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4400000020

第20章 一波三折

百废待兴

乌托邦来自于英文“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莫尔在书里描写了他所想象的没有阶级的幸福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思是没有的地方,后引申为理想的地方。

应当承认,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

朱元璋作为草根出身的皇帝,确实也想建立一个他心目中的“乌托邦”,这是一个复古而又兼有创新的社会。他在北伐的时候,就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样一个口号。当然,这个口号并非空穴来风,只是说说而已。在徐达和常遇春等的不懈努力下,很快实现了“驱逐鞑虏”,推翻了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元朝只剩下王保保的残余势力。在完成第一步“驱逐鞑虏”后,也就“恢复中华”了。那么现在关键就是如何“立纲陈纪”和“救济斯民”了。

首先,我们来看朱元璋是如何“救济斯民”的。

一、施民仁政。

朱元璋认为以仁义定天下,虽迟而长久。舍弃仁义就无以治国。建国后,朱元璋就朝中文武百官说了这样一番告诫的话:“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并且很快来实际行动。

二、惠民农桑。

朱元璋极为关心农业,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一是鼓励垦荒。他颁布了许多鼓励垦荒的法令条文,并且用免租作为噱头,规定“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与此同时,还以垦荒的多少作为对官吏奖罚的标准。二是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颁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三是大兴水利。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在即位之初,朱元璋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到1395年,全国共开塘堰40987处,疏通河流4162道,成绩卓然。达到了“潴蓄以备旱,宣泄以防霖潦”的效果。

三、减免税粮。

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在他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赋税,或给以救济。

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稳住民生后,接下来朱元璋便进行四大纲领的最后一步——“立纲陈纪”了。

一、广纳英才。

朱元璋能在马背上打下天下,深深体会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建国后,进一步在重才、爱才、喻才上下工夫。建国后,朱元璋很快恢复了科举制度,目的很明显,通过这种方法,从天下读书人中选择栋梁之材,封官晋爵,让他们为朝廷、为大明服务。同时,朱元璋诏告天下,所有郡县都设立学堂。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有乡试、会试等名目。乡试定在八月,会试定在二月,每三年考一次,每次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经义,第二场考论判章表,第三场考经史策。到了后来,又将四书经义,改为八股文,规定越来越严,范围也越来越窄。学子们纷纷揣摩迎合,都从八股文这边用功,弄得满口之乎者也,迂腐不堪,没一点实用。这种流毒一直延续了五六百年,才得到改革。

二、设立都察。

开国之后,朱元璋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要人员是都察御史。他按照全国十三个省区来安排御史负责各地监察事务。这些人权力极大,什么都管,什么也不管,其业务好像现在某些国家的“不管部”,其权威类似今天的“中纪委”、“反贪局”,这些人平时并没什么具体事务,整天瞎转悠,今天去兵部检查,明天到刑部查看,办事的官员看到他们就哆嗦,但你也没办法。

三、废除丞相。

自秦朝首创丞相之职以来,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地位之高可想而知。然而,丞相与皇帝的关系却是很微妙的。一则皇帝总是“提防”丞相,害怕丞相威胁到皇权。另一方面,丞相以辅佐治世为己任,总是试图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势。应该说丞相为皇帝分了忧,也带来了忧,也正是因为这样,历朝历代都存在着“皇丞不和”的问题。刚开始建国时,李善长成为第一任丞相。然而,很快朱元璋就决定废除丞相。原因是朱元璋对李善长很快就有了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的产生原因就是朝中两大派系淮西派和浙东派之间的PK。

党派之争

朱元璋最开始革命,是靠淮西老乡们的支持,最后才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从而完成了“麻雀变凤凰”的革命的。朱元璋在建国后,自然没有少封淮西功臣,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权倾朝野的集团——淮西派。前面已经说过了,明朝建国之初,在丞相之争中,最后李善长踩着天下第一谋士刘伯温的身子坐上了丞相的位置,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和权力。因此,李善长自然而然成为淮西集团的“大哥大”了,其成员众多,包括徐达、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及“英年早逝”的常遇春等名将,个个都是精英。

