,向东南方向的豁口奔涌而去,成为了原生态的木兰溪主干流。

又不知过了多少个亿万年,慢慢的,一片死寂的“平底盆”有了生机,水流清了,山头绿了,苍天蓝了,白云飘了,四季成序了,大地有了花香,有了飞禽,有了鱼虾,有了走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平底盆”上有了袅袅炊烟,“平底盆”成为了美丽富饶的世外仙境。

古时仙游的开发,走的是与莆田一样的路,也是从山区逐渐向平原转移,也是平原的大规模成功开发,才稳固了仙游立县的根基。东西乡的大规模开发,应是唐与唐之后的事情。出土的石器和陶器证明,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东晋初年,中原南迁人口相继进入,与土著快速融合,这块土地得以初步开发。晚唐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人口再次涌入,促进了莆仙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东西乡的开发。到两宋时,不断传入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当地交流融合,已衍生出了成熟的适宜东西乡的生产耕作技术。先民们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水稻已行稻麦两熟制和双季稻间作制,并已开始种植甘蔗,懂得制作红糖,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仙游与莆田一样,生产力水平已跃居福建前列,成为闽中富庶之地。史载,这个时期,仙游的人口蓬勃发展,按当时只登记男丁统计,全县已达4万多户、7万多人,若加上妇女小孩,总人口应在20万人上下。

东西乡是个纯冲积平原,又有木兰溪主干流贯穿中部,众多的支流也大多在平原上与主干流汇合。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东西乡的开发,虽然同南北洋一样,也是向水要地,但办法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且不必如南北洋那般的惊心动魄与惨烈。先民们也是以姓氏族群为基础,抱团从山区向平原挺进,顺应大自然,师法大自然,从四周的群山脚下开始,从地势比较高的滩地开始,逐片逐片地开垦耕作,一步一步地往木兰溪主干流边沿推进。先民们经过上千年的不懈努力,在与洪水的反复拉锯战中,围绕着主干流和大小支流的防洪大堤逐渐成形。虽然等级不高,经常会被洪水冲毁,但先民们从不气馁,屡毁屡修,越挫越勇,越修越精,丝毫不影响大规模开发的决心,丝毫没有放慢大规模开发的步伐。同时,先民们充分利用平原地形微微东南倾斜的有利因素,因地因势,修筑拦河陂,开挖引水渠,使东西乡成为自流灌溉程度相当高的平原耕作区。史料显示,宋代是建设引水工程的鼎盛时期。这期间,先民们修筑的大大小小陂坝塘渠就有627处。先民们的家园,多选择在较高的滩地上营建,农田围绕村庄,水渠村前穿过,血亲以祖厅堂为轴心,对称“起厝”扩展住家,房前屋后种满了龙眼树。经过一代一代的接力经营,东西乡终于成为了一片田野伴着一处村落,村落一处连着一处,阡陌纵横交错,沃野一眼望不到边的富饶平原。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同百姓一条心,极度重视木兰溪沿线的防洪工程和东西乡的农田水利建设。老祖宗传承的历代堤防、陂堰、渠圳、塘井等一应设施,通通梳理了一遍,该整修的整修,该提高的提高,该改造的改造,同时又开工了许多新的水利项目。1966年,仙游县还专门成立“木兰溪治理工程指挥部”,政府拨款,结合公社、大队自筹,对度尾后埔至盖尾仙潭总长50多公里的木兰溪两岸防洪堤全线升级改建。似这样的建设改造力度和气魄,确实前无古人。东西乡又一次迎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期,东西乡和南北洋一样,一跃成为福建著名的“三熟三高产”之地。特别是甘蔗生产,不管是育苗,还是种植,更是成为福建省的领头雁,年年都有省内外的众多参观团来观摩取经。那时的东西乡,着实风光。

