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56800000029

第29章 近现当代时期(6)

向警予的爱情生活,产生于“五四”时期至大革命的中国特定时代。当时,由思想解放释放出来的火热激情,冲破沉重的封建桎梏,谱写出了一曲曲革命加爱情的浪漫诗篇。向不仅敢于自由选择恋爱,而且勇于接受分手的现实。在几十年前,自由恋爱结婚尚属新潮,为众多国人不齿;而打碎死亡婚姻,更是惊世骇俗。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爱情,曾长期传为佳话,其革命浪漫激情至今看来仍能让人动情。

向警予在家乡溆浦县城任教时,被湘西镇守副使第五区司令周则范看中其秀丽容貌和出众才华,并想娶她为妻。向的势利继母也想借此高攀。向警予却只身闯进周公馆,表示“以身许国,终身不嫁”。当时周则范还算是个新派军官,但向鄙视军阀的权势,反对无爱情就与人结婚。周倒也没怎么为难她。

1919年秋,向警予与蔡和森同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漫长的海上旅途中,两人一起观看日出、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由道合而志同,萌发情愫。不过,他们俩都反对旧式的婚姻,要实行新式爱情和理想的“同盟”。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的蒙达尼正式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俩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收集出版,题为《向上同盟》。随后,人们把这二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并以之为革命楷模,纷纷学习。向警予的继母得知此事,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一家豆腐公司里打工。)

毛泽东闻知此讯,极为高兴。他在1920年11月26日致革命友人的信中说:“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奸,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这里讲的“拒婚”,是反对旧式的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合。

但发展到后来,1926年向警予和蔡和森在莫斯科期间,由于生活习惯不合(据一些见证人后来回忆,蔡因为工作繁忙,废寝忘食,平时“不拘小节”,甚至“不讲卫生”,“为人父、为人夫并未完全尽责”,令向对他比较反感——有些言重了,但类似问题肯定存在)、感情出现断裂(先是向的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个男子——彭述之,他是一个风流才子式的革命者,留苏学生,以党的“四大”中央委员身份,接替多病的蔡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其潇洒的举止、幽默的谈吐,深深吸引了向警予,两人接触的机会日渐增多,向在生活上很得彭的关照,十分感动,很快坠入情网;接着,身心交瘁的蔡和森,又得到了原为杨开慧之兄杨开智之妻、后为李立三之妻的李一纯的同情、关心和照顾,慢慢地两人竟也产生了不能自拔的爱情)等原因,感情难以恢复,只得无奈分手。婚姻“同盟”虽已不再,革命理想同盟、多年情谊却犹在。后来得知向壮烈牺牲,蔡亦悲痛不已,撰文悼念“我的妻”。

对家庭子女,向警予一直深负责任。临刑前,在敌人狱中,她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到唇边亲吻,喃喃自语着:“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作为一个女性,向谋求自由的恋爱、结婚、生育,是与她追求理想、实践革命道路同步完成的,这正是一个伟大的女革命家的可敬之处。

陶然亭畔听恋歌——高君宇与石评梅

“这是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石评梅刻在高君宇墓碑上的跋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曾经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后被其爱人石评梅刻在他的墓碑上,下附石的跋文(见文首所引)。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这是石评梅在高君宇的《墓畔哀歌》。

北京城南的陶然亭,是一座著名的小园子,园子里有一座著名的小双人墓,本文的主人公高君宇与石评梅便长眠于此。多年前我在北京上学期间,曾为其非凡事迹和伟大情爱所震动,来过这里吊唁他们。

高君宇(1896—1925年),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太原市)人,北京大学高才生。他是山西省的第一个共产党员,还曾当过孙中山的秘书。他还曾为好友加革命同志周恩来与邓颖超传递情书,促成了这一对美满革命伴侣,引为佳话。而周、邓二人也始终感谢这位“红娘”。

石评梅(1902—1928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也是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是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文化战士。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而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还用过不少笔名,山西省平定县人。她先后就读于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成绩优异。1919年的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她召唤到了古都北京。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便改报了体育系。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认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同龄的女作家,并同庐隐、陆晶清等女作家结为至交。她们常常在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尽情分享着精神解放的快意。也正是在此般“浪漫”中,她们都闯入了现代文学的门槛。石评梅亦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和评论。石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六年,但诸多体裁都曾驾驭过,而最成功还在散文,风格清新隽永,亡后辑有《涛语》、《偶然草》等文集。

