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1500000053

第53章 海瑞骂驾 (6)

圣上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叹:“或许,朕从来没有听到过真话,海瑞的话才是臣民对朕的真实看法哩!”他艰难地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俗话说忠言逆耳,海瑞的话,虽然逆耳,然说得也不错,可朕病久了,无能为力了,如何振作得了呢?”

徐阶又是吃惊,又是感动——为圣上果然如海瑞要求的那样“翻然悔悟”而感动,毕竟,圣上承认自己是有过失的,这足以使臣子感动不已了,徐阶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起身跪地,叫了声“陛下——”,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圣上要徐阶起身,继续说:“如果朕不是这样多病,每日能够临朝御政,怎么会遭受海瑞那样的辱骂呢?可海瑞的话正让朕看出,今人心皆恨不新其政,可朕病久矣,不能亲主新政,不如禅位给裕王,朕就安心养病,尔等辅佐他好好办事。”

徐阶听了圣上的话,大惊失色。从圣上说话的口气,看不出这是气话,似乎有几分真诚。要说今上能够退位,这当然最好不过,除了他本人,恐怕国中没有人不希望这样;但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不仅如此,假如退下来的话由圣上本人说出口,听到的一定是一致的反对声,什么国将不国,什么社稷不稳,理由也一定大得吓人。徐阶也不能不诚恳地请求圣上顾念祖宗基业、天下苍生,打消此念。这样纠缠了十余天,圣上才不提退位之事。

就在这纠缠中,对海瑞的处置已被搁置,圣上似乎不打算惩罚海瑞。他对徐阶说,朕不会杀谏臣。意思是说,朕是明君吧?不是有句老话吗?主圣则臣直。出了直臣,说明皇帝是圣明的;直臣犯颜直谏而不罹祸,那么君王就可称英明了。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李贽以礼部司务的身份,上疏论救。我从礼部官员私下议论中方了解到,李贽是断定圣上不会杀海瑞,才有此举的。默默无闻的司务令李贽感到窒息,而论救必死的直臣,一定会获得声誉。海瑞的经验表明,以举人出身而厕身官场,靠按部就班地熬资历,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李贽需要声誉。声誉对于李贽来说,就是资本。一个有抱负的读书人,入庙堂也好,居江湖也罢,声誉就是最大的资本,没有资本,就连作隐士也是作不成的。这一点,李贽最明白不过。或许这就是他上疏论救海瑞的动机。海瑞是举人出身,同病相怜,正可以成为李贽论救的籍口。

可是,李贽不了解君上的心思。一件事,他可以做,但决不能给人以受到臣下启发甚至逼迫着去做的印象。如果是堂堂君王受到臣下的逼迫作出决断,那么,君王的权威在哪里?英明在哪里?

“不行,海瑞这厮目无君父,公然辱骂朕君道不正,这与犯上作乱何异?人人得而效法之,岂不是君将不君,臣将不臣,国将不国了吗?”圣上读了李贽的奏疏,骤然改变了态度,“要不是海瑞丧心病狂公然辱骂朕躬而又不受惩罚,一个小小的司务,敢如此渎扰朕吗?”他命令徐阶对留中不发的三法司奏疏拟旨准奏。

徐阶叹息不止,忙规劝说:“以臣之见,海瑞当杀!臣也想把他杀了!然,陛下乃不世出之英主明君,若真杀了海瑞,臣恐后世子孙不知真相者,会有误解。观海瑞其人,生于荒蛮之地,不懂礼法,又是一个举子出身,自知今生无以立名,遂学了‘凌上取直声’的一套伎俩,妄图一举获得盛誉以便破格叙用。此乃小人之计,陛下何必要遂了小人之愿呢?陛下圣度如天地,天所不容,圣心可容;容天所不能容,然后方见圣心所容之大也!”

“朕不是说过吗,海瑞可拟比干,”圣上缓和了语气,拿起李贽的奏疏,又猛地提高了调门,“然则一个小小的司务,也来渎扰,好像朕就是纣王,他不来论救,朕就会杀了海瑞,这分明是对朕的藐视!以为朕容不得直臣,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是不能放过的!”

