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600000004

第4章 1968年4月,河北唐山丰润县

哎,

是谁帮咱们收青稞?

是谁帮咱们盖新房?

是亲人解放军,

是救星共产党,

呷拉羊卓若若尼格桑梅朵桑,

军民本是一家人,

帮咱亲人洗呀冼衣裳。

十七岁的李元妮拄着一架拐杖,倚靠在自家院子里的那棵槐树身上唱歌。

树很有些年头了,见过康熙爷的青马使在院子里打水饮马,听过义和拳的后生们在街角喝酒谋反,也看过日本人的飞机盘旋在半空的脏肚皮,还有从那肚皮里落下来的一颗颗黑屎蛋。树一老,故事就多,枝蔓也跟着多,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搭出黑森森的一片阴凉。这原本是鸟儿撕裂了嗓子比拼歌喉的时辰,可是这会儿树上却一片寂静——鸟儿被元妮的嗓门给镇住了。

元妮的嗓门其实压根不是嗓门,而是一股气流。那股气在丹田里生成的时候,原本温厚敦仁,可是攀援过五脏六腑,一路捡拾了各样的情绪,爬出舌尖的时候,已经成了一枚尖头铁钉,在人耳膜上扎出一个又一个的洞眼。

县城的人,在收音机里听过才旦卓玛穿云裂帛的歌声,也看过省城来的红卫兵在县革委机关舞台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可是那些声音都是经过了扩音器的,被电线被铁匣子滤过了一遍,总有些说不出来的隔心。而元妮的歌声没穿衣裳,虽然毛糙,却是一种赤身裸体的贴心。县城的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县城人觉得那就是天籁。

于是,院门外渐渐聚集了一拨人。

“别唱了,招狼啊,你。”

娘从屋里走出来,拧了一把凉毛巾给元妮擦脸。

元妮拂开娘的手,一拐一拐地朝院门外走去。

“看什么看!”

元妮站在台阶上,吐痰一样决绝地吐出了一句话。这句话把地砸了一个坑,溅出细细一缕飞尘。其实,这句话还有一个尾巴。这个尾巴,是一个更为决绝的“滚”字。这个字已经爬到了喉咙口,眼看着就要被前头的那半截话拽出舌尖,却被元妮生生地咬断了,咽回到肚肠里。元妮知道,她刚刚唱的那首歌,是绝对不能跟这个字眼发生任何联系的。她即便再糊涂,也知道有个边界。

众人吃了一大惊。

叫众人吃惊的,不是元妮的话,而是元妮的脸。

县城的人,那一段时间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审美危机。先头的玉环飞燕已经被打倒,踩入了泥里尘里,后来的柯湘卖花姑娘还正缓缓地行走在被孕育催生的路程中。就在这空前绝后的审美断档里,元妮的脸出现了。不需要任何眼神交换,也不需要任何窃窃私语,门外聚集的那群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惊叹。

可是那声长长的惊叹还没来得及完全铺展开来,就被院门夹断了。元妮“嘭”的一声踹上了门——用的是拐杖。门被踹疼了,嘤嘤嗡嗡地呻吟了半晌。门外的人不知所措地站了一会儿,才慢慢消化了震惊和不解,三三两两地散开了。

“可惜腿瘸了。”有人惋惜着。

“多好看的脸,怎么就是不笑。”也有人感叹。

“妮啊,娘知道你心里不舒坦,可再咋的,也比支边强。你没看你哥写回来的信?还都没敢明着说呢,那个苦,你受得了?”娘走过去,扶着元妮回到了院子里。

娘说的是二哥,年初的时候支边去了内蒙。

“好歹,你还有一份国营单位的工作。”

娘又把毛巾递过去给元妮揩脸。毛巾已经凉了,蒙在脸上是一种滑滑腻腻的难受。裹着石膏的小腿上,仿佛有千百只虫子在蠕爬,却又不能挠,痒得她起了一身的疙瘩,恨不得把一口牙咬碎。她忍不下那个烦躁,一摇头,就把毛巾推开了。

“老七那天走,你也没给他个好脸。”娘叹着气,收起毛巾回了屋。

老七。哦,老七。

李家总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元妮是老六,底下还有个老七,是男孩。元妮和老七只差一岁。元妮几个月大,还趴在娘怀里吃奶的时候,娘就已经怀上了老七。元妮嘴里叼着娘的奶头,手摸着娘日益丰腴起来的肚腹,还有肚腹里那块蜷成一团的软肉。老七知道了,就伸出脚来轻轻地踢着元妮的手掌。元妮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隔着娘的肚皮,和老七说过话了。所以,在众多的兄弟姐妹里,元妮只和老七最亲。