而与此同时,唯一可以和淮西派抗衡的就是浙东派。朱元璋在攻占集庆后,为了扩张地盘,向江浙一带进军,朱元璋一边攻城拔寨,一边寻遍天下名士。结果在得到了朱升后,接连得到了浙东四杰:刘基、宋濂、章溢、叶琛。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求贤若渴没有白费,朱元璋在接下来和一生之中最大的敌人——陈友谅、张士诚的争斗中,正是因为以刘基为首的“浙东四杰”的阴谋、阳谋,才最终破狼成功。在最后北伐元朝的时候,面对明军日益骄躁,唯有刘基劝告要放平心态,要保持平常心,要高度重视敌人,特别是王保保。最后果然应验了他的话。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军功章里有刘基一半的功劳。也正是因这样,浙东帮的地位在明军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正如一山不容二虎,正是因为淮西派和浙东派并存,为了争权夺势,两派之间的PK就在所难免了。淮西派的大哥大是李善长,而浙东派的带头大哥是刘基。因此,两派的争斗,说白了就是李善长和刘基之间的PK。

前面已经说了,朱元璋在选第一任丞相时,把李善长和刘基定为两名最热门的人选。甚至还一度决策不下。最后对两人进行考试中,刘基过于“刚直”,李善长因为“圆滑”而最终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从而坐了第一交椅。而本来朱元璋想把刘基屈居第二,封为御史大夫。但刘基拒绝了,理由是自己才疏识浅,不能胜任。最后按他的意愿,当了个小小的“弼马温”——御史中丞(监察机构的言官首领)。虽说刘基对权位看得并不是很重,但在这一回合的PK中,显然是坐上丞相宝座的李善长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考虑到了第一回的PK,刘基有谦让的成分。那么接下来的第二回合PK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刘基本来无意和李善长争权夺势,然而,正如那句俗话: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你不犯人家,并不代表人家不犯你。很快,一个叫李彬的人就“犯”了刘基,冲突就此拉开序幕。

李彬原本并不是一个知名人士,但因为他有关系——李善长的亲信,很快就由幕后转到了台前。因为李彬是当朝宰相李善长身边的红人,李彬很快就露出狐狸尾巴来,一是经常干一些欺民奸淫的事儿,二是经常干一些违纪犯法的勾当。总之,一句话,很快他就成了雄霸一方的土霸王。国家刚建,就出了土霸王,老百姓对他自然是深恶痛绝。而身为监察机构“头目”的刘基自然不会放任李彬胡作非为而不管。

擒贼先擒王,捉奸要捉双。刘基为了掌握李彬的罪行,选择了比狼还有耐心地守候着,终于现场逮住了李彬作恶犯事的事实和证据。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将他逮进大牢,并且准备择日斩首示众。自己身边的红人不但被抓了,而且还要斩首示众,这传出去,作为一国之丞相的李善长脸往哪里搁?李善长显然是急了,一急,便直接去找刘伯温说情。大意是说,我们都是老相识老搭档了,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次就放李彬一马。按理说身为一国之相,能这样“委曲求全”来请求刘基刀下留情,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同时,已经很给刘基面子了。然而,一根筋的刘基却执意要杀李彬。

“那就等皇上回来再裁决吧。”李善长弱弱地来了一句。

“不行,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李彬的罪大恶极,理应当斩,谁说情都没有用。”刘伯温强硬地回了一句。

李善长见刘基软的不吃,不由大怒,很快来硬的:李彬你不能杀。就在刘基惊愕时,李善长说出了他的理由:谁要敢杀李彬,老天爷就会把他带走。解析:京城一带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下一滴水了,这是因为惹怒了天庭所致,如果现在再妄杀人的话,老天爷一震怒,你吃不了兜着走啊!

