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2200000006

第6章 心理咨询面试考试中的常见错误(2)

这些话来访者应该在父母或老师那里听得厌烦了,咨询师说了这么多,能起到什么咨询效果?只能让来访者带着对心理咨询的反感离开。

缺乏诊断功力

错误:诊断不出来或诊断错误。

有些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即使收集到足够信息,也无法对来访者做出正确诊断,因而没有正确的咨询方向,更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片断:

一位大学两年级的来访者,两年前头脑中开始冒出:“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这些问题。成绩下降。自己很烦恼。咨询师和来访者有以下一段对话:

“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想这些问题?”

(咨询师本意是想安慰来访者:“这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忧。”但这种安慰本身是乏力的。另外,用质问的语气问出来,很像是在责难来访者。)

“我侧面问过别人。”

(把咨询师的安慰之路堵死。)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比别人倒霉?”

(咨询师本意是想纠正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但来访者的理性逻辑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从这一点上切入,是无法达到效果的。)

“因为想这些问题占去很多时间,让我无法专心学习。你说我是不是神经有问题?”

(来访者迫切想要知道从心理咨询角度对自己的判断。)

“你现在的成绩怎样?”

(完全忽略来访者的问题,没有对其迫切和焦急情绪作任何回应,用提问的方式回避。这会让来访者产生不好的感受,甚至会认为不回答就是默认。)

“不好。”

(不愿意多说,有阻抗情绪产生。)

“你是否和家人、同学说过?”

(没有任何过渡或小结,从成绩跳跃至沟通。)

“我不敢说。怕别人说我神经病。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想吗?”

(再次急切地想要得到帮助。)

“你很怕同学发现。同学有发现吗?”

(再次回避,既没有共感,也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没有。”

(不愿意多说,不是来访者想要关注的重心。)

“那你有没有和家人说过呢?”

(第二次提同样的问题,估计该考生头脑中一片空白。)

“没有。”

(停顿数秒)“对你饮食有什么影响吗?”

(这个问题本身是可以问的,只是跳跃式提问会让来访者不舒服。)

“还好。”

(停顿数秒)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明显是在用问题凑时间。)

“普通职工。”

(阻抗情绪越来越浓。)

(停顿数秒)

“同学怎样评价你?”

(可以看出咨询师明显已经乱了阵脚,没有任何方向,只是在乱扑腾。)

“不清楚。”

总结和建议:“你这是青春期出现的问题。你需要和同学加强沟通,做适当运动。”由于没有诊断出来这是强迫症,给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提出的建议没有针对性。

无力处理来访者的阻抗

错误:无法化解来访者的阻抗。

其实,比化解阻抗更重要的是尽量不要让来访者产生阻抗。来访者是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进咨询室的,不会轻易对咨询师产生反感。如果咨询师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有恰到好处的共感,能够尊重、理解和接纳来访者,来访者产生阻抗的概率也较低。如以上例子所示,很多阻抗是来访者对咨询师没有共感、不理解自己、反复纠缠、错误解读的反应。

由于经验不足,一些考生遇到来访者阻抗的情况就会心里发慌,解决的方法就是拼命提问,一个又一个问题像炮弹一样发射过去,想用提问去打开来访者正在关闭的心门。谁知越问越堵,最后门被全部关闭。其实这时可以调整一下,放慢速度,让自己有可能在脑子里迅速搜寻可能导致来访者阻抗的原因,然后从那里重新开始。尽可能用开放性提问,而不是封闭性提问。提问速度不要太快,要让来访者有时间思考和组织回答。

给出不恰当的建议

错误:给出不正确的、空洞的建议。

这种给建议反映出一些考生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识有误区,他们可能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等同于“权威”、“提供建议者”,表现出好为人师,喜欢指点别人。另外,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咨询师并不是不可以给来访者建议,关键是给建议之前要评估来访者对建议的反应和实施的可能性。那些空洞无力的咨询建议,不如不给。

片断一:

来访者因对找工作没有信心来咨询。考生最后给的建议是:

“不要心急,慢慢找。”

片断二:

一个大学四年级的来访者,考研成绩尚没有下来,对求职没有信心。考生最后的建议是:

“你不要有太大压力,应该更放松。”

以上这种建议对来访者有什么具体帮助?和他周围人所给建议有何不同?怎样体现心理咨询的专业性?