沿着木兰溪岸,行走在东西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处不在的鹅卵石。脚下宽大的防洪堤,中间是粘土沙砾混合的干打垒墙体,两边则紧紧贴砌着厚厚的工工整整的鹅卵石。宽宽的河道上,每隔一段距离,都会遇上一座拦水坝,有的依赖河上本有的乱石床,充填上鹅卵石,作为坝体;有的只是把冲积的鹅卵石滩,耙整成一条简易的卵石带,阻挡水流,提高水位,便可向堤下的涵洞供水;许多较高等级的滚水坝,条石砌就的拦水墙外侧,总是用鹅卵石密密匝匝地铺钉成长长的斜面护坡,让高出坝体的河水,化作波纹涌动的白练,哗啦啦地继续向下游奔去。堤内纵横交错的大小引水渠,渠堤也全是鹅卵石垒砌,里充夯实的泥土,顺顺畅畅地把河水引到地头田间。一望无际的层层梯田,不高的田埂护坡,是清一色的鹅卵石砌就,远远望去,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线条优美,充满了韵律。一座座村落内的一条条曲曲折折小径,是清一色的鹅卵石铺就。夏日的夜晚,人们走在村间,穿着的木屐敲击着鹅卵石的路面,总是发出阵阵清脆懒散的响声。农家的院墙、古民居的墙基,也全是用鹅卵石垒砌……望着处处洋溢着美感的鹅卵石垒砌,总会让人不由得从心底里赞叹,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人们,心思竟是如此的缜密,双手竟是如此的灵巧,手法竟是如此的细腻,对美感的领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走在曲径通幽的鹅卵石小路上,意想不到的是,有时竟然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莆仙戏中著名的旦角蹀步。或许,这倾倒了当代多少成名的艺术家,让千千万万的观众如痴如醉的款款小碎步,就得益于无处不在的鹅卵石的启迪。甚至,一贯以大嗓门著称的莆仙话,在东西乡人的口中说出,竟然犹如鹅卵石般的清脆圆润,娓娓道来,轻声慢语,丝毫不逊吴侬细语的柔美和悦耳。千百年来,鹅卵石深深地嵌入了东西乡人的生产与生活。鹅卵石,是东西乡人生命的一部分;鹅卵石,是东西乡的一个鲜明符号;鹅卵石,堆满了东西乡千年农耕文明的充盈记忆。

如今的东西乡,和南北洋一样,乘着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大潮,正在快速地实现着从农耕经济到工业化,从农村面貌到城乡一体化的艰苦蜕变。不远的将来,一个从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承中脱胎换骨而出的东西乡,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更加风光地展现在木兰溪畔。

同类推荐
  •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这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望一个五彩斑斓的日本民间世界及其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育中,民间故事就像花粉或者种子,可以随着风的吹拂或鸟的飞翔而传播。相对于典雅规范、风格迥异的日本作家文学,有着国际化面孔的民间文学的模块,一当嵌人了日本民间日常生活风情礼俗的点点滴滴,就浸润出了一幅幅日本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的图卷。沿着从民间的角度探访日本民间的文化之旅,与一个个生趣盎然的民间故事中的儿童、老人、男人与女人相逢,玩味那古老传说中的河童、孤狸、天狗和山姥……一个折射着特定民情风俗与庶民生活断片的现世日本,就会呈现在你的,我的,我们大家的视野内。
  • 思想课堂-语言笔记

    思想课堂-语言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 世界文化探秘

    世界文化探秘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我们只有扩大视野,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的固有价值,才能感受到文化之珠为人类照耀出的光芒,这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世界文化探秘》共分为: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民族民俗、神话传说、文物考古、古迹方舆、科技博物、文献典籍十个部分,详细为读者介绍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种种谜团。
热门推荐
  • 盛世蜜宠:莫少轻轻爱

