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1400000020

第20章 中国居民的悲观式预期与过度储蓄

我们认为,中国的居民储蓄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在西方国家,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也要受到一些制度因素的影响,但他们始终处于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拥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他们所面临的才是真正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却经历了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居民面对的更主要的是未来大额刚性支出的确定性,对中国居民储蓄起重要作用的是其对未来的悲观式预期,即未来的支出一定要大于现在,只不过具体能够大多少难以确定而已。同时,中国居民也面临就业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下个月会不会失业等。因此,决定中国居民更多储蓄的是一种悲观式预期。

4.5.1悲观预期理论的局限性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确立了预期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他集中了相当大的注意力来研究预期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影响。凯恩斯认为,“预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感到比较有把握的事实”,“现时存在的事实可以说是不成比例地进入我们长期预期的形成之中;我们通常的行事法则总是:根据现有的情况,然后把它延伸到将来”。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主要用来分析预期对企业的影响。他认为,由于供需时滞的存在,雇主只能以预期未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确定现时的产量。他将预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于价格之预期……第二类是关于未来报酬之预期。前者可称之为短期预期,后者可称之为长期预期”。凯恩斯认为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于修改短期预期的过程在事实上是逐渐的、连续的,所以预期结果与现实结果之影响相互交错,故而省略对短期预期的描述常常是安全的;而长期预期,即关于追加资本设备投资所带来的未来收益预期,是影响经济生活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凯恩斯强调了不确定环境下的长期预期,认为长期预期的形成不仅涉及风险,而且涉及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他指出,如果信息的获取不完备,那么随经济或政治风向的任何变动,预期将以惊人的速度得到修正。凯恩斯认为,心理因素也是影响长期预期和投资的重要因素。他说,长期预期状态,即我们据以作决策,不仅须看何种预测之或然性最大,亦须看我们作此预测之信心如何。他认为长期预期常常处于无理智的波动中,市场会一时受悲观情绪所支配,一时受乐观情绪所影响。繁荣阶段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能获得,譬如说,2%的收益的投资却在6%的预期收益下作出投资的决定……当幻想破灭时,这种预期又被相反的“悲观错误”所代替,其后果为,“能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获取2%收益的投资却被预期为非赔本不可。”在凯恩斯的预期理论中,他强调了悲观情绪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预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凯恩斯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他说“这个因素对于个人之消费倾向,固然有重大影响,但从社会全体而论,大概是互相抵消。而且一般而论,这个因素太不确定,故不会有多大影响。”凯恩斯对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分析,抛弃了预期因素,显然是无法解释中国的过多储蓄问题的。并且,从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实来看,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正是中国高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的储蓄为什么这么高?关键在于富人、穷人都存钱。富人的钱花不掉存起来很正常,而穷人由于悲观式预期,也一定要把收入中的相当大部分存起来。

4.5.2中国居民悲观式预期的形成加剧过度储蓄

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中,政府与居民、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完全体现在一个“包”字上,“包”的实质是一种风险集中的制度安排,使每个人降低了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所接受的是就业、福利和保障三位一体的体制。一个人只要在全民企业中找到了工作,也就有了养老、医疗、住房等各种保障和福利。只要不是被判为“违法”。他的就业、福利等就都是有保障的。一个人就货币工资而言,虽然固定的工资收入不高,但是就业岗位总是有保证的,生活是有保障的,让人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人们对退休前的总收入和退休后的收入也是可以预先计算的(谢平,1997年)。但与这种体制相联系的却是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亏损额连年上升。在这种情况下,1993年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经济主体。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一方面是经济决策权力的分散化;另一方面也是风险由集中控制向风险分散化的转变,从而使居民随时面临着不确定性的选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居民收入分配直接与其劳动成果和市场不确定状态结合了起来,居民百姓的“铁饭碗”被打破,失业下岗人数大大增加,增加了不稳定感,人们对于自己的未来难有稳定的预期,一些工厂下岗职工的实际收入急剧下降,更引起人们的普遍悲观性预期,居民必须为下岗与再就业之间各项支出而储蓄,必须为“明天”落到自己头上的失业而进行储蓄,社会储蓄倾向进一步加大。

与此同时,国家进行了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些原本由国家包下来的支出,如今一下子变成了居民的沉重包袱,人们必须为生活所必需的“大额刚性支出”进行自我准备。在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大额刚性支出”成为悲观式预期的情况下,无限度地增加储蓄成为人们的理性选择,储蓄过剩就会成为现实。