李善长说得有恃无恐,眼看搬出朱元璋都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搬出老天爷来唬他。是啊,如果刘基杀了李彬后,天还是不雨,责任就归刘基了。

然而,刘基不是吓大的,他马上直截了当地回复李善长六个字:杀李彬,天必雨。意思就是说,我只要杀了李彬,老天定然会感动,感动之下定然会下雨。

就这样,李彬的脑袋搬了家。而就在李彬去阎王那里报到时,李善长和刘基也就彻底决裂了。然而,这一次,老天却很不给刘基面子,李彬死了,就是没有下雨的迹象。这下,反攻倒算的李善长开始出招了——诬陷。并且还发动了他淮西帮的所有成员,结果很快一块块“砖头”便堆到了朱元璋的办公桌上。这个时候,朱元璋就纳闷了,老好人刘基不是“拾砖男”,而是“钻石男”啊?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众人板砖的对象呢?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了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尽管如此,朱元璋选择的是沉默,一边派人介入调查,他一边不给任何回复。是啊,这样的事,不能乱来,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不能乱下决定。

面对朱元璋的沉默,刘基却寒了心。刘基原本以为凭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总之,他这样日理万机地操劳,还不是为了大明江山,还不是为了朱元璋!他认为,谁都可以不相信我刘基,但至少你朱元璋应该要相信我啊!

哀莫大于心死,于是,这一年的八月,刘基主动炒了朱元璋的鱿鱼——辞职。就这样,李善长和刘基之间的第二回PK告一段落。这一回合中,虽然刘基“先发制人”,一举斩了李善长的一颗棋子,但最终还是李善长反击得手,因为刘基“丢盔弃甲”,官职也不要,回家种红薯去了。因此,第二回合,李善长胜。

当然,如果你认为刘基、李善长之间的PK就此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如革命诗“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一样,走了个刘基,并不代表浙东派就无还手之力了,他还有后来人啊!这个后来人的名字叫杨宪。

狠角色

刘基走之前,虽然挥一挥衣袖,不曾带走一片云彩,却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个人——杨宪。杨宪不但是浙东派的成员,而且是刘基的亲信。刘伯温这样做,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本来就对刘基的离开后悔不已,因此,他推荐的人自然同意让其来接替他的位置了。

杨宪坐“中丞”这把交椅后,很快成了狠角色。他上岗后,接过了刘基的教鞭,做他还来不及做的事。首先,他从各个方面去搜集李善长的材料,范围很广,连衣食住行都不放过。接着,杨宪对搜集来的那些材料进行仔细筛选和认真核实。最后,把装订成册的“报告书”毕恭毕敬地交到了顶头上司朱元璋手上。接到杨宪如同小说连载般的报告,朱元璋头都是大的。他看完之后,头更大了。但是,这一次朱元璋还是选择了和对待刘基一样的办法沉默。一边派人介入调查,一边不给任何回复。

面对朱元璋的沉默,李善长却“安了心”,是啊,沉默就代表老板是信任我的啊!于是,他更加嚣张了,更加不可一世了,做事也越来越放肆,越来越出格。而这一切尽收朱元璋的眼底,长此以往,朱元璋对李善长态度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变。是啊,曾几何时,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依赖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但这时,当看清李善长的真面目,他对李善长已变成了“羊爱上了狼”。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保留了君子风范,没有对李善长马上“下手”,而是对归隐在青田的刘基“下手”——召回刘基并委以重任。

刘基又一跃成为“上手”后,李善长马上成了“下手”。眼看形势不妙,李善长开始了他作秀表演。

第一招:装病。借口身体有恙,从此长期请假在家里“休息”,希望朱元璋能对他“回心转意”。然而,结果是他回家后,朱元璋对他几乎不闻不问,仿佛他存不存在都无所谓。

对此,李善长很快使出第二招:辞职。以身体有恙为由,请求提前退休。是啊,刘基辞职后,最终还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重新招回。他也想借鉴刘基的方法,目的还是一个:希望朱元璋能对他回心转意。然而,刘伯温辞职时,朱元璋还再三挽留,可他辞职信交上去,朱元璋马上就批了。朱元璋正苦着不知道如何对李善长下手,下多重的手,李善长提出辞职,正好“瞌睡给了个枕头”,朱元璋顺水推舟,哪里有不批的理由!这下,李善长傻了眼,他原本想以退为进,对朱元璋进行“逼宫”,然而,朱元璋却把他打入了“冷宫”。从此,他成了一介“布衣”。