片断三:

咨询结束时,考生最后总结道:“……所以,你现在应该尽量去想高兴的事情。”这种空洞的建议对来访者是没有用的。

片断四:

对一个总是想“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的强迫症来访者,一位考生的建议是:

“第一,你可以多看一些哲学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从中寻找答案;第二,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有意义吗?第三,你可以用代币疗法。”

第一个建议可能不仅不能减轻来访者的焦虑和症状,说不定会加重;第二个建议除了加重来访者的内疚感和罪责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来访者早已表明自己明知不合理,但无力自我控制;第三个建议听上去很专业,但来访者听不懂,请考生解释,考生解释得满头大汗,仍然说不清楚。让来访者在家中用代币法治疗强迫观念,确实少见。不知考生打算怎样实施并让其有效。

片断五:

对一位怀疑自己喉咙部位患有癌症的退休工人,一位考生在咨询开始5分钟后给出第一个建议:“建议您再到医院去检查一次,然后把检查结果带过来给我看。”

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信息还没有收集充分时就过早地给出建议;二是建议的目的性非常含糊,如果是为了让来访者不再怀疑或停止反复检查,隐含的假设是:考生认为自己比医生更权威,来访者可以不听医生的解释,但一定会相信自己的解释。主考官的提问是:“你看得懂医院的检查报告吗?如果你能看懂报告,当你给来访者解释时,你的身份是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他会相信你?”

片断六:

一位鳏居的来访者因退休引发抑郁情绪。考生和来访者有下面一段对话。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

“我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以前只关注工作了。”

“那你可以到以前的同事家走动一下啊!”

“离得有点远,再说他们都有事,不像我这么闲。”

“那你就到小区老年活动室走走吧!”

“那些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我去了也没有共同语言。”

“你有孩子吗?可以让他们多陪陪你。”

“有一个女儿,每周都来看我,但平时还是很忙的。”

“那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吗?”

“我刚才说过了,没有。”

“那你在家可以看看电视。”

“那也不能看24小时。”

“你要不找个朋友和你住在一起?”

“啊!”

从这段咨询中可以看到考生在不断地提建议,而来访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考生黔驴技穷,就差亲自上阵当“媒婆”了。这种谈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

把咨询师等同于提问机器

错误:面谈做满15分钟非常重要,所以尽量用提问来凑够时间。

面试部分的考试时间是15分钟。在生活中,15分钟并不漫长。但对有些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人生当中最漫长的15分钟,因为说着说着,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考官还没有叫停,怎么办?用提问凑够时间。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终于考官敲了敲桌子,示意15分钟到了。送走来访者后,考官问:

“在刚才的咨询过程中,好几个问题你都反复问了好几遍,比如‘你父母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你自己想过哪些办法?’你为什么问三遍?”

“因为……我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

“那你谈谈这些问题为什么重要。”

“这……可以让来访者更清楚这个问题。”

“到底是让来访者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你为了凑够时间而问?或者你忘记自己已经问过?”

考生不说话了。

尽管时间是硬性要求,但主考官不仅看考生是否做满了15分钟,还要看15分钟的质量。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问每个问题的目的。如果考生只是一台“提问机器”,即使做满15分钟也无法通过。

妨碍咨访关系的小动作

错误:咨询师不能正确地运用和控制非言语信号。

这方面常见的是一些小动作,在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非常不舒服,考生自己却浑然不觉。

镜头一:考生听完当事人的诉说,把自己的右胳膊搭在桌子上,撑着自己的头,身子向来访者极度倾斜,另一只手指着来访者,开始说教,有几次手指差点碰到来访者的鼻子!来访者严重阻抗,忍无可忍,最后提前中止咨询;

镜头二:考生在整个过程中来回晃动身体,怡然自得,来访者非常不舒服,几次挪动椅子,身体尽可能远离考生;

镜头三:考生在咨询中翘起二郞腿,而且还在不断地抖动架在上面的那条腿。来访者的眼睛不时地滑落到那条腿上,最后低垂下自己的目光。

镜头四:考生在整个过程中不停地翻飞着自己的双手,过多的手势让来访者眼花缭乱、心神不定。

镜头五:考生眨眼频率过高,让来访者不舒服,并且感到紧张,只能回避和考生的目光接触。

回答主考官提问时常犯的错误

错误:只要运用印象整饰、迎合主考官就能过关。

在心理学中,印象整饰是指人们根据别人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在面试当中,考生尊重主考官是必要的,但一味迎合主考官并不能决定考生能否过关。有一些考生整饰过度或灵活过度,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有一位考生在15分钟面谈后,主考官问他:

“你的诊断结论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听到正确的诊断结论、错误的诊断标准后,主考官接着问:

“你反复强调来访者的焦虑症状,那你为什么没有诊断成焦虑症?”

