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0500000282

第282章 第十六话: 玄武门之变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拥兵自立,其中以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为盛,最终建立唐朝。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诸子中最有才能、胆识过人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暗结俊杰,蓄意经略天下。当天下大乱之时,李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

李渊依李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之计,起兵太原,自任大将军,率兵三万余人进攻关中,并于大业十四年在长安建立唐朝。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彼此相互攻伐,人人都想君临全国。唐高祖即位后,乃以李世民为帅,领兵征服群雄。到太宗贞观二年,铲除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全国终归统一。

唐朝建立后不久,就爆发一场骨肉相残的政变,即所谓的「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正妻窦后生有四子,三子李玄霸早亡,其余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都随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后,高祖以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秦王李世民自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战功显赫,早为其兄弟所猜忌。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酒色之徒,****后宫。李建成虽然因是长子而当上太子,但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对打下江山没有贡献,所以时时想陷害功臣李世民。

高祖起兵时,曾与李世民约定,将来一立他为太子,等到高祖即位之后,李世民一再推辞,高祖于是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有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李建成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有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李建成、李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屁送礼,讨她们的欢喜。于是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讲秦王的坏话。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

李建成与李元吉多次阴谋陷害李世民,曾联络东宫侍卫长杨文干一同谋害李世民,一日,李世民和唐高祖去李元吉的宅第,李元吉令护军宇文宝等埋伏室内,想借此机会杀了李世民;因李建成担心唐高祖也在,投鼠忌器才没能成功。

后来李建成私下招募壮士二千多人作为东宫卫士,又一面推荐杨文干为庆州总管。高祖出巡仁智宫时,李建成留守,李世民、李元吉随行。于是李建成就密谋想和杨文干里应外合造反预谋篡夺王位。事情败露后,杨文干既道:「一不做,二不休,我不如造反。」

遂引兵攻打宁州。宁州警报,已如雪片般到来,初说被围,继说被陷。高祖慌忙急召李世民请教对策,并允诺李世民回来之后改立李世民为太子。高祖说:「此事有关建成,恐怕多有响应,不如由你亲自前行,等到平乱回来,一定改立你为太子,黜免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不足为惧,若再敢跋扈作乱,你也比较容易出兵扫平。」

李世民奉命出兵大败杨文干回朝之后。唐高祖已经还朝,明明知道李建成涉足谋反一事,却不提及改立太子之事。李世民猜到其中已经有了变化,乃付诸一笑。原来是李元吉、李建成靠贿赂拜托嫔妃,高祖被嫔妃之话所迷惑,仍然命令李建成留守京师,只是责备他兄弟不和睦,须当痛改前非。天子无戏言,更何况是易储的问题,事关重大,如何能轻易应许?又如能轻易忘记呢?

有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喝酒。李世民喝了几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阵疼痛,竟然呕出血来。李世民此时才明白,原来是李建成在酒里下毒,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好了。

还有一次城南出猎,李建成、李元吉故意让李世民骑一匹悍马想暗算他,李世民一跃上马,追逐一只野鹿,鹿将追到,悍马突然地仆倒。李世民不待马倒下,已经跳出鞍外,等待马仆倒再起,又跃上马身,三仆三跃,丝毫不受伤。向左右之人言道:「生死有命,岂是暗算所能致死?」

李建成听闻其言,不禁失色。等到校猎完毕,又去贿赂尹、张二妃,尹、张二妃向高祖撒娇说:「秦王自言天命所归,将成为真主,他自夸不会有早死的道理。」

高祖听了顿时大怒,先召李建成、李元吉到身边,然后再召李世民当面斥道:「天子自有天命,不是智力就可追求,你为什么专想天子此位?」

世民连忙脱下侯冠低头,向高祖请罪。高祖的忿怒尚未解,突然有一位内监进入报道:「突厥军大举入寇,前锋已经到达豳州。」

此报恰是李世民的救星。高祖被这消息一惊,才将怒意打消,脸色转变慰勉世民,令他仍戴起侯冠,与他商讨战守事宜。李世民说:「火来水淹,兵来将挡,儿臣愿意出去一战。」

李建成、李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李世民手下勇将众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李建成私下派人送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恭,表示要跟尉迟恭交朋友,还给尉迟恭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恭跟李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而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一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就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还李建成。

李建成遭到尉迟恭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李元吉派了一个刺客到尉迟恭家去行刺。尉迟恭早就料到李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恭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不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