徐阶狠了狠心:“就把李贽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实际上,在接到李贽上疏以后,徐阶就嘱我了解李贽的状况。此时,徐阶已经知道,李贽因收到祖父病逝的讣闻,已经丁忧南返了。所谓削职为民者云云,不过是个缓兵之计罢了。

到此为止,海瑞上疏的风波平息了。尽管海瑞还关在诏狱里,但是有徐阶的维护,上至镇抚、下至狱卒,对海瑞都格外关照,他并没有受到皮肉之苦。

国朝自太祖高皇帝废丞相,体制与秦汉唐宋已大不同。然则,皇帝兼理宰相之事,毕竟力所不逮,内阁遂由文学顾问班子,渐有驾乎六部之上的趋势。尤其是嘉靖朝,首辅俨然有宰相之尊。但是,内阁依然不是朝廷法定的单独机构,大学士名义上也是翰林院的职官。作为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和内阁首辅也可说是首席大学士的往来,就显得名正言顺,不必避嫌了。当然,倘若掌院学士和内阁首辅势同水火,那就另当别论。目前,内阁首辅是徐阶,而翰林院掌院学士是我,朝野共知,我们乃师生之谊,往来自然更加频繁。

可是,今次到徐阶的直庐,一路上心里忐忑,脸上直冒虚汗,甚是不自在。

徐阶依然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的忧虑、烦恼,似乎并不因为对海瑞上疏的调息成功而稍有舒缓。见我进来,徐阶从宽大的几案上抬起头,仰靠在椅背上,宽厚一笑:“喔,这个时节来,想必叔大有要事就商?”

已经是掌灯时分了,我故意选择这个时节来,就是想把要说的话说完,迅即离开,徐阶如此一问,我倒不知如何是好了。

徐阶见我欲言又止,起身带我到了密室,吩咐书办倒上茶水,屏退了左右,笑了笑,说:“叔大来得正好,这个时节无来谒者,有件事,正可与叔大静静商榷。”

我端起茶碗,慢慢呷着茶水,掩盖自己的不安,思忖着该如何开口说出找徐阶要办的事。

“唉——”徐阶叹口气,说,“目下内阁名为三人,李、袁二公以制青词、助修玄为职,无暇顾及政务,独累老夫一人,不堪重负久矣,终究不是办法。叔大以为,若增补阁臣,谁人可当之?”

听到徐阶和我商榷的,竟然是关涉入阁拜相的大事,我精神为之大振,瞬间就恢复了往日的镇静:“师相以此机要大事垂询学生,学生诚惶诚恐,亦倍感师相对学生推心置腹、信任异常,学生敢不略进微言!不知师相有何画策?”

徐阶笑道:“老夫私愿,自然是属意于叔大。然则叔大资望,目下的地位,尚未水到渠成,稍安勿躁,等待时机而已。余者老夫亦无预备人选。目下以资望兼及惯例,则高拱、陈以勤、郭朴三人,不过……”徐阶不再继续说下去了,似乎是担心会误导我,“以叔大之见呢?”

“目下举朝公卿大僚,若说能登政府者,非新郑莫属!”我口气肯定地说。

我说的新郑,就是高拱。

高拱由翰林院编修任裕王讲官,在裕邸九年,后推升国子监祭酒、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侍郎,目下是礼部尚书。他整天都在拼命地忙碌着,整顿礼部的官常,革除衙门的陋习,使得礼部职掌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明显起色。“要拨乱反正!”他说,“要只争朝夕!”他慨然。礼部上下,都知道这两句话是新任尚书的口头禅。

徐阶听到我说出“非新郑莫属”几个字,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旋即又露出了微笑,用慈祥而又犀利的目光直视着我。

“嘉靖朝,礼部尚书按例是阁臣的首选。”我阐述自己的理由,“况新郑才干超群,务实能干,在吏部做侍郎,即有‘吏事精核,每出一语,奸吏股栗,俗弊以清’之评;推升礼部,虽为时不长,然科场诸弊,百五十年所不能正者,革之殆尽。对此,朝野有目共睹。”当然,我还保留了一点,倘若徐阶有异议,则届时再说。

“新郑的才干、政绩,固然人所共知,然则……”徐阶顿了顿,似在斟酌词句,“然则,对新郑之为官,朝中也啧有烦言。”

