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1400000021

第21章 储蓄过剩与国有企业

5.1.1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1.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经济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研究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在古典企业里,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资本所有者同时又是企业的监督者。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及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于是,由资本所有者完全独立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所有者所具有的精力、专业知识、时间、组织协调能力的局限性的制约。当所有者不能在进行风险决策的同时又圆满地从事上述活动时,就可能去委托专业人员代理执行监控企业的职能,这时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按照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n,1976)的说法,所谓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Principal)委托一个人或一些人(代理人Agent)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首要原因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但是,代理关系并不必然导致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给代理人提供必要的刺激和动力,使其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如果代理人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完全一致,则不会引发代理问题。因此,代理问题的产生还导源于另一个条件,即代理人与委托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资本所有者作为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最大化。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作为出资人的代理人,除了追求更高的货币收益外,还力图通过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实现尽可能多的非货币收益。”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储蓄过剩问题研究第5章储蓄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因素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完全一致,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这就需要监控代理人的行为,但是,由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常常并不可靠。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直接控制并经营企业,具备专业技能与业务经营上的优势,其掌握的信息和个人经营行为是大量的、每时每刻的,从而形成很多隐蔽的“私人信息”和“私人行为”,委托人由于已经授权,不便也不可能过细干预,加之其专业知识相对贫乏,因而对企业代理人的经营禀赋、条件和努力程度等信息了解是有限的,并且往往是表面上的,这样就形成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企业的经营绩效通常是由代理人行为、能力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共同决定,这就导致委托人无法准确地辨别企业的经营绩效是由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是由一些代理人不能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无法准确地判断代理人是否有能力且尽力追求股东的利益,因而也就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因此,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常常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订立合同来约束代理人,但是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使委托人依然面临着由订立合同的障碍所引起的道德风险。当签订详细的能适应各种情况的合同所费甚多,因而个人无法掌握有关信息时,就会导致合同的不完全性,这在涉及复杂交易和长期合同时尤为明显。当有关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时,应加以考虑的不测之事在性质和数量上显然很多。所以,不仅为应付每件不测之事采取适当行动而达成协议的费用很可能是高不可攀的,而且对不确定性作出预期和签署一个具体规定或要求采取相应行动的合同所需费用可能很大。当交易不太经常而且数额较小时,合同往往会因为费用昂贵而难以签订。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责任风险是不对等的。资本所有者虽然把财产经营控制权委托给代理人了,但责任风险最终还要由所有者承担,一旦企业出现问题,代理人的损失最多只是收入、名声和职位,这与资本所有者可能“血本无归”的实际责任风险无法简单类比。

2.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制度,所以国有企业产权的原始所有权主体是“全体人民”。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范围广泛、数额庞大,在保证“全体人民”统一所有的前提下,客观上只能委托给一部分人来组织和运营。为了保证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得以有效实现,而又不丧失其所有权的权益的统一性,国有企业产权需要在多层次上分解,这样就形成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链。具体表现为:全体人民→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及其常设机构→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主管部门或国有产权经营机构→企业管理层。

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全体人民是企业的初始委托人,这种委托人虽然从理论上讲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却是以虚拟形式存在,它不具备自然人股东的基本特点。而且国家代理也是以国家政权为依托,通过颁布法令等方式获得的代理权,它是一种以行政权为基础的强制性的代理关系在这个长长的委托代理链中,除了初始代理人和企业管理层以外,各中间层次中的局中人均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又是国有资产的委托人。作为代理人,他将努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委托人监督不力,他将会淡化委托人意识,忽视委托人利益,而强化其代理人利益;作为委托人,他的目标利益是使国有资产尽可能地保值增值,但由于其本身不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而只是受上一级委托人的委托来监管国有企业的代理者,也不承担财产责任,其工作业绩与其报酬毫不相关,因而也不会有强烈意愿去认真考核、监督代理人,导致其对代理人监督的动力不足。在出现较大的制度缺陷和权利真空时,甚至他更可能放松监督,选择与企业代理人合谋,牺牲国有企业资产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终代理人通常是负盈不负亏,企业盈利了,代理人可以分享;亏损了,即使是巨额亏损,只要代理人没有违法行为,损失的只是收入、声誉和职位等,其所承担的责任很有限,对其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某些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代理问题更加突出。这些人利用在企业工作建立的关系网,以国有资产损失为代价,侵吞国有资产,为自己谋取私利,却难以被发现或得到应有的惩罚。

3.多层委托代理下的国有企业亏损。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企业,既为社会提供了产品和劳务,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国有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稳定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多链条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严重。

由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及地方政府对所属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追求,在各地政府的误导下,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20世纪80年代,结构趋同是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制造业为主,1981年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超过0.90,而到1989年相似系数超过0.9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22个。进入90年代,各地区又纷纷比照国家的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来选择自己的支柱产业,结果又呈现趋同性。有关资料表明,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汽车选为支柱产业,24个将电子工业选为支柱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趋同,产能大量过剩。正是鉴于以上的经验教训,针对2003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重复建设过多的局面,我国对国内经济进行了适度的宏观调控,有力地避免了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加剧。因此,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如果不进行调控而任由其发展下去的话,必将会导致进一步的产能过剩。

