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5500000015

第15章 节庆习俗的形成(14)

在圜丘坛、祈谷坛上,都设有绿琉璃砖砌的蟠炉、瘗坎及八只大铁燎炉,供祭天时刚。圜丘坛、祈谷坛即真正的祭天坛,其他都是附属建筑而已。根据明代《天府广记》等书载,祭天的礼仪大致如下:祭天前一日皇帝入斋宫斋宿。天坛内的“牺牲”用黄绒牵着,盆盛活鱼,击鼓奏乐入宰牲亭宰好,并制供馔、糕等。冬至日供设祭品,摆好上帝及诸神先祖牌位,道士奏古乐舞,皇帝出斋宫,上祭台祭祀。因在黎明前,故要在坛边望灯台上竖挂大灯笼(灯中插蟠龙宝蜡,可燃通宵),皇帝祭拜行礼罢,送燎烧祭品、祝板(祭文)、祝帛(蓝绸幅);并在蟠炉中焚烧松柏枝,以示宴享上帝,听求祝告之意。祭典完成后,将牛尾牛血牛毛等埋入瘗坎,象征古代人类茹毛饮血之意。礼仪极为繁杂,气氛自是庄严。

古代祭天歌辞,如《诗经·生民》载周人始祖后稷开始祭祀天地的传说,及准备米饭、采萧、杀羝(di,公羊)、燃燔火,盛供品于豆中、登中,香烟袅袅,敬请上帝来享用的周代祭天仪式,颇为详细。另外,楚国的名诗人屈原所作的《九歌》,被闻一多先生断定为屈原为楚国国王所作的楚国家祭祀乐歌。

在个别地区,民间也流传着祭祀天神的原始习俗。如在广东雷州半岛,称雷神为天神,崇拜甚虔。

北方的满族,过去也有冬至祭天的习俗。冬至夜于院内铺席,摆供桌,挂天地神杩,杀猪祭祀。

2.敬老

在冬至,还有敬老活动,这在汉代以后的冬至节俗中很流行,这大概源于汉代。《史记·孝帝本纪》中载有汉武帝时方士造说的黄帝于冬至日“仙登于天”的记载。

汉武帝求仙祈寿,也就敬起老人来,有“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的举动。汉代还赐给老人鸠杖,作为优待的象征。鸠是一种神鸟,为了祝愿老人饮食不噎、顺达、长寿,就用鸩来饰杖。

在北魏崔浩《女仪》中也载,媳妇于冬至节还要给公婆各赠一对新鞋、新袜。至今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村中还保存着这一古老的良’好风俗。此外,我国传统婚俗中还有新媳妇过门后,向公婆献上新鞋的习俗,也源于此,此俗至今也仍流传不衰。

有的地区在冬至日吃长寿面(又称冬至面),祝愿长辈长寿。这些习俗,今亦宜于弘扬。

3.拜冬

清代北京及杭苏等仍注重冬至节,所谓“肥冬瘦年”,即宁愿过年时节俭也不能在冬至虚度之意。民间或用各种食物互赠,称“冬至盘”,并互相庆贺,称为拜冬。

《清搿录》云:“(吴)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至日为冬至朝,土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至今,江浙、闽台、两广民间仍盛行过冬至节,在此节举行祭祖、吃糯米制品及聚宴等习俗。其中有不少有意义的饮食活动。

如江浙一带,多吃冬至肉、冬至鱼及鸡鸭。冬至肉是用猪肉和酱烧熟的,俗传吃冬至肉能身体强健。冬至鱼,是将鱼分食后留下头尾,用碗放于米桶中,叫“吃剩有余”,意取食物丰足之意。这和除夕夜吃鱼,寓“年年有余”相似。

在北方一些地区,冬至夜吃饺子,也即馄饨。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河南名医张仲景。张仲景于冬至日开舍药棚,用羊肉药物包入面皮中,制成耳朵状的“娇耳”,给人们医治冻烂的耳朵,于是后人于冬至包饺子吃,相传这一来耳朵就不会冻掉了。

在福建及台湾、两广的部分地区,则有搓丸之俗。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团,搓成实心或加馅的圆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称为冬至圆。冬至圆也与元宵一样,寓有祈盼家庭团圆,诸事美满的含义。相传,冬至圆是闽南一位老妈妈因思念在他乡谋生的儿子,泪水滴入碗中滚成的,后来人们相沿成俗。有的人家如有亲人在外的,要在聚宴席上空位前摆冬节圆,以示团聚。或晒干网子,留待回家之日补吃。