尽管如此,李善长没有选择自甘堕落,也不肯轻易认输,而是祭出了第三招:找枪手。他的枪手叫胡惟庸,是啊,刘基找了杨宪这个枪手,一举击溃了自己,他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也找个枪手来对付刘基。

那么这个胡惟庸又是何许人也?胡惟庸也是安徽定远人,算是淮西集团的骨干人物,在朱元璋起兵后的第三年投靠朱元璋,具有小人的一切特征,精明能干,做事极有魄力,而且极善于逢迎,史书上称他“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先后担任元帅府奏差、知县、通判等多种低、中级官职,但在开国功臣中几乎排不上号。也就是说,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胡惟庸的建树非常小,只是因为追随了朱元璋,他才在乱世中混了口饭吃。但是,朱元璋建国时,也就是胡惟庸发迹时。因为老乡关系,胡惟庸在李善长当上丞相后,对他百般追随。因此,很快成了李善长除李彬之后另一个重量级亲信,因此仕途也就节节攀高,很快提拔为中书省参知政事。因此,李善长在辞职回家时,在带走一车金银珠宝时,还给朱元璋留下了一个人——胡惟庸。

面对李善长的强力推荐,朱元璋高度重视,就在正准备考察他的能力时,忽然想到先找刘基咨询一下,就主动找刘基亲切交谈,朱元璋想通过面对面谈话的方式,来判断胡惟庸的民意调研。另外,也想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刘基的内心世界。这叫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刘基不会料到,他的命运全系在这一次谈话之中。

密室,这一天的气氛还算融洽,朱元璋和刘基谈笑风生。就在这时,朱元璋话锋一转,马上来了个“五问”刘基。

“李善长走之后,你说谁可以做丞相啊?”

面对朱元璋的第一问,刘基显得十分警惕,进行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丞相之位自然是要具有丞相之才,至于谁来当,这事要陛下来裁决。”

面对朱元璋踢来的皮球,刘基转了个圈后,马上又踢回给了朱元璋。这时,朱元璋接到球,马上又踢出去了。

“你觉得让杨宪怎么样?”

杨宪是自己的亲信,朱元璋这第二问显然喻意深刻。对此,洞若观火的刘基摇头道:“杨宪虽有丞相之才能,却没丞相之器量。能担丞相之人,必定要持心如水,以仁政礼义为权衡,方能治好国家。”“汪广洋如何?”

朱元璋第三问显然有他的目的,汪广洋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但朱元璋怀疑他和刘基勾结,所以第三个提出他来考验刘伯温。

刘基认真答道:“浅薄之人,不可重用。”

“胡惟庸呢?”朱元璋的第四问新鲜出炉。

因为胡惟庸是继李善长离开后,淮西派新的掌门人,刘基也不敢乱做回答,只见他沉思良久,才缓缓地道:“胡惟庸器量不够,才学也不够,现在还只是头小牛,如果用他驾车,一定会弄得车毁人亡。而且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那谁可任之呢?”