这个情况,我是知道的。在萎靡的官场,高拱整顿官常、革除陋习,已经很让一些人不习惯了,高拱还每每把拨乱反正、兴革改制挂在嘴上、付诸行动,行事风格颇是强势。在吏部做侍郎时,按照以往的常例,侍郎作为尚书的佐贰、员外郎作为郎中的助理,对选官之事,均不与闻。高拱不以为然,公开质问说:“员外同司、侍郎同部,奏本皆列名,而事则不许其知,何居?”他要求文选司郎中,选官之事,司内必与员外郎商榷、部内则必请侍郎与闻。郎中顶撞说:“无此规矩。”高拱回敬说:“自我始,即有了规矩。”正是高拱这样的强势风格,才会以侍郎的身份,使得“奸吏股栗、俗弊以清”。到了礼部,高拱终于成为主官,近乎把礼部多年来的职守,全盘拨乱反正。在本朝,因圣上崇道修玄,礼部即以助修玄、扬道教为首务;高拱则以革除科场、学校之弊端为急务,要求礼部上下全力以赴,克期完成。这不能不引起朝野的议论。

徐阶这个时节说出这样的话,虽然是事实,并非纯粹的个人好恶使然,然则足以证明他对高拱入阁,似乎深存疑虑。

以我的揣测,对要不要荐高拱入阁,徐阶是矛盾的。从内阁辅臣的情形看,需要高拱这样有才干而又务实的人;但是,高拱太强势了,徐阶可能在担心,他是不是驾驭得住。况且,分明可以觉察出,高拱所津津乐道的只争朝夕、拨乱反正、兴革改制,与徐阶的求稳至静的施政理念,是很不合拍的。

所以,徐阶说出朝中对高拱啧有烦言的话,我不便为高拱辩解,随声附和道:“新郑确有操切之误,师相老成谋国,非学生所能企及。”

徐阶沉默了。我们不约而同地端起茶碗慢慢呷着。

“况且,本朝论相,”徐阶放下茶碗,叹口气说,“尚有一特别要件,想来叔大当知之。”

我点头,口中喃喃:“君王论相唯青词。”

写青词,尽管荒唐怪诞,然则却并非谁都有资格写的。我固然为严嵩、徐阶捉刀代笔写了不少青词,但是那都是以他们的名义呈报御前的。不过,按理礼部尚书不仅有资格,而且写青词恰恰就是他“义不容辞”的职任。可是,高拱上任后,忙着整顿学校,革除科场弊端,无暇也不屑于写青词。一个没有写过青词的人,能不能足登政府、晋身辅臣,谁也没有把握。

或许,这也是徐阶听到“非新郑莫属”这几个字后皱眉头的原因之一?

必须打消徐阶的所有顾虑和幻想了。于是,我不疾不徐,说:“师相,学生在裕邸叨陪末座,耳闻目睹者,乃裕王殿下对新郑的厚谊深情,绝非一般。新郑在裕邸九年,讲授经筵,敷陈剀切,谨慎用事,裕王深受教益,视其为师为友,倚为心腹。新郑离开裕邸后,裕王赐厚金相赠,哽咽不能别。此后,新郑虽去讲幄,但裕王府中事无大小,必令中使往问。有一次,我在裕邸亲见裕王手书‘怀贤’二字,后来听说是送给新郑的。殿下对新郑的眷恋、推崇,真是言语所无以表达者。此一情节,师相想来也早有所闻。目下圣上唯有裕王殿下一子,作为殿下最信任的老师,入政府乃是他的本分,只是早晚而已。当此……”我意识到后面的话有大不敬之嫌,急忙打住,含含混混滑了过去,“……之际,师相延揽新郑入阁,则新郑必心存感激,对师相执弟子礼矣!至于青词一节,一俟师相做出决断,则学生自有办法过此一关。”

徐阶“呵呵”一笑:“在老夫看来,叔大远非新郑所能及也!可惜啊,新郑长叔大一纪,登科早六年,资历所在,不得不先进一步。然老夫断言,早晚会有一天,叔大功名,必在新郑之上!”

从徐阶的表情看,实际上他早已考虑到延揽高拱入阁,乃大势所趋,只是他尚有疑虑,也有关节尚需打通。尽管如此,他对我的一番陈情,还是甚为欣赏,居然说出了张居正在高拱之上的话,而且语气那样肯定,这让我既兴奋又惶恐,忙起身施礼:“师相谬奖矣!倘说学生博取一寸的功名,也多亏师相甄陶援拔。”

徐阶摆摆手,示意我坐下:“既然叔大胸有成竹,可以找到打开关节的法子,那老夫当速速呈札,荐新郑入阁。”说罢,他诡秘一笑,又说,“其实,老夫早有谋划,新郑入阁,遗缺就由侍郎吕调阳接替;而侍郎遗缺,就由叔大补之。待叔大有了礼部侍郎的身份,老夫再择机荐叔大接踵而至!”

