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1200000022

第22章 人文遗迹传闻(1)

本辑收编的《汤川洋与飞来山》等5个故事,都有其直观的历史遗迹存在,是当地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历史传说。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以其存在的历史遗迹,当成故事传讲,在传讲中,不断夸大、神化情节,越讲越玄,形成了今天完整、有趣的精采的传说。如《后场银矿秘闻》的故事,在后场村确有银矿存在也曾有过大规模炼银的一段历史,遗迹尚存,而且,今天还有人在那里开矿炼银。对其中有从福州飞来一座小山,把矿址压在山下的神话传说,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可想象的,只能把它看作是当时矿工们无奈中的一种美好追求。又如《汤川洋与飞来山》的故事,顾名思义,传说那里曾有过汤泉,也有所指的一座小山峰。“汤川”的地名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对于小山是如何飞来的,汤泉又怎么变没有了?没有历史记载,人们只好把它神化了。《逢春寨之谜》的故事也一样,因为建寨主人,一夜间成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按照在农村劳动的农民正常收入,不可能拿出如此巨资来建寨,而且在建寨过程中,主人的反常做法,不得不令人对其来路不明的钱财产生怀疑,用“雷公尖”变钱的神话来解脱,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几个故事,除出神话情节外,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都具有保护、流传的价值。

1汤川洋与飞来山

唐代末年,中原一带战乱频仍,加之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广大人民已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

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兄弟,罗集了当地的乡民,跟随王绪组织的5000多人的武装队伍南下,渡过长江,转战江西、广东,辗转进入闽南。王潮取代王绪以后,率军打败了当地的地方势力,很快占领了福建大半,实现了他的地方割据。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续治闽。王审知于唐末被朝廷授以福建观察使;到五代初,被梁帝朱全忠于开平三年(909年)封为闽王。

跟随王氏兄弟入闽的部众多是河南光州人,故有“光人相保聚,南徒闽中……”之说(陆游)。来到福建的这批人中,除光州人外,还有寿州人,后来他们都留居福建。随之,又有大批移民徙闽。一时间福建人口骤增,陆续经闽江流域向东向北扩散。

部分移民来到了尤溪县汤川洋地方。最早来汤川洋的有李姓,定居于前围。随之来了方姓,定居于小林坑。继之又有陈、蒋、黄、吴、张、洪、谢、卓等八姓移入。他们来到这里定居,开发了汤川洋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

汤川洋原名叫作洋面洋,它位于尤溪县的南部,地处海拔840米的高山上,是高州溪、新岭溪、华兰溪、后亭溪等水系的发源地。《尤溪县志》载:“汤川洋地平如掌,长约十里余”,“寻幽着履费支吾,复岭崇岗入眼无,坦履康庄何处得?汤川便是辋川图”。这个“汤川平洋”是尤溪县“十八景”之一。

明邑人池拱辰为汤川洋胜景留诗一首:

入望平畴阡陌交,还绕幽景照林捎。

岩同老父曾牵犬(岩多巨人迹),剑祀夫人旧斩蛟(洋有夫人宫)。

问水浴符曾点趣,登峰文雪穉圭嘲(北山岩精舍)。

许多诗思奚囊里,不惮黄龙岭路坳。

汤川洋北面有一座一字形的山峰,岩石显露,危耸陡峭。它是汤川洋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人们称它为北山岩。

传说从前在北山岩西头的山脚下有一处天然的温泉,汤水一年四季不停地从地下涌上地面,不仅出汤量大,而且温度高、汤质好。温泉出口处的水温几近沸水。

当地百姓为了充分利用汤泉,在那里开凿了前、后两个汤池。后池处在泉眼地方,水温很高,人们取之用于杀猪、宰鸡鸭等用;汤水从后池流入前池后,水温下降,但大致保持在人的体温上下,正适宜人们洗澡健身之用。这汤水还有一定的治病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一些皮肤病如疥疮之类,连洗三次不药自愈,对伤寒感冒也有疗效。还有,农民们每年在清明节前后要浸谷种,因山高天气寒冷种子发芽慢,可以用汤水浇灌催芽;妇女们则时常提着要洗的衣服,带上洗衣捅来到场池边洗涤……

