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56800000033

第33章 近现当代时期(10)

巴金(1904—2005年),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无党派人士。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另有佩竿、余一、王文慧等,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及《憩园》、《寒夜》,散文随笔集《随想录》、《真话集》等,还有大量译作。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2003年国务院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曾获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等。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建议建立“文革”博物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可能没有鲁迅的忧愤深广,没有茅盾的鞭辟入里,没有郭沫若的广博学养,没有徐志摩、朱自清的绮丽文采,也没有沈从文、老舍的鲜明风格;但他强烈的激情、强烈的对于青春冲力的渴望,却让他成为“五四”青春精神的最好象征。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情感,点亮了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了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璀璨的光辉。

萧珊(1918—1972年),巴金的得力助手和恩爱情侣。原名陈蕴珍,小名长春(因女友叫她“小三”而谐音为“萧珊”),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上海人,父亲是一位商人。他们1936年认识,1944年结婚,在一起生活了融洽、甜蜜、快乐的二十八年,两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萧珊去世后,晚年的巴金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纪念她,实在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怀念萧珊》写于1978年:“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1972年8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宁愿让(萧珊的)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

《再忆萧珊》写于1984年,那是又一个六年过去了(引文见文首)。

有人说,巴金既专一又多情。作家萧乾则说他“写恋爱,但不谈恋爱”。巴金的一生有一个不变的主题:爱。爱祖国,爱人民,也爱他的妻子、孩子和朋友。女作家冰心评价道:“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之一。巴金一生的爱情,只和一个叫萧珊的女人有关。”他们的爱情是如此忠贞和灼热。二十八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始终相亲相爱,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

他们相识于1936年的大上海。那时,年仅三十二岁的巴金,已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方面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年轻一代对幸福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于是巴金收到了许多书信,不少是追求他的女性写来的。一天他又拆开了一封信,里面一个女孩子的照片掉了出来。他很诧异地拾起照片看了看,这女孩剪着一头短发,戴着花边草帽,有着和善的笑容。他下意识地翻过背面,上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巴金微笑了一下,阅读了那封信。原来,这个女孩的来信一直最多,笔迹娟秀,言词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她的信给巴金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他们通信了大半年之久,却从未见过面。她就是萧珊。最后还是萧珊在信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巴金深感这是位开朗、细心的女中学生,因为信中不仅约定了时间、地点,还夹着她的一张照片。显然她是怕巴金认错了人。

按照信中的约定,巴金来到新亚饭店。一会儿,一位梳着学生头、身着校服的女生出现了。还没等巴金回过神来,她就像熟人一样欢快地叫起来:“哎呀,李先生,您早来啦!”巴金谦逊地一笑:“唉,你也早啊!”说着请萧珊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萧珊望着巴金,快活地笑道:“李先生,您比我想象的可年轻多了。”不善言辞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许多拘束,开心地说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呢!”萧珊笑着说:“我可不愿李先生也把我当小孩看哟!”

看着萧珊稚气的样子,巴金觉得很有趣,便追问她:“哦,还有人和我看法相同?”巴金这么一问,萧珊一股脑儿托出了这次找他的真正缘由来:“我恨我爸爸,他老说我小,一直不允许我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其实我是学校有名的干将。我不但经常演进步话剧,如《雷雨》中的四凤,还结识了上海许多从事话剧的进步人士,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

巴金说:“我相信。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萧珊叹了口气:“我爸爸是上海泰康食品厂的股东,还在南市城隍庙开了家咖啡馆。他总是处处限制我,虽然妈妈有知识、懂文学艺术、倾向‘五四’新潮,弟弟也与我志同道合,但还是抗不过爸爸。李先生,我真想离开这个古板的家庭,去闯荡江湖。”巴金一听,忙说:“千万不要这样,我前段时间还写信劝过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不要逃离家庭。像你这样的少年,还是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很难远走高飞的。现在社会纷繁复杂,决不可冲动行事。你现在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再行动啊。”巴金语重心长的话语,打消了萧珊离家的念头。一位大作家和一位少女的心渐渐拉近了距离。

这次见面以后,他们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萧珊更多地给巴金去信,她坦率、热情地在信中说:“我永远忘不了从你那里得来的勇气。”巴金每次复信都称她为“小友”。萧珊常到巴金工作的出版社去找他,以求思想上得到更多的启蒙。巴金一直避免把萧珊当作“另一半”的设想。

