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9900000035

第35章 革命投名状 (2)

端方最为主要的履历,是1905~1906年与戴鸿慈、载泽等带团出访欧美十国,历时8个月,考察政治。回国之后,端方等总结考察成果,上《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力主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他们编纂的《欧美政治要义》,成为中国立宪运动的奠基之作。早在出国考察前,端方就是少数坚定地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旗籍官员。尤其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立宪”日本战胜“专制”俄国后,在中俄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专制国家内,同时爆发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据说,端方在拜见慈禧时,太后说:“新政都在施行,朝廷该办的都办了吧?”端方立即回答道:“还有一事,尚未立宪。”慈禧问:“立宪又能如何?”端方说:“朝廷如行立宪,则皇上可世袭罔替!”这令慈禧动容沉思良久。

端方深刻地指出,立宪与专制有优劣之分,而君主与共和则只有形式之分,如果宪法受到尊重,君、官、民都只是同一规则下的游戏参与者,而如果宪法不受尊重,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国家的破坏者。他指出:“设立政府所以谋公共利益,保全国民之治安兴盛利乐,非为一人一家或一种人之幸福尊荣私利也。”在共和的新装下,“一人一家”或许已不能将政权视为私产,但纵观民国史,“一种人”的小团体却在自我神化之后,堂皇地提出“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党同伐异,成王败寇,赢者通吃。

1909年6月28日,端方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后,甚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美国各大报纷纷报道,《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的题目就是“塔夫脱(总统)观察中国,从端方的任命看到伟大的商贸开放”,认为端方出任直隶总督,将极大推动大清国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但当国内外都对端方出任直隶总督而给予热望时,端方却在半年内因严重违纪而被革职。

1909年11月20日,李鸿章之孙、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弹劾端方,理由是其在慈禧太后葬礼上“大不敬”,证据有三:葬礼中沿途派人照相;迁奠礼上焚化冠服时,端方的大轿从侧旁“横冲神路”;于风水墙内借行树为电杆(其实是为了照明)。根据曹汝霖(“五四运动”时著名的所谓“卖国贼”)的回忆,李国杰参加典礼后,与农工商部郎中冒广生谈及,冒广生说:“此属大不敬,你为御前大臣,敢弹劾吗?”李国杰经他一激,即说:“为何不敢?”遂由冒广生草奏,由李国杰参劾。

奏折一上,摄政王批示交部严议,而三天后,居然以“恣意任性、不知大体”为由,革除端方职务,另调湖广总督陈夔龙出任直隶总督。

据曹汝霖记载,“伟侯(李国杰)公子好出风头,鹤亭(冒广生)名士喜弄笔墨,而摄政王对于大行皇帝之事特别严重,二人或有揣摹迎合之意亦未可知。余与二人均系熟友,一日我问伟侯,君与午桥(端方)是否有过节。彼笑答,因鹤亭激而出此,想不到午桥竟受到这样的处分,言时有悔意,可见上奏权不应滥用也。”

端方是满汉平等的首倡者,他的女儿就嫁给了袁世凯的儿子,有人认为端方的下台,是载沣为了清除政治上的异己。其实,作为大清“董事长”的载沣与有可能作为“总经理”的袁世凯,本无根本冲突,与袁矛盾很深的,其实是铁良等另一些地位相仿的满洲亲贵。载泽当国,年仅26岁,凭借的只是慈禧太后的政治遗嘱,因此,他只能也必须推行两个“凡是”:“凡是老太后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老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而对于端方的“大不敬”,一旦有人举报了还不处理,载沣就很容易引火烧身。而野史表明,真正动怒的其实是当时的隆裕太后,西方的媒体报道也认为端方毁在她的手里。后世有人因此感慨,“清有长城如此,而顾以微瑕黜之,此清之所以亡哉”(《清代野记》)。

墙倒众人推,不久,御史胡思敬弹劾端方在两江总督任上“贪横”的十条罪状,内阁发交张人骏调查,结论是“尚无罔利行私实情,惟束身不检,用人太滥,难辞疏忽之咎。现在业已革职,即著毋庸置议”。

蜀道之难

端方被革职后,过了两年的寂寞时光,这对一个年富力强、又有丰富从政经验、并对国际大势知之甚深的人来说,当然是痛苦的。

铁路国有成为他政治翻身的机会,自被任命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后,端方就一头扎进了工作。然而,正如盛宣怀以及此后的岑春煊一样,这三个人都是久困牢笼的猛虎,放出来后,急于建功,一味燥进。盛宣怀、端方先受理路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这种雷霆手段,本是处理此类乱麻般纠葛的不二法门,广东、湖南、湖北迅速见效,却奈何四川地方官员存了私心,阳奉阴违,导致了湿手抓面团,成了僵局。而岑春煊一边倒支持商办的主张,也是另一种燥进,只是方向与盛宣怀、端方相反。