朱元璋的第五问一出,刘基加快了速度,马上接着道:“现在朝中还没有一个适合做丞相的。”

“如此看来,我的相位只有先生可以担当了。” 朱元璋第六问终于亮出了撒手锏。

一向谦虚的刘基此时像是突然变了个人似的,以更加快的速度回答道:“我当丞相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我这个人过于刚直,喜欢做疾恶如仇的事,如果当丞相,怕有负皇上的恩德,江山代有人才出,皇上还是慢慢找吧。”

对话到此戛然而止,结果是朱元璋拂袖而去,弄得刘基怔那里半天没有动。

祸根就此埋下。洪武三年,朱元璋终于亮出“屠龙刀”,没有直接屠刘基的命,而是屠了他的“龙”——职务,把刘基“赶”回了老家。

刘基这根浙东集团的顶梁柱一倒,是该胡惟庸反攻倒算的时候了。

组合拳

刘基一走,胡惟庸、杨宪、汪广洋三人开始了“三龙戏珠”,针对丞相一职开始了争斗。

结果狡猾的胡惟庸成功运用勾股定理,以1 1>1的原理,联合汪广洋对付杨宪。史称这位杨宪“有才辩,明敏,善决事”,但和小人胡惟庸相比,又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更何况他有器量狭小、嫉妒刻薄的毛病。所以,尽管他韬光养晦,拼命反击,但最终还是被胡惟庸的组合拳打倒。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七月,杨宪被处死,成了派系以及君臣斗争的牺牲品。随后胡惟庸来了个过河拆桥,又成功地把汪广洋排挤出“内阁”大臣之列。

就这样,除去两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后,胡惟庸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丞相的宝座。其实,在朱元璋的眼里,胡惟庸还有挺有领导才能的,能力出众,政绩也不错,还有一张伶牙俐齿。另外,朱元璋希望把胡惟庸抬起来,用小人来制约有大家风范的李善长,从而从内部彻底瓦解淮西集团。然而,朱元璋不会料到,胡惟庸尽管是小人,但对李善长却有些君子式的感恩戴德。他在李善长的授意下,开始解决淮西集团最可怕的对手刘基。

此时的浙东集团新掌门人杨宪已被胡惟庸干掉了,老掌门人刘基退居了二线——告老还乡了,浙东集团已面临严重的青黄不接。然而,尽管如此,得势的淮西集团新掌门人还是决定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因此,远在天边的刘基也逃不脱他的魔爪。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做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同样的道理,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同样是因为他们做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胡惟庸果然不是一般的人,出的招也是属于一剑封喉型的。他接下来充分发挥小人风范,对刘基采取的招式很老套——诬陷。罪名:莫须有。具体方案:他指使淮西集团成员联名上书集体状告刘基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土地,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地,而在乎王者之身也。土地是实的,而“王气”这种东西是虚的,实的东西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给你一双眼睛足够。而虚的东西就虚无缥缈,给你一双慧眼,也看不明道不明,你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关键看领导信不信。

那么,朱元璋信吗?答案是信。其实朱元璋选择这个答案是很无奈的,甚至可以说是很痛心的。朱元璋不傻也不笨,他不可能这么快就被胡惟庸的迷魂术迷住了双眼,他之所以选择了“信”,原因是刘伯温自找的。一是上次密室对话产生的后遗症,刘基过于高傲,那一句“朝中除了我谁都不能胜任丞相”,深深地刺痛了朱元璋的心灵。尽管这次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主动炒了刘基的鱿鱼,但并不能消除朱元璋对刘基的猜忌——一句话:放心不下。二是刘基的这块“风水宝地”深深地震撼了朱元璋的心灵。尽管很有可能这只是块普通的地,但你啥不好整,为啥非要整地呢?一旦真的整出了龙脉,整出了王者,那我和我的子孙们该何去何从。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被相信”了胡惟庸的话,于是很快再拿刘基进行开刀处罚。刘基此时已经“无官一身轻”了,这刀捅向哪里呢?扣除刘基的退休金。

人总要吃饭穿衣啊,没了退休金,此时已年逾七旬的刘基没有再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是选择了“再次回京”。是啊,朱元璋扣的不是他的退休金,是他的命啊!如果此时不去京城,安安分分地在朱元璋眼皮底下过日子,那么,他还能在青田这个世外桃源享受他的田野生活吗?

