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9900000030

第30章 树倒猢狲散 (2)

公开信开头就是:“春煊与吾蜀父老子弟,别九年矣,未知父老子弟尚念及春煊与否?春煊则未尝一日忘吾父老子弟也!乃者,于此不幸之事,使春煊再与吾父老子弟相见,频年契阔之情,竟不胜握手唏嘘之苦。引领西望,不知涕之何从?吾父老子弟试一思之,春煊此时方寸中当作何状耳?”

在公开信中,岑春煊与“父老子弟”相约,一切未决之事,等他一到就会“开诚布公,共筹所以维持挽救之策”。他还承诺,“必当为民请命,决不妄杀一人”,并表示已经电令“蜀中地方官吏,极力劝导,勿许生事邀功,以重累吾父老子弟。”

这份公开信,同样也未经过赵尔丰的讨论,也未事先请示中央。两份公开文件,等于在赵尔丰的背后捅了狠狠的一刀,令局势突然复杂起来。同日,岑春煊还接见了“四川旅沪保路同志会”的代表,向他们承诺将尽快释放被捕的众人。

岑春煊的行动,令前方的赵尔丰及端方都极为反感。《时报》分析说:“端午帅(端方)本与岑西林(岑春煊)有隙,此次岑奉旨会办川事,而旨中又撇去端不提,端更不免悻悻,益以岑公先期布颁告示,而释放蒲、邓,大有一切俟乃公来之意,端、赵皆为不平。闻赵日前有电奏到京,指斥西林专擅,词意极为愤懑,大致谓岑并非地方官,身未到川而已先期发寄告示,指授机宜,并不与督臣会办,其所措施,实与目下实情不合。”

首先反弹的,是端方。9月19日,端方致电中央,认为既然将川事委托岑春煊,在岑到任前自己代理之事实在困难,“必然处处掣肘”,因此,“为私计,只有力请辞让”,而“为大局计”,则似乎应该将川事全权交给自己处理,让岑春煊专门管理粤事。因为,广东虽然表面平静,但一贯是造反的源头,必须由岑春煊这样的重臣去坐镇。这一建议,等于要求中央收回岑春煊的任命,而他则情愿将自己的“川汉、粤办铁路督办大臣”的权力分一半出来。

对于端方的这种敌意,岑春煊当然能够感受到。次日(9月20日),岑春煊正好得到情报,说成都之围已解,他顺势请求中央收回自己的任命。在电报中,他提出只要“朝廷开诚布公,不妄戮无辜一人,不短少路款一枝”,赵尔丰自能应对,他就不必再入川。吊诡的是,这位似乎处处想维护同僚间和谐的老干部,却又同时致电内阁,提出应将被捕诸绅释放,这样可望“民气稍平,有所希望不至酿成巨变”,甚至,他提出只有将川路公司的所有用款、包括浮滥与亏损都承担下来,给川路公司足额返还所有的款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显然,他要么是没有很好地做功课,忽视了之前中央花了很大的精力才确定的补偿原则,特别是款项发还的话,如何确保一般小股民都能拿到还款而不被中途克扣截留;要么就是明知故提,与王人文、赵尔丰一样“邀名取宠”。

内阁对他的建议应该是大不以为然的,在将电报转给邮传部处理的批示中,明确说:“此次川匪肇乱,纯系藉端煽惑,隐有逆党从中主持。”这就是说,岑春煊自觉不自觉地,在基本的情况判断上,与中央完全不能一致。事到如今,中央也没别的选择,就是指望岑春煊出面能先把局势稳定下来。

看看中央未理睬自己的分省管辖的建议,端方又在9月27日致电北京,再度要求阻止岑春煊入川,以免两人权限不清,难以合作。而看到自己有关全额发还路款的建议未被采纳后,岑春煊也在9月29日提出辞职。当然,辞职未被接受。次日(9月30日),盛宣怀致电岑春煊解释说:从四川的局势看,已经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四川的保路派提出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即中央废除已经签订的对外商约。盛宣怀表态,到了现在这种局面,他本人并不反对完全还款,但此时绝对不能再纠结于这个问题,毫无用处。