一项上海市家庭教育发展状况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已达到23.6%,这一比例远远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等国10%左右的教育支出比例,子女家庭教育投入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支出之一。依照张保庆的举例,在北京以一个学生一个月生活费300元算,加上4000元左右的学费和回家探亲等其他各项费用,一年将近要花1万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计算,去年我国人均GDP为9030元(而实际人均收入是城镇8472元、农村2622元),4000元的学费占到人均GDP的44.3%,而世界的一般比例是5%~10%(公立大学),显然,这种支出收入比,其昂贵而不便宜、贵族化而非大众化的性质可谓一目了然。目前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而我国现在的国情,农民的孩子占的比重还很大,下岗工人供养孩子也很困难,因此在高校教育收费上再也不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了。而为了摆脱贫困,家庭又将子女能够受到好的教育作为唯一出路,因此,大多数家庭“从孩子进中学起就开始一点点为孩子积蓄学费”是大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2005年末曝光的“550万天价医疗费”事件,给人们对未来医疗费的支出更加笼上了悲观的阴影。依据卫生部政策法规司雷海潮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3年,我国每年人均卫生支出总费用从约20元增加到500元,增长了24倍;1978年时,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只有3%,到2003年达到了6.1%,算下来,已经超过7118亿元。这说明老百姓兜里的钱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卫生医疗支出,尤其是1995年以后,这种支出增长超过了人们收入的增长幅度,“与GDP的弹性系数远远大于1”。从另一个角度能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老百姓所承担的“增长压力”。

卫生总费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居民个人花费、公共财政支出的花费、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花费。雷海潮发现,居民个人花费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占卫生总费用的20%左右,到2003年,这个比例飙升到了56%;相对应的,政府的卫生支出则从1978年的超过30%下降到了2003年的17%,余下的社会花费也是从当初的近50%下降到了2003年的27%。这些数据说明,在过去20多年里卫生费用的增加中,多数费用的增长是由老百姓个人承担的。一直以来,我国从来没有放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并为此发展了城乡医疗保险,但是从现状看,我国医保所覆盖的人群“仍然非常有限”。1998年和2003年,卫生部相关部门连续两次开展以入户为基础的家庭卫生服务调查,从人群看,城市里没有任何保险的人群比例反而在上升,从1998年的44.1%扩大到了2003年的44.8%,农村有所下降,从1998年的87.4%下降到2003年的79.1%,但是仍然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比例。这再一次说明,老百姓看病基本上是自己掏腰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的关志强教授认为,由于缺乏制度保障,以至于有60%以上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来自老百姓个人,在城镇有44%以上的人没有任何制度性医疗保障,在农村这个比例高达80%。疾病支出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老百姓1年的收入难以支付1次住院费用。一旦疾病风险降临,很多家庭会因此陷入贫困。中国13个人中,就有1人处于赤贫,其中有1/4~1/3直接跟疾病有关。这种状况的持续,严重影响消费内需的拉动,对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将形成巨大威胁。

中国在国企改革以后,国家不再包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而农村和非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保和医保国家从来就没有包过。目前中国社保和医保的人口覆盖面只有百分之十几,城镇人口不足50%,农村人口基本上没有覆盖。这样居民就必须存储相当多的钱用来养老和应付不时之需。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走了一条医疗市场化的道路,这条道路被称为基本失败了。医疗费用高昂,使人们对未来预期极不乐观,被迫以储蓄应付。

由此可见,制度变迁使居民储蓄动机的预防性更加强化了。失业风险所带来的收入不确定预期以及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的预期刚性支出要求人们必须通过储蓄未雨绸缪。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长期实行低收入、低价格的收入分配和消费政策,同时政府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比较确定。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居民收入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现期消费的主要约束是现期收入。相应的,居民的储蓄意愿非常淡薄,储蓄呈现稳定但水平低下的特征,据估计,这一时期居民当年收入的储蓄率只有1.5%~1.6%。但是,实施改革之后,劳动就业制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就业不一定有保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不稳定的趋势更加明显。虽然就业时有较高的收入,但一旦失去工作,收入马上就大幅度减少。即使有些人职业比较稳定,但是伴随着改革的推进而必然产生的经济不稳定,也会使有职业者对未来收入状况作出不确定预期。当人们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时,就会倾向于增加现期储蓄,以保证未来能达到一定的生活消费水平。在对收入不确定的同时,人们还面临着大额刚性支出的悲观式预期。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原先统包的一系列福利制度也逐步进行改革,尤其在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人们产生对未来的这些制度产生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他们知道今后个人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会大大增加,但无法知道到底会增加多少、占其收入的比重会有多大。而这些制度恰恰又事关人们的切身利益乃至一生的生活,为此,人们必然选择增加现期储蓄,以备未来支出之需。人们不得不为了自己、子女、父母已经或可能将面临的大额刚性支出而加大储蓄,由此就会造成人们的当期消费大量减少,需求严重不足,强化了过剩储蓄。同时,由于过剩储蓄推动的这些“新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富人的财富示范效应,人们又不得不加大储蓄,进一步加大过度储蓄。于是社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同类推荐
  • 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创业板

    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创业板

    本书作者把“三创”(技术创新·创业投资·创业板市场)问题作为一个互动的整体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 巴菲特投资策略全书