温泉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方便。当地人民对于这一大自然的赏赐倍加珍惜。因为那里有天然“汤泉”,后来人们便把洋面洋的地名改为汤川洋。

农历三月初三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每年都要在昆仑山上的瑶池(又称王母池)过生日。这年的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庆祝生日,凡是天上下的各路神仙都在被邀请之列,上洞八仙当然也不例外。李铁拐、吕洞宾两位大仙正云游海内外,接到王母娘娘的邀请,决定如期赴会。

到了临近蟠桃盛会之日,两位大仙风尘仆仆奔赴瑶池,路过汤川洋,得知那里有“汤泉”,就慕名来到汤池边上。当他们见到两池汤水清澈见底,热气弥漫,满心欢喜,又弯下身子用手试了试前池里的水温,不冷不热,舒适宜人。吕洞宾说:“我们何不下去洗个痛快,也不枉此行!”李铁拐随声附和说:“洗去全身臭气,好上瑶池赴会。”

两位大仙趁着夜间无人,脱衣下水,在汤池里足足泡了半个时辰。他们洗完澡上来穿好衣服,觉得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二仙正对这“宝汤”赞不绝口,突然有一股冷风从西边刮来。他们即随着风向西边举目望去,发现洋头的肥楼地方空了一个豁口;再转头向东边的洋尾看去,发现又是一个豁口,整个地势呈八字形,洋头、洋尾两头皆空。两位大仙感叹不己!

李铁拐说:“这样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却被西面的一处缺口破坏了,真是美中不足。”吕洞宾一向逞强好胜,当即向李铁拐夸下海口说:“这有何难,下次再来时,我一定把西面那个缺口堵起来,既可作为我们来这里洗汤泉的回报,又可造福于当地百姓。”说罢,他们带着遗憾,离开汤池赶往昆仑山赴蟠桃会去了。

吕洞宾虽然上了昆仑山,但心里老是惦记着他洗过的“宝汤”和他夸下的海口。蟠桃会一散,便连夜独自一人再次来到汤川洋,先下汤池洗了个痛快的温水澡。之后,他趁着天尚未亮,兴致勃勃地来到北边的南平县地方,看见胡比山大小适中,就施法术拔起胡比山飞上天空,然后驾云在后面赶着大山缓缓地往汤川洋方向飞去。他想用移来的胡比山堵住汤川洋肥楼的那个缺口,作为汤川洋西边洋头的屏障。

不料,这天清晨有一个家住汤池附近的妇女起得早,天刚蒙蒙亮就提着一大篮衣服来到场池边洗涤。正当她低头洗刷时,突然觉得头顶上的天空渐明而又复暗。她抬头向空中望去,只见一座大山正在她的头顶上缓缓飞行,遮住了熹微的晨光,她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飞来山啦!飞来山啦!”(当地方言)

这时,吕洞宾正满怀信心地在天空驱赶着大山飞行,冷不防听到下面有人大声喊叫,心里一怔,松了劲,大山从天降落,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汤池上。两口汤池连同那洗衣妇女均被压在山下,一瞬间变出了一座小山峰。肥楼那儿的缺口没有堵成,离缺口边的山脚下却多了一个小山峰,汤泉从此也没有了,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吕洞宾眼看他搬来的大山掉落下去,也随之下了云端,站在北山岩的山顶上。心愿不能实现,他心里十分懊恼,气得他嘴里迸出“哎”的一声,提起右脚往地上狠狠一跺。

突然间,在他跺脚的地方陷下一个深洞,一股清泉从洞中冒出,注满洞中。吕洞宾眼看自己无意中埋掉了山脚下的两口汤池,换来了山顶上的一口清池,也就松了一口气,总算对自己有个安慰吧!