李建成、李元吉知道事情失败,接着就入宫见高祖,诬告尉迟恭有谋反之意,高祖竟然欲杀尉迟恭,幸亏李世民入朝请命,才得免罪。

李元吉又派程咬金为康州刺史。程咬金告诉李世民说:「秦王身边之羽翼,若尽被折断,又能存活多久?咬金誓死不去康州,希望秦王能早下决定。」

李世民仍然踌躇无法决定,突然间又接到诏敕,命令房玄龄、杜如晦两人,离开秦王府,于是秦王府的幕僚,人人自危。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与房玄龄是莫逆之交,房玄龄私下对他说:「今秦王与太子嫌隙已成,祸乱将要发生,如果不早一点谋策,将祸及社稷。你与秦王关系匪浅,若不劝秦王学周公起兵,保全国家,存亡安危,就在今日。」

长孙无忌告知李世民,李世民又召问杜如晦,杜如晦亦劝李世民听从房玄龄所言。其他的秦王府门客,无不怂恿李世民,赶快订定大计,只有李靖、李世绩两人,不发一言。

那时突厥兵又来犯边界。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大元帅率军北讨,高祖就将军队交给李元吉。李元吉请调尉迟恭为先锋,并调派秦王府精兵,一同讨伐突厥军,尉迟恭与长孙无忌,进入秦王府向李世民说道:「秦王,再不做决定,祸事就在眼前。」

李世民说:「同是兄弟,如何忍心下手?」

尉迟恭回答:「谁能不怕死?众人都愿意以死事奉秦王,这就是所谓的天意。天意如此却不争取,必定招殃,秦王何必因为小小仁慈,而不顾大局?」

李世民沉默不答。之后有率更丞唐府官名王晊进入王府,王晊好像有话要说,但是因为看见长孙无忌与尉迟恭两人在李世民身旁,一时不敢说出。李世民发现王晊脸色有异,于是起身与王晊到密室密谈。王晊说了几句话,就立刻退出王府。

李世民告诉长孙无忌说:「刚才王晊来报,齐王已经跟太子计谋,欲引我与太子到昆明池,为齐王饯行,然后在席前埋伏勇士,置我于死地,太子答应死后以兄弟禅让,立齐王为皇太弟。」

长孙无忌不等待李世民说毕,便向李世民说道:「先发制人,后发为人制。」

李世民叹道:「骨肉相残,古今之大恶,我明明知道祸在旦夕,但需要等待他们先发,然后再仗义出兵征讨,才能出师有名。」

尉迟恭在旁边接着说道:「秦王若再不听敬德的话,敬德就不能留在秦王的左右,与其我们等人束手就杀,还不如就此请辞。」

长孙无忌接着说:「秦王若不听从敬德的话,无忌只有跟从敬德一起离去。」

在一推一扯之间,世民不得不依。李世民再召集秦王府幕僚会议,大家齐声说道:「秦王认为舜的为人如何?」

李世民笑道:「舜是古时圣人,何必这样问?」

众人再说:「假使舜依照他父亲的命令,凿井而不出,必定全身覆盖泥沼而死;修补屋顶而不下,必定被火烧成灰烬,怎能恩泽于天下,施法于后世?秦王既然知道舜为圣人,何不权宜行事?」

李世民说:「且问诸龟卜卦,再做决定。」

众人取龟壳为卜,突然有一人进入,将龟壳丢在地上说道:「用卜卦决定疑惑,若不疑惑又何必卜卦,今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难道卜卦显示不吉,就就此罢手?」

那人说话爽快,李世民仔细看他,原来是幕僚张公谨,便说:「难道如你所言,事情就可行?」

张公谨说:「非但可行,而且还要尽速实行。」

李世民听此话,乃下定决心。立刻叫长孙无忌,密秘召见房玄龄与杜如晦二人定订计策。房玄龄、杜如晦均向长孙无忌推谢:「今日皇帝敕旨命令我们二人,不得再事秦王,若今日私下面谒,如被发现,必判死罪,所以不敢奉教。」

长孙无忌将他们的话回报给李世民,李世民不禁动怒,拔出佩刀,交给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怎敢背叛我?你持刀前往观看,若他们二人果真没有来意,就用我的刀杀了他们,带他们的首级回来。」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只不过是做戏,要确认李世民已下定决心。尉迟恭于是与长孙无忌同行,见了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即跟他们说道:「秦王已经下定决心,你们赶快速入秦王府。」

房玄龄说:「若我们四人一同去,恐怕会惹人注目,最好是各走各的路,我与如晦,改装之后就立即前往。」

于是房玄龄、杜如晦皆改穿方士装,令长孙无忌先行,他们之后陆续前往,尉迟恭独自一人绕道回秦王府。李世民立即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定下密谋,隔天照行。

