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3400000022

第22章 纪律管理问题的诊断与解决(2)

三、违纪行为需要矫正课堂内学生不遵守公认的课堂规则,不能与正常人交往、参与课堂学习的问题行为有两类。一类是外向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不专心学习、不守纪律,具体表现为打骂、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私传纸条等过度亲昵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敲打作响、滑稽表情、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不守规矩、不服从指挥、反对班干部和老师等盲目反权威行为;恶意指责、互相攻击、彼此争吵、打骂斗殴等冲突纷争行为等,这些行为直接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是违纪行为。另一类是内向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如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上课时凝神发呆、胡思乱想、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白天稍不如意,晚上做噩梦等。这类行为并不直接干扰课堂教学秩序,但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它们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更多的是属于心理上的不健康,矫正时也更困难,单纯用改变外部行为的方法是很难奏效的,需要通过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来解决。这里,我们集中讨论前一类问题行为的矫正。学生的学习与他们在学校功课上所花的时间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花费的时间越多,习得的知识也越多;学生注意力越集中,参与学习的程度越高,学习成绩也就越好。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把学生学习时间区分为可利用的时间和用在任务上的时间。前者实际上是一个相当稳定的量,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早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对所有学生来说是均等的。但在同样可利用的时间内,一部分学生成绩优秀,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业成绩不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的学生真正从事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的时间大不一样;不同的班级里,学生用在任务上的时间与可利用的时间之比大不一样,因而学习效果也就大不相同。课堂上攻击型问题行为、违纪行为使学生用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大为减少。在有些教学班上,常常一人或几人扰乱课堂秩序,全班学生受其影响,教学效率也就很低了。经常可以看到,某些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不差,文化素养也很好,但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有些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经验,常常担心纪律问题,可能采取生硬的措施来控制学生,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持课堂纪律,使课堂里责备声不绝。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把学生看成了威胁教学的力量,师生情绪对立,结果课堂纪律反而越来越糟。因此,有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管理。对于某些教师加强对课堂内违纪行为的矫正指导,其意义也就在于帮助他们促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学习,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课堂纪律的管理策略

课堂纪律的维持与教师的威信、领导作风、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年龄特征、班风、班集体的性质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指导教师维持好课堂纪律,矫正学生的攻击型问题行为,除了要求他们改善师生关系和领导作风、提高自己的威信外,还需要与他们一起讨论课堂管理的方法。

(一)多方面促成纪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一是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学生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二是集体促成的纪律。儿童进入小学,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把同辈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点,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

三是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诱惑性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每个人对学习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动与任务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任务的需要。

四是自我促成的纪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儿童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

既然纪律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不只是关注教师自身的管理、督促,而应该多方面促成纪律的形成,培养优良的班集体,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以任务促成纪律,还要使守纪要求与学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二)凡事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研究表明,在小学,有成效的教师与成效较差的教师在学期开头几周的管理有差别。有成效的教师在开头第一天就使活动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他拒绝离开班级,在开学头几周内,坚持课堂教学常规,不仅反复训练排队、坐姿、削铅笔、做好上课准备之类的常规细则,而且还讲解这样做的道理,一旦发现违纪行为,便立即制止并提醒违反者注意有关规定。成效差的教师在第一天就乱了秩序,如果领导或家长叫他,便会随便离开教室。他们或者不向学生讲解有关细则,一旦发现违纪行为,只是笼统地提醒他们举止要守规矩,至于规矩是什么,学生不得而知;或者有布置,没有检查,对违纪行为不予理睬。研究者饶有兴趣地发现,在相当的程度上,头几周的课堂行为对整个学年的纪律和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凡事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

