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400000056

第56章

◎记者:一个过于庞大的政府会带来哪些问题?

陈志武:问题太多了。如果这样下去,中国没办法称为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因为政府控制的资源越多、越有钱,政府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好处就会越多,让民间分享的就会越少,最终在经济上会表现为产业结构更为重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而个人的生活空间也会越来越小。说到底,一个过于庞大的政府让人民对政府更加没有约束力,老百姓没有一个伸张自己权利的经济基础,一方可以随意用权,另一方只有收受的份,两边没有谈判的空间。这从根本上有悖于多年主张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

现在中国很多改革停滞不前,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因就是国有资产太过庞大、政府管制太多。过去我们是在快速工业化,改革初期让国家拥有社会资源、掌握资源的调配权可能更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快速投资、有利于工业基地等的建设,国有制的安排有它积极、有效的一面。但是,现在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好,工业产能已经过剩,我们希望转型发展第三产业并靠内需增长,国有资产太多并且政府收入太高,就是非常不利的了。现在的这种增长模式也没办法持续,应该把消费和投资的决策权从政府还给老百姓。而把资产和土地的产权均分给老百姓,便是实现这种决策权从政府还给老百姓的具体途径,否则中国经济很难保持以往的增长势头。

◎记者:中国的民间财富和国有财富到底有什么差距?

陈志武:国家发改委曾经估算,到2005年底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为20.6万亿。如果过去两年均按略高于2005年GDP的速度增值,也即按每年15%增值,那么到去年底,全国居民资产为27.6万亿元,这个数字不到价值为88万亿的国有资产与国有土地的1/3。

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政府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所有者,其拥有的国有企业资产、公有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的增值比财政税收更大,增长速度更快。

◎记者:但是中国前几年一直有警惕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您怎么看待?

陈志武:那个争论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争论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只看到“国退民进”中的方法问题,所有的指责都放在MBO的手法问题上。在对行政权力监督缺位的条件下进行管理层收购,那会带来问题,这一结论当然会成立,这不奇怪。但是,我们知道,在没有民主宪政的社会里进行国有资产的民营化,除了人均同样一份的分配方案外,其他任何方法安排必然会因黑箱操作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不公平。我们必须要把当时的民营化运作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来看待。所以,我们说在中国没有进行民主宪政改革的时候,私有化进程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毫不奇怪的。

最理想的“国退民进”是全国老百姓都分一份国有资产的股权,或者是国有资产基金的股权,然后让这些股权能交易。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已经有了18年的证券交易经验,开放式基金的账户就有1亿多。所以,在以这种方式私有化方面,今天的中国比当年的俄罗斯和东欧更有操作经验,不会出现在当年的俄罗斯和东欧发生的问题。

◎记者:还富于民的另一个模式是通过“二次分配”来实现,但是您曾经在文章中疑虑政府通过税收和国有资产以实现“第二次再分配”,并且降低收入差距的效果,为什么认为这难以实现?

陈志武:很多人对“二次分配”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当然经济学教科书上都会说税收是二次分配和转移支付的工具。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假设的,那就是政府花钱的过程、预算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是有实质民主监督问责的,这样才有制度基础。但是现在中国对预算没有实质的民主监督,也没有媒体参与的广泛公开讨论。脱离健全的公共财政监督制度,单纯谈“二次分配”就没有意义,就只能是一种梦想。

比如三农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的投入都会增加几百亿、上千亿,但是如果你把过去两三年的增长百分比幅度算一下,会发现虽然绝对数字很高,但是增长的速度和政府整个的财政预算增长速度是同步的,这说明花钱的权重没有任何变化。

只有在政府预算有广泛公众参与讨论、有立法机构公开听证的情况下,只有当征税权回收到全国人大,某种意义上的“二次分配”才有可能。

◎记者:中国正在酝酿分税制的改革,您认为合适的切入点应该是怎样的?