岑春煊勉强赶到了武昌,与湖广总督瑞澂进行了会商,但是,瑞澂丝毫也不能同意岑春煊那脱离实际的计划。9月30日,瑞澂致电盛宣怀,认为岑春煊不办首要、股款全退的主张是荒唐的,如果继续让岑春煊负责的话,则“平乱不足,反以长川人之骄,肆其影响,将及他省。”10月2日,瑞澂再度致电盛宣怀,指责岑春煊“持见既偏,又多成执,又不能原谅局中人办事之难”,必须阻止他入川。

岑春煊也感觉到了自己与第一线官员们的巨大分歧,同日致电中央,再次请辞,说既然端方已经入川,自己就没必要再去。中央已经对这位扭捏作态的老干部失去了耐心,尤其是他的取悦于民(其实是既得利益者而已)的办法,乃至他还提出要中央下罪己诏,这都远远超出了中央的底线及忍耐成度。看岑春煊自己再度请辞,中央当即回电,同意他在休假“养病”,“暂缓”入川。盛宣怀迅速致电端方,催促他“星夜入川”,并转告他,摄政王已经表示端方目前“有进无退,总须到渝,一切自有解决”,同时暗示,只要他能赶到重庆,就可能出任四川总督。

岑春煊在“养病”期间,从北京到成都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官员士绅们或给中央上书,或给岑春煊本人写信发电报,恳求他立即入川,甚至有相当肉麻的说法,“川中父老子弟望公如慈母,仰公如云霓,无论如何必当力疾一行,以慰川民”。川籍京官们明确表示,任何人都比赵尔丰强,赵熙奏折中所说“赵尔丰始疑川民,继疑川官,以将错就错之谋,成愈剿愈乱之势”,应该就是他们的共同意见。其实,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正是中央的指挥混乱,忽左忽右,才造成赵尔丰的艰难处境。

身处风口浪尖的赵尔丰,是这场混乱的官场游戏中最艰难的一个角色。中央一边对他不断申斥,同时派出了岑春煊顶替他的实际位置,而端方又带着湖北的军队前来助剿,有功绝对不会属于他,而有过则绝对是他第一个承担。这种处境,自然要令他寒心且伤心。

其实,在中央任命岑春煊之前,端方是雄心勃勃要把赵尔丰赶下台的。他倒不是看重了川督的位置,而是瞄准了瑞澂坐着的湖广总督宝座,他曾经的位置。因此,他曾致电中央,在痛斥赵尔丰的同时,建议撤去赵尔丰,用瑞澂取代。正是在这种考量下,他在湖北迟迟不动身,甚至明确表示自己与“养虎成患”赵尔丰政见不同,无法共事。但中央偏偏就“不解风情”,表示你的职务既然是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当然要入川办公。围绕着官场关系的猜测,也成为当时报纸的热门话题,《时报》就曾报道说,赵尔丰欢迎岑春煊而不喜欢端方,因此催岑春煊赶紧入川。而《民立报》又说赵尔丰嫉恨岑春煊,设法阻止其来川。

根据比较可靠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发给伦敦外交部的报告,赵尔丰曾致电岑春煊,说成都危急,盼岑早日入川,而致电端方则说“川事大定”,只有成都之外才有小股匪徒。岑春煊知道了这两封完全相反的电报,大感疑虑。而就在高级干部们大玩心眼的时候,就在拖延了近一个月的端方带着湖北军队从重庆开向成都的时候,兵力空虚的武昌城内一声枪响,被革命党渗透了的部分新军,在10月10日举行了武装暴动,史称“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与大清帝国一道,终于出轨了……