后来,人们把落下来的山峰叫作“飞来山”。当地百姓认为,“飞来山”是仙人从别处搬来的,有灵气,风水好,都争相在那里选址盖房居住。

因为吕洞宾跺出的那口池在海拔千米的北山岩的山巅,故人们称它为“天池”;又因为它是仙人变出来的,故称它为“仙池”。这口天池长约30米,宽约15米,其形呈鞋状;无论天大旱或是天大涝,池水不涸不溢,一年四季碧绿澄清。人们到那里观赏,站在池边,可见到一池绿水深不可测,或以小石子投向池中试探深浅,但从来无人敢下去过。每年冬季,常有成群的野鸭到这里栖息,为汤川洋增添了一大景观。

2后场银矿秘闻

明朝正统年间,尤溪县后场曾有过一段开采、冶炼白银的历史。至今仍有“七千来去客,三千土里兵”的传说,可见当时的采矿工和挑运工之多、冶炼规模之大的热闹场面。在矿场方圆3千米内,留下竖井、矿洞几十口,个个迂回曲折,深不可测,人们若把石子丢进洞去,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由大声到小声,慢慢消失。

矿址管空岐山腰间有一个平进矿洞遗址,洞口高3米,宽2米,深约600米。洞内有三厅五门十室,洞中高低相间,大小不一,高的有7米多,一般的在三至五米之间;矮的和小的地方,人们要俯首侧身而过;洞壁峭立,形象各异,有如走马、眠牛、游龙、飞禽、走兽,处处逼真;有似石凳、石桌、石床,多姿多态,件件神工。在炎热的夏天,走进洞内,一股凉爽清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严冬季节进洞,犹如进入温暖的春天,寒气顿消。离矿场千米公里外有地名“矿屎岭”,就是当时炼银的炉渣堆积而成的小山,几百年来栉风沐雨,仍然寸草不生。

由于事过年湮,许多遗迹无存,但后场银矿名扬遐迩,至今仍有尤(溪)闽(清)永(泰)三县游客到此探奇览胜,并留下诗句,表达他们对银矿遗址的赞美,录其中七绝一首:

后场银矿世间稀,好比玉华洞里奇。

愿将古迹传佳话,莫让后人永不知。

为何在后场留下如此规模的白银冶炼矿址呢?这要从明朝对银矿采炼业的管理制度说起。

明太祖朱元璋初登皇位,在经济上对农民和手工业者实行了某些程度上的让步。对政府经营的矿业采取消极政策,不主张政府开矿炼银,把炼银业放开,让人民自由冶炼。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政府掌握的白银不足,又下令禁止使用白银,只准用宝钞及铜钱。但是,白银是客观的流通货币,虽然政府下令禁止,而民间交易仍用白银,禁而不止。到明英宗皇帝(1436年)时,政府不得不放松用银禁令,准许民间用白银交易,于是白银成了社会上不可缺少的流通货币,也刺激了炼银业的发展。

政府为了掌握和操纵银矿业,实行统制政策,把所有银矿收归政府经营,无论军民人等,皆不得私自开矿炼银,在各地遍贴“矿禁”告示,并派官军到各地巡查,严拿私自采矿冶炼者,对犯者或处以极刑或家迁化外,如有不服者,即调兵剿捕。地方政府为了防止“盗矿”,划定封山“禁区”,设立“关卡”、“驿路”,驻兵防守。

政府在矿区设立管理机构——“矿业局”或“炉局”,并设置专职官员,专门管理采冶矿业和督办矿课及巡视矿场的有关事务。管理机构设立后,便大肆征集民夫,令民夫用自带的简陋工具进行开采冶炼。政府不问实际生产如何,都要如数缴纳银课,借此搜括人民钱财。