当晚,太白星出现,太史令傅奕,密奏高祖太白星显现秦野,秦王当拥有天下,高祖阅读傅奕密奏后,刚好李世民入朝,拿起奏本给李世民看,说他的是非,李世民退去左右,向高祖密陈李建成、李元吉,****后宫之事实。

高祖一听大惊:「真有这种事?」

李世民又说:「儿臣自认,从来没有辜负兄弟,偏偏他们二人时时想加害我,说是替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儿臣若真的枉死,将永别父王,可说是至悲至痛之事,且魂归地下,亦愧见诸贼,还乞求陛下恩情救命。」

说完,竟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高祖亦愕然说道:「明日我自当亲自审问他们二人,你也一起参加。」

李世民应许归回秦王府,立即在半夜里调兵,命长孙无忌等人带领,前往玄武门埋伏。还没有天亮,李建成、李元吉已经由张婕妤密遣内侍,知道李世民密奏的情形。

李元吉即告诉李建成说:「今日入朝,恐防有变,不如告病在家,不去上朝。」

李建成说:「我们内有妃嫔做内应,外有宫甲士兵做依靠,秦王虽强,恐怕也无计可施,我们不如前往上朝,探探消息如何?」

两人骑上马前往玄武门,到了临湖殿,听到高祖已经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等人,上朝会审,仿佛摆出六部大人会审。知道情势不妙,立即奔回,想出玄武门,突然听见背后有人叫道:「太子、齐王,为何不入朝?」

李元吉回头一看,并不是别人,而是他们的冤家李世民。他们也不作答,便从弓袋中取出弓箭,接射三射,均被李世民闪过。李世民想:这两人竟是如此没用,如何能成大事?最后一箭,被李世民接住,李世民取出弓搭上箭,向李建成射去。李建成以为他是射李元吉,丝毫不防备,飕一声,竟中箭倒撞在马下,一命呜呼哀哉。

李元吉不顾李建成,两步三脚快速逃到玄武门首,当头就遇见尉迟恭,又想往回走。恰巧李世民正追着李元吉,未防李元吉回马撞得正着,两人都坠落马下。李元吉先起,抢夺李世民的弓箭,尉迟恭跑过来救李世民,吓退了李元吉,立即扶李世民到别室休憩,接着又冲出别室去追李元吉。

李元吉想进入武德殿,面奏高祖,偏偏后面弓弦一响,转身一看,已经来不及了,箭入咽喉,立时晕倒。尉迟恭抢步上前,拔刀砍下他的首级,接着回到李建成的尸体旁边,也将他的首级砍下,然后听到玄武门外,人声马声沸腾纷乱,知道外面已发生战事,于是携带两人首级,跨上了马,骑至玄武门前。

看见张公谨闭关拒守,便问道:「外面情势如何?」

张公谨说:「东宫将领冯翊、冯立,齐府将领薛万彻等人,领着好几千人,来攻玄武门,我故将玄武门关上,免得他们闯入。」

「长孙无忌所带领的伏兵,曾否出击?」

「区区百骑,怎能退敌?现在云麾将军敬君弘,在此宿卫,已经领兵杀出。」

「待我出兵观战。」

张公谨放他出门。尉迟恭一马冲出,正值守兵败回,败兵报告:「敬将军陷入敌军之中,已经殉难。还有中郎将吕世衡,也已经战死,东宫、齐府两军,转向攻打秦王府去了。」

尉迟恭大怒,策马绕小路前去;奔到秦王府门口,为东宫、齐府两军所阻止,不禁瞋目怒叱说道:「可恶!你们看看这两个首级,究竟是何人?」

说着,即将两个首级悬在槊上,展示两军面前,并大声说道:「我是奉诏诛杀此两人,如果你们敢违抗上命,罪与这两人相同,你们何苦寻死?快快解散,免受同刑!」

东宫、齐府两军,见血淋淋的两颗首级,确实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而且听见尉迟恭说是「奉诏」二字,觉得心虚胆怯,便一哄而散。薛万彻阻挡不住众人,即带领数十骑,亡命奔逃终南山。冯翊、冯立,也各自逃命。

高祖因为三子都没有上朝,还怀疑他们是彼此互相避着见面,便模糊带过,匆匆下朝,留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待命朝堂,带着妃嫔到海池中泛舟为乐。外面在打架,甚为热闹,他完全不知晓,带着老婆游湖,真可谓是无愁天子。