2、狡兔未死良狗烹

呼风唤雨的盛宣怀,黯然发现自己终于走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曾经在官商两界的左右逢源,变成了现在的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

1911年10月27日,大清国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天天高喊宪政与法制,却越过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基本界限,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判处一位国家高级领导人死刑。这当然是世界议会史上的一个奇观。

消息一出,震撼世界。当天,英国公使朱迩典(John Newell Jordan)、美国公使嘉乐恒(William J. Calhon)、德国公使哈豪孙(Herr von Haxthausen)、法国代理公使斐格威(Francois Georges Picot)紧急觐见大清国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对盛宣怀的人身安全表示极度的关注。

庆亲王保证,中央绝不会处决盛宣怀,其生命安全完全有保障。但各国公使根本就不相信,认为软弱的大清中央完全可能牺牲盛宣怀,作为替罪羊。当天深夜,四国使馆各派遣2名军人,在美国公使馆汉文翻译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及英国公使馆翻译率领下,组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国际特混卫队,护送盛宣怀前往天津租界。

少数的敌人

作为一位精通显规则及潜规则的高手,盛宣怀显然不可能不知道有很多高压线是不能碰的,比如铁路国有,虽然大可作为,但是,绝对不能得罪既得利益集团。大清国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讲理的国家,如果不能“花花轿子人抬人”,那就只能讲究丛林原则,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你砸别人的饭碗,别人就有可能砸你的锅,区别并不在于道理,而在于实力。

盛宣怀通常是只讲实力的,而这回,碰巧实力和道理都在他的一边,他自然更是得理不饶人。当年,载泽、端方等考察欧美宪政归来,认为立宪政治“利国利君利民,唯一不利官”,这和如今的铁路国有政策几乎完全一致,唯一不利的,就是之前寄生在铁路上的既得利益集团。盛宣怀乃至整个中央,唯一的错误就是:仁政所能惠及的广大民众,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改革所要伤害的少数既得利益者,却是掌握了资源、话语权以及斗争技巧的富有战斗力的团体。

川路公司的国有化进程,既得利益群体为了获得政府对300万两违规炒股损失的认可,不惜高高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无中生有、激化矛盾。而各级政府官员抱着自己的小九九,试图浑水摸鱼,利用民众运动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唯恐天下不乱的颠覆势力,加紧渗透,离间官民。这三种力量,最后导致保路运动失控,而盛宣怀成为矛盾的原点和焦点。

正如危城成都内,满族军人、成都将军玉崑成为少数清醒而冷静的人一样,荆州城的另一位满族将军、右翼副都统松鹤,在天地即将爆裂前夕(9月13日),上奏中央,认为川路问题的核心就出在“疆臣不究民隐,惟以顺指为忠;邮臣不探本原,惟以速成为利”。十分精确地找到了地方与中央的不和谐关键点,他进而提出,政府应该“罢邮部之庸议”,同时也要对保路派“杜权益之妄说”。其实,“邮部之庸议”只是因为水土不服

同类推荐
  • 帝吴飞云

    帝吴飞云

    帝吴飞云-穿越千年的吴大帝战记日企管理的主角,穿越到纷飞的三国乱世,目睹东吴帝国吴大帝孙权的后半生波澜壮阔的生涯,海上霸权还是中原逐鹿?历史是否会发生大幅改变?此时的东亚,日本有神功皇后的三韩征伐,邪马台女王的野望,是否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带给你绝对的震撼和感动,给你一个前所未有的三国新世界。
  • 古风录

    古风录

    一场莫名其妙的婚宴,莫名其妙的人。走上了一场寻找诡异的道路。西域流传的生物,整个朝廷的变化。所谓“九幽”的玉佩,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背后的真相谁在操控?第一卷镇都迷影开始了起于平凡而非凡的世界。新书《幽荒》新开,欢迎各位新老读者捧场,谢谢。顺便求个收藏,点击。
  • 三国续志

