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4300000021

第21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引语”

从本书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本章中,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地提出“道”由极其微妙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在本章里,老子还提出“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点。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质问题的重要篇章。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④。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⑤,其中有精⑥;

其精甚真⑦,其中有信⑧。

自古及今⑨,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⑩。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注解”

①孔:甚,大。

②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③容:运作、形态。

④象:形象、具象。

⑤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⑥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⑦甚真:是很真实的。

⑧信:信实、信验,真实可信。

⑨自古及今:又作“自今及古”。

⑩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以此:此指道。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

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

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

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

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

从古代当追溯到当今,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

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深度剖析”

老子在本章的核心观点是“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在这章里,老子提出了一个“德”。

何谓“德”,那就得从理解道的角度出发。

“道”是具有物质性的。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

老子所说的“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正是限于语言的局限,对道路的抽象意义无法描述。大道是恍恍惚惚、似有似无的。然而就是在这种恍惚之中却有一种形象存在着,那就是宇宙的大形象;在这种恍惚之中还有一种物质在流转,那就是大气在流动。这个大形象和大气在恍惚中存在着,它们是那样的幽暗深远,虽然无法寻到它们,但是其中却有一种极其精致微小的物质真实地存在着,而那正是事物的本质。这一本质已超过我们人类的认识范围了,但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它们的存在,并依靠我们的意识来证实这一点。就好像地球自转,所以我们每天早上看到日出,傍晚看到日落一样,我们从这种宇宙的规律中取得了信息,从而感知到大道的存在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老子在这一章开始比较具体地解释他的人生道路和生命道理了,他是从途径、道路和道理讲起的。前面曾谈到,老子的道理、规律、原则以及人生观,大多都与途径和道路有关,老子试图以道作为统摄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根本规律,所以,老子的道是万物所产生的根源。

我们今天来理解道,自然不能把它视为超越万物的存在,而且,道路也是人人所熟知的东西,但人们所熟悉的只是它的实用性,而对道路中演绎出来的一系列原理以及道路作为综合万物规律的抽象道理,则很少有所注意。道理、途径、规律、原则等,是我们从老子道的思想中提炼出来的说明用语,它们具有广泛的含义,但都不是先验的东西。道理作为一种价值功能的认识方法,自身没有实体也没有独立属性。

道在使用价值上是道路,在遵循价值上是途径,在经验价值上是路线,在感受价值上是规律性。按照这样的理解,则道在人类的经验感觉中能够“有像”,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甚至当老子提出“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时,我们虽然不能了解这个物究竟是什么,但我们仍然能够予以某种程度上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规律本身的道和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性并不是一回事,规律性只是人类对道之运行轨迹的可认识部分,这些可认识的规律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经验认识;但规律本身却是独立的存在,它的没有被认识的空间仍然极大,这些未可知的部分构成了人类的乐此不疲的精神追求。但无论是可知的或未可知的规律,其运行只能被我们所不断认识而不能被我们控制。

谁都知道“有”有用,却不知道“无”更有用。无为之大道,是我们看不见的。但被“道”支配着的“德”却是可以看见的。

此外,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是这样认为的:“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我们知道水在地上流动是随着地形的变化,不断变化着向下流淌的。那么德就是唯道的命令而是从,它只跟随在道的左右,永不叛变。我们知道大道是无言无为的,所以大德的表现方式也是无言无为的。

德与大道相融、相贯通,像道一样恍恍惚惚、幽暗深远。“德”对于我们而言,是品格,是德行,也是成功者所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大德与大道相互的交融,构建了道德体系的根本,从而反映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个例子来说,为商之道就在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叱诧商场的同时,以诚为本,外圆内方,从而赢得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广交天下朋友,这不正是大德的体现吗?

而这也正是老子为我们讲述《道德经》的根本意义,领会了这一点就是了解了道与德的本质,对我们了解世界、了解宇宙起着决定作用;对我们的行为,“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品德的修养是人生的基础,决定一个人一生行事是善是恶,是美是丑。一个人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或许不能有益于人,可能还会害人,而且知道越多,害人越深,权势越大破坏愈广。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是可能荣耀于一时,但终究会贪赃枉法、过于自私、误国误民,爬得高会摔得更重。所以成功的事业者必须德才兼备。

“案例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嘉诚是一个典型的“儒商”,在叱咤商场的同时,坚持以诚为本,外圆内方。这不仅使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使他交下了无数朋友,为他带来了无数商机。正如他自己所说:“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财源滚滚来。”

曾经有一位相士,见了李嘉诚,说李嘉诚相貌出色,以后非大富即大贵。这一点居然被他说中了。然而与其说李嘉诚后来的发达是因为相貌,不如说是由于他的品德。

李嘉诚说:“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诚实为人的结果。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一个‘德’字实在是终生受用。”

他还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李嘉诚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更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的人。他深知,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单凭商场上的东拼西杀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单枪匹马无法打赢一场战争一样。只有以诚为本,与人为善,广交朋友,才能左右逢源,赢得更多的机遇,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走向辉煌。

