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9900000029

第29章 树倒猢狲散 (1)

四川遍地烽烟,群体性事件已经上升为武装暴乱,危急下的官僚机器越发低效,“官屠”入川,化身为太极高手;大清邮传部部长盛宣怀,被以宪政之名指控,“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黯然下台,仅以身免;四川总督赵尔丰成为弃子,与中央失去直接联络。交出权力,退居二线的他深居在戒备森严的总督府内……

1、“官屠”入川

又一个被重新起用的高官站到了铁路舞台上。被打入政治冷宫的岑春煊被派往四川稳定局势,素有“官屠”之称的他,与张之洞“钱屠”、袁世凯“民屠”,并称“清末三屠”。

两位省部级干部的互掐令中央十分为难。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指责四川总督赵尔丰“养痈成患、启侮酿衅”,造成四川的局面日益糜烂,甚至担心自己带兵入川后,赵尔丰可能会挑动川民捣鬼,为此,他特别先派遣郑孝胥入川探路。而赵尔丰也指责端方躲在后方瞎指挥,忽左忽右,令本身有转圜余地的工作日益被动。

赵尔丰的胞兄、前任四川总督、现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此时自然是悔青了肠子:本想让自己弟弟就近在仕途上再上一个台阶,然后平安退休,没想到倒把他推到了火坑里了。他此时自然无奈,只好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寻找更多的肩膀一起分担,当然是首选。赵尔巽于是向中央建议,提出在目前局势下,断不可再派与铁路有关的官员去,比如端方,去了无用,反而添乱,而应该另派“川人所信仰大员”,先把局势稳定下来。

他绝对没想到,这个金点子竟成了馊主意,宝贵的反应时间再度被官僚机器的超低效率磨损殆尽。

冷宫回暖

赵尔巽所说的“川人所信仰大员”,其实就是几位前任川督,分别是岑春煊、锡良及他自己。除了他自己担任着东三省总督,无暇分身之外,锡良则是病退在家,而岑春煊被罢黜闲置了多年,都能运用。

赵尔巽的本意倒也没错,既然主管铁路的盛宣怀、端方已经被四川的保路派们称为“卖国贼”了,而现任四川总督、自己的胞弟赵尔丰则是左右为难,上下受气,派锡良或岑春煊去比较超然,容易做和事佬。

没有资料显示,盛宣怀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岑春煊。如果非要查官场联络图,岑春煊却是邮传部前任部长唐绍仪的儿女亲家,而盛宣怀与唐绍仪完全是不同山头的人马,即使不是敌人,也绝对不可能是朋友。

此时,端方虽然在千呼万唤中带队出了武汉,却依然在湖北境内缓慢前进。终于无法忍耐的盛宣怀,在9月13日致电赵尔巽与湖广总督瑞澂,希望联衔会奏,改派岑春煊处理川乱,他认为岑春煊“其声威素著,或可闻风先解,其行亦必神速”。赵尔巽本是提议人,自然无话,而瑞澂也认为“川事非云老(岑春煊)不办”。

于是,又一个“废物利用”的高官,重新披挂起来,站到了铁路舞台上。盛宣怀、端方、岑春煊,这三个直接与铁路相关的高级干部,居然都是刚刚被重新起用的。盛宣怀是长期没有被重用,挂着邮传部副部长(“侍郎”)的头衔,在上海与西方各国进行各种商约谈判,直到袁世凯下台,才回到北京,并在老袁的死对头载泽协助下,成为中央的要员。而端方、岑春煊两人,则是闲置多年。端方是在1909年被革职的,理由有些荒诞:当时他是直隶总督,负责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出殡大典,安排了摄影师照相,被弹劾“大不敬”,而岑春煊则还要早2年被打入冷宫。

岑春煊家世显贵,其父岑毓英曾任云贵总督,其人少年时放荡不羁,与瑞澂、劳子乔并称“京城三恶少”,这瑞澂,就是现任的湖广总督。

岑春煊的官运,是从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入侵后出逃开始的。那时,岑春煊是第一个迎接到太后与皇帝车驾的地方官,随即被提拔为陕西巡抚、后出任山西巡抚。1902年,他调任广东,但未及上任因四川总督被撤职,改赴四川代理总督,一举扭转四川官场的颓风,赢得了一个绰号“官屠”,与张之洞“钱屠”、袁世凯“民屠”,并称“清末三屠”。次年,正式到广东就任两广总督,成为清末改革的弄潮儿之一。