都说父母轮到生幺儿的时候,大多已经耗尽了精血,可是在李家,老七的个子却是最高最壮实的。老七十六岁就已经长到了一米九的个子,在学校里打篮球,一抬手轻轻一跳就能摸到篮板,所以就被挑上当了体育兵。

元妮是在两个星期以前接到弟弟参军的喜讯的,那时她正在省歌舞团的排练场里,排练即将参加八一建军节演出的《洗衣舞》。

小学五年级那年,元妮被歌舞团挑上,到了省城,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在学校里,无论是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的文艺演出,老师都会找元妮上台,有时唱歌,有时跳舞,有时诗歌朗诵。但元妮永远是混在一堆人里的那一个,并不扎眼出众。可是那一年,歌舞团的人来到学校,依个把宣传队的孩子们都看了一遍,那些比元妮唱得好跳得出色的女孩子,一个也没留下,却独独留下了元妮。进了歌舞团元妮才知道,她被挑上是因为自己异乎寻常的骨骼条件,还有无懈可击的家庭出身。

到了歌舞团,元妮是最肯吃苦的那一个。别人早上五点半起床练功,她五点就已经到了排练场。老师要求早饭前压一个小时的腿,她比别人多压半个小时。别人吃了晚饭就成群结队地出去逛街买零食,她天天呆在宿舍里,一遍一遍地跟着收音机练标准普通话。可是跟在学校里一样,她依旧是混在一群人中间的那一个,永远在场,却从不出众。

几年熬下来,跟元妮一同进团的人,有的就熬成了锅面上漂浮的那层油,成为领舞领唱;有的熬不下去,沉到了锅底,终于被倒了出去,到文卫系统的某个单位,做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而元妮却始终还在锅面和锅底中间的那个位置里,苦苦地煎熬挣扎着。元妮一天也没敢懈怠,因为元妮知道,她是射出去了的那根箭,她没有退路,她只能闭着眼睛抵力向前。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原先定为《洗衣舞》B角领舞的那个女演员,在一场演出中被一位部队首长相中,随军去了天津。那个突然空缺出来的B角,就这样毫无准备地落到了元妮身上。当然,毫无准备是团里人的普遍说法,只有元妮自己明白:她已经为这个机会,放上了身上每一丝一两的气力。

但是元妮没有预料到,机会原来是一根涂了蜡的线,她的手不够糙也不够坚实,竟然还是让它在她掌心里滑溜走了。她到底,也没能抓住那根线。

那天她正和B组的所有演员,参加乐队的配器排练。那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排练,目的仅仅是达到舞步和音乐节奏的初步吻合。没有人指望谁会在这样一场排练中使上真刀真枪。

可是那一天,元妮叫所有的人吃了一惊。

那一天,元妮仿佛已经在冥冥之中得到了神谕,知晓了这将是自己一生中的最后一场舞蹈。

那一天,元妮的心似乎成了一个冒着气泡的泉眼,有一些温热的汁液,正汩汩地流淌到她的指尖、脚尖和身体的每一寸筋骨肌肤。舞步和眼神在这样的汁液里浸润过后,突然就异常鲜活了起来。沉睡了多年的舞魂,就在即将永远沉沦的那一刻里幡然猛醒,癫狂痴蛮热烈地燃烧了起来。一半是水,一半是火,她的肢体在水和火的夹攻之中炼成了一片蓝色的精灵。

那天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看懂了,这是一场李元妮的独舞,所有其他的人不过是背景和陪衬。导演跟乐队指挥轻轻咬了咬耳朵:“疯了,这个人。”

就在这个时候,传达室的值班老头冲进排练场,大喊了一声:“李元妮,家里电报!”