尉迟恭既已吓退东宫、齐府两军,又回到玄武门向李世民报告,李世民问明事由,便说:「事到如此,我只好入宫请罪。」

尉迟恭说:「且慢,皇上的意思还未明了,先让敬德前去一探究竟。」

于是将两人首级交给李世民,自己奔向朝堂,看见裴寂等人,跟他们说明原委。裴寂说:「皇上可知道此事?」

尉迟恭回答:「等我闯入宫中,跟皇上禀明,宁愿枉死敬德,也毋死秦王。」

说完,即大步跑进里面,禁兵拦不住他,竟被他闯到宫前。有内侍出来阻止说道:「皇上正在海池泛舟……」

尉迟恭不等他说完,就立刻转向往海池跑去。高祖等人看见岸上有一个身穿铁甲手持铁鍪的大将,拿着长槊,匆匆奔来,侍卫看见便叱喝说道:「来者何人?」

尉迟恭下马放下长槊,倒身下拜说道:「下臣是尉迟恭。」

高祖说:「卿来做什么?」

「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起兵诛逆,恐怕惊动陛下,特地遣臣来宿卫。」

高祖惊讶:「卿起来,太子、齐王现在在哪里?」

「已经斩首。」

高祖脸色大变,连侍侧的妃嫔,也都玉容惨淡,不禁身体战栗发抖。高祖命令内侍,前往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内侍慌忙离去,过了片刻,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均随内侍来到。高祖命舟靠岸,便问裴寂等人说道:「不料今天竟然发生这种事,后事将如何处置?」

萧瑀、陈叔达齐声道:「太子、齐王,自高祖起义以来,屡次设计谋害秦王。反观他们,一人立为****,另一人封为王爵,却不曾听说他们有什么功绩,虽然是骨肉离间,祸及萧墙。但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为陛下着想,正当趁着这次事变,立秦王为太子,委以军国重务。陛下便可垂拱而治。」

「玄武门之变」的三天后,唐高祖李渊便册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逼高祖交出军权,又诛灭李建成、李元吉之后裔,斩草除根。再过二个月,是年八月,世民逼使李渊退居太上皇,而他则在显德殿即帝位,即历史上的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李世民虽然建立盛唐及「贞观之治」,使大唐版图扩增,人民生活安定,文治武功鼎盛,西域各国称李世民为「天可汗」,但是他杀兄、屠弟、逼父的篡权行为,不仅在他的人生,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污点,为文人所诟病。

同类推荐
  • 史上第一家

    史上第一家

    名为小爷,当是很嚣张的人生标签,却因爷爷灌输的‘忍’字,精心的修炼了二十几年的‘忍道’。直至因爱疏忽而死。然则上天厚爱,使之得以穿越,二世为人,依名小爷。那么,是依然沉默的过活下去么?不,何德何能修来二世机缘,若再颓然而过,岂不负了天意。命既如此,当是意气风发,舍我其谁,致使生无所憾,死得其所。如此,才不负了天,不负了己,不负了吾之羁绊。且看张小爷,路漫漫而上下求索,铸造史上第一家。
  • 极品皇帝

    极品皇帝

    皇帝微服出巡,与民同乐!皇帝带兵打仗,御驾亲征!皇帝带兵娱乐,日理万鸡!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却因一次意外的穿越而改变一生,且看他如何挫败奸臣,诛杀昏君,直至一统霸业!(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北宋说书匠

    北宋说书匠

    赵天奇是一个扑街的网络写手,因为第十三本书再次扑街,与朋友喝了一点闷酒,竟然穿越到了北宋!在这个同品级武官见到文官要行礼,并且各地钱粮都由文官掌握并且直接监督武将的重文轻武的时代,赵天奇无奈的操起了老本行:说书。本来他只是想好好说个书,在这个大时代里娶个媳妇生个娃,喝喝小酒种种菜,可是一说书就引起了各行各业人的关注。李清照:“赵哥哥,那猴子好生奇怪,竟然还能背着棒子打妖怪呢!”高太尉:“咳咳,老夫听闻这里讲着一些《水浒传》的玩意儿,特来听一下,在书中我与宋江的友谊。”宋徽宗:“昨日朕仔细研究了刘备和诸葛亮,觉得三顾茅庐还是有所虚假,与朕同是龙体,怎么可屈身前往?”
  • 遍地桃花开2:凤令三界

    遍地桃花开2:凤令三界

    她是风华大陆唯一的公主,也是火神的后裔,她一出生就背负着天界赋予的责任,天给了她一双红眸,就注定让她一生不凡,可是,成仙之后等待她的却是永生永世的寂寞本以为她能封存好自己的心,可是无奈上至天界,下至冥界,无论是天界第一美男,还是妖界的花样美男,亦或是人界的他,还是........都对她不离不弃,生死相随!那么如果不能相爱,就算反了这天界,她也要遵从自己的心。神之后裔,凤令三界,谁主沈浮
  • 无双城主