人算不如天算,刘基不会料到,这次的“三进宫”成了他的绝唱。刘基再次回京,本想给朱元璋送人情,却不料送上的是自己的命。

刘基踏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南京。朱元璋马上又召见了刘基。于是乎,朱元璋继上次“密中谈”之后,又来了一次“朝中谈”。这一次,刘基知道,这一谈关系他的命运。

首先两人自然是“别来无恙”之类的寒暄,气氛依然融洽。

“臣有罪。”刘基这次来了个先发制人,“臣私藏风水宝地,有负皇上厚爱,有扰皇上清静,因此,负罪而来,请皇上依法惩罚。”

“风水一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朱元璋淡淡一笑,“朕夺你俸禄,逼你进宫,实乃是想一解相思之苦啊!”朱元璋果然老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得天衣无缝。

“臣无德无能,害得皇上日夜牵挂,臣有罪,臣惶恐。”

“难得先生肯再度从山林回到了我的身边,先生以后还是陪在我身边吧。”朱元璋话锋一转,说道,“你做皇子的太子太傅如何?”

“此事万万不可。臣老了,不中用了。只剩下一具皮囊,别说做太子太傅,就是留下来也只能是给皇上添麻烦啊,还是让臣和儿孙们在世外桃源享受天伦之乐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和儿孙们享受天伦之乐啊!可我却不能,我很担忧皇子的前程啊!”朱元璋叹息道。

“我大明朝国力昌盛,正有子孙千秋万代基业去打理,皇上不必如此悲观啊!”

“皇子个个纨绔羸弱,朕恐日后江山社稷难长久矣。”朱元璋感慨着,目光却如炬,盯着刘基一字一句道。不知不觉,朱元璋已亮出了撒手锏。

然而,此时的刘伯温显然处于放松状态,忘了上次一言之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忘了这是一场生死PK战。因此,面对朱元璋的感慨,他同样感慨道:“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皇上不必庸人自扰啊!”

刘基的话刚出口,朱元璋脸色大变。身为皇上的他,此时对风水、天命、气数等最敏感。是啊,我大明王朝才建立,你就谈这些,是不是巴不得我大明马上就垮掉呢?此时刘基模棱两可的定数,让朱元璋悟出了“诽谤”的感觉,悟出了“反叛”的气息,悟出了“挖墙脚”的味道,顿时,朱元璋眼中闪出一丝亮闪闪的杀气。

刘基那是啥人物,绝顶聪明之人,一言脱口而出,已知失言。对此,他马上进行了挽救:“臣年老多病,恐来日无多了。又是分外恋家之人,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恳请皇上准许微臣再归故里,以享天年。”

“先生要弃朕而去?”

“臣不敢,臣惶恐,臣有罪,臣无能,臣……”

“先生,自你归隐青田之后,朕便成了孤家寡人了,没有一个能陪朕下棋、喝酒、散步、说知心话的人了。”朱元璋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四个字:不让你走。

“如此,臣谢主隆恩。”

对话到此结束。结果是,聪明一世的刘基再度糊涂一时,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数”让朱元璋和他再度决裂,朱元璋眼里的那一股杀气,化做一股青烟,盘旋在了刘基的头顶上。这是一道紧箍咒,更是一道魔咒,刘基这一辈子在劫难逃了。伴君如伴虎,对此,自知大祸将临头的刘基在后悔不迭之余,祭出了最后一招:装病。事实证明这一招是绝招,也是败招。

洪武八年正月,朱元璋来“回访”刘基了。当然,朱元璋本人日理万机,特意派了一个人胡惟庸代他去探视已在病榻上的刘基,并美其名曰:慰藉自己的智囊。胡惟庸来见刘基也没有两手空空,而是带了一件礼物——月光宝盒,并且对已“卧病不起”的刘基说了这样一句话:“皇上听说你病了,很是担忧你,命太医们连夜研制了一味专治百病的‘特效地黄丸’,祝先生药到病除,长命百岁。”

刘基一听胡惟庸来探访他,心里就叹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啊!此时再接胡惟庸的“大礼”,刘基的双手颤抖得几乎接不住。打开“月光宝盒”,只见盒中盛有一粒药丸,那药丸只有佛珠般大小,无色无味……刘基的脸色顿时呈现出一片死灰之色,万种感情涌上心头:绝望、沮丧、神伤、痛苦、愕恼……

皇上真的不允许我回青田?