元妮的爹娘,都是初小文化程度,认不了几个字,一年到头很少写信给元妮,更别说是发电报。听到“电报”两个字,元妮心里猛然一沉,眼一黑,就从一个双腿劈叉高跳的动作上摔了下来,一头栽到了台底下。

是右腿踝骨粉碎性骨折。

“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即使完全恢复,也不能再跳舞了,这只脚吃不住力了。”医生说。

在去医院的途中,元妮才知道了电报的内容:“老七参军,速归。”

元妮被送回到家里养伤,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三夜,连弟弟走,也一直没有开腔说话。

娘坐到她的床头,拿着一杆熏黄了的老烟枪,扑哧扑哧地抽着烟。

“老天只能给咱们老李家一样好东西,给了你,就给不了老七。给了老七,就给不了你。你是个闺女,将来总能找个好人家嫁了。老七是男人,不能靠女人。你就认了吧,这是天意。”娘说。

元妮这才坐起来,趴在娘的腿上,放声大哭。

三个月后,元妮终于养好了腿,从歌舞团的编制里退下来,回到了县城工作。

同类推荐
  • 压寨夫人

    压寨夫人

    《压寨夫人》是一部民国年间家族女人的故事,抗战史、爱恨史。故事纠结而且情节曲折,在抗战期间,女人们的战斗力,保家卫国的能力使得压寨夫人的形象深入人心。本书是与榕树下网站合作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在网站连载,点击量及回帖量很多。很多网友评价很好。寨主高根生,迎娶江南富豪女儿许贞香做了压寨夫人,高根生抗争日军侵占山林而被抓,妹妹飞絮为救哥哥被迫委身汉奸。脱身后的高根生二次抗争失败,飞絮搂抱汉奸丈夫堕崖,高根生加入共产党从此失踪,经历了生死考验的许贞香,带着一群山林女子厉兵秣马固守家园。
  • 三国3

    三国3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三部,主要描写汉献帝时期军阀混战、群雄逐鹿的局面,重点着墨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柔软的刀子

    柔软的刀子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水

    罗伟章,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胡同

    胡同

    那一年,我的小寒妹死了。那一年,一场红色狂飙席卷而来。那一年,小雅宝胡同里产生出很多故事……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坊间少见。全书通过一个孩子天真的双眼,写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一隅,写当时社会的混乱无序、人性泯灭及道德沦丧对一颗幼小心灵的冲击。
热门推荐
  • 彼岸花开,花开半夏

    彼岸花开,花开半夏

    一朝穿越,她有了亲人,朋友,却逃不过他的铁指柔情。再次遇见,他不再有任何束缚,最终抱得恋人归。异世大陆,两个毫无关联的人,莫名其妙的成为契约夫妻,究竟是她先逃出他的“魔掌”呢?还是一步步的沉沦?(绝对宠文,绝对宠文,绝对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朦胧青春,夜色正美

    朦胧青春,夜色正美

    “你…是许夜?……你为什么要这样……我对你的信任已经降到了零点…”“朦胧.你听我说……”“世界上最动听的中文不是我爱你,而是我陪你;世界上最动听的英文不是Iloveyou而是I"llbackyou.”“我……会一直陪着你”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冷箭(上)

    冷箭(上)

    一部别样人物关系的反特悬疑剧,一个关于信仰关于救赎的另类故事。以中国组建的一支监狱部队先遣队押解上千名重犯进行大迁徙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暴狱和反暴狱,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反特悬疑故事。已被拍摄成三十五集同名电视剧,由央视金牌制作人俞胜利一手打造。
  • 阴魂不散

    阴魂不散

    一个喊冤而死的女人,一个怨气的积压,几百年不变的诅咒,一切的恐惧,一切毒咒,都在无限的蔓延,这个蔓延是无止境的。无人去过的梨花山,无限诡异的开始让每一个人的心不在安稳,没有人知道故事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无限的恐怖会蔓延到什么时代。
  •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近代卷)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1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刀剑神印

    刀剑神印

    新书《圈养异能人》上传,求各种!若天压我,我便劈开那天。若地拘我,我就踏碎那地。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那漫天神佛,都烟消云散。唯我只影独立,倚天不朽……
  • 无尽卷

    无尽卷

    ···无尽大时代,无尽的修炼,强者之路,始于足下。
  • 和商制胜

    和商制胜

    和谐经济,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
  • 千年之恋——皇妃我不当

    千年之恋——皇妃我不当

    时尚少女安夏,遇前世灵魂,意外被强行拉回千年之前!遇到了未婚夫四皇子龙魅,其秘密情人二皇子龙夜倾,神医隐已,与现代的男友风长得一样的六皇子龙绯轩……在渐渐的接触中,她融入了这个时代,迷茫过,沉沦过,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最纯真的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