大量的重复建设,再加上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目标函数的难以琢磨,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1995年清产核资的数据表明,6.87万户国有企业中,负债率在100%以上的有1.3万户,亏损挂账大于所有者权益的空壳企业有1.8万户,两者合计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的45%。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01年31个省区市地方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有18个省区市在50%以上,其中超过90%的有8个。情况最严重的辽宁和吉林,不良资产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高达259%和188%。全部地方国有企业加总,不良资产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为53%,扣除不良资产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4%。这些数据表明,如果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冲销不良资产中的损失,并把各种表外债务考虑在内,相当一部分省区市地方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可能已经资不抵债。由于困难企业的继续存在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拖欠银行贷款、欠税欠费、拖欠货款等方式继续消耗资源,它们对国家财政和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尤其突出。

从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来看,近年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85年国有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和资金利润率分别为23.8%和13.2%,1990年降至12.4%和3.2%,到1995年更降到8.0%和1.9%。从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方面看,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都在不断扩大。如:1985年亏损面为9.6%,1990年为27.6%,1995年上升为33.8%;199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为639.6亿元,是1985年亏损额的20倍。1996年,国有工业企业第一次出现了净亏损。在全国1.57万户国有中型企业中,有5585户亏损,亏损面达到37.5%。1997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再次出现净亏损,亏损额达到943亿元,亏损企业达到6599户,亏损面上升到39.1%。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2个省、自治区整体亏损。在全国14个重点行业中,也有近一半亏损。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只有525亿元,比1997年下降了34.9%,国有企业的亏损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

从不同时期建厂的国有企业的效益看,新投资的国有企业普遍不如老的国有企业。1971年以前建厂的国有企业3.7万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42%,而利税总额却占了71%。20世纪70~90年代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5.1万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57.5%,利税总额却只占29%。尤其是90年代以来投资兴建的1.5万家国有企业,效益极差,亏损严重,亏损面达36%,亏损程度高于80年代建厂的国有企业2%,高于70年代建长的国有企业4.4%。

实际上,正如张春霖所说,如果简单地从盈利和亏损的角度看问题,今天的国有企业盈利状况如果能回复到80年代的水平,改革就该算是大功告成了。以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和盈利企业的盈利额的比率来看,1988年以前这个比率从来没有超过10%,而90年代以后多数年份都在40%~70%之间,最高的1998年甚至达到过93.5%。

5.1.2企业亏损下的储蓄过剩

企业的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破产便成为现实选择。但各地政府为了地方的稳定,不得不要求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发放工人的工资甚至奖金。据估算,在转轨过程中,国家因停产或半停产的国有企业发放的“安定团结贷款”就在1000亿元以上。这些信贷资金都难以创造与其自身价值相当的有效供给,一方面很明显地会形成通货膨胀潜在压力,但在居民储蓄动机得到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物价上涨,所以这部分资金并没有被物价上涨所消化,使得一部分储蓄资金没有实际可利用的价值。另一方面,从银行说,至少有部分贷款又转变为储蓄存款,银行自己给自己创造资金来源,把“软资产”变成“硬负债”。借款者可以不还银行贷款,而银行不能拒付居民的存款。

这样,银行加倍地付出贷款去经营,一方面贷款收不回来;另一方面又要对储蓄存款者支付利息。在银行几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中,国有企业占了大部分。这些不良贷款的回收率现在只能达到20%左右。即使国家惩罚了不负责任的管理者,也没有办法挽回国家的经济损失,也无法避免不良资产形成过程中所新增加的储蓄。虽然惩罚不称职的管理者可以防止继任者将来做出有损于国有资产的决策,但实际上由于监督成本太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私人企业虽然也可能出现亏损,但是私人企业的所有者要为他们出资企业的亏损承担责任,是一种权力与责任的均衡。而在国有企业的损失部分只能相当于国家财政通过银行体系对国有企业提供的一种补贴。不良资产占用了大量的国内储蓄,在银行账面的储蓄资金有一部分已经没有真实的物资与其对应。

从负债企业和金融系统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看,金融系统中不能正常运转的不良资产,其实质是存款人所储蓄的财富在企业投资、经营和破产时的漏损。这种漏损使国民经济资产空虚化,形成漏损空虚后的泡沫。这种资金泡沫并没有相应的物资与其对应,只是一种在银行账面上的虚假购买力。因此,国有企业的大量亏损是造成储蓄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带队伍就是带人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充分发掘和利用《易经》中的团队管理智慧,畅谈带队伍必须解决的分工协作、合理授权、协调沟通、文化建设、领导激励等问题,化成了可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方法持经达变,案例典型接地气,见解深刻独特,可读性极强,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 物流自动化系统