岑春煊仗着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患难交情,在官场上表现很是强势,动辄弹劾其他官员,而且一劾一个准,人缘极差。此时,军机大臣瞿鸿禨为与庆亲王奕劻争权,便拉着岑春煊为一派,庆亲王则和袁世凯结盟,两派斗法。

庆亲王势大,在1906年趁云南片马民乱,奏请慈禧太后将岑春煊调任云贵总督。岑春煊称病不去,滞留上海。到次年春,见袁世凯行情看落,他突然进京觐见慈禧太后。孙宝瑄日记中写道:“岑尚书乃一活炸弹也,无端天外飞来,遂使政界为之变动,百僚为之荡然。”太后召见后,亲自安排,岑春煊不需去云贵上任,改当邮传部尚书,锲入了庆亲王的权力后院。

在庆亲王与袁世凯的精心安排下,一幅岑春煊与梁启超等人的合影被伪造出来,并指控他想为戊戌政变翻案,慈禧大惊,再度将岑春煊外放到两广,到了上海,岑春煊继续称病不前,随即便被开缺,基本打入了政治的冷宫。

起用岑春煊,中央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坚决反对,这一方面因为他与岑春煊是长期的政敌,另一方面,他在川路问题上与载泽、盛宣怀等政见完全不同,盛宣怀要引进的人,他自然是要怀疑的。庆亲王告诉摄政王载沣,岑春煊若到四川去,“恐终无宁日之语。”

中央的分歧其实已经十分严重。早在成都罢市时,盛宣怀主张剿办,庆亲王说:“君阅历深,请拟一谕稿,大家斟酌之。”盛宣怀立即写就,结果,庆亲王拒绝以内阁集体名义提交,说:“此谕我等不能署名,君实在要如此办,则请径奏,由邮传部大臣署名可也。”盛“默然而出,颇以为愠”,照理总理反对,一般很难通过,但经过载泽等人对摄政王载沣做工作,最后中央还是采纳了盛宣怀的剿办政策,下令端方带兵入川。而在四川暴动开始后,据当时报载,摄政王载沣接见了总理庆亲王、副总理(“协理”)那桐、徐世昌等,表示“川人如此嚣张,非严办不可”,并评价赵尔丰“我看他在巴塘办事颇得力,所以用他,不料到四川如此无用”。

“鹰派”与“鸽派”相持不下,在9月12日讨论四川局势的内阁会议上,一派要求“分别剿办”,另一派则要求“妥筹安抚”;一派要求“及时扑灭”,另一派则要求“销毁名册、一概不究”,最后还是徐世昌出来打圆场,会议才算没有闹僵,而最后发布的谕旨,则综合了两派意见,成了个“剿抚兼施”的中庸文件。

太极高手

对于盛宣怀等人推自己出山,岑春煊自然是乐观其成的。但他还不能轻易表态,一是要看看中央到底有多少诚意,二是要算算进退得失,毕竟四川现在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自己如处理得当,不仅能风光地回到政治舞台的核心,而且有望以力挽狂澜的中兴名臣的形象名留清史。

保举岑春煊,采用的是盛宣怀、赵尔巽、瑞澂三人联名推荐的方式。9月14日,盛宣怀正式致电在上海当寓公的岑春煊,成都危急,中央有意请其出山。盛宣怀顺手给他戴了个高帽子:“公英锐,行必速,惟交通难,似可先发电报告示,晓以利害,劝谕解散。乱党怵公声威,当有不问。”

次日(9月15日),岑春煊收到了至少三封来自北京的电文。第一封是盛宣怀的,告知他相应的组织程序已经走完,只等赵尔巽与瑞澂的推荐电报一到,就能公布,并告诉岑春煊已经将相应的文件档案投寄给他,问他何日能赶到武昌。

第二封电报,就是煌煌圣谕,宣布:“开缺两广总督岑春煊,威望素着,前任四川总督,熟悉该省情形。该督病势,闻已就痊,着即前往四川,会同赵尔丰办理剿抚事宜。岑春煊向来勇于任事,不解劳瘁,即着由上海乘轮,即刻起程,毋稍迟延。”上谕再度强调“剿抚兼施”的方略,并明确在岑春煊未到之前,端方先行处置。

