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2200000005

第5章 心理咨询面试考试中的常见错误(1)

好的心理咨询如同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描绘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中,面试的通过率较低,它是最难、最见学员功底的,也是最具动态性、评分最为主观的。作为一名考务工作者,我想谈谈在面试中考生常见的错误,涉及咨询面谈以及回答主考官问题。

共感缺失

错误:缺乏共感,或不会共感。

这是考生们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共感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项。真正的共感是发自内心的。冷漠的人只能做一个冷漠的咨询师。我们可以看一些咨询片断:

片断一: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没有工作。”

“你的专业和工作是否对口?”(来访者已经说自己没有工作,仍问这个问题。)

“我没有工作!我也没有上过大学。”

(由于咨询师倾听不够,来访者以为咨询师在嘲弄他,所以有愤怒!)

“哦,不上大学也挺好。你家庭条件不好,你有自卑心理吗?”

(“不上大学也挺好”,本意是安抚来访者,却让来访者听上去刺耳。后面的一个问题跳跃得非常厉害,而且从“家庭条件不好”推断到“自卑”,非常主观武断。)

“我不知道什么叫‘自卑’。”

(来访者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自卑”这个词,这种回答流露出来访者的阻抗。)

“你有没有女朋友?”

(当来访者已经有阻抗时,仍用封闭式问题,会让来访者更加封闭。)

“没有。”

“你和谁住?”

(跳跃的问题。)

“我一个人住。”

“你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你?”

“对。”

“你的童年缺乏父母关爱。”

(这个结论片面、主观,没有根据。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

“他们想关爱也没法关爱我!”

(不同意咨询师的总结,感觉咨询师似乎在指责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更加阻抗。)

……

“你目前能否先找份工作呢?反正这不难。”

(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如果工作容易找,来访者早就去找了。这个问题本身会让来访者更加沮丧。)

“这对我来说很难。”

“那你上学时学的是什么东西?”

“我只上了职高,学的是机床制造。”

(来访者已在借用咨询师的眼睛看自己,所以用‘只上’一词,流露出不自信。)

“那这很好啊!你的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吗?”

(轻易地把来访者和别人对比,增加来访者的不安。)

“他们都比我过得好。”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本意是想让来访者宽心,客观效果却是指责来访者。)

来访者沉默。

(阻抗到拒绝对话,因为咨询师根本不理解他!)

“我建议你寻求社会援助,或者去当慈善义工,你看可以做到吗?”

(非常突兀的建议,没有事实的铺垫,对来访者来说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来访者沉默。

小结:咨询师无法感受来访者内心的焦虑、无助、不自信、怀疑、苦闷等,只是像一台提问机器,终于使得来访者像另一台机器一样停止运转。

片断二:

来访者:“我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写了……遗书……”

(内心有很多的挣扎和痛苦。)

考生:“你考研考了多少分?”

(竟然冷漠至此!来访者都在考虑离开人世了,考生居然不关心来访者死活的问题,而只关注考分!)

“我觉得特别痛苦。”

“你是个负责任的人。”

(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让来访者莫名其妙。)

“没有考上研究生,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来访者无助、沮丧甚至绝望。)

“这仅仅是人生中一点小小的挫折。”

(试图让来访者感觉好过一些,但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感受。)

“这对我来说是太大的挫折!!”

(来访者被激怒。)

共感意味着咨询师要体会到来访者的心理感受,而且要正确地体会。没有共感和错误共感都不会让来访者有温暖感。

片断三:

来访者说自己近一年没有找到工作,咨询师说:“找工作应该做相应准备,那你做了哪些准备?!你学过什么技能?!”一副责备的口吻。在找工作中备受煎熬的心灵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又被狠狠地责备一通。

片断四:

听完来访者诉说想退学的情况后,考生说:“我很同情你。”同情不是真正的共感,同情是高高在上的人对对方所说的话,而咨询关系的建立需要平等相待。所以来访者眉毛往上一挑,出现阻抗。

片断五:

来访者因男朋友和自己生气时出车祸死亡而心怀内疚,无法快乐生活。

考生说:“关于车祸,交通部门有没有说责任在哪一方?”看看来访者没有回答,考生又说:“那你有考虑到车祸有其他的可能原因吗?”