    巴菲特投资策略全书

    巴菲特创造了股市神话,本书收录巴菲特独特的投资理念,即在公司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进,然后静等回升及投资者最易犯的三大错误:高成本、决策错误以及跳船太快。本书在内容上没有简单的停留在引用巴菲特经历及名言的层面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巴式真言的内在含义。从巴菲特的选股观点引出通俗易懂的选股知识。通读全书,读者可以发现迄今为止所有巴式经典选股观点,帮助其在巴菲特成功的基础上,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投资之路。
  • 品道德经,学管理

    品道德经,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 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结合了中西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方式、方法及思想,从识人用人、领导魅力、团队建设、绩效评估、沟通技巧、激励下属、冲突管理、管理决策、员工培训等十大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引用和阐释了大量经典案例,讲述了在不同背景下高效管理及提高领导效能的观点、方法和经验。
  • 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

    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

    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致力于探讨国际国内金融、投资、经济领域的前沿理论问题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去年推出《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一书,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心再次组织研究人员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思考。通过分析2009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经济金融理论,对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热门推荐
  • 风说时光不停留

    风说时光不停留

    有人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是偏偏她被上帝抛弃了。肖烨说:“浅浅,你就是太傻,所以才会被他一次又一次伤害。”当初她不信,哪怕躺在医院那张冰凉的床上,她都不信。后来,她信了!到底是她一厢情愿了,商景伤害她,何曾手软过!
  • 末日狂呼

    末日狂呼

    曹磊很幸运,他穿越到了一个富家子弟身上,曹磊很不幸,因为他穿越到了未来,而且还是科技达到登峰造极的未来,曹磊不知该庆幸还是无奈,因为世界就要毁灭了。
  • 最强关系户

    最强关系户

    一个战场归来王者,一场迟到两年的复仇,一块古玉引发的变革,接踵而来的美女盛宴,让秦风措手不及。但是,他拥有着别人不敢想的能力,所以过着左拥右抱的生活!
  • 楼兰秘踪长生策

    楼兰秘踪长生策

    为了寻找失踪的九叔,我与两个自称是九叔熟人的奇人踏上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冒险之旅,从山东龙口的鬼谷洞,到神农架的远古遗迹,前往昆仑之巅探寻那神秘的死亡山谷,所以的谜题都指向几千年的楼兰古国,最具神秘色彩的帝王,最具神话色彩的西王母,当神话成为现实,一场长生梦造就的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灭族之痛
  • 远古之始

    远古之始

    那些年,不知何时,他离开了那里,一把黑剑,一身黑衣,一颗黑色的石头为他的心。九州,八荒,六界,世上什么是神?魔?仙?正与邪不过是一念之差,何为正?何为邪?只不过是世人平添的一种。
  • 浮世泊心录

    浮世泊心录

    这是一部关于催眠,关于心理学的小说,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把催眠的技巧展示给大家,让大家通过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了解催眠。故事改编自真实的案例,情节与案例均有很大出入,切勿对号入座。
  • 喋血妖妃:王爷别得瑟

    喋血妖妃:王爷别得瑟

    狠毒,冷血,是她的标志。腹黑,邪恶,是他的代名词。她,相府待嫁的痴呆三小姐。他,帝国站在权力巅峰的摄政王。当腹黑撞上冷血,将碰撞出何种火花,且看喋血妖妃,玩转天下!
  • 无面杀伐

    无面杀伐

    进化总伴随于死亡,挣扎于世界的渺茫。一张从天而降的面具降临到冷轩的生活,身世之谜渐渐浮出水面。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打乱。学院,生存区,沦陷区,地球,月球,宇宙......越发展开的世界。一个接一个生存的挑战,只为了人类而战!“我不是英雄,茫茫人海中,我也只是一个士兵。即使我执掌机械,手握雷霆!”“伙伴!”“伙伴!”是的,我们是伙伴,肩并肩,所以我们无敌!戴上面具!欢迎提出意见或批评,作者QQ:2698743469。您的支持将是我的动力~欢迎扩散~
  • 恋爱眼泪

    恋爱眼泪

    恋爱的眼泪是什么滋味?郑小美是知道的。曾经想当一名作家的她却遇到楼下程华的几次打击,于是郑小美开始讨厌程华了。岂不知程华却偷偷的暗恋着郑小美。可是程华的情敌来了。他—韦碧帅气、潇洒有男人味几乎是完美的化身。哦,郑小美怎能不动心。程华呆了傻了,不得不把自己心爱的人双手让给别人。程华不甘心,为了这份爱情程华与韦碧经历了种种风波,打过了三次架。终于,程华的举动还是感动了郑小美。郑小美爱上了程华。可是程华却不能再爱她了。哦,离开了郑小美程华心里真的好痛好痛。在郑小美与程华即将告别时,程华才说出了心中隐藏已久的秘密,一件让郑小美做梦都没想到的秘密。
  • TFBOYS之千溪源雨凯玲恋

    TFBOYS之千溪源雨凯玲恋

    这三段爱情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能走到一起,千辛万苦之后,这段爱情才能真正经受住任何的考验,最后幸福的在一起了,所以,真正的爱情是坚不可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