第三封电报,还是来自盛宣怀,这位作风细腻的部长,对岑春煊的行程做了安排:由上海到宜昌,由招商局专轮护送,而从宜昌到重庆,则准备借英国或德国的小军舰,“正值大水,若无阻,可速到”。

至此,面对遍地烽烟的四川局势,中央的应对阵容算是确定了:端方继续负责专门办理铁路国有事宜,岑春煊则会同赵尔丰负责剿抚“会党乱匪”,在岑春煊到来之前,由端方负全责。四川总督赵尔丰实际上已经靠边站,成了“维持会”,他的下台已经毫无悬念,只待两位钦差大臣到位。同日,中央下令从陕西和湖北调派军队入川。

岑春煊在发给盛宣怀的回电中,在官场八股之外,居然还有句口语:“川事闹到不可收拾,真怪。”

岑春煊的任命宣布后,他在上海何时动身,顿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问题。9月17日,在京川籍干部们就联名致电岑春煊,恳请他早日动身,以便“川民早慰霖雨之望”,“上纾朝廷之忧,下拯川民之厄”。而重庆商会在发给旅沪保路会的信中说:“岑帅奉命入川,群情欢跃,乞请翁面呈惨状,恳设法急解川危。”

但岑春煊似乎有意打打太极拳,他致电内阁,提出希望带两广总督下辖的滇军部队入川,同时,提出应先发通电文告,劝谕四川民众要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或许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盛宣怀对岑春煊调动滇军大不以为然,认为远水不解近渴,他应该立即动身服人。同时,盛宣怀也通知岑春煊,端方已经主动要求在宜昌办公,请岑春煊赶紧入川。

9月18日,盛宣怀再度电催岑春煊动身,话语已经比较不耐烦。他说,端方滞留在湖北,还可以解释为要与湖广总督瑞澂多商量细节,而你岑春煊滞留在上海就说不过去了,“可否请今晚速乘江轮赴鄂?”盛宣怀同时明确表示,摄政王已经表态,只要岑春煊入川,就安排川督的位置加钦差大臣名号。着急的盛宣怀,同时还电请瑞澂催促岑春煊动身。

岑春煊却毫不为之所动,继续自己的太极表演。9月18日他从上海发出了第一道给四川全省“道府厅州县武营”的命令,要求官员们对民众“不得妄加捕治”;“其因乱事拘拿在先者”,在地方安定之后,情节轻微的立即允许保释,情节严重的,必须等他到后再行审判,“不得擅行杀戮”;如果“奉行不力,或贪功生事,一经觉察,立予严惩”。这一招,根本就没有与工作在第一线的赵尔丰商量,自行发布后命令各地各电报局,将电文直接送达各州县政府,张榜公示,这完全打乱了赵尔丰的此前部署,等于将前线将士及政府官员的手脚全部捆了起来。

随同这份命令的,是岑春煊一份煽情的《告蜀中父老子弟书》,温情脉脉,娓娓道来,也要求各地政府立即张榜公示,务使全川家喻户晓。这份公开信,满是老友重逢的温情,如同赵尔丰回成都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一样。

同类推荐
  • 信恋

    信恋

    本文讲的是一种古代的“网恋”,(男主)皇帝与当今掌握朝政大权的家族中的小姐(女主)以信相识,互对其隐瞒身份,最后因女主死亡等原因,皇帝打击过大,国家腐败,导致亡国。
  • 变革1854

    变革1854

    “我们是帝国主义接班人,继承殖民先烈的光荣传统……”在高度发达的学园都市疗养院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两个老人听着外面传来清脆的童歌声忍不住泪流满面。林海洋对老友说:“看来我们没有白来。”宋海平眼前闪过一个个已经逝去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忍不住流泪答道:“是啊,没有白来这一趟。”
  • 创世三国

    创世三国

    三国史册何以没有他姓名?真正三国到底如何?木牛流马如何获得?生于东汉末年,是受天命,为达成使命,周旋于各路英雄之中!他语出惊人,称为三川先生,又被曹操称为刘三刀,是两面三刀!是能力通天!三国终能一统!万离不开此人!
  • 洛阳洛阳