陈志武:当然最好的办法首先是中央和地方都要减税。但是不能只从技术层面谈这个问题,必须要和政治制度配套,比如是不是可以考虑给地方一些和中央谈判的空间?当前我认为比较有操作性的是减少政府层级的数量,因为政府层级越多,雁过拔毛的地方就会越多。另外当然是限制行政部门征税、加费的权力。

◎记者:但是中国政府正在致力打造一个强大的民生政府,这是否压缩了减税的空间?

陈志武: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在减税的同时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财政部长谢旭人曾经说过,2007年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总共约6 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这笔钱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461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但是,在没有国有资产的美国,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 0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的11.5%,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人均5 00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所以即使政府财政收入没有增加,也可以增大对民生投入的比重,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记者:在税收暂时还没动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做什么?

陈志武:直接退税钱到人民手里最好。美国可以给老百姓退税,中国为什么不可以?退税同样也可以注意贫富差距;比如美国今年退税时,家庭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人就没有得到;如果个人报税,那么个人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就没有。中国也可以根据收入水平有选择性地给老百姓退税,这也是在物价飞涨时最好的办法。

◎记者:对于家庭而言,减税的方式有哪些?是否有必要再次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有哪些措施?

陈志武:应该再提高个税起征点,这是直接帮助低收入群体的好方式。其次,就是刚才讲到的退税、给老百姓家庭寄钱。但是,对于不同收入群体而言,更重要的是降低各收入层次的个税率。征税的法理基础很重要,就是老百姓总体交的税必须跟他们从政府得到的好处相配,有多少政府给社会提供的服务,就可以有多少税赋;如果没有提供服务,就不该交任何税。不能因为张三李四钱多就认定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去征税,只要张三李四的钱是合法赚的,那钱就是他们的,任何人和政府以任何名义去摄取,那都是对私人财产的侵犯、掠夺。只有在老百姓从税赋中得到相配的政府服务回报时,那种税赋才是合理合法的。拿征税作为经济调控、不强调征税后对老百姓的服务回报,那都是对私人财产的摄取。这即是为什么必须由人民代表组成的立法机构掌握征税权。

◎记者:商务部最近考察沿海制造业困境,企业主建议政府最务实的做法,就是提高出口退税。而政府官员认为制造业转型才是当务之急。您认为这两种举措哪个更为紧迫有效?

陈志武:最好的做法是给各行业的企业都减税,而不是只对出口型企业减税。在国有资产、国有土地还这么多的情况下,现在的政府税收实在太多、增长太快。为了减轻企业的压力、减轻老百姓家庭的压力,应该减税、退税。如果是只对出口企业提高出口退税,这的确对制造业转型帮倒忙。我不主张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逼制造业企业转型,所以,也不支持政府通过提高出口退税鼓励他们不转型,而是主张由市场竞争压力促使他们自然转型。

◎记者: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合同法》出台,让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政府是将过多的社会责任转嫁给了企业,政府有必要以减税的形式为企业减压,您的看法呢?

陈志武:我认同这种观点,所以我说有必要对各行业企业都减税。

同类推荐
  •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时,如何处理竞争与自然垄断的矛盾?本书基于沉淀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提出必须先依据沉淀成本的规模与沉淀的程度,区分哪些环节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哪些环节自然垄断性已经弱化,并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制度。
  • 农产品流通中广告效应及策略研究

    农产品流通中广告效应及策略研究

    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水果市场为调查对象,对浙江果品生产经营者广告投放意愿以及消费者购买水果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发现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果品生产经营者的广告选择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消费者则对水果产品可感知的质量和产品来源的信息较为关注。其结论表明,品牌广告和产地广告对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都有较大的作用,而广告的有效性则应注重农产品广告制作的专业性和策划性等。书中进一步例举了一些着名国外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成功推广的案例,分析了农产品广告的创意策略、媒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 下一轮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预测书