被招到矿场的民夫,一方面,他们脱离了生产,从事奴役般的劳动,还要向官府交纳银课,生活痛苦万分;另一方面,政府一旦关闭矿场,官差走了,丢下矿工不管,造成失业,生活无着落。这无论对于矿商或矿工而言都是灾难。他们在被迫走投无路时,便自动联合起来,携带简陋的工具、农具、刀具,逃入林菁茂密的高山大谷中,不顾官府“矿禁”,据险采矿炼银。当政府派军队追捕时,他们又必然走上武装反抗道路。

明正统年间,浙江叶宗留就是当时空前规模的矿工起义领导者。叶宗留,浙江庆元人,少年学过武术,曾当过政府隶役。后来,由于生活所迫,成了“矿盗”。他领导矿工在福建、浙江、江西各地私办银矿。后来又与王能、郑祥四、苍火头、陈恭善等人领导的矿工会合,带领2000多矿工及技术骨干,潜入到被政府封禁区仙霞岭的铜塘山、福安宝峰、尤溪后场,私自采矿炼银。由于不断遭到官府追捕,他们便自铸兵甲,对抗官兵,实行武装开采。他一方面提出口号“矿山自由”、“听我开采”;另一方面向政府揭示“低票”(挑战书),定于某日某地决战,在福建各地杀死杀伤官兵甚多。

后场银矿,就是叶宗留等人在政府禁令下据险经营的一个矿场。

后场银矿的发现,是在南宋时期。当时,有位二十四都焦林尾进士出身的卢人瑞,他在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了进士,又被招为驸马,皇帝派他回尤溪找矿炼银。他在龙门、后场、七矿场三个地方找到不同的矿藏。后场银矿虽经探明,当时尚未开采冶炼。但是,后场银矿自那次探明后,就远近闻名,明正统年间,被官府列为“矿禁区”。

后场地处尤(溪)闽(清)永(泰)三县交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远离官兵追捕,是私办银矿经营者理想地方。明正统七年(1442年),王能、苍火头带领近千名矿工和技术骨干来到后场,在管空岐秘密采矿冶炼。他们在矿区分别设立了“堂兜”(管理机构)、“街兜”(生活、经商)、“花兜”(种花、休闲)。矿场始建,矿工不足,他们用强掳办法,把当地和周边的农民以及过往行人,不论是何身份,只要被他们碰上或见到,都被抓到矿场做工。一时间,方圆三十里内,路上无行人。在矿场上的矿工及管理,后勤人员,最多时达一万多人。

同类推荐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鲍尔吉·原野的发诸两端:急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除部分代表作品,本书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 沙漠上飞起风筝

    沙漠上飞起风筝

    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在纷繁中淡定,在苍茫中从容。心静下来,阳光温暖起来,空气清新起来。面向阳光,沐浴温暖。世事沧桑,风起云涌,坐看一株雅菊,它的鲜艳、它的芳香,是对你的问候。春天的温暖,夏日的热烈,秋天的清爽,冬雪的洁白,是四季对你赐予。花红柳绿,山清水秀,是自然对你的赐予。拥有善美的心,夜里便拥有一轮清月。拥有善美的心,清晨便拥有一轮红日。风动、云动,你的心动。
  • 长发飘飘的日子

    长发飘飘的日子

    六辑文字“柴火边的童话”、“秋天里的微笑”、“落寞中的梧桐”、“四季里的书香”、“感恩的心”、“雀巢的温暖”就像晶莹的珍珠,被一条丝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故园情结、校园风采、生活情趣瞬时跃然纸上。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日子美好而温暖。
热门推荐
  • 平行伊甸的镜界

    平行伊甸的镜界

    那个遥远的约定,在“未来”那个词语的面前,竟是如此的无力。那是一个守护,驱逐与错过的故事。雅想,曾经不该那样的没有勇气,至今都未开口,一直在等他,可是8年过去,他们早已陌路。她终于明白,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
  • 长生魔