    洛阳洛阳

    本书描写的是清代末年到解放前夕洛阳历史的故事。是中原大地上的奇人遗事和十三朝古都半个世纪的兴衰过往,讴歌的是抗日战争的惨烈悲壮和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
  • 得天独厚

    得天独厚

    什么是好人,就是被坏人欺负的人;什么是坏人,就是可以经常欺负好人的人。为什么好人要做坏事呢?因为坏人从来就不做好事儿。既然做坏人有如此多的好处,那索性做个坏人也不错。
热门推荐
  • 总裁独宠刁蛮校花

    总裁独宠刁蛮校花

    墨莎终于考上了男友所在的大学,但入校后却发现与她相爱两年的男友在大学里已经有了女朋友。她深受打击,这时候一个傲娇总裁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为她平复了初恋的伤痛。总之这是一个刁蛮的女孩与霸道总裁的故事。
  • 都市之远古传说

    都市之远古传说

    陨星坠落,神剑现世,远古的传说再现人间。
  • 《黑键不动白键的忧伤》

    《黑键不动白键的忧伤》

    夏小茜,一个平凡的菇凉。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换成我,我做不到,我真的很爱她!我是子墨!
  • 意灵珠传

    意灵珠传

    一个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的少年,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偶然得到了一个男子的帮助,而那个男子却是一个暗月教杀手。跟着杀手过了几年的腥风血雨之后,少年因家人的思念再次变得冷傲孤僻,一人独行天下。少年的珠魂更是让千万人感到愤怒,因为他的珠魂居然是天下间最难寻得的血器兽融为一体的武器,名字叫《血蛇棍》。就因为这样一件邪器,让他走向了那深轮苦海的不可回头之路。
  • 帝国陨灭

    帝国陨灭

    黑暗在悄悄的降临,命运的齿轮转动着帝国的命运,生存,死亡,兴盛,灭亡,有谁可以逃过?抗争,忍受,意念的力量在身体里不断游走。新的世界篇章就在你的手上。忠与义,亲情,友情和爱情,每一次的抉择都是在悬崖边上的行走,看他如何在历史的洪流里唱完这乱世悲歌
  • 补天裂

    补天裂

    人们要做好一件事,大都是从向往开始,如登高望远,对那遥遥可见的风景,充满无限的憧憬,这便是第一境。继而为之痴迷,苦苦追求,虽山重水复、万险千难也在所不惜,这便是第二境。许多人就在这第二境中停顿了,退却了,或者倒下了,吃尽跋涉之苦,却未曾尝到攀登之乐,因为他没有达到那风光无限的第三境。难就难在第三境,妙就妙在第三境,那是艰苦跋涉之后的突然发现,是长期积累之后的妙手偶得,是废纸三千之后的神来之笔。
  • 逍遥问情

    逍遥问情

    当千金小姐碰到亡国公主的时候,当天才萝莉碰到女娲转世的时候,当机械天使碰到饭桶幽灵的时候,我们的主角风萧萧会碰到哪些恩怨情仇的事情呢?当飞船机甲碰到修真法宝的时候,当基因试剂碰到灵丹妙药的时候,当异能魔法碰到古武功法的时候,我们的主角风萧萧又会遭遇哪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呢?当儒家圣人碰到墨家巨子的时候,当道家真人碰到佛家菩萨的时候,当法家、兵家、纵横家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的主角风萧萧又会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这一切都在逍遥游。
  • 寒晴凌羽

    寒晴凌羽

    他与她青梅竹马,可她却忘了他,这场车祸谁也没有想到,哥哥的挚友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她的未婚夫,啊!她不甘心……
  • 星际穿越之迷航——回家的路

    星际穿越之迷航——回家的路

    一次穿越虫洞后的意外,一次次惊险的探索,只是为了寻找,或许在那个平行宇宙中,我们可以在一起,就让星星点亮回家的路吧。
  • 残缺的小队

    残缺的小队

    一个是被母亲利用的独子,一个是被政治暗杀未遂的公主,他在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她在寻找复仇夺位的机会。当两人相遇,他发现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她觉得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是队员,她是队长。残缺人格的人组成了残缺的小队,也就有了以下残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