皇上真的忍心置我于死地?

皇上真的忍心赐我以毒药?

皇上真的已不能相容于我?

皇上,这一切都是真的么?

皇上,您是真的已下定决心了么?

一瞬间,刘基真有从病榻上跳下来,直奔皇宫“质问”朱元璋的冲动,然而,最终刘基还是忍住了,因为也就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冲动是魔鬼。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时冲动,一时失言所致,这便是冲动的惩罚;二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是啊,人生百年,沧海一粟。终究是要化为青烟,化为朽土的。既然命星已衰,大限已近,早死与晚死又有什么区别,与其痛苦地活着,与其被折磨地活着,还不如痛快地死去,还不如及时解脱,还不如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享乐。

想到这里,刘基脸上恢复了淡定,对胡惟庸淡然一笑,道:“多谢皇上赐药,多谢丞相劳神。”说着不再犹豫,不再彷徨,将药丸放入口中,脖子一仰,便吞了下去。

“先生果然豪爽。”胡惟庸见他吃了药,原本绷紧的神经这才放松,脸上顿时笑靥如花,“这药味道怎么样?”

“这药是世上最好的药,味道好极了。”刘伯温道,“丞相要不尝一下?”

“不……不,不用了。”胡惟庸吓得面如土色,见刘伯温已服下药,他的目的已达到了,便想马上闪人,脚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可惜这世上最好的药不是用来救人,而是用来害人的。”刘基突然坐起身来,厉声道:“胡惟庸啊胡惟庸,你太狠毒了吧,假传圣意送毒药给我服下,你不怕皇上治你死罪吗?”

“不……我没有……我……”胡惟庸的脚退到了门边,被门槛绊了一下,跌倒于地。但他什么也不顾了,起来就向外跑,耳边传来刘基最后声嘶力竭的呐喊声:“你的下场比我的更惨……”

对于刘基的死,历史上有过许多猜测。但是,属于猜测的东西大多数是很难具体表述的。不过,刘基死在京城倒是事实。这个结果无疑会让许多人感到:在刘基的生命基座中,是很难有办法去解脱政治权力的旋涡对他的摧残和伤害的。套用刘基所著《诚意伯文集》中一首感怀诗,算是对这位谋略家、文学家的缅怀吧。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

凄凄候虫鸣,呖呖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生。

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同类推荐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牛顿

    牛顿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 朱棣最有谋

    朱棣最有谋

    本书带领读者从永乐皇帝朱棣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领略他齐集一身的王霸之学、权谋之变,获得为人、处世、立功的经验与学问,练就自我保护、披荆斩棘的谋略和智慧。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拜伦安徒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拜伦安徒生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热门推荐
  • 萌妻甜宠,我的冰山老公

    萌妻甜宠,我的冰山老公

    一句戏言,让她与这个全世界出了名的冰山总裁睡在了一起。一次意外,让本已在他世界消失的她再次站在了他的面前。一月同居,让他渐渐对她心动。一次旅行,让他对她爱之入骨。一场婚礼,让她成为本世纪最幸福的新娘。婚后他宠她入骨,索求无度,让她想逃。新婚之夜,她说:不要,疼。他答:再不会像从前那样,我会让你快乐。小包子严重抗议,请不要再我面前秀恩爱,谢谢!
  • 源魔传说