来访者气呼呼地看了考生一眼,低头不再说话。考生的本意是想让来访者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但由于谈到这一点时没有任何铺垫,而且语气过于轻率,让来访者误以为咨询师是个冷冰冰的人,不理解自己的伤痛,所以会有阻抗。

倾听不到位

错误:倾听不到位。

倾听是咨询的基础,但有些考生这项基本功不过关。有些关键信息抓不住,有些来访者说过的信息没有记住。有时同样一个问题在咨询中会被问2—5次,这样的咨询师无法让来访者产生信任感。在考试中,如果考生说得比来访者还要多得多,主考官就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分析其中的原因。心理咨询是听来访者诉说还是听咨询师诉说?

片断一:

“我在家总是担心自己生病。”

“你在家总是无缘无故地担心生病?”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重述,但考生加上了“无缘无故”这个词,来访者当时就不高兴了:“我不是自己无缘无故想生病啊!”

片断二:

对一个抑郁症的来访者,考生一开始就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吗?”这个问题在短短15分钟咨询中被问了3遍!

倾听不到位还体现在无法耐心倾听来访者说完,就开始咨询。具体表现为咨询目标不明确。

咨询方向错误

错误:咨询目标不明确。

有一类考生是带着捕蝶网进来,还没有听来访者说完,就开始挥舞着捕蝶网四处乱扑,能抓住蝴蝶最好,抓不住也网一兜空气,完全没有咨询目标和方向。还有一类考生是带着自己的故事进考场,来访者所述说的情况被完全放在一边,完全没有耐心,没有倾听,考生按自己的主观臆想来提问,来访者所讲的重要信息会被漏掉,整个咨询是在按考生的主观意愿在进行,根本不是来访者所想表达的情况。完全用自己的想法重构来访者的述说,其实是咨询师极度自恋的表现。这两类倾听不良会带来咨询方向不明确或错误。

片断一:

来访者是一个高二学生,近一年来学习压力大,有睡眠困难,出现反复关门、拉窗帘、摆弄手机和笔等仪式化动作,每天时间长达2—3小时。考生在听到睡眠困难后,就以此为重点,围绕睡眠大谈特谈:“你每天睡几个小时?”“睡觉时做什么梦?”“你知道梦的解释吗?”“你有没有尝试睡前喝牛奶?”“你锻炼身体吗?”“你睡觉时是不是要求环境特别安静?”

从睡眠的性质、意义,谈到梦的解释,并且给出了怎样克服睡眠障碍的具体建议,15分钟的面试,用了13分钟在谈睡眠!这是非常明显的咨询方向错误。避免这种错误的方法:倾听倾听再倾听,和来访者确定咨询目标,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确定一条路,然后带着来访者一路狂奔下去。

片断二:

来访者是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2个月前被诊断为抑郁症,正在服药期间,因学习遇到困难想退学。考生问:“你把想退学的事情跟周围人讲过吗?”“我跟男朋友谈过。”

接下来所有时间里,考生就围绕着男朋友侃侃而问,把整个个案作为一个情感咨询。考生为什么判断咨询的重点是恋爱而不是学业或抑郁症呢?当主考官问考生时,考生说:“能读大学是很不容易的,退学太可惜了,可能来访者主要是情感问题想不开吧!”

这种咨询是在满足考生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尊重来访者的意愿。

片断:一位高三的考生因强迫观念前来咨询。

“你能具体谈一下从什么时候心情开始不好的吗?”

“高二下学期。”

“你和父母沟通过吗?”

“无法跟他们沟通。”

“为什么?”

“他们无法理解我。”

“那你现在与其他人的沟通怎样?”

“一般,同学们也都在紧张地复习。”

“那你能谈谈你怎么和父母沟通的吗?”

“我……平时很少和他们沟通。”

……

一直到咨询最后一分钟,来访者说:

“我总睡不好。”

“为什么睡不好?是在担心和父母的沟通吗?”

“不是……我总要花很多时间检查门有没有关上。”

时间到。

前面那么长时间,考生都是偏离主要方向的。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找到正确方向。这和考生主观意识过强、倾听不够有关。

把个人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错误:把自己的价值观带进咨询。

心理咨询不是法庭询问,咨询师不是法官,也不是道德审判官。充当审判官,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片断一:

来访者说到自己很难受,因为不知该怎样处理和男生的关系。考生:“你短短两个月就谈了两个男朋友,你是怎么看待恋爱问题的?!”

来访者抬起头看了考生一眼,有些诧异,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考生又问:“你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和两个男朋友分手?”言下之意是来访者做错了事,不应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谈两个男朋友,既然谈了,就不要那么轻率地分手。在考生的质疑当中,来访者怎么可能与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

片断二:

来访者因为亲子关系前来咨询。上大学的女儿和家境一般的男生谈恋爱,来访者想要女儿找一个家境更好的。考生说:“在恋爱中,应该看重人品,你女儿做得没有错。”来访者并不是来求证谁对谁错的,而是来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如果得到这样的答复,岂不是带着更激烈的内心冲突离开咨询室?