在闽台,冬至前夕晚饭后,便搓冬至圆(或称冬节圆、圆仔汤),边搓边唱起歌谣给小孩子们听。

在台湾,人们爱蒸九层糕祭祖。

4.赏戏水

冬天里,有多种季节性很强的娱乐,如赏雪即是一项。

明代《西湖集览》记戏剧家、养生家高濂的《四时幽赏》目录中,“冬时幽赏’’诸条多与雪有关,并观赏冬季的茶花(茗花)、梅花、竹等植物:“湖冻初晴远泛。雪霁策蹇(jian,指驴,也指驽马)寻梅。三节山顶望江天雪霁。两溪道中玩雪。山头玩赏茗花。登眺天目绝顶。山居听人说书。扫雪烹茶玩雪。雪夜煨(wej,把生的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使烧熟)芋谈禅。山窗听雪敲竹。除夕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记载,为了更好地观赏梅花,他发明了看花居,即取纸竹扎成小屋,中燃炭火,或用帐篷,宿在梅花丛中,真是令人赞叹。至于《红楼梦》中在芦雪庭里咏雪联句,雪中寻梅之描绘,更脍炙人口。另外赏茶花、竹、松等,也是冬日之雅事。

在唐宋时还有盛大的冰嬉活动,由宫廷组织举行。

《宋史》中即有帝王“幸后苑,观冰嬉”的记载。清代的冰嬉活动最为盛大,把冰嬉作为军事训练项目,俗称跑冰鞋。军队中有技勇冰鞋营。据《养古斋丛录》等书载,每年冬至,清廷要选冰嬉能手多人,于京城西苑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等处举行冰上射箭、冰嬉表演。皇帝后妃及王公大臣等乘坐彩桥式冰床,前往观赏,亦习武练军之意。乾隆还写了一篇《冰嬉赋》,令宫中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绘制《冰嬉图》,记录其盛况(《冰嬉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图上,可见当时的冰嬉之盛:彩棚高架,彩灯彩球高悬,旌旗猎猎。一队队八旗将士穿本旗颜色的马褂、背心,上插各色小旗,足踏冰鞋,沿事先画好的弯曲冰道蜿蜒滑向旌门。当时每次有一万六千人参加表演,代表满州八旗。冰嬉项目主要有滑冰、花样滑冰、冰上杂技、冰上蹴鞠等表演。其中如射天球活动,是在旌门上挂一彩球,将士们在迅疾的滑行中弯了搭箭,直射天球。三箭皆中为头等,二中为二等,一中为三等。表演花样滑冰,则有单人、双人之分,有“哪吒闹海”、“童子拜观音”、“大蟹子”、“金鸡独立”、“鹞子翻身”、“仙猴献桃”等绝技,比今天的现代花样滑冰也毫不逊色。冰上杂技则有顶幡、耍叉、舞刀、抡棒、击鼓、纵鹰甚至高难度的冰上扒杆、倒立、叠罗汉等。从画中我们可见到清代冰嬉异彩纷呈的场景。《燕都杂咏》

有清人顾森之诗:“太液冻初竖,冰嬉队连连。弯孤兼肆武,仰射彩球圆。”即咏此情景。

另外在北方还有打滑挞、打仗、溜冰、爬犁等。打滑挞,是先汲水冻成高三四丈的冰山,然后由人爬上去,滑滚而下,做出种种花样,这在北京尤盛。《点石斋画报·打滑挞》一画,即绘此情景。溜冰,在清代已有冰鞋,鞋底中嵌铁条一根,似今日冰刀,可在冰上滑行,青少年最喜。爬犁,也叫冰床,以木板作架,下钉横带,嵌铁条,少年们也很爱玩爬犁。通常由人推、拉或用铁钎撑冰作动力,让爬犁在冰上穿梭滑行,或把二尺见方的爬犁放在山坡冰道上,一人坐于上,顺坡下滑,类似近代冰橇运动。或用狗牵引爬犁而行。

至于在冰雪甲的游戏,则有堆雪狮、雪人、雪山等.这是儿童们最喜爱的。堆雪塑在儿童手里并不是用盆子盛着的小工艺品,而是在雪地中扫雪聚拢,堆塑成大型的狮子、罗汉、雪山等。清代画家余芝生的《百子图》,就有绘几个孩子在庭院中堆聚雪狮的情景。