考生一愣,马上说:

“谢谢老师提醒!应该是焦虑症!还是老师的经验更丰富!”

主考官一愣,接着问:

“那请你谈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考生抓耳挠腮,无所适从。

虽然面试中没有给考生的职业素养(着装、言谈举止、语音、语调等)打分,但这些其实对咨询的构面非常重要。建议考生在平时训练时从这些细节入手。心理咨询的面试不同于一般的面试,考生面对的都是有咨询经验的主考官,他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靠一些小伎俩蒙混过关,比较难。

错误:在咨询和回答提问过程中,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不懂装懂。

在企业的招聘面试中,企业不是录用那些做得最好的人,而是那些与企业录用标准相吻合的人。心理咨询面试考试的目的也一样:让那些达到面试标准的人通过。考生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是正常的,他们毕竟是新手。主考官们深谙这一点。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挑出这些做得不够好的方面,而是把考生的表现与评分标准相对比,做到哪一级,就给哪一级的分数。这是一个与绝对标准相比较的过程,所以考生在咨询过程中或回答问题时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有一次,一个考生给来访者的建议是让他回家去进行放松训练。看着50岁左右的来访者念叨着“放松训练”,懵懵懂懂地走出去,主考官问:

“什么是放松训练?你能详细谈一下吗?”

“它是行为疗法中的一种。”

“对,你说得对。你能详细谈一下该怎么做吗?”

“就是肌肉放松、深呼吸。”

“你自己会吗?能给我们演练一下吗?”

考生的肌肉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僵硬起来。

主考官又问:

“你为什么给来访者这个建议呢?你认为来访者回家后会不会做你布置的这个练习?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放松训练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

“那你自己平时做过吗?”

考生迟疑了一下,声音很低地说:“我……没有。但我们在讲行为疗法时提到过它。”

仅仅知道名词就贸然让来访者去完成作业,这种轻率的态度会让主考官焦虑:如果让这样的考生过关,来访者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还有一次,在咨询结束后的提问时,主考官问: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数次问到你他该怎么办,为什么你每次都避而不答呢?”

“因为我学过,咨询师不可以替来访者做决定。”

“那请你谈谈作为咨询师,你在咨询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我倾听了来访者的问题,并且提了问题,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那来访者来找你谈,和他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谈,达到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所以他的情绪应该得到宣泄。”

(难道来访者会因为面对的是心理咨询师,其情绪会自动得到释放?)

“你怎么知道对方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因为开始来访者的话很多,后来他就不讲话了,说明他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主考官:“……”(无语。)

来访者开始时还有目光接触,坐姿轻松,后来阴沉着脸、目光盯着地面,这么明显的阻抗居然会被当作情绪宣泄的表现!

另外,考生用所谓的“不介入”来掩饰自己的不知所措,用“不替来访者做决定”来推卸咨询师应该尽到的责任,这属于基本素养较差,连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定位、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品质都不了解。虽然后者不属于评分要素,但它一定会反映在引导、解释和支持等评分要素上。考生一定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对自己都没有把握的建议宁可不提。

结语

本章的目的是想让新学者通过看到别人的错误来学习。做得好的方面没有在这里列出。希望这不会让读者误解整体

考生的水平,也希望这些列出的错误不要吓倒正在学习心理咨询的新手。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同类推荐
  •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暗示治疗学:催眠术的实质及其应用