(三)注意中性行为的中介作用

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江绍伦教授将学生在课堂内的行为划为积极的、中性的与消极的三种。积极行为指那些与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相联系的行为。中性行为指那些既不增进又不干扰课堂教学的学习行为,如显然不在听课,但静坐在座位上,睁大双眼出神地望着窗外,在纸上乱写乱画,看连环画或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其他课外书籍等。消极行为指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在正确对待这三类行为的问题上,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期望把学生的消极行为直接改变为积极的行为。中性状态是积极与消极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可缺少的过渡环节。有技巧的教师总是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消极行为,使其成为中性的力量。对极少数学生的中性行为不要过于关注,不宜在课堂上公开地指责他们,以免使其成为全班学生的注意中心。

(四)制止的策略对于课堂违纪行为的出现,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制止。教师向学生传递“停止”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强制性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强度。在低强度上,教师采取非言语的信号作出暗示,如某一学生正在做小动作,教师以眼神,或摇一下头,或者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走近该生,使其领会教师的意图。中强度的制止指令是以言语、谈话式的非强迫的方式向学生发出“停止”的信号,例如言语指令学生移走干扰物,停止不良行为。而所谓高强度的停止指令,是指教师以改变音调的言语行动或以强制性的非言语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大声命令某生停止讲话,要求学生站起来。很明显,最佳的停止策略应该是低强度的、私下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课堂教学的继续进行,才能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那种动辄大声训斥、威胁,或者讽刺挖苦,一人违纪、全班受训的方式,是要不得的。至于揪耳朵、打耳光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做法更是必须坚决制止的。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不听讲的时候,向其发问,或者通过表扬好的来间接地制止不良行为,这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有效的。

(五)多采取积极的引导积极的引导旨在塑造学生的行为,给予正面的教育。消极的引导注重监督、批评、训斥,甚至体罚。前者使用积极性的语言,后者使用消极性的语言。

积极性的引导语言与消极性的引导语言

积极性的语言消极性的语言

关门要轻一点

不要“砰”地一声关门!

自己多想方法试着做

不许抄袭同学的来骗人

看谁坐得好

不要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

如果你能回答问题就举手

怎么不举手

你尽最大的努力就能进步

你怎么老是这样不争气

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

你怎么这么笨!

如果你能把东西收拾整齐该多好啊!

为什么总是乱丢东西!

……

(六)调整课堂座位

学生的课堂行为,受他们课堂座位的影响,坐在前排的学生往往听得最专心,座位往前排移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更受老师的喜爱,因而更多地参与学习。教师给学生分配座位时,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总是试图把爱吵闹的学生分开,让爱吵闹的学生坐在前排,坐到讲台前,这当然有利于教师对其违纪行为的调控,但要使每一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内大致平衡,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既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开展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合理的竞赛。让文静的、内向的与活跃的、外向的学生坐在一起,还能促进性格的互补。不过,少数班主任老师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设有调皮学生的“专座”,这极易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是不可取的。学生座位不应是固定不变的,教师适时改变学生的座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课内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且有助于维持课堂纪律,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学习。

同类推荐
  • 感恩故事大全集: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感恩故事大全集: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程帆主编的《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感恩故事大全集》精选经典佳作,篇篇震撼心灵。言简意赅的阅读感悟,拨动你的心弦。丰富、精美的插图,非凡的视觉享受。父爱、母爱、亲情、真情,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当你翻开《无障碍阅读学生版:感恩故事大全集》,你会被或真情流露、或清新流畅、或委婉含蓄的作品感动:在文字的流淌中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愿你与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感受世间真情,聆听人间大爱,拥有感恩之心。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掰开地壳看到底

    掰开地壳看到底

    本书介绍了神奇有趣的龟山、浑然天成的镜子岩、巧夺天工的奇石、能烧开水的沸石、会唱歌的响石、名不虚传的变位石等内容。
  • 法制教育八年级(下)

    法制教育八年级(下)

    合同法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单元详细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动物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动物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麒麟双目

    麒麟双目

    孤苦的孩子,与祖母相伴,生活清苦,却心地善良帮人却被人揍,被人揍却成就麒麟双目,左眼可透视,右眼可火力攻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之后才会有绚烂如花。
  • 毒舌对战:不良总裁vs黑帮大姐