1923年秋,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间,她与已有妻室的堂堂北大才子、著名学生运动领袖高君宇相知相恋。石是高生命中最挚爱的女性。他们早在1922年参加山西同乡会时即已相识。论起来,高还曾是石父(山西地方一位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的得意门生,彼此早有耳闻,且共同的进步追求和高雅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

高君宇对北京城南的陶然亭情有独钟。该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从清末到民初,一直便是仁人志士们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高君宇和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中共革命先驱,曾多次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商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同时,他也和石评梅经常来此湖畔漫步,倾心交谈。高的家中曾有过不幸的包办婚姻,在心灵受过创伤后,对石有着火一般的恋情。他给她寄红叶、情书,表相思。石评梅虽然也深爱对方,却因曾与某吴姓已婚男子的一段初恋遭到失败,准备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而固守着“冰雪友谊”的藩篱;且尊重高君宇老家的妻子,不忍“侵犯别人的利益”。高的内心十分痛苦,却仍然在给她的信中,以真诚的态度写道:“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

为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高君宇后来特意在广州买了两枚白色的象牙戒指,一枚戴在自己的手上,另一枚连同平定商团叛乱时用过的子弹壳,寄给北京的石评梅作为生日留念,并附信说:“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的,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石评梅戴上了这枚特殊意义的象牙戒指,“用象牙的洁白和坚实,来纪念我们自己静寂像枯骨似的生命。”

1924年,高君宇终于趁回家乡革命之机,与妻子协商离婚,获得了自由之身。1925年3月,因过度劳累,他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葬于陶然亭附近。

高君宇的死,犹如晴天霹雳,使石评梅痛悔交加。她后悔自己当初优柔寡断,没有及时接受他的求爱,而铸成终生遗憾。此后,石评梅撰写了多篇散文和诗词,以挽悼、怀念高君宇。并自此她便常在孤寂凄苦中,每逢周末风雨无阻,前来陶然亭高的坟茔旁,抱着墓碑悲悼泣诉,以泪浇灌。石评梅责问自己,高君那“柔情似水,为什么不能温暖了我心如铁?”她觉悟了“从前太认真人生的错误”,同时忏悔自己“受了社会万恶的蒙蔽”。这些篇章,这些句子,至情至真,确实能催人泪下。

1928年9月,长期悲伤、憔悴的石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亦死于当年高君宇所病逝的协和医院,甚至据说还是住在同一间病室,殁于同一个时辰。临终前,她的手上仍戴着高送的那枚象牙戒指。石死后,友人们根据其曾表示的与高“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高的墓畔。二人生前没有婚配,死后却能同葬一穴,总算是“得其所哉”!

北京解放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几度专程到陶然亭公园内的高君宇墓前凭吊。1965年,周恩来在审阅北京城市规划总图时,看到陶然亭畔的高、石墓碑,特别强调要保留之;并回忆起他俩圣洁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感叹道:“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邓颖超也曾说过:“我和恩来对君宇和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对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

才女最终的选择多么英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与林徽因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典型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人称新诗的诗魂、“诗哲”、“诗圣”,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等,浙江海宁人,生于富商家庭。其诗作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比喻新奇、想象丰富、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其散文也自成一格,清新细腻、文采华丽、辞如珠玑、激情澎湃,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梁思成(1901—1972年),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原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维新运动主要领袖之一梁启超之子。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先后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同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主任、教授。此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完成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任主任、教授。解放后一直在清华任教。1955年林徽因病逝后,1962年与林洙结婚。

金岳霖(1895—1984年),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字龙荪,祖籍浙江诸暨,生于湖南长沙。1911年考取清华学堂高等科,1914年毕业后以官费留学美国,初入宾夕法尼亚大学,1917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1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开始游学欧洲英、德、法、意等国。1926—1948年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曾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任清华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55年奉调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终生深入研究哲学和逻辑学,先后撰写《逻辑》、《论道》和《知识论》等重要著作。他因为林徽因已嫁而一辈子未婚。