片断三:

来访者提到自己的儿子刚刚离婚、自己带着孙女,考生说:“真是可惜!小孩很可怜的!”

这样的“共感”隐含着咨询师自己的判断:婚姻的维持比离婚更好;孩子是离婚的受害者。但这样的判断对来访者未必合适。共感不应是人之常情的简单再现,更不应建立在强烈的价值观基础上。心理咨询中的共感应该体现出专业性。

无法创建咨询氛围

错误:不会创建放松的、相互信任的氛围。

创建咨询氛围是咨询开场时的主要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来访者放松,信任咨询师。有些考生因过分紧张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或者忘记介绍自己,或者忘记问对方怎么称呼;有时是考生没有经验,错误地以为亲密的社交关系就是咨方关系;有些考生完全是缺乏相应的训练,连最基本的要领都做不到位,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建立咨访关系。

片断一:

考生坐下来后问:“怎么称呼你?”“我姓张。”“您年龄比我大,我就叫你张大哥吧!”

小小一个称呼,看似只是一个细节,却反映很多问题:张大哥的称呼是一个社交称呼,是比较亲近的称呼,虽然突出了礼貌,但在咨询室使用是否恰当?如果这是为了突出咨询师在年龄上较来访者小,来访者内心会不会有失望的想法:“咨询师年龄比我小,她能明白我遇到的问题吗?她的咨询经验会不会不够丰富?”真正的咨询关系不同于社交关系,它是一种专业关系,亲切,但并不亲近,更不亲昵。

片断二:

双方一坐下来,考生就严肃地说:“请你自我介绍一下。”来访者吭哧了半天就是没说完整,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愿意说。这架势很像警察审犯人。

片断三:

双方一坐下来,考生就用紧张的语调说:“你有什么问题?”没有任何过渡地切入、紧张的语调,都会让来访者无法放松。

片断四:考生上来第一个问题是:“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个问题是:“你在什么单位?”这两个问题已足够让来访者心生戒意。

片断五:考生没有作任何自我介绍,听来访者说在大学读书,第一个问题就是:“那你是哪个学校的?”考生有点不情愿地说了一所学校的名字,考生说:“哦,学校还挺好的,那你考进来挺不容易的。你家是上海的还是外地的?”

来访者冷淡地回答了。“你家里父母是干什么的?”来访者没有回答。在一开始就问这些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来访者觉得咨询师对自己真正的问题并不关心,而只是关心个人隐私,加上咨询师的语气又非常公式化,所以咨询氛围构建不良。

片断六:

考生在咨询过程中不时地流露出过分随意的口气,这与咨询氛围不符。在上海考试中,还有些考生上海话和普通话混杂着用,而来访者一直在说普通话,这种混杂让来访者不舒服。

用说教代替心理咨询

准备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错误:把咨询当作说教。

心理咨询有自己的专业性,它和平常的说教不同。有些考生由于职业习惯或角色定位错误,在咨询当中用说教代替咨询。

片断一:

来访者在求职中遇到挫折,自信心降低。考生说:“你不可能不如别人。”“现在工作很多,你肯定找得到工作。”“如果计算机专业找不到工作,你还可以学其他的嘛!”

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的话比当事人多得多,来访者根本没有机会倾诉!

片断二:

来访者是一名高三学生,突然想要游遍中国,想要退学。考生听到来访者说要退学,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说:“如果你退学,你父母会多伤心呀!”“你退学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一个人去旅游,遇到坏人怎么办?”“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将来你出去旅游的机会多得很,不要说全国旅游,全世界旅游都有可能。但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哪来的钱旅游?又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

同类推荐
  •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于每个人对社会生活、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千差万别,人们的情绪自然也就大为不同,即使是对待同一件事物,在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时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当然,无论情绪是如何地千变万化,情绪所涵盖的内容却具有确定性。一般说来,情绪包括以下内容:引起情绪的情境,人对情境的理解、主观体验、神经过程以及表情。
  • 心理健康六年级(上)

    心理健康六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本丛书共有4本,分别是面向中学生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2本,及与学生读本配套的教师读本2本。本丛书结构安排较为新颖、活泼,学生读本以“引例”开始,引出“讨论提纲”,然后依据“讨论提纲”展开理论阐述,接着是“小结”,最后是“操练”或“做一做”,以此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心理问题。教师读本设计有“教学目的”、“教学要点”、“教学安排”、以及“参考资料”等几部分,可以帮助教师针对学生读本组织教学。
  •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本书是《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的一个品牌专栏,郭韶明用自己的视角,写了一些有意思的生活常识。
  • 教你成功丛书: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