    物流自动化系统

    本书首先介绍物流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概念和总体结构,然后依次介绍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几个有机组成部分:物流机械设备、相关电器控制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最后通过物流自动化系统的若干实例介绍相关的系统设计和建设的模型和方法。本书突破了以物流机械技术为重点的模式,重点介绍与物流自动化系统集成相关的技术难点,加大了物流信息技术的篇幅,充实了物流自动化系统实例的相关设计内容,并对部分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本书可供从事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相关必修课的教材,还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的备选教材。
  • 与媒体共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与媒体共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舆论监督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加强舆论监督已写进了党的重要文件和决定之中,由此可见舆论监督之重要。在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透明度不断增加的今天,舆论监督以其辐射宽、影响大、干预强,成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舆论监督。
  •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在这本书中,邵雨通过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高度提炼,将原本复杂多变的经营简化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尽管德鲁克、韦尔奇、戈恩等人都将目标实施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括。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都知道,经营的核心正是确保目标的实现。本书的目的很明确:打造企业管控力。也就是协助中国企业在内部建立经营新秩序。大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转型时期:凭借胆识和运气成功的岁月一去不返,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依靠以往的人管人方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诸多经营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在这个时候提倡管控力可谓击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要害。
  •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本书从制度执行、职责划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管理者引导、凝聚集体执行力、过程监控与纠偏、奖惩激励、执行结果和执行管理提升九个方面展开论述,按“问题界定案例解析实践指南管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执行工作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培养员工的执行能力,提高执行效率。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热门推荐
  • 异界狼道

    异界狼道

    人有人道,狼有狼道。周信灵魂穿越时空,附体于奄奄一息的狼孩。开始他辉煌的一生……美女相伴,却独爱一人。身为黑道,却作世界正义的维护者!兄弟相伴,凛然为国……想了解他传奇一生吗?想了解一个孩子如何称霸一个狼族?如何屹立于华夏大地而长久不衰吗?
  • 相约在夏天

    相约在夏天

    青春的酸甜苦辣,青春的难忘爱恋;这个夏天,我们一起了祈祷,希望遇到那个你!这个夏天,我们是悲,还是欢;是离,还是合?
  • 蒸汽神座

    蒸汽神座

    在钢铁和蒸汽构筑而成的世界中,黑色的浓烟遮蔽天穹。绚烂璀璨的魔法文明被人遗忘,曾经掌控一切的教会沦为笑柄……权钱至上,他们不择手段;人性淡漠;他们重归野蛮。荆棘丛生,人们沉浸在期盼战争的狂喜之中——癫狂崩毁的世界里,罗德究竟要如何抉择,方能登临神座,睥睨众生?
  • 闺蜜万岁

    闺蜜万岁

    青春流年,那时的我们彼此相知。时光飞逝,如今的我们天地相隔。如果流星雨还在,我会许个愿望,愿望是,求求你,再爱我一次!
  • 踏破苍穹啸九天

    踏破苍穹啸九天

    一枚戒指一个美女,为他创造了一条奇迹绚烂的路程
  • 南部非洲小镇风起云涌

    南部非洲小镇风起云涌

    B国是南部非洲的小国,“中国镇”是位于东南边陲重镇,与南非和津巴国相临。一场恶性案件轰动了这和平宁静的小镇。中国商人辜梁和他的太太死于非命,家中财物被洗劫一通。有证据显示匪徒来自邻国。在那里也曾发生过类似案件,通常只劫财,很少伤人,更从未有灭门。警方怀疑有人雇凶杀人。小镇警局局长鲍比请好友凌林出山帮忙找出幕后真凶,揭露真相。真相总是那样扑朔迷离,似乎近在咫尺,却越查越复杂。当即将接近核心时,上级突然命令停止调查。新闻披露调查结果,出人意料之外地在小镇引发一场大风暴。那里所有的中国人都将面临一场严峻考验……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为清代小说家钱彩所著,叙述了南宋年间抗金英雄岳飞从幼时学艺至出山抗敌,官拜元帅直到最后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冤死风波亭的故事。全书热情讴歌岳飞及其岳家军尽忠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斥秦桧等权奸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无耻行径,更集中突出了岳飞勇武过人,智谋卓越,忠孝节义,精忠报国的光辉形象。
  • 梦启韶华

    梦启韶华

    游戏,真的只能用来玩物丧志?纵使成为了一项正式的电竞项目,却依然摆不脱电子海洛因的名头。寓教于乐,或许真的不存在了吧……
  • 丞相夫人卖相公

    丞相夫人卖相公

    丞相夫人卖相公,还卖了千两黄金。天下奇闻莫过于此,整个商国都在流传这样的传奇,他们那个倾国倾城万人迷的丞相被自己夫人给卖了,还卖了千两黄金?
  • TFBOYS之四叶草恋

    TFBOYS之四叶草恋

    时光不老,你我不散彼此牵绊的心,却有着无法逾越的沟壑TFBOYS,你在,我在。我心随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