1936年底,巴金的朋友要去桂林半年,家里无人照料,便请他去帮助照看居所。于是萧珊常常去看巴金,并开始关心他的起居生活。萧珊的来访和关心,使从成都出走十几年很少与女性接触的巴金感觉到了生活丰富多彩、充满诗情画意的另一面。

他们的感情沟通和对生活的认识、计划渐渐成熟。1937年他们正式订婚,爱情又得到了新的升华。1938年7月,萧珊去广州看望巴金,他俩同住在出版社里,各有各的房间。他们一道上街,一起吃饭。巴金工作时,萧珊则料理杂事,互相尊重,十分和谐,像朋友一样。不久巴金应邀去武汉,她也随同前往。10月日军进攻广州,巴金带着萧珊和出版社同行,急忙包船去桂林。途中换船等船、防敌机、躲警报,一共九天。后来,巴金根据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从广州出来》等一系列文章:“这些通讯写了我爱情生活中一段经历,没有修饰,也没有诗意,我们就是那样生活,没有半点虚假。”

几个月后萧珊考入昆明西南联大,巴金又投入到了忘我的写作之中。1939年巴金从桂林去昆明,两人约定第二年再相见。之后巴金回到上海,写完了《秋》。1940年夏,巴金跑到昆明和萧珊见面,她还是那么活泼开朗、丰姿绰约、光彩照人。巴金的心情非常欢愉。暑假期间,他们每天都在一起,一同游玩,一起接待亲朋好友。晚上巴金送萧珊去女生宿舍,自己回到住处伏案写作。

3个月后巴金去了重庆,一住就是一年。1941年暑假,他去昆明看望萧珊后回到桂林。萧珊非常想念巴金,怕他只顾忘我地工作,不顾吃饭和休息。她一封接一封地给他写信,关心他的身体和生活。巴金每次收到萧珊的信,都是一读再读,感动之余,也及时回信互相鼓励,增进情感。

1942年,因抗战吃紧,巴金的一些同事陆续离开了桂林。他顿感悲寂,不知所措。体贴入微的萧珊深深惦念着他,不等大学毕业就来到他身边,并意味深长地说:“你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永远在你身边。”巴金的眼睛湿润了,他颤抖地说:“萧珊,我不知道怎么感激你,再等我一年,好吗?”萧珊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她清楚地知道,巴金有一大家子人,原由三哥承担的生活费用,现在只能靠他了。于是巴金拼命地写书、译书、编书,挣了些钱,侄儿、侄女的学费没问题了,自己结婚成家的费用也有了。

1944年5月,萧珊和巴金决定结婚。此时巴金已经四十岁了,而萧珊只有二十六岁。从相识到结婚,他们的恋曲进行了八年。这八年中,他们在烽火连天中几度离散、几度相聚,天南地北,两情依依。患难与共的岁月,早已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如今终于要结婚了,萧珊清澈的大眼睛里盛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巴金在桂林漓江东岸借了朋友一间屋做新房,没有添置一丝一绵、一凳一桌,只有他四岁时与母亲的合影作为祖传家产。也没什么可安排的,只委托弟弟以双方家长的名义,向亲友印发了一张旅行结婚的“通知”。

一个星期后,巴金和萧珊去贵阳郊外风景如画的花溪度蜜月。是夜,两人依偎在一把长长的藤椅上,在一盏清油灯的微光下谈着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日子。萧珊转动着一双明如秋水的大眼睛,兴致勃勃地谈着,用温柔的目光凝视着她的如意郎君。她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从今天起我是您的妻子了,再不许叫我小女孩了。”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在文学界有了较高的地位和较多的工作,社会活动日渐增多,十分繁忙,一年总有好几个月不在家。家里的一切都由萧珊操持,夫人是他们家真正的“顶梁柱”。好在他们在此之前就曾有过几年聚少离多的日子,两人早已习惯了温馨的笔谈。

1960年冬,全国正陷于严重的饥荒危机,上海家中全靠萧珊料理安排。她既要照顾儿女又要侍奉婆母,自己还在杂志社上班。由于粮食紧张,家中三餐已改为二稀一干,稍后又被迫改为一天三稀。每人每天只能吃到二分钱的菜,给孩子们订的牛奶只能三天供应一次。孩子生病想吃挂面,还非得有医生证明才能买到。煤也短缺,限量供应。萧珊尽量节省用煤,惟恐到急需时供不上。巴金当时在成都,饮食尚可。当他联想到家中瞪大眼睛的儿女、不胜羡慕的爱妻,他们快要“三月不知肉味了”,甚至处在半饥饿状态,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和痛苦。他在给萧珊的信中屡屡说道:“我每顿饭都想到你们,我要是能分一半给你们就好了。关于你来不来的事,我有时也矛盾,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希望你来分享‘盛馔’,在黄昏时分,希望有你对坐谈谈……”