原本,端方与盛宣怀一样,都是主张强势贯彻中央精神的,但武昌暴动后,中央底气丧失,而新生的资政院又还在宪政“实习期”,把宪政这辆进口豪华车开得七倒八歪,居然压服了中央,拿盛宣怀做了替罪羊,还要求处以极刑。端方也是被攻击的靶子,但他毕竟在外手握雄兵,自然无恙。但端方很见机,随风调头,来了个“左满舵”,从坚决要求镇压闹事者,变成了坚决要求释放无辜者,而“川乱缘起”也被他改为“实由官民交哄而成”,并弹劾了赵尔丰等四川官员,中央随即下令将被弹劾者革职拿问。

端方一转舵,在第一线的赵尔丰就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境地,他随即多次弹劾端方“济乱”、“诡谲反复”。11月2日,赵尔丰上书中央,痛斥端方,说川路纷争还在合法、和平范围内进行时,端方不断来电,要求采取强硬措施,而等到他将蒲殿俊等抓捕后,端方却又变了脸,主张应该赶紧放人,认为首要一放,乱事就能平息。赵尔丰认为,“事理自有是非,法律期无枉纵,若竟不究虚实,旋拿旋释,不徒有伤政体,抑亦无此办法”。他认为,自己之前不拿,“因其无罪而宽之”,随后抓捕,“因其罪著而执之”。

11月5日,被端方弹劾而丢官的周善培,发表了致端方的公开信,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川路风云的分析,认为川路风波有三个转折点,一是保路同志会成立,正是端方与盛宣怀联合发出“歌电”,并“强迫”王人文公布“歌电”,刺激了民意;二是罢市,其原因也是端方力主保持李稷勋的宜昌总经理职务;三是9月7日赵尔丰下令捕人,原因也是端方弹劾了赵尔丰、王人文等逼迫而致。这篇言辞谦恭、却锋芒毕露的公开信,矛头直指端方才是四川动乱的罪魁。端方收到该信后,批示道“该署司(周善培)罪恶昭著”,认为这是“老奸巨猾”的周善培“嫁祸本大臣,为上欺我皇上,下愚我川民之计”。

11月8日,赵尔丰再度上奏,弹劾端方“诡谲反复,希图见好于川民谬信讹言,罔究事实”,已经安定的人心,被他又搅乱了,而且他罗织罪名,弹劾官员,弄得官员们人人自危,将领们在前线也不敢用力。赵尔丰指责端方,上任后躲在武昌,天天电报逼迫赵尔丰采取强硬手段,而带兵入川后,却又不顾成都当时正是危急,非要绕道重庆,等到武汉、宜昌失守,已无退路,仓皇失措,不顾国家利害,只考虑一己安危,“川事为之一误再误,不可收拾”。赵尔丰甚至断言:“端方到省(成都)之日,即将为川人独立之时。”

端方大军到了资州后,本可以长驱直入成都,但赵尔丰在半道上陈列重兵,端方狐疑不敢前进。此时,北京失守、朝廷外逃的谣传也传到资州。端方可能的选择是:上策是顺应大势,主导并鼓动四川独立,自己就有了一块巨大的根据地,进退自如;中策是率部退居陕西,伺机勤王;下策则是孤身离军,保全性命。

显然,他选择的是上策,因此派遣了幕僚朱山及刘师培,到成都活动。这刺激了赵尔丰抢先独立。成都独立(11月22日)的消息传到资州,端方发现赵尔丰已着先鞭,遂计划离军回京。这当然是下策,但他的上策已经被赵尔丰截断,而所率部队是湖北人,在这乱世都不愿大队入陕,指挥不灵。此时,资州地方绅士们出面,挽留端方说,此时端方如何率军“反正”,成都唾手可得,众人便可推端方为都督。端方不同意,绅士们又说:“公如虑成都不能容,则即于资州树白帜(指‘大汉国旗’),某等可函至省绅来资州,拥公为主,公幸勿疑。”据“梁溪坐观老人”(张祖翼)记载,此时端方长叹一声:“我果如此,何以对慈禧太后、德宗皇帝(光绪)于地下哉?我计决矣,君等勿为我虑也。”于是,众人“皆太息而散”。

此时,端方如果回京,还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他一方面想等成都的饷银送到,另一方面还要等一名姓周的“土寇”率众来降,结果等到的却是自己的末路。

亲身经历了四川大动乱的郭沫若,日后感慨说:“岑春煊并没有入夔门一步,而入了夔门的端午桥就没出夔门一步”,端方“如果有岑春煊那样的聪明,率性把胡子剃了,一个人改装逃走或许到到现在都还活着,他的《陶斋吉金录》或许有再续三续出现了。但是他到底没有这样的幽默”。

这哪里还能算得上“幽默”呢?英国《泰晤士报》、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公开表示:“端方在中国享有广泛的威信。他是满人,但属于满人中之佼佼者……野蛮杀害端方,引起人们普遍的谴责。”

端方的门人、湖南名士左全孝感慨道:“谓天道有知耶,神奸巨蠹多无恙,而持公理、重民权,首倡宪政如我公者,独罔善其终!”

