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09

第9章 先自己做好

◎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讲人的“本心”是善的,是美好的,如果放失了的话就必须把它找回来。怎么找?要下“工夫”,“反求诸己”就是重要的“工夫”之一。“反求诸己”在孟子那里又叫“反身”、“自反”,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反求诸己”这种工夫强调,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检讨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然后马上加以改正。只有做到自身端正了,所做的事情才会取得成效。如待人接物时,别人不理你、不领情,先要反躬自问自己做得怎样?自己端正了,别人才会心悦诚服。这道理很对,也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需要下“工夫”。

孟子“反求诸己”讲遇到问题应该首先检讨自己,但也不是一味地忍让,尤其是不讲是非、不讲原则的忍让。所以他还说过:君子所以与一般人不同,就在于他们所存之心。君子把仁存于心,把礼存于心。仁人爱他人,有礼的人尊敬他人。爱他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尊敬他人的人,别人也常尊敬他。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理,那君子一定会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仁,一定是无礼,否则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要是自问做到了仁,自问做到了有礼,而那人还是那样蛮横,君子一定再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忠。要是自问做到了忠,而那人蛮横如故,君子只好说:“这不过是个狂妄的人罢了,这样的人与禽兽又有何区别?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因此,反躬自问站得直、行得正,也就没有必要患得患失。

在孟子看来,家、国、天下的祸福、荣辱、兴衰这一切,主要都是由自身因素所决定的,外部因素只是通过这个内因而发生作用。譬如:一个不以身作则的人,连自己老婆、孩子也管不住,更别谈要求别人了。而治理国、治理天下的道理也不外如此,所以还得“反求诸己”。

我们知道,儒家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叫“内圣外王”。认为一个人先要从自身的修养做起,然后才能一步步地展开,进而把家、国、天下都治理好。孟子讲的身、家、国、天下,就是这种递进的关系。另外还有一部儒家经典《大学》,其中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二十世纪中国出了个大哲学家叫熊十力,熊先生反省现代中国的问题时说:“今人只知向外,看得一切不是,却不肯反求自家不是处,此世乱所以无已也。先圣贤之学,广大悉备,而一点血脉,只是‘反求诸己’四字。”熊先生还是在就“反身”论“反身”,到了与之齐名的梁漱溟先生那里,“反身”就成了中国文化的表现模式。在他那部著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先生将世界上的文化归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以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所以“遇到问题向前下手”,那是西方文化的模式;第三种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所以“遇到问题反身向后要求取消这个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那是印度文化的模式。而介于其中的是中国文化的模式,其特征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折中为其根本精神”,所以“遇到问题不是向前下手而是转换自己的态度,就在这个境地上求解决”。梁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对问题的解决,不是向前下手,而是在外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自己的意见”,所以中国人遇事不向外求,而是“反身而诚”向内去求。他不求打碎、克服、战胜对象,但求改变战胜自我,屈己让人,从而成就自己。

熊、梁两位先生的说法如何?大家可以想一想。

原文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今译

行仁好比射箭。射箭的人都是先端正自己的姿式然后发箭,如果射不中,不去埋怨胜过自己的同行,只是反回来从自身去找原因罢了。

原文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今译

自己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便应反躬自问是否仁爱;自己管理别人,别人却不服管理,便应该反躬自问是否明智;自己对别人有礼貌,别人却不加回应,便应该反躬自问是否恭敬。凡自己所做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的,都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人自然会归向自己。

原文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注释

恒言:常言。国:这里指诸侯国。

今译

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自身。

原文

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下》)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下》)

注释

妻子:妻子、儿女。

今译

自身行事不依正道,那对妻室、子女也推行不了;不按正道使唤别人,那连妻室、子女也使唤不动(更别谈使唤别人了)。

原文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注释

《太甲》:《尚书》逸篇。活:通逭,逃。

今译

人一定是先自辱了,然后别人才敢侮辱他;家一定是先自毁了,然后别人才会来毁坏它;国一定是先自己征伐了,然后别人才来征伐它。《尚书·太甲》中说:“天降祸害,还可以躲避;自己作孽,逃也没法逃。”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同类推荐
  • 人生哲学枕边书

    人生哲学枕边书

    寓言是智慧的镜子,也是心灵的参照。当我们打开一本寓言,无数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人物形象鲜明活泼地跳跃在眼前。它们聪慧、可爱、机智、灵敏又狡诈,用无数智慧和愚蠢给我们做人以启示。好好翻看本书,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故事带给人们的启发远比苍白的说教来的实在。说教考验人的耐心和记忆力,在急躁、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没有产生寓言的条件,所幸的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遗产,表达着不同的生活哲理。希望你翻开本书,能够使你的心得到智慧的铭迹,使你的生活快乐而幸福。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心灵故乡

