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8400000006

第6章 生产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和认识论基础

当代史是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延续,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历史起点与逻辑的统一。人类历史从何处开始?人类社会大厦以什么为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史实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历来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而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或者把幻想中的上帝作为人类历史的终极原因,或者把所谓“绝对精神”作为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或者把人的思想动机为历史的出发点和决定因素,或者把抽象的人作为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把人类历史概括为人性异化和复归的历史。凡此种种,都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歪曲了人类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生产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研究当代史必须直面具体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基础离不开对人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自有人类以来,从来没有抽象的人,只有现实的、具体的人。从起源和发展来说,人是劳动的产物;从社会本质来说,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者。

因此,人类历史的出发点决不是什么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而只能是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人们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而后才能进行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活动。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毛泽东也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调节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客观自然物质的社会实践。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包括工具在内的劳动资料、天然或人工的劳动对象等等。

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在同自然界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自我产生和发展的独特方式。人是通过劳动使自己与动物相区别的,同时,劳动又是人们在社会彼此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第一个基本形式,是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推动人类形体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促使人的社会意识、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从以上几点出发,劳动内容的具体化和展开,就表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这充分地说明人类社会是丰富而生动的有机整体。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唯物史观在理论上的起点,正是人类历史实际的起点,科学的劳动范畴和劳动观点,是唯史观的发祥之地。

马克思主义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人类的出发点,是对人类历史的科学概括,它的依据就存在于全部人类史中。

1.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必须有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并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及社会关系。劳动是使人类和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唯一力量。自然界作为向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对人和动物是一视同仁的,但动物只能利用一些现成的天然资源维持其生命,人类不仅能利用现成的天然资源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而且能利用金属、煤炭、石油、木、石以及火力、风力、太阳等自然资源,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人类一开始,就以主人的姿态对地理环境加以利用、改造。这种利用、改造的唯一手段就是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人类受自然界的束缚仍旧很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渐渐摆脱自然界的支配,转而支配自然界,使之为人类服务。

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创立的生物进化论,提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的结论,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成果的基础上,把从猿到人的生物进化过程同人类社会的产生形成过程统一起来加以研究,进一步揭开了猿如何变为人的奥秘,提出“劳动创造人”的科学原理。

从猿到人的转变是经过千百万年漫长过程的,其中经过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等若干过渡阶段。作为转变基础的劳动,最初是从古猿的本能活动中萌发、成熟起来的。这种劳动并不是历史上某种现成的活动形式,也不是后来更成熟、更完美意义上的劳动,而是正在起源和演化发展中的劳动形态,但它毕竟是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的人类劳动。这主要表现在:(1)已开始制造和使用极简单的工具,这是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2)开始按照事物的特性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点;(3)一开始便是群体的、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尽管古猿的最初的劳动形式多么低级,多么接近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但由于古猿的活动方式超过其他的动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群体的生活习惯,因而便具有后来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劳动的一切萌芽因素。

大约在两、三千万年前,由于大地气候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古猿不得不从树栖改为地面生活,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古猿经受了新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适应地面生活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逐步积累和巩固起来。

劳动使人直立行走。直立的结果,使肺和喉获得解放,发音器官逐渐得到改造;视听范围扩大,促进大脑组织复杂化。这一切为语言和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

手脚专门化的发展,使前肢更灵活,更精巧。手的拇指能与其他四指成90度角,并且能够内向转90度,这种高度的灵巧性使得猿前肢逐渐变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手。恩格斯说:“手的专门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原始人的手最初只能利用石块、木棍等自然物作为劳动工具。到经过打制、加工的石斧、石刀出现,人手与猿手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因为没有一只猿手能制造即使紧粗笨的石刀。

在生产劳动中,人们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联系,孤立的、不具有任何社会的劳动,是不存在的。社会劳动需要有目的有计划,需要彼此交流思想,因此,人类又在劳动社会交往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

由此可见,制造工具、社会关系、语言意识,这些人类特有的标志,都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劳动,也就不可能有人。所以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劳动开创了人类社会

人类祖先在以群体形式进行的生产劳动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原始的社会生产关系。

劳动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目的性是出自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必然。劳动的客观目的性和条件性促使人们采取相应的活动方式,并建立和发展相应的、与劳动相适合的相互关系,如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劳动分工和合作,劳动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之间其他的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联系。在劳动的基础上,组成了人类社会复杂的关系之网。

在农业处于采集阶段时,猎取野兽是原始人主要的生活来源。游猎这种劳动性质,决定了人们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迁徙、流动的生活方式。到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发展起来,人们在相对固定的地方通过劳动就能解决他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原始人的生活也就逐渐由流动方式转变为定居。定居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是人类从涣散的原始群逐渐过渡到原始公社的一个重大发展。而这正是劳动创造的结果。

劳动本身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即使是最原始的简单劳动,也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形式来组织和领导。原始群和氏族公社内部劳动产品的分配,一些人与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也需要有人主持,这些事务最早是由原始群和氏族的首领担任,这些组织最初是松散的,劳动安排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后来这些组织和安排既在劳动中产生,又在劳动中不断完善发展。