    三国续志

    冒名汉朝大将霍去病的后裔,与三个貌美的女子结缘,爱恨缠绵纠葛不断。从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到四五十岁的真正男人,经历了种种苦难,建立不世功勋。人生起起落落,承诺、誓言、理想、爱情、仇恨、病痛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和活下来的理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周家窑往事

    周家窑往事

    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戏子出身的京城女子夏茜烟来关东寻夫不见,流落至关外宁县,幸遇富户子弟赫老六将其收留。时逢关东土匪猖獗,官场腐败,军阀肆虐。把一片祥和的关东辽西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故事以此为背景,以人物夏茜烟、赫老六为主线,讲述了以周家窑的百姓与土匪、贪官污吏、军阀恶霸周旋抗争的过程。着重描述了以赫家为主的几个家族兴衰,人世间的情感纠葛、悲欢离合尽现其中。伴随着关东风情和关东人的侠义,展现出那个历史时期关东人生活。
  • 狼行三国

    狼行三国

    意外穿越,成为狼王的苏青,号令群狼行乱世。掌中吞天戟,胯下盖雪驹,所向披靡,肆意纵横驰骋这汉末江山!孤独的英雄,与狼共舞,诉说着他传奇的经历!
热门推荐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剑醒

    剑醒

    文能传世,武可盗国,这是个尚武成风、弱肉强食的世界。现今,自古流传下来的各派系都已各霸一方,而千余年前主宰沉浮、号令百脉的剑之一脉却无故消亡。之中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不从得知。夜夜反复的噩梦,指引着什么?命运轮回,从书堆里走出的传世少年要如何拥有盗国之能?剑脉是否还能兴起,再次君临天下?等着你来一一揭开!
  • 女人不可不戒

    女人不可不戒

    一个女人这一辈子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有的习惯会从正面影响我们的一生,而有的习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从反而破坏我们的一生,在我们报怨命不好的时候,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些“反而公子”在作怪?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其实并不难,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戒掉这些令你沉陷其中的坏毛病。
  • 鲁迅笔下的绍兴菜

    鲁迅笔下的绍兴菜

    绍兴是水乡泽国,历史悠久,其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受到国人喜爱。《鲁迅笔下的绍兴菜》作者茅天尧从鲁迅写的文章中细细寻觅,挖掘带有绍兴特色的菜肴,加以介绍其历史背景、做法和特色,并配上图,色香味俱全,不仅富有文学、文化意蕴,亦富有趣味性。
  • 追之

    追之

    林佳霖做为一名刑警,她接手了一件棘手的儿童拐卖案,却没想到儿童拐卖案却牵扯出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自己做为一名中国刑警却屡次遇到灵异事件,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应该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吗?她追寻的一定就是真相吗?
  • 独立绝顶

    独立绝顶

    盛世崛起,无数生灵只为争那一席之地。两个受上天眷顾之人。两个被命运戏耍的灵魂。是亲,是敌。胜者看盛世凋零,败者成过眼烟云。对命运的不服,对上天的不满,立青天之上,跨空间隔阂,逆时间之流,独立绝顶只为等你回来。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女相

    女相

    她一身白衣,英眉冷冽,挥剑指他,他却笑灼颜开。他无赖道:“我昨夜夜观星象,掐指一算,发现你命里缺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魂断万古

    魂断万古

    神魂世界,人类生而具有三魂六魄,人因三魂从而得以成为神魂师。六岁孩童觉醒第一魂,为人魂。凭借人魂便可以感知天地灵气,感悟世间万物纹理,修炼灵技。修为至高者可以上九霄,通九幽,掌轮回,断生死,称霸一方天地!在青罗大陆的边远城市,东海城,一个三魂被封印在一盏魂灯中的少年,无法修炼神魂,却从小淬炼灵魄,拥有远超常人的肉身。当他碰上一个外来的少女,一扇通往瑰丽世界的大门巧然打开!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