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程师忙于设计图纸,可五岁的儿子哭着喊着让工程师陪他出去玩。工程师想了一个办法,把一张画有世界地图的纸撕碎,说:“你把这张地图拼好,我就陪你出去”。工程师心想:“慢慢拼吧,一上午恐怕也完不成,我可以安心工作了”。可是,刚刚过了五分钟,儿子说:“拼好了。”工程师看了拼图,大吃一惊,儿子竟然拼的毫无差错,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展现在工程师面前。工程师感到惊奇,翻过地图一看,反面是一张美女图像,儿子是按美女图拼的,地图也恰恰拼好了。这是巧合,但这个故事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教学中,面对学生所犯错误,我们常常持否定态度加以批评指责,其实,对许多问题,如从反面考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或许会更加圆满。
记得一次地理复习课上,全班同学都沉浸在朗朗的背书声中,唯李虎一人低头沉默,原来在看武侠小说。任课老师都知道,李虎是一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和老师作对最频繁的学生,采取批评强制政策,可能适得其反,心想:“他爱看小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说明他有‘看小说’这一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何不顺水推舟,以小说作为切入点,培养他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呢?”课外活动时间,我找到李虎和他面对而坐,微笑着说:“李虎,老师发现你很爱看小说,这很好啊,可以扩展知识面,对语文写作也很有帮助,但上课时间看,恐怕不太合适吧,会影响你的正常学习,课余时间看,我还是大力支持的。现在,我这儿有一本科学性强,适合中学生看的书,给你拿回去看吧”。说着,我把一本《世界地理未解之谜》递给了他。他默默接收了。此时我仍担心,一是担心他在课堂上看,二是担心他对此书不感兴趣。一星期过去了,实践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天,他找到我说:“老师,给你书,我看完了,以前我以为地理就是地形、气候、河流,枯燥无味,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原来地理这么有趣,知识丰富,涉及面广,世界上有这么多未解之谜,这么多令人神往的地方,我真想去看看埃及的金字塔,去太空遨游,去南极看看这个‘白色世界’……”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二十分钟。看他兴奋的表情仿佛已置身于自己的梦想之地。听完他的讲述,我鼓掌鼓励道:“好的理想,好的追求,只要你现在充满信心,好好学习,你的目标会实现,努力吧!”他坚定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以后的地理课上,最认真的是他,最善提问题的是他,看着他学习知识如饥似渴的眼神,也促使我的课讲得更加生动完美,其他同学也由此受到感染,都开始热爱地理了。
【反思】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闪光点,而很多时候,由于老师的疏忽,很多‘千里马’被遗忘。太阳有黑子,碧玉有瑕疵,何况我们的学生。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就看我们如何处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做老师的,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学会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细微处观察,因材施教,指引每一个学生走向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教育孩子很简单,关键是看自己怎样理解教育。同样是教育,却是两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孩子喜欢的是第二种,我也是。换种角度看孩子,换个角度理解孩子,这样阳光才会更灿烂。
四、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案例】
每一棵树苗都很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