    盛世蜜宠:莫少轻轻爱

    暗恋是一个人的盛世狂欢。方舒安:莫承深,你可能不知道,你在我的青春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她说,愿他如阳光,明媚不忧伤。莫承深:安安,浮生不余你一人。他说,盛世繁华,多么幸运才未错过她。方舒安曾经认为,暗恋是她一个人倾情演绎的哑剧。她清楚地知道,没有那么多的恰好你情我愿。但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包括...表面清冷矜贵的莫承深是那么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尾巴狼!莫承深勾唇一笑:莫夫人,我们再战三百回合!方舒安扶腰扑街中...
  • 废材小鬼救世记

    废材小鬼救世记

    大家好,我是一只鬼,原本我还是个人来着,谁知道是莫名其妙的就死了,这死了就死了,最后还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一个救世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鬼吹灯之山海妖冢

    鬼吹灯之山海妖冢

    史上最佳三人组合,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杨离开抚仙湖后,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参与林芳他们制订的计划。而是一起回到北京,准备休整几天。一天,大金牙手捧一本古本《山海关志》来求教胡八一,正巧,远在美国的陈教授也委托胡八一代为寻找陈家祖坟所在。胡胖杨摸金小分队再次聚首,开往山海关。本以为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却意外遇到许多难料的凶险。食人树、尸油河、黄皮子、九棺黑煞、冥须沟……跌宕起伏,惊险不断!
  • 穿越之妖惑卿心

    穿越之妖惑卿心

    实力废柴,萌宠吃货,怪不得嫡姐也要欺上门。唉!命苦不能怨政府,某女发狠奋起。洗掉一身坏名头,钓上一个金龟婿。不料感情刚起步,某男就深陷险地生死未卜……某女火大,好你个男人,竟然敢跟我玩失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

    《民国名媛的风花雪月》中的名媛淑女其实不过是隔壁女孩,她们也都向往一份真爱,也都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怀抱。但名人的光环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超越常人的爱情和幸福,相反,她们的浪漫和感情却因此掺杂了更多的烦恼。民国,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率真的年代,浪漫的爱恋已随着岁月的风烟远去了,只留下丝丝的情愁。
  • 高山之恋

    高山之恋

    首部描写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感情经历的小说!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天津小伙子石庆华在去上货时被日本兵抓走,后来被运到日本做劳工。日本投降后,石庆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了藤本一家,他与藤本静香也陷入了爱河。2004年,石庆华决定对奴役他的日本公司提起诉讼。经过律师的寻找,两位老人又建立了联系。石庆华本打算在官司打赢之后去日本看望藤本静香及其家人,但日本公司却一直拒绝道歉和赔偿。数年后,石庆华含恨去世。
  • 异界之火毒武尊

    异界之火毒武尊

    新书《万象神途》已上传!!!!!!!!!!!!!!!
  • 我家如墨好倾城

    我家如墨好倾城

    “如墨~~如墨~~你便从了我吧。”这个妖孽追着他后面到底是要作甚?“墨墨墨墨……我要娶你!”他他他这个小白追过来干啥?“墨儿呀~这天下都是朕的,你又怎么逃得过朕的手掌心?”还有这个腹黑皇上?“小墨墨,今早那首小调是我给你吹的,你可否喜欢?”看着他满面春风的笑容,实在不好意思说不喜欢啊。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天!腰得断了啊。不管不管,继续跑!跑不动,就……就勉勉强强的收了吧。
  • 再见,再见,再见

    再见,再见,再见

    她曾立下誓言一辈子不动心,却在九月烈日,无意中倾心于他,却又与自己的闺密和他的哥们儿相互纠缠。而他和她一直像站在命运的两端,不得倾心,不得相见。他望着她,她念着他,他却从不讲述心中的她。
  • 炼明

    炼明

    如梦令炼明昨日末微独处,梦醉富家锦树。祖辈具英才,文武为国擎柱。纨绔?纨绔!就该炼明归途。官三代?富二代?都是,还是“穿三代”!且看现代小公务员如何将变了样的大明朝炼制成理想国!读者群以开通,有想法的朋友可以来看看群号:43844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