“文革”中,巴金不知向萧珊隐瞒了多少次自己所遭受的待遇,而萧珊也替巴金承受了很多罪。在巴金遭批斗的那些年,作为他的妻子,萧珊也被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纸牌,并被派去扫大街,受到周围不明事理的人辱骂和折磨。为保护巴金,她还被红卫兵的铜头皮带打过。不过萧珊一直默默忍受,就是为了不让巴金难过。她经常一大早便陪着巴金从家里走到车站,从后面将他推上公共汽车,努力不让他摔下来;还要不断叮嘱他,不要忘了将小红书带在身边。这时巴金便十分自责,认为正是自己的写作害苦了妻子。

1972年6月,巴金从干校回来度假。萧珊卧床不起已有好些日子了,见丈夫回来,她发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巴金见妻子的病越来越重,有时烧到摄氏三十九度以上,多次看医生都弄不清到底是什么病,便要求延长假期,留在家里照顾她,但没有得到“工宣队”的批准。

7月中旬,家人托朋友想了不少办法,给萧珊拍了两次X光片,才查出她患的是肠癌。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萧珊才住进了医院,这时大夫发现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肝部。在这种情况下,巴金方获准留家照顾萧珊。他每天去医院陪妻子大半天。

8月8日,萧珊进手术室开刀。手术前,她生平唯一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捂住她的嘴,低下了头。两人的泪水相互交融,肝胆欲碎。

手术后,巴金默默地守在萧珊的床榻前。到悲极时,他几乎想高声大喊:“一切朝我的头打下来吧。”萧珊努力克制住自己的疼痛,不叫不喊;除了迷糊中几次要求开床边的氧气筒,和担心输血太多付不起医药费外,她从不抱怨什么。她含泪望着形容憔悴的丈夫说:“我不愿丢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望着妻子那双很大、很美、很亮的眼睛,巴金心中充满了酸楚,惟一的希望就是她能尽快恢复健康。

8月13日中午,巴金在家刚端起饭碗,突然接到传呼电话说萧珊去世了。真是晴天霹雳!全家人立即赶到医院。萧珊的尸体已用白床罩包好,停在太平间的担架上。巴金弯下身子,隔着白布拍着她的遗体,无声地哭喊:“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心中涌出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萧珊临终前一直念叨着“叫‘医生’来”,她当时习惯称巴金为“医生”。巴金悔恨妻子临终时没有守在她身旁,悔恨没有听到她留下遗言,悔恨有许多话没有向她倾吐。

后来,巴金回忆到这段经历时写道:“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着两只眼睛。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

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床头则放着她的译作。巴金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他写下的《怀念萧珊》等文章,文字平静而沉痛,每次自己读来都不禁隐隐作痛。

友人考虑到巴金的生活和写作,认为他应当有个伴侣来照顾他,便婉转地向他表示了这个意思。巴金给了他最简洁明快的回答:“不想找老伴,没有兴致和劲头。”巴金心中的那个位置永远交给了萧珊,没有任何人再能占据它!

刑场上的婚礼——周文雍与陈铁军

“烈士周文雍,就义何从容。半载假夫妻,临终比翼情。痛挥竹签伤指,以血牢壁留吟。婚礼传之后世,遗诗永颂英名。”——后世无名诗人

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看过一部著名的国产革命影片《刑场上的婚礼》吧。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本文所要提到的两位人物——周文雍与陈铁军。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毫不畏惧地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婚礼,以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忠贞不渝的真挚爱情,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奇和革命者的光辉风采。

周文雍(1905—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家。乳名光宏,广东开平人,出生于一个贫穷塾师家庭。幼时曾带头剪去头上的辫子;1922年在亲友资助下考入广州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团支部书记和校学生会主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是广州工人运动的优秀领袖之一。

同类推荐
  • 乱世天下之东篱城主

    乱世天下之东篱城主

    苏离洛年少的时候,也曾想着诗酒天下,放歌纵马,做一个江湖中人人敬仰的大侠。可后来,却因为一些承载、一丝爱慕、一个他人处心积虑的谎言、从立志将东篱发扬光大,到情愿居于人下。一直策马扬沙,金戈铁马,倾尽所有为北落争天下。然,乱世天下,所谓繁华,到最后不过是一场梦幻空花,一夕倾塌!这是一场卿知意却不能伴身旁,君怜人却只能自欺人的绝世风花。也是一部掩埋在后世史书上剑冷光寒极尽可叹的史诗风雅!
  • 重生之三国刘琦