    《暗示治疗学》作者伯恩海姆为十九世纪著名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癔症、催眠和心理治疗。他认为催眠是睡眠的特殊形式,并确信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同样适用于不患癔病的人在催眠过程中,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催眠者的建议上,从而强化了催眠过程的心理天性,证明了催眠现象的发生与暗示有关,因此无论精神病患者或正常人都可进入催眠状态。本书对催眠这种现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研究,比如催眠暗示中的回溯性幻觉现象,该现象由本书作者首次提及。《暗示治疗学》中还包含了在暗示治疗领域观察到的大量新的现象。南锡学院重视催眠术的研究,并积极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他们创造了十分有效且成效显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正是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纪伯伦生命中曾有两位红颜知己,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这位年长纪伯伦的异国女性,在纪伯伦生命最艰难、最晦暗的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注入给纪伯伦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金钱,而是一种高山流水的能量。在所有纪伯伦的通信中,从来没有这样巨大数量的书信写给特定的一个人。纪伯伦蒙受她的照顾,迅速在异国成长。因为命运的安排,这对高尚的精神情侣未能在一起。纪伯伦临终前,把所有的画作全部送给了玛丽。因为这些画全都来自于玛丽的精神指导。本书收入了纪伯伦致玛丽的信179封,玛丽致纪伯伦的信72封,纪伯伦日记3篇,玛丽日记34篇。读者今日有幸一睹他们之间的通信,真是莫大的福气。
  • 看人看到骨子里

    看人看到骨子里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谈到谎言甄别的方法,其来源就是测谎仪测谎过程,熟练的测谎检查员能够通过该操作高效确定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我们的方法论使用起来与测谎仪相比,其效率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法论是中情局内部专用方法论,为了保护中情局的资源和方法,不能在此进行分享。但由于其高效性很快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更多情报机构和联邦法律执行机构都寻求接受该方法论的训练。自此,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开发该方法论,将其改良,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需求,从那时起,我们三个人为上百家组织提供了培训,从华尔街的客户、股份制企业、法律事务所,到非盈利学术机构,再到当地法律执行机构。
热门推荐
  • 造神计划之众神之子

    造神计划之众神之子

    他一个出生在正义与邪恶夹缝之中的人,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凡,更是命运多坎坷。一将功成万骨枯,当道德与伦理发生碰撞,前世身为特种兵的他又如何去抉择?这里没有一上来就横扫千军的男主角,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投怀送抱。这里只有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的只是催人泪下的儿女常情。
  • 我的女友上官婉儿

    我的女友上官婉儿

    我叫张有才,人人都夸我有才,有才到现在美女皆看不上,娶了个千年前的女友——
  • 拯救lol世界

    拯救lol世界

    这是一部一个普通高一学生进入lol世界发现lol被邪恶的人占领而他历尽千辛万苦拯救了lol
  • 易烊千玺:兮夏浅兮

    易烊千玺:兮夏浅兮

    易烊千玺言溪湖重磅来袭。他的眼睛,他的回眸,他的笑容,他的声音和用那个声音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凝结成故事的全部。在我的脑海里所有关于故事的记忆就像一场老电影,黑白画面却浪漫
  • 终极系列之炎者

    终极系列之炎者

    他本是篮球界中的新星,却意外在庆祝比赛胜利的路上发生意外,醒来发现自己在角声满天的战场中,而自己却变成了5岁的小孩,而旁边的人却半跪在地上喊着:“少主”。这位未来的篮球界新星可以在这里打拼出怎样的天地呢?而他心里却又如此的一句话:“我便是主宰,若人逆我,我便杀人,若神逆我,我便弑神,若魔逆我,我便屠魔,我才是真正的神。”
  •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才高手闯都市

    全才高手闯都市

    生命垂危之际,神奇的草让冷枫起死回生,从此能力大增,且看他修炼神力,解决危险,英雄救美,一边闯一边享受!
  • 最强相师

    最强相师

    如果你有几张面孔,你会如何去生活?如果你入过道门,是否想过,在我们的世界里,真的有那么一类一心只想求仙的人。一个从佛门净地出来的道士,无意中得到祖师的传承,整合骗子门派,以风水相术混迹于都市。权利?仙术?女神?且看我站在世界巅峰。嗯,10W点击加一更,1W推荐加一更,1K收藏加一更,就这么说好了啊。
  • 大神银家素人妖啦

    大神银家素人妖啦

    『暹罗猫·Club』没想到啊,游戏里玩个人妖号都不容易,好不容易成了大神吧!这坑爹的系统又合服了,很好,大神的位置让给别人了!不过是想要挑屑一下大神,结果还真收她当徒弟了?这诡异的人。等等,大神,你脱裤子干什么,别过来,银家素人妖啦!(?>ω<*?
  • 永仙

    永仙

    流落在西方魔法大陆之上的昔日强盛羽仙一族,其家族的废材少年继承了家族的神秘器灵之契约,在修炼一途之上突飞猛进,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然而,...