    长生魔

    “曾经我梦想着可以肃清世间一切污浊,摆平天地一切不公,做一个仗剑诛妖邪,除魔天地间的大侠。然而,最后我却成了最大的魔头,这双手即使在化仙池中浸泡千年,依旧洗不掉那刺鼻的血腥味儿……可若让我重新选择,我依旧会走上这条路,因为没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九天之上,柳长空摩挲着手里的长生仙佩,血泪滂沱的俯视轮回众生。
  • 冷宫?!不可能

    冷宫?!不可能

    前本对原来的李月儿不以为意并打出冷宫的皇帝,却对她产生了兴趣,是穿越女的魅力吗?本想逃离皇宫的她却不小心被敌国太子掳走,竟然贬她入军中红帐!不想要命的就上来!老娘还怕了谁!惹毛了,手起刀落,虐不死尔等!想娶老娘?走着瞧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米虫的日常

    米虫的日常

    一个穿越后的懒人,会有怎样的日常呢。(小的第一次写故事,不好的提出,小的尽量改。)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 单骑独闯九层天

    单骑独闯九层天

    在我们宇宙之外的另外一个宇宙中。一个星球上,居住着一个修炼的种族。他们以修炼为生。强者为尊
  • 大明棋士异闻录

    大明棋士异闻录

    大明万历,繁华似锦。罕事异闻,多有笔墨。东林党,梃击案。京参行,玉骨扇。弈苑内,棋士们宽服广袖,深衣鹤氅,执一柄折扇,合一盏香茗,谈笑间一局已罢。他们之中有仕臣、有逸仙,有豁达君子,有戚戚小人。他们或淡泊名利以悟道,或机心重重步青云。三尺棋盘间的谈笑风生,亦有说不出的凶险。弈苑与朝堂,更是丝丝缕缕,牵牵连连。世事如棋,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江山做局,棋势如宏,岂有虽败犹荣。一局终了,唯有诗曰:生死空劫为一先,江山算计作方圆,笑罢了却旧年月,棋落无声惊帝宣。且看翰林之后魏长卿,如何在弈林之中,走出不一样的仕途。所有的对弈背后,都不过是心弈。
  • 秘境古尸

    秘境古尸

    多年前,一场文化的浩劫波及酒文化,数不清的老酒古酿被酿酒师傅藏到十分隐秘的地方,为了保护那些祖先留下的珍宝,他们卷入了一起谜海翻腾的事件中。1997年,酿酒后人李狂药在机缘之下,重走酒商祖先的道路,经历了一连串的惊险之旅。在冒险中,李狂药去了东海孤岛、酒池古镇、西洋遗堡、海南深林等四个秘境,秘境里隐藏着惊人的秘密,遇到了许多奇人奇事,更发掘出被遗忘在历史角落里的中华酒文化,还有那些正在消失的古酿酒馆,它们蕴涵的精髓也将在《秘境古尸》里一个个展现。
  • 涩世纪传说14

    涩世纪传说14

    爱一个人能爱到什么程度?战野做出最新诠释……他面容健忘症频频阻挠他施展抱负,他能记住每一个人的脸那该多好!可他在轻微脑震荡以后顺利记住了每个人的脸,代价就是患上“车神面容健忘症”。
  • 帝凰天女:绝色狂妃逆天下

    帝凰天女:绝色狂妃逆天下

    【一对一。】一朝穿越,成为了史上最受宠的嫡女,你以为她是废柴,no,她这个身体的主人一直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你以为她会被未婚夫给休了,but,这个未婚夫痴情的要死。原以为她占有了这个身体,可没想到,这个身体真正的主人,只是在沉睡中!一个身体有两个不同性格的灵魂会怎么样?一个高冷不进人间烟火,一个玩世不恭风流潇洒!当两个不同人格的人遇见了一生都难已忘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