    重生之三国刘琦

    刘琦一个在历史长河里很快湮灭的人物刘启一个久经战场的特种兵重生使得二人成为一体天下风云再起争霸谁能登封!
  • 大唐释厄传

    大唐释厄传

    西游中的秘密令人惊惧。当我幻化神通,妙解三千。你可曾看见我笑容背后的泪水?你可曾听到我高歌声中的血滴?十万八千里路遥,八万四千大劫苦。茫茫宇宙,天地洪荒,我孑然一身,有谁能够伴我证道?八十一难,心猿意马,练不成金丹,便随古佛青灯悟空!
  • 宜川县军事志

    宜川县军事志

    本志上限为事物发端,下限至公元2005年,设军事地理、军事组织、兵事战事、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军事人物十章内容。
  • 晚清幅匪当道

    晚清幅匪当道

    执戈横槊,山川城郭,听四郊野兽正横行,嗥声恶。卫家国,驱侵略,护儿女,扶老弱,急擂战鼓摇山岳,教兽兵流血灌吾田,尸满壑。穿越到晚清,面对湘淮楚军的三排线列步兵,孙化城与他的幅军反贼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迎面走去,排队枪毙才是男人的浪漫。
热门推荐
  • 校园爱恋:遇见恶魔学霸

    校园爱恋:遇见恶魔学霸

    本书主要讲一个平凡女孩初来贵族学校,却与势力最强的土豪冷面冰纠结在一起,最后无奈为了就在学校任由他使唤,渐渐的渐渐的产生了感情最终和美
  • 与阿尔托莉雅在一起的日子

    与阿尔托莉雅在一起的日子

    遮天的白骨笼罩在一片五色的汪洋中,唯有低沉的吼叫与骨骼的碎裂声回荡。骨龙撑开双翼,对着天空那只金色眼睛发出咆哮,头顶的死灵法师漠然看着无边无际的元素精灵,嘴角挂着一如既往的冷笑。那个古怪的意志终于撑不下去了。嗯?那是什么?
  • 帝尊毒宠:天才召唤师

    帝尊毒宠:天才召唤师

    一代杀手毒医穿越成废柴,哼!废柴,邪灵圣体是废柴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没天才了吧,看她如何女扮男装玩转大陆。又且看他何是才能追到自己的天才娇妻。如果觉得宝宝的文可以的话加群,群号码是:585560108,585560108,585560108。重要的事说三遍
  • tfboys的爱之旅程

    tfboys的爱之旅程

    讲述了tfboys与韩国当红组合蓝色妖姬成员的爱之旅
  • 天君,挂开大了

    天君,挂开大了

    转世三生,这一世,她是天下的主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孤的天下,孤最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
  • 赖上大明星

    赖上大明星

    她是社会上所谓的‘米虫’!他是闪亮无比的‘大明星’!当失忆的她遇见寂寞的他,当‘骗子’遇见‘瘟神’,电闪雷鸣下——。爱情慢慢开始了……
  • 幸福的女人不抱怨

    幸福的女人不抱怨

    女人,是最美的花朵之一,是这个世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女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样度过,这一路走来,你又将遇到什么,收获什么?上天将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赋予每个女人,但每个人所得的结果并不相同。于是,一些并不满意于自己目前生活的女人,心中就充满了一种怨气。她们会抱怨自己没有美丽的容貌,抱怨自己没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抱怨没遇到好男人,抱怨社会不公平、工作不顺利……抱怨作为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只能让你得到暂时的疏解,或者仅仅图一时口快,但过后所有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就迎刃而解,所有的苦恼也不会在抱怨面前瞬间消失无踪。对于习惯抱怨的人来说,一不如意,出现在潜意识里……
  • 穿越遇见ta

    穿越遇见ta

    ‘臭丫头,只能是我的人’‘啊啊啊,你神经病啊!!!’第一次写,不喜勿喷~还会有第二季的哦~
  • 九世道藏经

    九世道藏经

    千月,一代神尊,举世无双,度圣劫时被偷袭殒命,其伴生神兵护住真灵逃到下界……得到太初古经《九转道藏经》重踏巅峰,复仇开始
  • 弟子的天下行走

    弟子的天下行走

    每个人都有故事,或喜或悲。小和尚放下经书,拿起屠刀,是何缘由。他想强大,却命运多舛。当他站在世界的对立面,那时才懂得,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能毁灭什么,而是在于能保护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