林徽因(1904—1955年),中国现、当代著名女建筑家、作家,才女加美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长得俏丽纤柔、雅致端淑、小巧妩媚,且富有教养、气质高贵,性格热情好强、心直口快。还有人说她“集才气、美质、傲岸,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仰止当代,光照来世”。原名林徽音,英文名字费丽斯,生于浙江杭州,后移居上海、北平等地,原籍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那块诞生过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等历史名人的地方。

作为名闻天下的才女与美女,林徽因的追求者甚众。她先是与大才子、大情种徐志摩相恋并差点嫁给他;接着有率真学者金岳霖对她一往情深,甚至因她而终生不娶;最后还是成了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新娘。这说明才女并非浪得虚名,其最终的选择是英明的。诗人过于浪漫风流,哲学家未免个性特别,自然科学者才是比较稳定、踏实和生活化的。徐高调、金低调;只有梁是平调,恰好。

1921年,十七岁少女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正在那里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但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英俊的外貌、风雅的谈吐、丰富的情感所吸引,两位均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相恋。她深爱着他,但他的妻子——张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老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林徽因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徐志摩不辞而别。1922年春,徐志摩已正式离婚;林徽因、梁思成婚事“已有成言”,但未定聘。此年9月徐回国,北上抵京,林、徐暂告不欢。

同类推荐
  • 暴君成长之路

    暴君成长之路

    铁血暴力杀戮流血和强坚乱世争霸!看无数英雄纷纷中箭落马。有一天,姚夏忽然觉得不尽的征伐杀戮是一件枯燥无趣之事。于是,慕容恪、冉闵、桓温,以及苻坚和慕容冲之间展开的十六国混战棋盘上,忽然少了一个最关键的筹码,一切都陷于无序纷乱之中。在世界的另一侧,多了一群探险者和盗墓贼……
  • 三国之最帅最强

    三国之最帅最强

    一代纯种屌丝陆小羽,对暗恋十年的女神表白失败后,心中很是悲愤抑郁。那难以发泄的屌丝郁闷之气,让他开始暴走手游三国杀传奇,泄愤!不眠不休,大战百天百夜,陆小羽竟然….将游戏服务器硬生生的打爆了去…….
  • 异世界的太平天国

    异世界的太平天国

    嘛,没什么好说的,纯粹写着玩儿玩儿。。。
  • 中国汉族通史第二卷

    中国汉族通史第二卷

    本书分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六大区域的汉族源起、融合、发展等方面,详细勾勒了汉族在各个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研究中国汉族历史和发展的综合性图书。
  • 阆苑宋歌

    阆苑宋歌

    本小说集穿越、历史、灵异、科幻、浪漫言情于一体。故事中的女主角作为现代人,穿越之后就堕入了金军入侵宋朝的战争年代,她与3位太子的感情纠葛又将如何发展?她是两世融合的结合体,又是相隔800年文化的矛盾体,在这个风云莫测的古代世界中她将何去何从?人生如此复杂,世事难料,世事难测,世事难懂,一切究竟是源于偶然,还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坦白地说,我不知道。那么,请问你知道吗?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无法对自己的命运重新选择一次。而我的小说却可以,让想象插上翅膀,将时光倒流,将命运重写。
热门推荐
  • 前生今世:桃花劫

    前生今世:桃花劫

    前生?今世?她从不相信前生之说,却偏偏要去还前生之债。还债,可以,但是为什么不能让她安安心心的还债?千年冰山凌轩,温润如玉陌原熠,妖艳风情的洛霄辰,这一个接一个的桃花,她到底该爱哪一个?如果说这就是命,她便认了,可为什么身份却也如浮萍一般?爱过恨过,换来满头银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还是爱错了人,那么,前生的债,就让下一世的自己去还吧。逗比女VS各种男,世间最乱来的桃花。
  •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她是现代富二代凌笑蓝,却因先天性心脏病被家族放逐,唯有一老仆待她至诚至真,却不料着最后一点温暖也有人要夺去,激动之下,她心脏病发,红颜早逝。她是修真界名门子弟雪霄,自幼拜入第一大修真门派清居门下,却因偶得一宝遭师门追杀,被最尊敬的师傅背叛,被最尊敬的师门长辈围攻,她满腔怒火,自爆金丹与之同归于尽。一个是柔弱敏感的富家女,一个是冷傲凉薄的女修士,当她们身陨之后先后进入了同一具躯体,成为了这个尚武世界的林问歌,一个身体,两个灵魂,是巧合还是注定?是融合,还是一存一亡?
  • 我愿用我来生遇见你