雪灼,是以冰雪冻成灯供玩赏,在东北如今已发展成大型的冰灯会。

同类推荐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简明中国戏曲史

    简明中国戏曲史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元代杂剧、南戏、明代戏曲、清代戏曲、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及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辑等。
  •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部分。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民族礼仪等等,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呼志强、刘瑞才编著的《最有趣的民俗知识》是一本浓缩中国民俗文化知识精粹的趣味问答读本,《最有趣的民俗知识》以全面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由来典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近千个基础的中国民俗文化常识辑录在一起,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全书涵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婚丧寿诞、姓名称谓、崇拜信仰、民谚俗语等400多则趣味民俗文化常识。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读物。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部落的历史起源,发展走向,及其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文化,礼仪庆典等。书中信息涵盖全面,内容考证翔实,且文字清新自然,人文气息浓郁,既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研究世界各地部落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文化风情与生活习俗的最佳读物和旅游时的指导手册。
热门推荐
  •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甄选30种营养与美味兼顾的食物,搭配110例养生菜肴,全方位滋补,打造强健身体,抵御病症侵扰,让您轻轻松松益寿延年。
  •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职场、情场、官场,那些你不知所措的瞬间,智慧带你解决困难,扫除烦恼。本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励志名言。
  • 诛天变

    诛天变

    他本是天界仙王,却遭天帝夺妻。肉身尽毁,神格破碎,重生沦为豪门废柴,幸得魔道宗师指点,破除荆棘,遇水化龙。天虐我,便成魔!仙魔双修,再踏仙界,血漫凌霄殿!宇宙中将永远流传十四字箴言:剑斩星辰灭苍穹,擎握寰宇诛天变!【等等】:这可不是什么正经故事,轻微仙侠风,重点无节操!
  •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朴实实用的人生箴言。祖祖辈辈用经验和教训口口相传留下的忠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世间浅显平实而又深邃奥妙的智慧,教你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的意义。这些口口相传的金玉良言,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是纯粹的智慧。
  • 两生花的腹黑校草

    两生花的腹黑校草

    两姐妹的悲惨经历,因家庭的原因,不得不回国,从此开始了校园生活!
  • 深渊,有何惧!

    深渊,有何惧!

    夜柯:“黎云,我爱你!”,黎云:“与我何干?我从不相信爱!”,夜柯:“我会让你感受到我的真心的!”十年后...一身红衣的绝美女子看着血泊中的俊美男子悲凉的说:“这就是你的爱?我宁愿从未感受过!”魂魄归一,血染无边,有君相伴,宁死无悔!
  • 邪王爆宠:纨绔祸水妃

    邪王爆宠:纨绔祸水妃

    一世为人,二世为将,三世为妖。她魂穿异世,乃金厥国第一女将。奈何城破国亡,她立下血誓若有下世定要颠覆江山。再次重生她是妖界公主,兄疼妖宠,万人敬仰。意外重返人间,魂附将军府嫡小姐之身。她惊才绝艳,蛊惑皇子,整治恶女,潜入皇朝,步步为谋,只为当年血誓。冷艳将军,温柔四殿下,腹黑三殿下,痴情狼妖,忠心狐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她眼里只有他?且看她如何定江山,平定混沌三界?【女强男强+美男多多】
  • 人创造的世界

    人创造的世界

    神创造了世界,人创造了规则。神赋予人自由,人却是被自己的规则舒服,所以人是活在人创造的世界中。一个天生被诅咒的少年,从小到大一直被人遗弃,生活贫困,完全没有朋友,但他总是在笑。他用微笑伪装自己,表面上看起来是人人可以欺负怂货,实际上有着非凡的才能。在一次失手打死老人之后,遇上了教他只有神才能掌握的法术的人,但是由于害怕控制不了心中压抑的邪念,他一度逃避了三年之久,直到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遇上了一个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女孩……
  • BOSS总想套路我

    BOSS总想套路我

    横行霸道的女流氓凌夏夏,有一天踢到铁板了!为免麻烦,她搬出霸道冷酷、低调神秘的乔二爷来当挡箭牌,却被正主抓个正着!“喂,我告诉你啊,我干爹……可是乔宴瑧!”“哦?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个干女儿?”“……诶?”然后,她就被强拐了。理由是:她的身体完美对称,符合乔二爷的审美。强行绑回家,强行拐上床,然后还要强占她的心,凌夏夏表示,这特么都是套路啊!于是,她开始踏上逃跑与追捕,套路与反套路的不归之路……
  • 赛尔号系统穿越

    赛尔号系统穿越

    嗯……研究出了个系统把自己搞穿越了,嗯,还带上了阿卡迪亚星精灵王约瑟(外挂)……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