原始人群通过劳动获得的物质资料,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时候,产品是全部分配完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除分配处还有一定的多余,为了处理这些产品,也需要有一个凌驾于劳动之上的机构。这种机构除了组织劳动生、掌管产品的分配,还要主持劳动后的吉庆仪式,以及各种祈求丰收、消除灾害等祭祀典礼。这种从原始劳动中产生的机构,就是原始社会的上层建筑。

总之,由于劳动的需要,人与人间相互结成了一定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由此又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社会是劳动的产物,它应劳动的需要而产生,又应劳动的需要而存在和发展。劳动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的变更,而社会又对劳动加以组织和提高。这就是劳动创造世界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劳动创造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创造了整个人类社会。

(二)人类历史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历史之所以得以延续,当代史之所以更加辉煌,这都离不开生产劳动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不断发展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

1.人类历史的发生发展是劳动分工加深的结果

马克思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的基本形式是分工。”劳动的社会分工被马克思称之为“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大工业建立以前最强有力的生产杠杆”。劳动的社会分工并非单指工厂内部个别生产部门的劳动部门的劳动分解和综合,而是包含着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和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是“仿佛不需要个人参与而就自行区别开来的一些生产部门。”劳动社会分工,孕育着作为对抗性社会基础的各种矛盾的萌芽。随着劳动分工的步步深入,人类社会也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分工是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这种分工决定了最初以母系血缘组成的氏族公社的产生。尔后又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三大经济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社会分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各部落之间交换剩余产品的可能性,这又必然导致财产的私人占有。商品交换和财产私有又必然引起贫富分化。氏族贵族得以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侵占公共财产。他们又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无酬剩余劳动。”氏族内部的一般成员日益陷入贫困,不少氏族成员逐渐沦为奴隶。从此产生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类由无阶级社会向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过渡。可见“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使早已从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的商业高度发展,而且使金融贸易从商品贸易中分离出来。这两大分化又变成了现代大工业生产飞速发展的杠杆,促使生产内部的分工日趋细密。在劳动分工和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钢铁、石油、煤炭、汽车、飞机制造等许多垄断企业。这些垄断企业控制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它们甚至越出国界,形成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和企业成为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经济基础。

劳动的社会分工越发展,劳动生产的社会性越强。到了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代,无论是哪一种产品的制成都不是一个单独生产单位所能完成的,而是与整个生产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这种劳动的高度社会性势必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发生矛盾。劳动的社会分工越发展,这种矛盾也就越尖锐,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崩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诞生。可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也是生产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

2.劳动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基点

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是社会进步、精神文明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寡是发展程度的两个重要标志。马克思在概括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时,也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一条,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决定着共产主义时代“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同时,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而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意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公元11到13世纪,发生在西欧、中欧的广大地区持续三百年之久的垦荒高潮,不仅仅促进了农产品的大幅度增长和人口的迅速增加,而且广大劳动者在把大批的荒地变为耕地时,其自身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由原来的农奴变成了具有“新的力量”、“新的品质”和“新的观念”的农民。几何学的诞生,与古代埃及测量尼罗河以利农田灌溉密切相关。地震仪的发明是人们与地震这一可怕的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结果。社会的物质生产同样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总之,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命存在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从根本上说,全部丰富多彩的人类史,不外是物质生产劳动的展开和深化。所以马克思说:“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全部所谓世界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斯大林也说:“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依次更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史。这就是说,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生产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劳动群众的历史。”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错误,就在于抛弃了人类历史的真实出发点――物质生产活动,不是人从社会存在出发,而是从某种精神力量出发,或从某几个天才人物出发,其结果又不可避免地否认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而,只能在历史上看到元首和国家的丰功伟绩。

(三)社会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当代史与往昔的历史一样是多姿多彩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运动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历史运动的统一性是指社会形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一种普遍的规定性,也就是贯穿于同类历史现象中的共性。例如,人类历史普遍地经过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劳动工具一般也经过了石器、金石并用、铜器、铁器等阶段,又进入大机器生产的时代。家庭婚姻制度一般也由原始群婚开始,经过血缘家庭、普那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等几个演变阶段。

1.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历史运动的多样性是指同一类型的社会形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往往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呈现出气象万千、各不相同的个性。任何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能出现一次,而不可能再生重演。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历史上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人和事。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辛亥革命,也各具特色。正如恩格斯所说:“自从我们脱离人类的原始状态即所谓石器时代以来,情况的重复是例外而不是通例;即使在某个地方发生这样的重复,也绝不是在完全同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历史运动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具有不同于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巨大创造力和人类社会内部极其复杂的矛盾斗争。正是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复杂的矛盾斗争,使人类历史纷繁复杂,千变万化。

2.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历史的统一性存在于历史的多样性之中,历史的多样性表现着历史的统一性。历史的个性色彩虽然非常浓烈,但它总不可能挣脱统一性这根十分牢固的“链子”。人类历史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体。历史科学必须从历史的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又用这种统一性去说明千变万化的历史过程和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决不可只顾其中的一面。