由此可见,“德”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

“案例二”

哲学家史蒂芬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史蒂芬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史蒂芬坐了下来。史蒂芬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史蒂芬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史蒂芬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史蒂芬,最后一课提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史蒂芬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史蒂芬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撤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史蒂芬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史蒂芬的到来,可是史蒂芬始终没有来。

数年后,哲学家史蒂芬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谁能不佩服哲学家史蒂芬的伟大和学生们的聪颖,试想人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呢!没有道德信念的灵魂自然就会成为邪恶侵扰的对象。

同类推荐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怎样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如何纠正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本书要介绍的内容。本书上篇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包括家庭中儿童、青年、妇女、老人等各类人的心理特征及健康标准;各种心理困惑及其预防;如何面对及解决性、恋爱、婚姻、家庭、处事、人际关系、职业等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下篇就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阐述。本书适合社会广大读者阅读,愿你读后拥有一个好心情。
  • 羽泪之契约

    羽泪之契约

    她,一个美若天仙的少女,却拥有着自己不知道的能力和身份。
  • 让我遇见苏慢慢

    让我遇见苏慢慢

    或许当我们诞生在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可是我却希望让我永远对这个世界好奇,却从来没有认识这个世界,我叫苏慢慢
  • 灵域战仙

    灵域战仙

    一个卧龙镇的少年刘天,有幸前往五仙门修炼,宗门内得到青铜剑,一次意外获得灵珠,从此沿着北域为起始点,走西域,踏南域,闯东域,战中域,把爱人寻回的奇幻之旅,在灵域世界成就一代战仙传奇的故事!
  • 天地禁极

    天地禁极

    气海,人之根本,分五行,分四境。自开天辟地以来,元力充满整个空间,它使大陆中的万物生灵可以修行成为了可能,也成为了修行之力的源泉。初级功法可构建气海空间,用以收纳天地元力。中级功法可借用天地元力,用以护身、伤敌。功法级别越高,愈能随心所欲,更有传说,元力并非天地间的根本之力。
  • 我们的医生2

    我们的医生2

    第二本《我们的医生》终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本《我们的医生》是2005年年底出版的。两本书是同样的38万字,同样的体例和厚薄,堪称孪生姊妹。那是2002年的一天,香港爱国华侨、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先生正式委托我完成他的一桩多年未了的心愿——“写写我们优秀的医生”。这么多年我始终忘不掉那双恳请的眼睛,那里面装着半个世纪的秋凉,凝重的没有一丝飘忽不定。就在那一刻我深信这双眼睛里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
  • 亿万冷少:独宠神偷妻

    亿万冷少:独宠神偷妻

    卖萌耍宝女神偷对上亿万冷酷腹黑大总裁,本神偷最想偷的,是你的心;本少最喜欢做的,就是抓贼,女贼还不快就“擒”。一次意外相遇,两个欢喜冤家,虽然在他面前总是束手无策,被动挨打,但是奇葩的她居然牢牢套住了他的心,喂,面瘫男,不要那么冷好不好。他挑眉,意味深长的笑:“过来,我让你暖一下。”无论前路有多少艰辛,他都要暖她一生,宠她一世。
  • 佞宠当道

    佞宠当道

    在莫轻语看清那人相貌的瞬间,顿觉自己被一道天雷给劈了个正着,内心是极度崩溃的。为毛啊,为毛,上辈子为他堇王府中可有可无的美人,费尽心思得不着一分讨好便算了。而就在她重生了一回,断绝了过去,想过上平凡小日子之时,竟被那人不屈不饶地逮了去,一不小心还宠上了天,成了朝廷上下议论纷呈的佞宠。若还真是如此荣华富贵那是极好,只是……这是宠么宠么?这真的是宠么?她怎么感觉更像是那人无聊时的小玩物啊?摔!
  • 天方诡谈

    天方诡谈

    有的事情,连科学也无法解释,而我们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为灵异事件。有的人看得见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我们把他们称之为通灵人。本小说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生命体的存在,人们统称他们为“鬼”。其实,鬼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或许只是我们把他们妖魔化了而已。那么,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神秘的灵异世界吧!
  • 前夫,你还欠我宝宝

    前夫,你还欠我宝宝

    “你敢给我下药?”一场欢愉,他骤然惊醒,用力拽着面前女人的手腕冷声道。她惊慌失措,用力甩开他的钳制,夺门而出。七年后,她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嫣然一笑道:“前夫,咱们复婚吧,我想跟你生宝宝。”他微微一愣,旋即冷笑:“现在你已经不是花氏集团的千金了,你以为,我为什么还要娶你?”她的脸色稍稍一僵,跟着勾起唇角,慢慢贴近他的脸,在他耳边轻声道:“如果我能送你一个六岁大的儿子呢?”七年前,他们的婚姻始于一场利益结合,在面对他冷漠的对待以及小三设计挑衅,不知自己已有身孕的她选择黯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