    教你成功丛书: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本书对心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智慧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愉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热门推荐
  • 文刀何广文传

    文刀何广文传

    意义即存在!哲学,诗歌,小说,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现实记忆碎片。
  • 重生之影后千金

    重生之影后千金

    前世,被渣男背叛,被妹妹算计,意外死亡。亲人,爱情,朋友,都是她在乎的,可是上天为什么要给了她希望又带来绝望?这一世她是重生豪门千金,踹渣男,虐小三,与死神斗争,夺影后,不再被那些烦恼所困扰,活的自在。他,是将门之后,铁骨铮铮,在军政两界叱咤风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他,就是奇迹!偶然相遇,却没想到,彼此都把自己的心给丢了。陪她走过人生的低谷,也陪她迎来人生的高峰。谁能告诉她,面前这个撒泼打滚卖萌的孩子真的是她家的?要不要这么无赖?!果然,是继承了他爹的“好”基因!
  • 都市传说:超能侠

    都市传说:超能侠

    大学刚毕业的待业宅男李诚,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自幼身体羸弱,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直到一场意外让李诚的身体发生了神奇的变异,全身各项机能大幅提升,超越正常人类极限的数倍,尤其是惊人强大的力量,足以堪称一种异能!充满正义感的李诚没有迷失在强大的力量中,而是戴上面具,自名为超能侠,处处伸张正义、扶助弱小。然而每天忙于惩恶扬善的李诚并不知道,一双眼睛始终在暗处注视着他,阴影早已将他笼罩!更让他震惊和痛苦的是,他的身世有惊人的隐情!而且随着超能侠名气的扩大,各种势力也盯上了他……生活一下子充满了各种挑战,李诚发现,其实一直以来,他需要的是一颗超级强大的心。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有果。
  • 花千骨之三世情怨

    花千骨之三世情怨

    花千骨重生之后成为了长公主,前世记忆已被抹去。白子画为她疯了300年,她又上了长留,记起了神界之事,缺还没记起她与白子画的恩恩怨怨。如果他记起来了,她会原谅白子画吗?白子画会再一次辜负她吗?剧情后载有点虐,慎入哦
  • 品书

    品书

    高中议论会上,讨论梦想,有人说儿时梦不提也罢,有人说太过青涩,而总爱想些遥不可及的事,她忽的站起来,说:”每篇文章都会有它的亮点,也许你让一个高中生去看他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日记,的确,他会觉得实在写得是太差了,毫无亮点,甚至病句一大堆。可你细细去品,那本小本,何尝不是记录下了你童年的喜怒哀乐,童年的欢愉,在长大以后,是不会有的,字里行间的淳朴,亦是在人踏入社会后消失殆尽。那珍藏的一点点童年的美好,何尝不是在这其中?“众人皆嗤之以鼻,唯有他,目光追随与她,共品其味。
  • 沐风兵王

    沐风兵王

    他曾经是赫赫有名的怒风兵王,李怒风。因为一次任务失败,被迫退役,改名回到都市。龙隐于世,服从组织安排,应聘成为女子特种兵学院的男教官。保护未来警花,耻辱毕将洗刷,强者终究是强者。
  • 刀行宇宙

    刀行宇宙

    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探索宇宙,当人类终于利用科技冲出银河系之时,没想到迎接人类的却是一场灾难······
  • 阴阳轮回劫

    阴阳轮回劫

    他走在救赎的旅途上,磕磕碰碰善良的温柔,暴力的血腥,哪一个才能真正的将他救赎,如果一生停不下救赎,那么永世轮回,穷尽永远弥补此刻的悔。
  • 战纹

    战纹

    这里,是战气纵横的世界,这里,只有觉醒了战纹的人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战纹,是每一个战纹斗士转化提纯天地能量的关键,只有战纹的等级越高、契合度越高,所能拥有的力量才会越大。雷修,会给这片纷争不断的世界带来何等的颤动与惊秫呢?
  • TF与XO:爱的心动旋律

    TF与XO:爱的心动旋律

    爱情,是个很奇特的东西,有时令人向往,有时却也会令人避之不及。曾经以为是最遥远的距离,如今,却可以近的让人心跳不止。当你喜欢上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命运的转轮,已经悄悄开启。爱的心动旋律,让我们一起来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