    下一轮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预测书

    本书的作者在2006年出版了《美国的泡沫经济》,准确预言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又推出了关于全球经济趋势的一部巨作——《下一轮经济危机》。本书以当下美国泡沫经济中的美国债务危机和美元危机等为研究基点,全面深刻地分析和研究了全球经济泡沫的现状和走势,预测了下一轮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必然性以及可怕后果。书中讲述的内容包括股票、债券、货币、期货、房地产投资、养老保险、利率、通货膨胀等与投资人、企业家及老百姓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为了避免在下一轮经济危机中获利和出现损失,本书提出了诸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借助这些措施,您将能够保护好自己的财产,甚至可以获利。
  •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本书介绍和评价了魁奈、杜尔哥、斯密、马尔萨斯、哈耶克、科尔内、熊彼特、刘易斯、谢林等32位名人的经济学思想和著作。
  •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2006-2007年度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课题优秀成果编辑而成。
热门推荐
  • 三界尊王

    三界尊王

    有人说我是神,不是因为我无所不能,而是我说道做到。有人说我是魔,不是因为我杀人如麻,而是我对敌人的凶狠。无论是人,是神,是魔……我就是我,我叫杨俊。
  • 神级导师

    神级导师

    什么叫神级导师?带一个补习班,能让无数富豪和大咖争先恐后的想把孩子送进去……建一个培训班,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员,都是各行各业哄抢的最专业精英人才……除此之外,什么学跳舞、学吉他、学小提琴……都能照单全收,且培养成行业顶尖水平。“足球冲不出亚洲?篮球势弱?田径弱项?把运动员都交给我,我来带他们冲出地球……”呃……问题似乎来了,体育教练算不算导师?
  • 绝品女穷神

    绝品女穷神

    夜凛,妖界至尊,孤傲冷俊,人人畏之敬之,纵然是天庭,也从不放在眼里。万没想到那个化为鸡妖的仙界小东西竟敢当众拿水泼他,甚至大肆羞辱,简直罪不容恕,当然,他并没即刻让她灰飞烟灭,怎能如此便宜她?这似乎还只是个开始……某女跳脚,玉帝老儿,你丫不仁就休怪我不义,逃犯谁爱抓谁抓,大不了神仙不做,谁怕谁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凡演义

    超凡演义

    我本平凡,不甘微末。我欲超凡,逍遥世间。请关注小碰新书《超凡演义》(欢迎加入超凡演义读者群,群号码:511595112)
  • tfboys之星空下的承诺

    tfboys之星空下的承诺

    当三个女孩遇上当今最红的tfboys,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女上司的贴身保镖

    女上司的贴身保镖

    他曾是最优秀的保镖。在被迫退役后,来到了中海市和他那从未见过的未婚妻结婚。女神级总裁老婆,暴力警花,可爱的美少女,冷艳的黑道美女等各色美女纷至沓来!本以为会过上平静的生活,却没有料想,在这平静的都市生活下却危机四伏。地狱和天堂之间,只是一步之遥!
  • 掌中砂

    掌中砂

    她穿越千年而来,成为了罪臣之女,惨遭流放,还险些被人…他是名满天下的冷少,最年轻的王爷,比皇上还小的小皇叔。他爱上她时,她一脸嫌弃:“本姑娘从来不喜欢冰山脸,我喜欢的是暖男!暖男,你知道吗?暖男就是性格体贴温柔,脾气好,幽默爱笑,有包容心的男人,你自己对比一下,以上几点你有那一点相符?”而当她历经风雨,放下心中一切仇恨,终于明白自己所爱之人是他时,他却携了别的女子的手,冷冷的睥视她,道:“你与本王纠缠,不过执念本王与你恰巧都在手心长了一颗朱砂痣罢了?现如今,我毁了它,你是否就不会再出现在本王面前了?”说完,他当着她的面,抽刀连皮带肉的剜下了掌中的红痣,白骨森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湘淑

    漫湘淑

    爱情每个人都会走向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它让我们学会该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走向新的世界在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里,肯定也昂藏着它不为人知的一面
  • 总裁的勾魂情人

    总裁的勾魂情人

    夏唯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他夜桦是我的幸、也是我的不幸,但就算经历了再多的磨难,我也从来没有后悔遇见你,因为没有你生命将会是一口枯井。”夜桦:“遇见我的唯一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风景,因为有她,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活着的,觉的自己的血还是热的,虽然不小心伤害过她,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 霸道男神别惹我

    霸道男神别惹我

    他和她相识六年,她却在三年后突然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