2、总督之死

年轻的郭沫若日后记下了民众对赵尔丰之死的微妙反应:“他病了,全无抵抗地遭了别人的屠杀,尽管在他生前人人曾经以‘屠户’目之。待他一死,大家对他却隐隐有些惋惜起来。”

赵尔丰被四名强壮的士兵架按着,坐在地上。

1911年12月22日,冬至日的凌晨,阴冷的朔风吹拂着他满头的白发,家人已经在地上为他铺了块大红的毡子。闻讯赶来的人群,挤满了明远楼下的空地,荷枪实弹的士兵们,艰难地维护着秩序。

这位65岁的四川总督,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也不挣扎,盘腿坐在毡子上,怒骂道:“尹娃娃,你装老子的桶子啊!”

被他称为“尹娃娃”的新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26岁的尹昌衡,简短地公布了他的“罪状”,然后,向着围观的看客们问:“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赵屠户,该怎么办?”看客们齐声回答:“杀!杀!”

同类推荐
  • 步步惊唐

    步步惊唐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异世界乱穿

    异世界乱穿

    一个带着系统在别的位面装逼的故事。无敌流,更新非常慢,请谨慎决定是否入坑。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西风变

    西风变

    有没有搞错?怎么想死都这么难啊?好好地跳个楼都能穿越!可问题是你能不能让我好好穿?凭什么人家别人穿越就要么是古代,要么是未来的。而轮到了我就是穿到外星去了?搞什么鬼?这里竟然有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东海十个国家,我到底是穿到哪来了?算了,反正穿都穿了,那就这么过吧。。。
  • 将心独运

    将心独运

    朱宇少时就扬名于巴蜀,大厦将倾的王朝把他当做最后一批救命稻草,征召入京,谱写历史。为将乎?为臣乎?为王乎?为帝乎?为贼乎?一切功过都由后世评说,不负当下才是大道。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将心独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热门推荐
  • 傲天狂妃

    傲天狂妃

    虽有绝世风华,却是废品灵根。忍下屈辱与人为妾,嫁入王府,却在大婚之日受尽侮辱,被王爷夫君毙于掌下。再睁眼时,她南宫莫邪已觉醒了前世记忆,废体封印被解,天地神器出世,人人唾弃的下堂妃如一柄出鞘寒剑,剑锋所指,欺我辱我者,一一奉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沐糖淳

    沐糖淳

    镜头一:“老大,他是谁啊?这个小伙子长得真好看。”她看着他“你同桌。”“老大,他脸红了。”突然感觉背后一冷“”好,我去看书,你是爷!小伙子再见!长得真好看!”镜头二:“首长,你长得真好看!”他冷眼看着她:“‘你在调戏我?去那儿作500个俯卧撑再起来。”“我这不是在夸你么,有必要么。”他微勾起唇:“怎么,不服?”她摇了摇头。镜头三:“离婚吧。”她无力地看着他,“你休想!”他甩门而出。“我会拖累你的……”眼中泛起了晶莹。他在门后靠着,不是说好一起面对吗?有我在,你休想离开!
  • 误入豪门之孽债

    误入豪门之孽债

    哇靠!这男人真是猖狂,不顾她的意愿将她强行掳在身边也就算了,还扬言要得到她的心?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算尽机关,用尽手段。只是,伤害过后,她又怎会再给他机会,想要她的心,做梦!
  • 妖初

    妖初

    一个被认为是低贱的妖种,不停辗转,不同的故事。
  • 新空床怪梦

    新空床怪梦

    情花盛开,爱在彼岸,人心畸变,城市成墓,心生邪念,怪梦缠身。
  • 月殇传

    月殇传

    四个人均是独挡一面的高手,加上地位尊贵是四大爵主手下的首席大将,镇守诺特图大陆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被喻为“四流武爵”。因此占据了武爵榜的首位,大陆上似乎还没有哪一个人够胆去挑战四人中的任何一个,除非他不想活了,反之亦没有人能值得四人出手。但没有任何的事物是百分百的,连夜空中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何况世间的红尘之物。
  • 强悍少女盟主

    强悍少女盟主

    隋末唐初,群雄竞起争霸。草原上白鹰一样的女子,十二岁便接任风云盟的盟主。短短五年时间,风云盟一跃成为江湖上组织最严密,势力最庞大的机构。她二十岁便成为能左右天下风云之人。只需她一声令下,便可取半壁天下。可她终是女子,为救中毒的李靖,与太平道背水一战,几乎命丧黄泉。所幸被神秘人救起。心系的大漠王子骄傲有野心,将她卷入庙堂之上、江湖之中的争斗。在不经意之间操纵着大唐帝国与突厥未来的命运。最后她的命运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做有智慧的校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智慧的校长展开论述,倡导校长应当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内容包括: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让学生做主人放手学生做环境控制的主人请注意,孩子在场等。
  • 风中的叙述

    风中的叙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