    心灵故乡

    故乡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躯壳自我的故乡,另一种是心灵自然本性的故乡。躯体的故乡是生我、育我、长我、成我的地方;心灵的故乡是自然本有、清净无染、不生不灭的归依处。本书集结证严系列演讲中的精华文稿,完整呈现出证严诠释事理的用心,在人人追求感官物质享受的今天,让迷失在滚滚红尘中的自性重现,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老庄人生: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大道的形象,一面它“大象无形”,一面它又像一头大象:庞大,有具体的形状,并且在走。庄子说:“心斋”,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心珍视起来。斋戒三日,对此心,如对神。
热门推荐
  • 仙侠录之情缘

    仙侠录之情缘

    天经有言,纵横六界,诸事皆有缘法。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
  • 忠义英雄传

    忠义英雄传

    五代十国末,乱世之际,英雄纷争。周朝殿前使赵匡胤陈桥发动兵变,代周立宋。跟随赵匡胤征战十余载的少年将军李明泊,不附庸任何一派,对赵匡胤忠心耿耿,为皇帝赴汤蹈火,这些被心怀叵测的人所不容。公元976年,宋军进剿李煜的唐朝。这次南征,赵匡胤给李明泊一个秘密的任务--就是夺取李煜的漂亮国后。正是这次任务,给李明泊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赵光义、王继恩之流借此大作文章。诬陷李明泊不听从号令,违反军纪。曹彬之于赵匡胤征南大将,不明所以,火上浇油。李明泊被捕入狱,全家惨遭蒙难。李明泊究竟如何脱离这次浩劫。忠义、亲情、爱情;幸福、伤心、惊喜。看一代英雄男儿如何忠义两难。
  • 我非仙道

    我非仙道

    异世群雄,唯我紫金王朝,紫金称尊,唯我紫金公子。洞天残破,他能否再续传奇?逆天造化,塑就绝世宝体。斩破虚,战紫府,成天人,上天界内,再证大道,踏天九步,傲世群仙,只因我,非仙非魔。这里有故事,有传奇,也有江湖儿女情仇,这里是我非仙道!
  • 钻石婚约

    钻石婚约

    毕业前夕,她被陷害,误打误撞招惹了大总裁,被吃干抹净后,她只当这一晚是秘密,毫不犹豫把男人施舍的钱扔掉了垃圾桶。她本以为可以顺顺利利毕业,事与愿违,她被迫替姐姐嫁给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总裁。传闻大总裁不近女色,可新婚当晚,她被男人压在身下,她满脸疑惑,耳边传来男人魅惑的声音:“嗯?忘记我是谁了?”
  • 修真怪仙

    修真怪仙

    平凡村少年胡斯尼,从小就有怪病缠身,却因祸得福,得以总结失败者的教训,感悟成功者的经验,修真路上横扫各路天才、豪杰,一遇风云化龙,乾坤唯我独尊……先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突发灵感的即兴之作,只有开头,中间和结尾没想好。先发几章,如果有1000张推荐(或者有1000个人表示想看),就继续写下去,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 浮生过客

    浮生过客

    发生在校园女孩的觉悟,从无奈选择放弃学业的那一刻,她的人生就这样发生着变化,一个女孩的心灵历程,人生的困难,坎坷,磨难教导她前进,一个迷失在人生途中的女孩是怎样顶着嘲笑,质疑,她又是怎样振作,勇敢的向前行的,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时间负责,那怕浮生多态,我们都是尘埃,也要好好珍惜,把握。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奈何生在帝王家

    奈何生在帝王家

    长陵公主出生的那日,流光溢出的华彩柔和地映着天边云朵。他们都说,长陵公主也许是这个已经腐朽的王朝的最后希望。看不见的阴谋诡计,听不见的鬼语妄言,闻不见的弥漫硝烟,谁来拯救一个王朝的命运。当她蓦然回首,她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个阴谋,她完成了阴谋为她设计的路,却什么都没有了。
  • 感悟生活点滴

    感悟生活点滴

    一个14岁少年走出学校大门,15岁时开始独自漂泊流浪异乡街头,他又是如何能快速在社会立足在他乡扎根的呢?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他不是最经典的却是唯一的,他没有创造很多奇迹却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和参考选择、、、
  • 我们不期而遇,邂逅了美丽

    我们不期而遇,邂逅了美丽

    女生静静的坐着,遥望远方蔚蓝的天空,蓦然回首,走过的,错过的,都不再回来,他们的过去,终成那年故事,读来五味杂陈。高中毕业那年,她错过了那一场毕业聚会,也错过了那一次最佳的告白时间,青春虽然留有遗憾,但她却从不后悔。她也不知道,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让人措手不及,她和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告别,难道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吗?许多年之后,他是否还会记得他的世界她曾来过。【我喜欢你好久了,从相遇的那一刻,尘缘中,好想时光停留,那离别的伤痛像箭刺在心口,回忆中泪湿透了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