    无双城主

    当此乱世,群雄逐鹿,无双城主带你笑傲天下!
热门推荐
  • 在冬天来临之前不再想你

    在冬天来临之前不再想你

    玫瑰是我偷的爱你也是假的承诺长长久久誓言随风飘走
  • 苍冥狩天记

    苍冥狩天记

    他是易成,也是青帝,也是琉月皇,也是轩莫神帝…他是所有,是流传在世上不死的神话,但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他不能死,不能败,因为有他最亲爱的人还在等着他。让我们一起大声的告诉他,他是谁?他为何而来?好吗?
  • 大学生活吐槽录

    大学生活吐槽录

    “大学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好好努力,熬过三年,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大学才是学生的天堂!”这些话,恐怕绝大多数莘莘学子早在耳边听了无数遍,他们也应此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向往。但真正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作者,一个大三学生,想把关于大学的一些“真相”传达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一家之言,带有很大的个人价值观倾向,希望大家多多海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性阅读,拒绝撕逼。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感兴趣的部分。
  • 无相神功

    无相神功

    流浪小子杨聪在家破人亡后无意中习得少林派的上乘内功心法《无相神功》和道家最上乘的内功心法《太乙心诀》,并机缘巧合得到了丐帮帮主段二传授武艺,练成了一身惊人的武功。江湖中风云突变,血案重重,杨聪与心爱女子如一叶扁舟,能否同舟共济?还是最后拔剑相向?
  • Eminent Victorians

    Eminent Victor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特工毒医:支离破碎的梦

    特工毒医:支离破碎的梦

    她,二十一世纪的特工,穿越为白痴小公主的身上,说她白痴,好那她就装白痴,让他们睁大眼睛看看,白痴是如何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的,为了强大而努力,为了力量而走向世界的巅峰,可是她命里终有一劫——情劫......他,为了爱而将灵魂拆散,遍布个个大陆,为的只是寻找她转世后的灵魂,万年来,他的心从不曾变过,可她终会恢复记忆......一个魔,一个神。会因爱而不顾天下反对在一起,还是会因前世的恨而敌对?
  • 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

    相关法规定,限制克隆人生产数量,但是有一天,法律悄然修改。联合国会议上一直强烈抨击克隆人,欲取缔克隆人生产的国家代表忽然不作声了。反克隆人组织销声匿迹。克隆人制造至今,出现上百起克隆人反抗事件,却只报导出两起,后来媒体宣布,那两起是虚假新闻,克隆人是完全友好无害的。曾秘密潜入克隆人生产工厂,报导出克隆人生产存在污染问题的知名记者李某,后被证实存在精神问题,已送往精神病院。多国总统称:克隆人是人类的好朋友。当现实世界被克隆人沉入游戏,被困住的人类,该如何逆转战局,反败为胜?
  • 重生之摄政女王

    重生之摄政女王

    颜洛,大陆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少女。年仅十五岁,便接任颜家家主之位,以雷霆手段震压了族中不服之人,更是将颜家带上了大陆五大家族之首,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将家主之位让给年幼的弟弟,不顾族中之人的反对,嫁给南宫王朝的景王,助他夺得皇位,却原来一切都是利用。她恨他,在临死之前立下血誓"南宫景,我诅咒你,诅咒你这辈子断子绝孙。"再次睁开眼睛,她重生了。带着滔天的恨意,命运的齿轮也开始变换了轨迹。
  • 悼仙缘

    悼仙缘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鬼谷子纵横门下的故事。十年前,鬼谷村全村被屠戮,以至于鬼谷村血溅青山;十年后,他,凌枫,身为鬼谷村的最后的一名侥幸存在,站在了鬼谷小丘上,感慨万千,随后眺望着远方,从此,他,开始了一段专属于他的复仇之路……十年鬼谷腥风血,少年至此仇幽阙。满目疮痍不可知?原来世有千秋雪!无心贪恋繁华景,诸般抉择泪悼仙。十年恩怨一朝解,归来终守云梦月!
  • 红颜曲邪王独宠妃

    红颜曲邪王独宠妃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名字叫做林果果,一场离奇穿越让她去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虐渣男,欺渣女,斗群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美男如云,个个争着要养她,啧,这小日子过得真滋润!对她穷追不舍,啧,个个都喜欢我该答应谁呢?要不所有的都来做我小妾得了,所有美男收归己有,嗯,不错,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