    毒舌对战:不良总裁vs黑帮大姐

    “哦,亲爱的,你过来,我保证不咬死你。”“我说媳妇,你是属汪的吗?不要老是说咬不咬的,人家会想歪的啦~”“滚。”霸道寒‘哥‘霸道宠’妻‘,还有啥么大不了?“媳妇不是你叫的!我才是相公!你在下面!””明明就是我在上面好不好!小寒寒!““咳咳,你从来木有来过上面,所以!我在上面!”“本黔黔不服但本黔黔不说。”“嘿嘿,媳妇,要不要试一试!”猥琐猥琐猥琐的世界咱不懂。【小孩子听妈妈的话别学】
  • 光暗的狭间
  • 回雪

    回雪

    遂古之初,是谁传下了修炼之法,天地大道?阴阳未开,是否便有了正邪之辩,善恶之分?史前残留的痕迹,从何而始,又是因何而终结?长歌不尽,悠悠万载。人生于世,道殊途,生善恶,恩怨起,衍正邪……大凡之人,观星演月,排山布峦,不得悟天地之终,岁月之始;故寿终之时,常心有不甘,多传其道,欲穷千秋万世,试比天高!
  • 终极女警

    终极女警

    华北第一女警察郁景夏放弃晋升机遇只为曾经在警校期间打败过自己的对手林牧川一雪前耻而屈尊降贵来到A刑警队担当普通特警职位,新的故事亦由此展开......从曾经水火不容的对手,最终走向令人为之倾倒敬仰的最佳搭档。谜一般的精彩案件使得他们在不断的战斗中成长升华。一对备受瞩目的女警花组合,从两个菜鸟级的强悍小姑娘逐渐走向巅峰并在最终成为业界的一段传奇。当浮华退去,她们的名字铭刻在了这个业界的巅峰。所有人就此记住了她们的名字,但更多的人更加记住了她们彼此组合的无冕之王称号。那就是,终极女警。
  • 红颜祸天下

    红颜祸天下

    她,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女子而已。只是,她也不同,因为她有一张艳绝天下的绝色容颜。只因这一张皮囊,她家破人亡,父母为护她离开,暴露自己,万箭穿心;弟弟为保她无恙,只身犯险,惨死刀下;姊姊为她生活安宁,易容为她,屈辱而死。从此,温暖散尽,一袭红衣,尽遮血迹,扰得这天下,再无安宁。红衣似血,踏遍江湖,妖娆魅惑,清冷无踪;绝色红影,倾尽天下,赤蝶妖冶,潇洒恣意。世人皆道,她是红颜祸水。一声清笑,既然担了这祸水之名,那就祸国殃民吧。一朝乱世,群雄争霸,他们与她,缘定而遇,纠缠不休。雪山之巅,红衣若血,黑发如墨。冰雪之间,彼岸花开,妖冶凄美。大红嫁衣,那抹绝望的凄凉之笑,究竟灼伤了谁的眼,刺痛了谁的心?
  • 秦天富老中医疑难杂症专辑

    秦天富老中医疑难杂症专辑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方法篇”,是我所体悟的身为一名中医应具备的接诊技艺、思维方法和组方遣药等内容;中篇“经验篇”,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急、重、难症及常见病症81种,是我医疗实践的精华和升炼;下篇“感悟篇”,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诸如,对中医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慢性疾病络病说、消化系统疾病升降说、脉管系统疾病活血说、神经系统疾病气络说等。
  • 灵武之六道轮回

    灵武之六道轮回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灵武世界,称号定级、魂石对决、游离探索、灵魂印记、无尽果实,每一段经历都那么那么让人称奇,追寻父亲踪迹的李枫开始了自己的灵武之路。
  • 蒙斋笔谈

    蒙斋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色彼岸的诅咒

    血色彼岸的诅咒

    她,生来背负血色彼岸的诅咒,父母为保她性命牺牲。十年后,曾经单纯的少女变得残忍嗜血。她回来报仇,却遇上了他。为了弄清身份,她再次离开。归来后,本想和他安逸地过生活,可他早已不是当初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