同类推荐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向警予曾经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给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表彰先烈,激励后人,在纪念向警予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日子里,邓小平在《纪念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纪念文章里,亲笔写了“向警予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的题词。如今,向警予烈士的纪念墓碑,高高矗立在长江汉水汇合处的龟山之顶。烈士的忠魂安息在英雄的江城。这里,青松翠柏,碧水蓝天,山花竞放,江水长流,烈士的英名和业绩,将千秋万代,彪炳史册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读懂鲁迅

    读懂鲁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七剑逐鹿传

    七剑逐鹿传

    一夜之间,惨遭灭门面对多方的追杀他毅然拿着神兵仗剑江湖定找出真凶,还自己一个清白
  • 萌妖仙途

    萌妖仙途

    宗旻跟着奇白到人间游玩,被利用无效后被抛弃,被抹去记忆。她成了一只专捉妖灵的道士助手,她会读懂他们的话,会用灵力寻找利剑劈来的缝隙,从而从无招变有招,以致将敌人斩退。她为自己各种的特异功能而自豪,而受到周围善邻的爱怜。只是,随着周围人物的变化,她逐渐发现了什么……
  • Meteorology

    Meteor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

    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

    本书内容包括: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逻辑推导、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方法体系、以EVA为导向的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有效性的保障机制等。
  • 腹黑弟弟,姐姐不约

    腹黑弟弟,姐姐不约

    “姐姐,你说过要对我负责的!现在你要说话不算话吗?”…………“呵呵,小煜啊!不是姐姐不负责,只是……只是我们是姐弟啊!”“可我们又不是真的姐弟!”封煜幽怨地看着唐小小…………“额,那好吧,等到长大后如果你还要我负责的话那我就负责吧!”长大后:在D市偶遇到唐小小的某人封煜:“唐小小,走了这么久一点消息都不回,现在被我找到了,你是不是该履行你说的话了!”唐小小:这个……这个……不用这么快吧!封煜:你说呢?嗯?唐小小:天啊!我小时候那呆萌可爱的弟弟去哪了?现在这位霸道又腹黑的家伙绝逼不是我那个弟弟!呜呜呜封煜:女人,乖!一会就让你知道我是不是了!
  • 无良儿子绝色庶女

    无良儿子绝色庶女

    庶女逆袭,风华无限,无良宝宝助阵,腹黑无敌,且看母子联手,谁与争锋!
  • 奇葩女神的恋爱日常

    奇葩女神的恋爱日常

    她是医学院全优小学妹,遇上他,学霸摇身变萌蠢。他是时尚界隐身总裁设计师,遇上她,高冷一变成毒舌。他夺走了她的心,却又无情的将她推开。她用真心把他找回来,却又阴错阳差把他弄丢了……重遇时,他一把将她揽入怀中,从不轻弹的眼泪,却不争气的流进了她的脖子里。“我想让你重新爱上我,可每次一看到你,却发现,分明是我又爱上了你。”他求婚,不是很浪漫,却是很温馨,可她,却将多年的委屈换做一巴掌呼过去:“你要是敢再欺负我,分分钟逃婚给你看!”
  • 安然于浅

    安然于浅

    “唔......于安然,你为什么喜欢我?”叶浅靠在于安然怀里吃着的薯片问道。“我有说我喜欢你吗?”于安然眯起双眼,魅惑的问道,温热的气息在叶浅耳畔渲染开。“......”叶浅一脸你想死吗?的目光看着于安然“可能是因为,你比较能吃好养活吧”......QAQ泪崩
  • 种瓜啊,戴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种瓜啊,戴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里的故事发生在马州的一个小村庄。一个渴望爱情自由的女孩与一个懵懂的弟弟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女孩死于对另一个人的爱情。弟弟才渐渐明白生活,明白生命的脆弱。作品中的谐趣之乡,荒诞痴人,夏日狂恋和禁忌年代,都交织着神话色彩的叙事与美丽的幻想,从语言到故事都是对那个年代书写的一种颠覆。整部作品呈现出浓重的乡土原生态风格,语言质朴,方言的使用突出了作品叙事的独特时代质感,文笔呈现出的荒诞和谐趣,也升华了作品表现的主题,值得细读。
  • 血泪楚城

    血泪楚城

    一曲安魂曲,流传百年,用无文字的旋律谱写只属于那个年代那座城的宁静,或者是悲凉。本书将带你去一个充满热血和情义的国度,体验血与泪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