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400000028

第28章 事事执着事事心不着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事事都在心里,自然就是交通堵塞。做事在当下,必要专心、执着,方能做好;事毕就要事放,方能心路通畅。

《六祖坛经》中讲:“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意思是说,善知识,道必须是流动畅通不受阻碍的,怎么能阻挡滞塞它呢?如果自己在主观上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执着,这就是道的流动畅通;如果自己的心执着于一切事物和现象,这就是自我束缚。

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做事的时候常钻“牛角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偏执。当然,谁也不能否认偏执有很大的正面作用——火药、电灯、蒸汽机等一系列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便是源于偏执。然而,任何人也绝不能忽略偏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失败与毁灭。

《六祖坛经》上所讲的“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偏执显然是束缚我们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并且还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处理办法,那就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如果自己在主观上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执着,这就是道的流动畅通。

宋代名僧思净禅师曾作过一首名为《答或问》的禅偈,告诫人们并非偏执才能解决问题,就是运用他法亦能将事情办好。

平生只解念弥陀,不解参禅可奈何?

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何用动干戈!

偏则不全,执则不灵。不正常的形态大多始于偏见,不协调的意象多半来自偏执。偏执往往让我们的思想执迷其中不能自拔,故而显得越发狭隘,不能产生建树。

陆亘大夫爱好佛法,有一天他特意向南泉禅师请教问题。

“从前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后来这只鹅逐渐长大,瓶子里面装不下了。现在既不能毁了瓶子,又不能伤了鹅,你能不能把鹅弄出来?”

南泉禅师突然叫他的名字:“陆亘!”

陆亘习惯地回应:“在。”

南泉禅师淡然道:“鹅已经出来了。”

这位大夫在和南泉禅师打什么哑谜呢?

我们在思想的范围下长大,然而却慢慢发现思虑反而障蔽了自身思维的发扬,这便是陆亘的疑惑。而南泉禅师正是看出了这点,特意在陆亘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称呼他的名字,知道陆亘必定会应然作答。此举,自然是南泉禅师点拨陆亘最好的办法。

生活中存在许多固执的人,但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一份可爱的“原则美”;而偏执往往容易把人生打成死结,既伤害自己,同样又伤害了他人。

寓言故事中曾经有这么一则故事,看似很好笑,但却意味深长。

有个人性格非常固执,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别人再怎么说,他依然坚持他的看法。

有一天他看到了姜,但却不知道如何种植姜,便想当然地认为姜是树上结的。

他经常和人谈论此事,有人纠正他说:“姜是长在土里的,根本不是树上结的。”这个人听了却不以为然。

后来又碰到纠正他错误的那个人,俩人又争论不休。为此,他指指他身旁的毛驴,对那个人说:“我愿意用我这头驴打赌,咱们找十个人做裁判。如果我输了毛驴给你,你输了认错就可以了。”

于是他们便真的找了十个人分别询问姜是长在哪里,结果都确定是长在土里的。

那个人哑口无言,最后把驴交给了那个人说:“驴子给你,但姜还是长在树上的。有一天我会证明给你看,把我的驴子要回来的!”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偏执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会有一种盲目的自我崇拜心理,以为自己处处都比别人高明,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人很难让人接近,也很不容易成“气候”。

无固则大,无我则久;执中两得,偏一两倾;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见树不见林,愚;知偏不知全,固;要因事对人,勿因人对事;应就事论事,不就人取事。

《金刚经》中讲:“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意思是说,须菩提,菩萨对于任何外界事物,都不应拘泥留恋。这个原则运用到布施上,就是要不拘泥留恋于色的布施,不拘泥留恋于声、香、味、触、法的布施。须菩提 !菩萨应这样布施,不能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

须菩提问:为什么呢?

佛回答说:如果菩萨布施时不拘泥留恋事物的相状,那么他的福德就会不可思量。

还是通过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来证悟吧。

师父和徒儿两个和尚过河,碰巧旁边一年轻女子也要去河对岸。但河水又漫过了小桥,水流湍急,年轻女子不敢蹚水过河。师父便毫不犹豫地抱起年轻女子,蹚过了水流湍急的小河。

小和尚则独自一人跟在师父身后也趟过了河。三个人到达河对岸后,年轻女子向师父辞谢离去,两个和尚则继续赶自己的路。

师徒二人走了很久之后,小和尚忍不住满脸狐疑地问师父:戒律上不是说出家人不能近女色吗?师父你怎么能抱着那个女子过河呢?

师父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哦。你说的是那个过河的女子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呢?