    我愿用我来生遇见你

    如果有人问凌魅这个冷淡的女人心里最爱的是谁。凌魅会马上回答:西弗勒斯。斯内普。是的。她最爱的男人。一个只是“童话书”里别扭的男子。可凌魅还是不由自主的爱上了那个阴暗却又深情的教授。甚至为了这个男人看完了一整本她为之不屑的《哈利波特》。在她的心里,没有任何男人更加适合内心冰冷外表火热的自己,除了西弗勒斯,因为他与她相反——外表严谨内心却比任何人更加温柔。那是自己所追求的。而每一次的感慨终于换来来生的一次回眸。凌魅激动了,是的,她无法控制自己不去追求那个别扭的男人。可当来生变成一只狐狸的她又该如何讨得教授的欢心呢?凌魅:让我仔细思量思量。
  • 歪批三国

    歪批三国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四起时巨鹿郡有一名不第秀才,名为张角,自号“大贤良师“,有徒众众多,立三十六方,举兵造反,史为”黄巾之乱“,从而引起了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揭开了三国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其实,事实的真相不是这样的,欲知三国真相如何,请看《歪批三国》????????????。
  •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

    作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的神经,中国凭什么能有如此大的魅力,令全球为之疯狂?这是表象还是实力?《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充满战略的眼光,结合东西方文明的智慧,深刻地揭示了当下中国存在的二十大问题。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对重新审视中国参与引领世界、中美高层对话及全球战略性合作有着直接的引导性作用。
  • 深海霸主:金主有颜又有钱

    深海霸主:金主有颜又有钱

    金牌佣兵突遭背叛,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异世,并且还是一个人人厌恶的废柴?!向来手段狠辣,眦睚必报的贺碧水冷眸微闪,嘴角噙着一抹轻蔑的冷笑。皇家公主前来找茬?管你是什么身份,到我这统统打出去!未婚夫协同白莲花扔退婚书前来挑衅?装弱,演戏,跳湖自尽!将你们的好名声败坏了先!就算我已至十八地狱,也将徒手爬上,将那些害我之人拖至地狱岩浆。未料途中妖孽泛滥,一波接着一波,桃花泛滥,个个非她不娶。贺碧水:喝你一口茶你就要追我,以后还是别联系了吧。
  • 又一个坏蛋

    又一个坏蛋

    一场意外使得陈天丰回归校园,是人生的开始还是终结,他会因此堕落吗?
  • 琅琊榜之木枝岭

    琅琊榜之木枝岭

    本人是《琅琊榜》的骨灰级忠实粉丝,爱死了这部小说and电视剧,电视剧看了不下三遍。受到编剧大神的指引,本人想接着电视剧《琅琊榜》的最后一集,满足我们这些粉丝的小小幻想,让我们的男神梅长苏来个复活,啊哈哈哈哈。由于个人对于《琅琊榜》已经“爱到痴狂”,每天的脑补剧情再也不能满足宝宝的要求,所以宝宝今天狠下心来,决定自己动笔,按照自己心中所期待的来续写这部神剧。本人写这个纯属个人喜爱,纯属怡情,纯属个人想象。没有抄袭,没有侵权,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东方起源

    东方起源

    赤遥: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是这么阴魂不散。蓝景:想逃没那么容易
  • 春江月雨夜

    春江月雨夜

    一百年前,玄门魔帝解放被镇压的妖魔大肆进攻中原,天涯海阁掌门以一己之力,重创魔帝,将数万妖魔压于中州的海角,以女娲石镇之。八十年后,玄门趁夕影阁阁主夜月和尘家掌门尘霰在忘湖鏖战之际出奇兵进攻中州,一举攻陷了武林四大家族。情急之下,夕影阁主夜月,尘家尘霰以及武林隐士景逸一干人力战魔门数千精兵,在击退魔教后,力竭而亡。如今,四大家族破败,四大山庄接任者皆刚过弱冠,面对玄门的汹涌攻势,他们能否应付?中州太子荒淫无度,二皇子勤俭爱民,皇位将落于谁手?邺城郊外的热血少年每日重复着农耕生活,等着他的又会是什么?王孙贵族,江湖侠客,贫民百姓,在同一片天空下,将会有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