同类推荐
  • 特战荒野

    特战荒野

    一个特种兵的精英在一次解救人质事件中头部中弹。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重生穿越的事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是个党员啊!无神论啊!可是老天爷大哥穿越也让我去个好地方啊!这尼玛住山洞是几个意思?
  • 颠覆明天

    颠覆明天

    颠覆明天,让滚滚长江断流!煌煌清天倾覆!朗朗乾坤倒转!
  • 绝代特工

    绝代特工

    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总有数不清的英雄在幕后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李宏就是其中之一。“我本想扬名立万,成为绝代特工,但是我不能告诉世人我有玄功秘法……”
  • 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

    一首曲,一段情。曲美,情更美。“什么是生活?”他迷茫的问,问自己也问身边的人。“就四个字简简单单,就是了。”是这样吗?
  • 用钱砸死你

    用钱砸死你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乐正然喃喃自语。“在你眼中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可在众生眼中呢?”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婉转动听的女声:“众生眼中,你是个深谋远虑,凶狠霸道的枭雄,所以你才能活到现在,才能继续做她心中的英雄。”
热门推荐
  • 被选中的少女

    被选中的少女

    少女冷七七在一次关于劫匪的事件中学会使用魔法(技能来自妖精的尾巴)
  • 综漫之我是老师

    综漫之我是老师

    当一个拥有2000种技能的人去到到处其他的世界教会别人技能,23333唔...估计是这样,比如当桐人知道剑的境界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件呢...新手之作
  • 玄鸟志

    玄鸟志

    ????????一个只有40户人家,170口人,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庄。却因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闻名南北,传遍东西。???????玄鸟村比南部的县城高180余米,比北部的沿途村庄高120余米,是南北交通的交汇点,是南北区分的分界岭,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北行人,客商和过往车辆经过一次玄鸟村而终生难忘。玄鸟村地处四周沟壑纵横。玄鸟村庄的形状十分特别,由东圪梁,西圪梁,沟底街,新院街,大窑垴等处组成,其状特像一只展飞翅翅翔的鸟,东西戈梁为鸟的两个翅膀,其余为鸟的身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文肇创一方文化,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玄鸟村民,一代代传承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生
  • 萌系吃货:分你一半泡芙

    萌系吃货:分你一半泡芙

    【泡芙姑娘的蜕变之路】何柚柚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时候,被一句针对她体型的话搞得在台上颜面全失。在下不来台的时候黎钟航上台解救了她,至此叩开了何柚柚还未对爱情敞开的少女心。“那次上台不是我自愿的,是慕绍泽非要我去的。”“没事儿,我不在意。”“这些女生送的东西我不喜欢吃。”“没事儿,我替你吃。”“阿泽最近老是不来上课,我想去找找他。”“没事儿,我陪你一起找他。”“我不想吃饭。”“没事……不行,必须吃掉!”
  • 凡·高

    凡·高

    凡·高(1853~1890)Gogh,Vincentvan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死。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 莱城

    莱城

    在这片大陆上,有着法师,坦克,机甲,战士,治愈师等五大主流职业,还有众多的小流职业。众多学院林立于这片大陆上,相互斗争。在这片大陆上,还存在着一个神秘且强大的组织,还有一个独立出任何一个国家之外的莱城。小小的南风究竟会在这片大陆迸发什么样的光彩呢?(职业等级一级子士二级大子士三级子师四级领主五级无悔六级无水车师七级三逆战王八级无极帝皇九级最强王座十级封神)
  • 星空战队

    星空战队

    我们是银河系地球华夏国的141战队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发展到了宇宙故事由此开始!这部作品前面不好看,但后面还行,不过不看前面的看后面的会看不懂,,
  • 恶魔校草:美味甜心,吻上瘾

    恶魔校草:美味甜心,吻上瘾

    她是以考试第一进的盛利亚贵族学校。他对她很温柔,但却腹黑。日久生情,他们恋爱了。他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迫使他俩感情破裂,男主也因此恨她,可却又爱着她。这样矛盾的心理很难受,直到那个秘密解开,这样的虐恋结束,天天床咚,树咚,样样咚。一个小动作也能让她脸红心跳。终于有一天,“裴凌轩,我喜欢你,但不喜欢总是你撩我,真没趣!”说着,霸道的吻上了裴凌轩,她暗暗一喜终于胜了一次,却被校草反扑,回吻过去……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烽火岛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烽火岛

    在希腊人民为争取自由的战斗中,法国军官亨利。达米被莱来到希腊参加了解放希腊人民的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随后他又和希腊海盗们展开了较量。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同时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地理知识,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
  • 超神系统

    超神系统

    养养神兽,种种仙草。修炼上古神通,研究未来科技。---新书《疯狂农场主》已发,求支持,下有链接。这是一个爽趣而疯狂的故事。请把推荐票投到新书去,拜谢了!另,大神之光可以领取了,求打包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