    源魔传说

    丹道妖孽,武道废柴。心气高傲,狂妄无边,终遭暗算,侥幸逃脱。于是,踏上武道一途,定要问鼎那巅峰强者!
  • 采菊东篱:盛夏

    采菊东篱:盛夏

    一场不起眼的邂逅,她对他产生了异样的情愫。流年似水,他们又再次相遇,不知道前方又有什么阻碍隔在他们之间……他们会擦出爱的火花吗?
  • 穿越之掉包公主

    穿越之掉包公主

    “咦……,我怎么动不了了,什么东西压着我的头,感觉要窒息了!!!”千依依头上的压迫感在达到顶点的时候猛地一松,“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了!”千依依说了几句抱怨的话,却只听到“哇,哇,哇”的哭泣声,她抬了抬手……“我去,这谁的手,是我的吗?怎么这么小,”过了一会,千依依终于意识到自己变成婴儿了……“怎么回事,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刚刚不是在做试验吗?那块石头呢?!”
  • 纪念死去的爱情之谢谢你的爱

    纪念死去的爱情之谢谢你的爱

    甘浪风与阮情暖经历了洪水灾难之后,因为,阮情暖失去了健康,一直留在贫困的乡村,守候着阮情暖,五年之后,因为他们一无所有,很是贫穷,所以,甘浪风为了以后的未来生活、为了保住自己的爱情,而离开青梅竹马的阮情暖,独自一人出去打工。甘浪风来到城市,认识了很多朋友,有画家冷韶华、作家齐文圣、肖香辰、音乐家沈玮奇、女警花月、言情作家沈炫、女演员白羽、模特女孩欣荟和花林玉、经理艾温情、还有电脑公主的付爱,他们都向往有一份真正的爱情,所以,他们不顾一切的追求爱情,最终为爱付出自己的生命。
  • 网王之立海皇帝迷情记

    网王之立海皇帝迷情记

    第一部:樱花飘落,一片粉红的四月,穿着崭新校服的新入生们走在通往学校的林荫道上,一个个都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就是这样的一个早晨,却有一个灰色的身影在树荫底下缓慢的移动着。当此人肩膀不小心暴露在阳光之下时,整个身体就像触电一样又躲到了阴影下第二部:一个念动,小步和朱雀就回到了正殿大门口,只见厚重的殿门缓慢的开启,阵阵祥云从中溢出,飘散在空气中,一个娉婷少女缓步迈出殿堂……此文女主,被俺设定为大智若愚真小白类型。这是不久前的想法,越写、越觉得离小白越来越远,现在转为感情白痴腹黑型吧……本文灵异向发展的大趋势已定。真田弦一郎、伊集院若水
  • 许愿摩天轮

    许愿摩天轮

    不会错的,这个严墨维一定就是传说中那种赞到没话说的白马王子!虽然她很衰地被突然倒下的重型机车给压在地上动弹不得,极其狼狈,可路过的他非但没有对她视若无睹,还十分好心地将她救出来,害她瞬间迷上这个帅得没天良、笑得超性感的极品男人,但,她连他是何方神圣都不清楚。
  • 首长赖上门:萌妻束手就擒

    首长赖上门:萌妻束手就擒

    她是罪犯的女儿。他是前途无量的高富子弟。一夜过后,他以为再也见不到她,没想到三年以后,他再次遇见她,她却即将奉子、嫁与他人。可是,为什么那个小孩,却与他有几分神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郎骑竹马配成双

    郎骑竹马配成双

    这年头,有个系统一点也不稀奇,可尼玛谁能告诉他,他的系统居然是月老系统——俗称拉郎配系统!一定的时间内不凑成姻缘的话,惩罚就是注孤生!要不要这么坑爹!看来,为了摆脱与右手的搞基生活,他只能变成别人的系统,完成拉郎配的任务了。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得了月老的系统的蠢萌为了摆脱自己单身狗的身份而变成别人家的系统想着法子犯蠢的故事。本文又名#带着系统当月老的直男你伤不起#、#别人家的系统#、#如何捕捉一只野生月老##论拉郎配的一百零八种姿势#主受。PS:感谢基友拭剑煮酒菌提供的原创封面~~~~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