这则故事中的师徒二人,到底谁着相了?从大乘佛教的教义来看,抱女渡河的师父是无住无相的,当然也就没有着相。倒是那个没有抱女子渡河的小和尚着相了,因为他的心里一直有住有相。

“无住”是金刚经的中心要义。

释迦牟尼从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来宣讲这一要义:一是“应无所住”;二是“如所教住”。让弟子们困惑的是,前者讲“无住”,后者却又讲“住”,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释迦牟尼所说的“应无所住”,指的是“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也就是在修证大乘菩萨道时,对于一切佛法的基本原则都应当是无住无相,布施也不能例外。如果一有所住,就是住相,也就违背了修证大乘菩萨道的总则。至于“如所教住”,则指若要修证大乘菩萨道时,就应当按照他所教之法而“住”,即释迦牟尼所说的“住”:“应无所住”“住无所住”和“住而不住”。故而,他所言及的“如所教住”,仍然是无住。

由此看来,这两者就是统一、不矛盾的。

融佛与道的精义于一体的《菜根谭》中,有四句形象地描绘本品经文中心教义“无住”境界的小诗,诗曰:

风来疏竹,

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

雁去而潭不留影。

这四句诗文中的心即疏竹,风过无住;心亦寒潭,雁去无踪,一切无住。

由此可知,无论是“应无所住”“住无所住”,还是“如所教住”,修证大乘菩萨道的总原则就是“无住”。

但《金刚经》所言及的“无住”却并不是“空”。如果勉强套用的话,则应是一种“空灵”境界。“空”即心境空:心胸若谷,心如大海,博大开阔,心如长空。

所谓“灵”,即心态无住:一切尘缘烦恼、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世态炎凉等都如风来疏竹,雁渡寒潭,都是稍纵即逝的过眼云烟。事来则应,事后不留。过往不住,一切无住。

因此,拥有一颗无住之心,就能获得如菩萨般觉悟而又有情的人生智慧,并由此证悟到你心中的理想境界和信仰。

同类推荐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淡定·从容·心安(全3册)

    淡定·从容·心安(全3册)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应对健康危机,最好的方式,就是管好自己、趋利避害,同时能够及早地知晓健康预警和疾病信号,从而做到对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以保障身心的健康。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书精选汇集了相关资料,全方位介绍了人体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各个部位的异常表现。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础润而雨,月晕而风”——使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细微的变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了解健康的状况和走向,以防微杜渐,益寿延年。
  • 天地衍生棋

    天地衍生棋

    大道无边,一切皆因气运而定。族类无福,一切皆因贪念而起。洪荒苏醒,头顶的星空产刹那间腥风血雨。谁能想过昔日那个在沙漠中度日的少年有一天会带着崇高的身份对着诸天的神佛,朝着满地的妖魔,指着方圆的巫族,手中持着一把巨斧,身上沾着猩红,代表着瑟瑟发抖的人族怒喊出内心最高贵的声音:“你要占领这天,我便毁了这天!你要侵略这地,我便砸了这地!我敬重你是神明,可若要让我任你宰割,我便誓要沾一身血也定要你神格不保,永坠混沌!”
  • 轮回之暗色浮华

    轮回之暗色浮华

    她是一朵被他带回宫的青色莲花。命运的注定将他们的心串联在一起。地位崇高的男神和她,一朵异色的莲花,心心相印。哪知她真实的身份将他们之间的距离变为鸿沟。她被神暗害,木体尽毁,灵体垂危。一魂一魄被风吹起,灵魂失落的她就在眼前,即将流离,消散。那日,春光灿烂的神花坡,浪漫凋谢,万物寂静。每一寸仰望着天空的死灰翻扬不起。她堕入冥界黄泉,等待拯救自己亦是遗弃自己的轮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与美女合租的日子

    与美女合租的日子

    有颗善良的心,想做个好人。造物弄人,成了恶魔奴隶。罪行若公诸于世,九命猫妖不够砍。无端的火拼,大哥小弟都已正法。幸得老天助,过往皆云烟,除了疤与痛,谁知毒蛇君。上司,学生,警花,室友,旧爱。是过客还是挚爱,是全收还是单取?
  • 错误的轨道

    错误的轨道

    刘木是个散养的孩子,她快乐、霸气,却又多愁善感;她不需要太多的观众,因为她更喜欢自己给自己鼓掌。
  • 夜胆侠

    夜胆侠

    《夜胆侠》中国版的夜魔侠...英雄式动漫...
  • 折花录

    折花录

    因为兄弟,因为女人,他误入江湖这情与错的纠葛……六扇门、锦衣卫、东瀛伊贺忍者、江湖散侠……究竟谁的刀更快?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遇见了,究竟是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谁人千杯不醉,可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谁人宝刀出鞘,无与争锋?江湖,既然已退不出,就莫再回头……
  • 风光霁月

    风光霁月

    把情书放在风车里,错过;把情书还回去,错过;殊不知爱情是不会错过的。再一次见面,她开口就问:不知陆老师是否婚配啊?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双筷子,美其名曰筷子筷子,快乐一辈子;交往之后本着维护和谐恋爱的宗旨,她竟然要求初吻要吻两年!这是一个推倒与被推倒的故事,最终陆言风告诉她,林霁月,我们来勤学苦练吧!
  • 枪响

    枪响

    随兴而致,随便写写,超级枪手到都市这样的感觉吧。
  • 安然明美

    安然明美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年何处寻芳踪。若有来生,请早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